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72)
2023(14279)
2022(12268)
2021(12013)
2020(9920)
2019(23259)
2018(23262)
2017(42876)
2016(24444)
2015(27885)
2014(28058)
2013(27301)
2012(25413)
2011(23237)
2010(23502)
2009(21279)
2008(20688)
2007(18032)
2006(16027)
2005(14438)
作者
(69152)
(57307)
(56976)
(54576)
(36794)
(27453)
(25868)
(22562)
(22151)
(20658)
(19818)
(19638)
(18338)
(18198)
(17882)
(17859)
(17075)
(16993)
(16548)
(16451)
(14634)
(14304)
(13723)
(13127)
(12930)
(12822)
(12819)
(12706)
(11552)
(11521)
学科
(91180)
经济(91064)
管理(62152)
(57125)
(46297)
企业(46297)
方法(41754)
数学(36305)
数学方法(35861)
中国(31614)
(25018)
教育(23808)
(23298)
(21657)
业经(19215)
(18331)
(18195)
贸易(18183)
理论(18022)
(17718)
地方(17553)
农业(16401)
(14746)
(14532)
银行(14484)
技术(14264)
环境(14125)
(13870)
(13562)
金融(13560)
机构
大学(347961)
学院(338883)
(132127)
经济(129074)
管理(127525)
研究(123075)
理学(109979)
理学院(108602)
管理学(106649)
管理学院(106014)
中国(87608)
(76896)
科学(75677)
(62526)
(59853)
研究所(57351)
(54737)
师范(54329)
中心(54313)
(53693)
(50845)
北京(50000)
业大(48819)
财经(48115)
师范大学(44728)
(44282)
(43895)
农业(41979)
教育(41625)
(40578)
基金
项目(229185)
科学(181100)
研究(172687)
基金(164994)
(143996)
国家(142720)
科学基金(120729)
社会(106781)
社会科(100868)
社会科学(100845)
(87331)
基金项目(86653)
教育(85077)
自然(77297)
(76755)
自然科(75502)
自然科学(75479)
自然科学基金(74119)
编号(71235)
资助(68373)
成果(61495)
(53194)
重点(52750)
课题(52056)
(49408)
(47063)
教育部(45962)
大学(43810)
创新(43744)
科研(43510)
期刊
(144891)
经济(144891)
研究(110638)
中国(73865)
教育(65614)
学报(54591)
科学(50641)
(48460)
管理(45431)
(42912)
大学(41851)
学学(37734)
农业(34011)
技术(30802)
(27690)
金融(27690)
财经(23435)
经济研究(22709)
业经(21014)
图书(20307)
(20073)
问题(18755)
(17827)
理论(15977)
(15861)
职业(15697)
(15583)
(15456)
论坛(15456)
科技(15244)
共检索到511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郎永杰  王传毅  
省际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差异不应过大。以基尼系数表征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省际差异,其合理数值应在0.33至0.40之间,博士层次的合理数值应在0.40至0.50之间。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省际差异偏大,尤其体现在研究生教育优势平台的分布上。但从2003年至2011年,我国研究生教育,特别是硕士层次的研究生教育省际差异明显缩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泉兴  王琪  
研究生教育本质是研究生教育固有的,决定其性质、面貌和发展的,不因研究生教育外在形态的改变而变化的根本属性。它是由研究生教育的特殊矛盾构成的。笔者运用研究本质的基本方法,从历史、现实、哲学三个维度,对研究生教育进行考察后认为,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科研能力培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贾云鹏  
我国研究生教育资源地域分布的准确特点是差序格局,而非阶梯分布或中部凹陷。阶梯分布或中部凹陷的不足源于其判断标准。差序格局分布特点的成因主要是教育功能的变化、国家政治的干预和地方文化的推动。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康绍芳  姚梦  徐旭烨  
1910年前后是美国教育科学知识增长及扩散的转折点和分水岭,以美国教育研究学会为考察中心,基于克兰的知识扩散理论,尝试揭示教育科学知识不断蔓延和扩散的过程,发现美国教育研究学会最终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知识扩散模式:线性模式和互动模式。从线性模式角度看,教育科学知识增长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累积性增长,但学会从未真正实现其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化”宗旨。在互动模式中,大量教育科学知识并未被运用到教育实践中。两种知识扩散模式的失败反映出教育科学“学术性”与“应用性”的双重困境。同时,教育专业组织中知识的扩散表现出既高度专业化又趋于开放的特征。重构教育研究领域的社会组织和交流网络,在专业组织中建构教育的知识基础,是教育科学知识实现增长扩散的重要条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姜澄  余子侠  
建立研究生学位制度的探索是新中国初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的最初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恢复,高等教育体系的调整发展,订立研究生学位制度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从1955至1966年,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和组织下,新中国曾多次拟订研究生学位制度,并对研究生学位制度的基本内容进行反复研究和讨论。遗憾的是,囿于其时人们对学位本质的认识不足,以及国内社会环境和中外关系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几次建立研究生学位制度的努力都功亏一篑。深刻分析和厘清新中国初期十七年研究生学位制度的建立历程,既有助于当前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国特色学位制度,亦能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供借鉴与动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亚男  刘华军  刘传明  崔蓉  
该文利用1997-2012年中国省际碳排放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对中国省际碳排放的空间网络结构及其效应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1中国省际碳排放的空间关联关系呈网络结构形态,样本考察期内,碳排放的空间关联关系逐渐增多,等级森严的网络结构逐渐被打破,网络效率呈近似"V"型的变化趋势。2沪、津、苏、浙、粤、京、鲁等省份位于网络的中心位置,容易对其他省份之间碳排放的空间关联关系产生影响,使得中国省际碳排放的空间网络呈现出典型的"中心-边缘"结构。3网络中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为主受损聚类,长中游地区、珠三角地区为经纪人聚类,能源丰富的东北、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为受益聚类。4碳排放空间关联...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罗志敏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生源以及招生类型的多样化,使研究生的身份问题成为研究生教育领域中一个最具基础性的、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活动性质、科研地位等多个维度的考察发现,研究生是以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和立足的,且不随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层次、培养类型、培养形式的变化而改变。这一身份意味着,但凡研究生学位,都必须建立在严格的科学训练及考核基础之上;但凡学术道德规范,研究生都需要严格遵守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但凡研究生,都应有从其科研活动中获取成功和快乐的机会。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润洲  
研究生学术成长的“三力模型”是指由学术鉴赏力、学术表达力与学术意志力构成的相互支撑、彼此促进的循环结构。其中,学术鉴赏力是研究生学术成长的标尺,用于判断何为好的研究,好的学位论文是什么样的;学术表达力是研究生学术成长的具象,是在学术鉴赏力的引导下的问题澄清、观点论证与文字修改的协同共进。从问题的澄清到观点的论证与文字的修改的协同共进。学术意志力则是研究生学术成长的保障,是研究生深陷学位论文写作困境时的坚守与突围。研究生学术成长的“三力模型”揭示了研究生学术成长的内在机理,有助于研究生把握学术成长的关键,顺利完成学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琳  刘惠琴  袁本涛  
首先梳理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发展宏观政策的变迁过程,继而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在省级行政区的分布进行了实证研究,包括各省级行政区研究生教育发展规模、拥有研究生教育资源的状况以及研究生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匹配程度。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区域分布特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韩双淼   傅浩东  
随着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迈向普及化的进程,中考与高考作为高等教育的前置分流机制与社会的人才筛选机制的功能逐渐减弱,大学本科毕业生开始竞相通过考取研究生学位以获得竞争优势。依据考研的规模和热度,将过去二十余年划分为“考研冷”“稳增长”“两连降”和“考研热”四个阶段,并运用教育分流机制的视角系统地考察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性质与功能的变迁。研究发现,“考研热”现象本质是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高考及其前置分流机制功能弱化的一种递延效应,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从选拔顶尖学术人才向选拔高层次就业人才转移,同时承担着高考后置、社会前置分流的功能,呈现出部分“类高考”的特征。这既是系统的教育分流机制与个体的教育选择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不断与产业就业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相适应的表现。改革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应当规范并重塑中考、高考、考研等重要分流机制的功能分工,将其放置在教育分流机制的整体性变迁之中。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赵可  袁本涛  
本文介绍了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研究生的现状和历史,分析了联邦政府研究生资助政策的演变,总结了联邦政府资助方式的特点,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楼鑫垚  
研究生教育领域中的教育经费、教育服务、研究生就业等供求关系构成了研究生教育复合市场,且各子市场内部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割现象。由于多种分割因素之间密切关联,使得其中某个变量的波动将会在各子市场之间产生连锁反应,进而形成一种动态的分割效应。充分认识和利用这种分割效应,在现实中对政府、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决策与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国家应对经济欠发达区域的研究生教育经费给予政策性倾斜;控制研究生教育规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以寻求培养模式多元化为手段,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并在政府规制的框架下建立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的市场机制,促进研究生教育领域中不同权益主体之间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金龙  裴旭  张淑林  李芹娜  
对177份全国博招政策进行考察分析后发现,博招事业进入以"内涵发展、制度深改"为主要任务的第四阶段。现行博招政策仍存在权威命令与劝诫引导工具运用较多、申请-考核与分流退出制度保障乏力、业务环节与政策工具适配亟待优化等问题。据此建议国家优化博招政策工具运用比例结构,健全申请-考核与分流退出制度体系,针对博招业务环节具体需求精准供给政策工具。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伟红  张钱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