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93)
- 2023(16917)
- 2022(14484)
- 2021(13588)
- 2020(11216)
- 2019(25828)
- 2018(25518)
- 2017(48254)
- 2016(26030)
- 2015(29357)
- 2014(28926)
- 2013(28623)
- 2012(26809)
- 2011(24470)
- 2010(24551)
- 2009(22297)
- 2008(21674)
- 2007(18984)
- 2006(16861)
- 2005(15153)
- 学科
- 济(111061)
- 经济(110956)
- 管理(74282)
- 业(72755)
- 企(59052)
- 企业(59052)
- 方法(44731)
- 数学(38338)
- 数学方法(37944)
- 中国(35151)
- 农(30241)
- 地方(27561)
- 业经(25591)
- 财(24827)
- 技术(22279)
- 学(22022)
- 贸(21589)
- 贸易(21569)
- 易(20911)
- 农业(20609)
- 制(19955)
- 银(18435)
- 银行(18391)
- 行(17772)
- 融(17574)
- 金融(17572)
- 环境(17515)
- 和(17269)
- 理论(17263)
- 发(15839)
- 机构
- 大学(367994)
- 学院(366311)
- 济(153770)
- 经济(150665)
- 管理(144348)
- 研究(131139)
- 理学(124219)
- 理学院(122768)
- 管理学(120858)
- 管理学院(120195)
- 中国(99212)
- 京(80433)
- 科学(78955)
- 财(67703)
- 所(65859)
- 研究所(59939)
- 中心(58110)
- 农(57588)
- 财经(53776)
- 江(53358)
- 北京(52008)
- 业大(52004)
- 范(50438)
- 师范(49990)
- 经(49057)
- 院(47565)
- 经济学(46405)
- 农业(44694)
- 州(43782)
- 经济学院(41748)
- 基金
- 项目(248371)
- 科学(196392)
- 研究(185271)
- 基金(179841)
- 家(156608)
- 国家(155270)
- 科学基金(133167)
- 社会(117701)
- 社会科(111512)
- 社会科学(111485)
- 省(95845)
- 基金项目(95183)
- 教育(84488)
- 自然(84356)
- 自然科(82441)
- 自然科学(82423)
- 划(80999)
- 自然科学基金(80988)
- 编号(74829)
- 资助(73280)
- 成果(61378)
- 发(56792)
- 重点(55742)
- 部(55285)
- 创(54929)
- 课题(52522)
- 创新(50675)
- 国家社会(48720)
- 教育部(47642)
- 科研(46532)
- 期刊
- 济(172492)
- 经济(172492)
- 研究(114867)
- 中国(77709)
- 管理(55790)
- 学报(54962)
- 科学(53320)
- 农(53230)
- 财(48752)
- 教育(46710)
- 大学(42021)
- 学学(39061)
- 农业(37508)
- 融(34145)
- 金融(34145)
- 技术(32715)
- 经济研究(28249)
- 业经(28127)
- 财经(26118)
- 经(22489)
- 问题(22213)
- 业(20719)
- 图书(20231)
- 科技(19257)
- 技术经济(18814)
- 贸(18103)
- 世界(17259)
- 理论(17066)
- 现代(16559)
- 坛(16238)
共检索到5567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博
本文使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测度研发创新能力的地区差距,考察决定地区研发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然后运用基于回归的Shapley值分解方法,对中国研发创新能力的地区差距进行分解。结果表明:研发人力投入水平、对外开放水平、研发资本存量与金融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是影响地区差距的四个最主要因素,其他因素的地区差距按照影响作用依次为地区固有因素、制度特征、基础设施水平、工业化水平、企业参与创新强度与政府经济影响力。基于分析结果,本文探讨了相关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研发创新能力 地区差距 Shapley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彭建娟 李建华 项国明
运用方差分析验证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地带划分的适用性。应用锡尔指标法衡量目前自主创新能力的区域差距,从而为探讨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均衡发展的路径选择提供量化支持。
关键词:
自主创新能力 区域差距 中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白俊红 江可申 李婧
以1998~2006年中国大陆30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应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实证测评了各地区研发创新的相对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研究显示一段时间内全国整体研发创新技术效率较低,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各地区研发创新技术效率存在差异,且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研发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均有所增长,但增幅减缓;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技术效率在考察期内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技术进步均不存在绝对收敛,但存在条件收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文杰 沈坤荣
该文从区域创新能力和新经济地理的视角,对影响地区收入差距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中国各省份之间的空间依赖性,运用地理加权模型(GWR)并利用中国2000-2005年的统计数据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在控制人力资本、政府财政投资和FDI等变量的前提下,区域创新能力与地区收入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专利授权变量、R&D经费投入变量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区域创新能力差距是形成地区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区域创新能力 地区收入差距 地理加权模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魏守华 吴贵生 吕新雷
基于Furman等(2002)的国家创新能力分析框架,本文运用1998-2007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区域创新能力不仅受R&D活动规模等创新基础条件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区域创新效率影响,创新效率依赖于区域特定的因素,包括产业集群环境、产学研联系的质量、对区外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结果还发现:我国创新能力的地区差距明显且呈扩大化趋势,这是区域间投入规模与创新效率综合作用的结果;创新能力显著影响全要素生产率(TFP)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进而影响着地区经济差距。
关键词:
区域创新能力 内生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差距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傅晓霞 吴利学
本文在内生技术进步增长模型中引入同时包含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研发投入的知识生产函数,以探讨后发国家企业自主研发强度的决定机制,并利用1996~2008年省级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结构数据检验国内外技术差距、技术吸收能力、创新环境和研发能力等因素对中国企业研发强度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对企业研发强度的单独作用不显著,主要通过与开放程度、人力资本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影响企业研发决策;近年来技术引进效率的相对下降不利于总体研发强度提升却有利于促进企业自主研发;研发环境因素中企业研发密度对自主研发强度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但地区经济规模、大企业比重和政府研发投入比重却有一定负面影...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白俊红 王林东
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了创新驱动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却忽视了其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本文以中国大陆省级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创新驱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实证考察创新驱动对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创新驱动对全国和东、西部地区的经济收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影响了中部地区经济的收敛进程;周边地区创新驱动对地区间经济收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本地创新驱动的影响并不稳定,甚至可能拉大地区间的经济差距。
关键词:
创新驱动 经济差距 收敛 发散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沙玉英
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知识差距有目共睹。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主要表现在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巨大差距上。当前中国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对策主要有:大幅度提高政府对研究与开发(R&D)经费的投入;鼓励企业增加对R&D的投入,提高高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能力;加快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关键词:
科技创新能力 差距 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桂黄宝
高技术产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不同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差距过大,将影响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以1995~2010年我国高技术产业专利申请数作为评价指标,采用锡尔熵分解模型测度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时空差距。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区域差距显著,并且呈扩大趋势,同时发现,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体创新能力差距的最大因素是组间差距,而组内差距对其影响较小。研究结论为,我国制定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创新能力 锡尔熵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郭玉清 杨栋
1990年以来,中国各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现象引起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内生增长理论认为,原因可能在于落后地区的低人力资本禀赋难以同本地创新形成良性互动,导致经济增长速度始终囿于低发展陷阱。中国地区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中等层次人力资本是创新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要素,同一人力资本门槛内部的相近地区经济增长率基本保持均衡。如果外生政策变量不诱导落后地区跨越人力资本门槛,这类地区的低发展均衡状态将很难被突破。因此,在增加物质资本投入的同时突出人力资本建设,对平衡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政策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侯鹏 王琪延
文章在扩展知识生产函数的基础上,运用随机前沿模型,从创新资源(知识存量和研发资源)和创新效率两大方面,探讨2001年~2011年我国中西部内陆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创新能力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结果表明:知识存量对中西部与东部地区创新能力差异的贡献率为38.88%,研发人员和研发经费的贡献率分别为13.64%和23.13%,创新效率的贡献率为24.35%。总体看,创新资源的差别是影响内陆与沿海地区创新能力差异的主导因素,但是创新效率的贡献份额在2003以来明显扩大,保持在30%左右的水平。制度环境建设的差别以及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地区差距 随机前沿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黎毅 许世琴
文章通过分析1998-2015年间总体、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及相关数据,运用基尼系数和社会福利分析方法进行分解结果表明:中国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阶段性波动和趋同发展特征,但内部变动趋势程度不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2003年以前低于城镇居民,随后高于城镇居民,并且两者差距逐渐增大,由此导致城镇社会福利水平高于农村福利水平。居民收入差距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总体、农村和城镇收入差距分别导致各自社会福利减少0.81%、3.48%和0.58%,其中农村影响程度最大。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收入差距 基尼系数 社会福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丹 王涛
当我们研究行业收入差距问题时,均通过构建一个指数来综合测度一国或一地区的行业收入差距,比如基尼系数、变异系数等,但指数方法缺乏对各个行业的深入考察。文章对库兹涅兹指数("库指数")进行了分解,分解后的"库指数"有效的解决了收入差距测度指数不能分解的问题。基于分解的"库指数",进一步讨论了中国各地区行业收入差距的特征,并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找出造成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行业。
关键词:
行业收入差距 基尼系数 库兹涅兹指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黎毅 许世琴
文章通过分析1998-2015年间总体、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及相关数据,运用基尼系数和社会福利分析方法进行分解结果表明:中国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阶段性波动和趋同发展特征,但内部变动趋势程度不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2003年以前低于城镇居民,随后高于城镇居民,并且两者差距逐渐增大,由此导致城镇社会福利水平高于农村福利水平。居民收入差距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总体、农村和城镇收入差距分别导致各自社会福利减少0.81%、3.48%和0.58%,其中农村影响程度最大。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收入差距 基尼系数 社会福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