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01)
- 2023(4464)
- 2022(3728)
- 2021(3709)
- 2020(3082)
- 2019(7160)
- 2018(6917)
- 2017(12792)
- 2016(6748)
- 2015(8000)
- 2014(7709)
- 2013(7937)
- 2012(7596)
- 2011(7155)
- 2010(7020)
- 2009(6340)
- 2008(6182)
- 2007(5041)
- 2006(4457)
- 2005(4152)
- 学科
- 济(33161)
- 经济(33136)
- 方法(15793)
- 管理(15299)
- 数学(14845)
- 数学方法(14767)
- 业(14324)
- 中国(12287)
- 企(10216)
- 企业(10216)
- 贸(9461)
- 贸易(9456)
- 易(9337)
- 农(7571)
- 学(6583)
- 财(6239)
- 制(5962)
- 关系(5585)
- 银(5532)
- 银行(5516)
- 出(5466)
- 融(5416)
- 金融(5415)
- 行(5407)
- 环境(5216)
- 业经(4841)
- 发(4737)
- 农业(4726)
- 口(4408)
- 出口(4406)
- 机构
- 大学(105006)
- 学院(100857)
- 济(52972)
- 经济(52408)
- 研究(44472)
- 管理(35448)
- 中国(35307)
- 理学(30614)
- 理学院(30176)
- 管理学(29818)
- 管理学院(29623)
- 科学(25588)
- 京(23743)
- 所(23189)
- 研究所(21461)
- 财(21386)
- 经济学(18566)
- 中心(18252)
- 财经(17607)
- 农(17495)
- 经济学院(16771)
- 经(16513)
- 院(15936)
- 北京(15802)
- 科学院(14839)
- 业大(13972)
- 农业(13960)
- 财经大学(13486)
- 范(12698)
- 师范(12585)
- 基金
- 项目(69529)
- 科学(55900)
- 基金(54993)
- 家(50054)
- 国家(49774)
- 研究(47846)
- 科学基金(41342)
- 社会(33311)
- 社会科(31769)
- 社会科学(31763)
- 基金项目(28075)
- 自然(26494)
- 自然科(25943)
- 自然科学(25937)
- 自然科学基金(25496)
- 资助(23632)
- 省(21651)
- 教育(21076)
- 划(20824)
- 中国(18165)
- 部(17620)
- 重点(16505)
- 编号(16010)
- 国家社会(15836)
- 发(15101)
- 教育部(14952)
- 创(13892)
- 科研(13591)
- 创新(13325)
- 人文(13298)
共检索到153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金雅琴 黄雪芳 李冬林 向其柏
应用薄层层析-荧光测定法研究了中国石蒜Lycoris chinensis花期前后鳞茎内源多胺质量摩尔浓度的动态变化,分析了内源多胺与中国石蒜花芽分化的关系。中国石蒜在不同发育期3种内源多胺存在有规律的非同步变化。腐胺和精胺2种多胺变幅较大,亚精胺变幅较小。在开花前的花原基分化期,腐胺质量摩尔浓度明显高于亚精胺和精胺,7月上旬外鳞片、中鳞片、内鳞片和茎尖中腐胺质量摩尔浓度分别为1.238,1.676,2.313,1.451 nmol.g-1,为同期精胺质量摩尔浓度的1.48,1.90,2.56,1.40倍,亚精胺的1.97,2.69,3.66和2.09倍;花期腐胺质量摩尔浓度下降,而精胺剧增,8...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艳 陈典 黄晓梅
以MS为基本培养基,用大蒜茎尖外植体培养的试管苗进行离体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对大蒜试管鳞茎形成和膨大作用显著,多效唑质量浓度为2~8mg/L时,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多效唑对鳞茎形成与分化的抑制程度加深,叶片和根系变短、变细弱;诱导鳞茎形成和膨大的最适多效唑质量浓度为6mg/L;多效唑处理后,大蒜试管苗叶鞘中内源激素IAA与ABA的含量比急剧下降,降低幅度越大,鳞茎形成、膨大的效果越好.
关键词:
大蒜 多效唑 试管鳞茎 内源激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常乐 夏宜平 孙晓杰
石蒜属是我国重要的观赏植物资源,其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对于解决种球繁育及种质创新难题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一些科研单位对石蒜属的组织培养进行了研究,但目前尚未建立成熟高效的再生体系,石蒜属的遗传转化也鲜有研究报道。本研究综述了我国近年来有关石蒜属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外植体选择与处理、培养基激素配比与培养条件,以及再生体系建立可能遇到的问题。最后,概述了百合、水仙等鳞茎类花卉的转基因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的石蒜遗传转化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石蒜属 组织培养 遗传转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全妙华 佘朝文 欧立军 陈东明
探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忽地笑鳞茎中石蒜碱和加兰他敏含量变化,为忽地笑规范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采用HPLC方法测定了100%自然光、50%遮荫和85%遮荫条件下忽地笑鳞茎中石蒜碱和加兰他敏含量。3种不同光强下忽地笑鳞茎中石蒜碱和加兰他敏含量均表现为:50%遮荫>85%遮荫>100%自然光,其中在50%遮荫条件下其含量均最高,与100%自然光的相比,分别提高了35.88%和20.56%,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稳定性及回收率实验结果表明:HPLC法测定忽地笑鳞茎中石蒜碱和加兰他敏含量效果好,稳定性强,方法可靠;适度遮荫(如50%遮荫)可以提高忽地笑鳞茎中石蒜碱和加兰他敏含量。忽地笑适...
关键词:
忽地笑 遮荫 HPLC 石蒜碱 加兰他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秀慧 李锡香 王海平 宋江萍 邱杨 张晓辉
为揭示大蒜鳞茎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生长规律,对不同发育期大蒜植物生长与鳞茎膨大相关农艺性状的生长动态进行观测,以白皮蒜特选261、特选36-1和紫皮蒜中蒜1号、脱毒蒜、特选17共5个大蒜品种为试验材料。从鳞茎膨大初始期至成熟期,每7 d取样调查,随机观测15株。分别测量地上部分株高、株幅、叶长、叶宽、单株叶片数、根毛长、鳞茎直径、鳞茎高、根毛重、地上部分鲜干质量、鳞茎鲜干质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5个大蒜品种鳞茎高、鳞茎直径和鳞茎干质量均表现稳步上升,根毛干质量和地上部分干质量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品种
关键词:
大蒜 鳞茎膨大 农艺性状 变化规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海平 李锡香 沈镝 宋江萍 邱杨 Philipp W.Simon
对无性繁殖蔬菜资源圃保存的192份大蒜种质的8个鳞茎产量构成数量性状(鳞茎高、鳞茎直径、鳞茎重、鳞芽高、鳞芽背宽、鳞芽数、鳞茎盘厚、鳞茎盘直径)进行了观测、统计分析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8个数量性状均存在较大变异;依据频次分布和5级分组的惯例,提出了各个性状相应的分级标准;相关分析表明,鳞茎单产与除鳞芽背宽之外的其他7个性状显著相关,其中与鳞茎重和鳞茎直径相关系数最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983 77和0.726 9;主成分分析表明,与产量相关的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74.84%,在第一主成分的特征向量中,以鳞茎重最大、鳞茎直径次之,再次是鳞茎高和鳞芽数;不同种质鳞茎产量差异显著,结合主坐标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林林 李振东 王倩
通过生物学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大蒜鳞茎浸提液对黄瓜发芽、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对黄瓜的苗长、根长抑制显著增强,而浓度为40 mg/mL时,对发芽率的抑制显著。在20 mg/mL浓度范围内,大蒜鳞茎浸提液,促进了黄瓜的幼苗生长、增加了可溶性糖、蛋白质、Vc、叶绿素的含量,提高了POD、SOD、CAT的活性,高浓度的浸提液抑制了幼苗生长及POD、SOD、CAT的活性,降低可溶性糖、蛋白质、Vc、叶绿素的含量。随着浓度的增加,MDA的变化趋势为"V"型,浓度为10 mg/mL时,MDA降低了13.7%。20 mg/mL浓度范围内的大蒜浸提液对黄瓜生长有益。
关键词:
黄瓜 化感作用 大蒜 连作障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咸丰 程智慧 关志华 杜慧芳
为探寻反季节栽培大蒜生产的理论和技术,实现新鲜大蒜的周年供应,丰富设施栽培结构模式和减轻连作障碍。以两个大蒜品种为试材,在反季节栽培条件下,研究了叶面水杨酸(SA)处理对大蒜鳞茎形成、产量及鳞茎形成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SA处理均能促进大蒜的鳞茎比率和假茎粗,抑制大蒜的株高和假茎长的增长,增加蒜瓣质量、蒜头质量和蒜头产量,提高大蒜鳞茎中POD、SOD的活性,抑制CAT的活性,且以200 mg/L处理的效果最显著。说明SA能显著促进大蒜鳞茎膨大和质量增加,以200 mg/L处理的效果最好,SA对大蒜植株生长有抑...
关键词:
大蒜 鳞茎 水杨酸 保护酶活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高琼 李式军 张学平
以B5为基本培养基,用徐州白蒜和太仓白蒜2个地方品种进行离体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纵切的蒜瓣幼芽基部切块和试管苗茎基部切块具有较高的增殖能力,但后者代增殖系数有随世代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15℃的较低温度和pH7.5的微碱性培养基是大蒜微繁增殖的理想条件。离体条件下温度和光周期对试管苗鳞茎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太仓白蒜在25℃下以蔗糖为糖源时鳞茎形成率较高,并且要求长光照条件;徐州白蒜每天照光8~16h均可形成鳞茎,照光12h以上鳞茎形成率较高,其对蔗糖和葡萄糖及其浓度无明显反应差异。培养基添加1.0mg/LPP333可促进太仓白蒜鳞茎的形成。离体条件下形成的大蒜试管鳞茎在蛭石中15℃下可发芽。
关键词:
大蒜 微繁 增殖系数 试管鳞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红梅 李天来 李云飞
以兰州百合鳞茎为试材,研究2、6、10℃条件下保湿贮藏101d内顶芽中内源激素的变化,并对内源激素与碳水化合物、酚类物质、游离氨基酸等物质的关系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低温处理过程中ABA含量呈下降趋势,GA3、IAA和ZR含量均有升高过程。ABA和GA3含量均随贮藏温度降低而减少,且贮藏温度越低,ABA含量下降越早。相关分析结果表明GA3和ABA无任何相关性。淀粉酶活性、总可溶性糖含量、PAL活性、酚类物质含量均与ABA含量极显著负相关,而与GA3含量和ZR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通径分析结果表明ABA的负效应是最关键的因素,其次是GA3的正效应,而ZR的贡献率则相对较小。精氨酸含量与AB...
关键词:
兰州百合 休眠 内源激素 调节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莉 程智慧 孟焕文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及孢子萌发法,研究了大蒜鳞茎粗提物对西瓜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iumf.niveum Snyder et Heansen)病菌的抑杀效应。结果表明,随大蒜鳞茎粗提物质量浓度的增加,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增强,大蒜鳞茎粗提物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为0.156 25 mg/mL;当大蒜鳞茎粗提物的质量浓度达到10 mg/mL时,对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达100%;质量浓度达到20 mg/mL时,抑菌圈直径最大,为5.7 mm,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到100%,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大蒜鳞茎粗提物可有效抑杀西瓜枯萎病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焦灏琳 张延龙 牛立新
【目的】研究卷丹鳞茎提取物的多酚物质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为卷丹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野生卷丹鳞茎为材料,用Folin-Ciocalteau法测定卷丹鳞茎多酚提取物的总酚含量,用HPLC法测定多酚组分,并测定了卷丹鳞茎提取物对ABTS、DPPH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卷丹鳞茎提取物总酚含量为48.78mg/g;HPLC共鉴定出10种酚类成分,其中表儿茶素、芦丁和二氢槲皮素为主要成分,其含量分别为4.58,3.10和1.45mg/g;多酚提取物对ABTS·、DPPH·和OH·3种自由基均表现出较强的清除能力,且清除作用与多酚质量浓度呈显著性正相关,R2分别为0.964,0.99...
关键词:
卷丹 抗氧化活性 酚类物质 HPLC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国俭 赵胜建 李春敏 常瑞丰 王广鹏 张新忠 束怀瑞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年生大久保桃自然实生树不同节位叶片、韧皮部中内源多胺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实生树节位升高,桃叶片和韧皮部两种组织中的腐胺含量同步出现2次高峰,分别是46~50节和81~85节;叶片中亚精胺含量随节位升高而呈上升趋势,自46~50节起含量陡增;韧皮部中精胺含量随节位升高出现双峰曲线,在46~50节形成第1个拐点,之后在81~85节形成第2个拐点。说明46节和81节可能是桃实生树阶段转变的2个临界点。
关键词:
桃 不同节位 多胺 阶段转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辰壹 郑成锐 程智慧
【目的】明确大蒜鳞茎提取液在抑制种传病害过程中对寄主植物黄瓜的化感效应,为开发利用大蒜鳞茎提取液作为新生物源农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吉木萨尔白皮蒜为研究材料,按照ISTA种传病害研究方法,以不同质量分数(2.5%,1.25%,0.625%和0.312 5%)大蒜鳞茎水提液,分别活体接种2种种传病害(黄瓜镰刀菌枯萎病和猝倒病)病原菌孢子,用菌落数计算防治效果;测定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时期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发芽率、根鲜质量、根干质量、根系活力、α-淀粉酶活力、出苗率、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等指标,以化感效应指数为依据,确定不同质量分数大蒜鳞茎提取液对寄主黄瓜幼苗的化感作用。【结果】大蒜鳞...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振山 马娜娜 徐文梅 李军 韦革宏
【目的】筛选拮抗番茄灰霉病的内生菌菌株,研究其生防效果,为开发有应用潜力的微生物农药奠定基础。【方法】用平板对峙法从大蒜鳞茎内筛选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菌,测定拮抗菌株对番茄离体叶片、果实、胚根和盆栽植株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7种常见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从分离纯化的63株候选菌株中获得了22株具有一定抑菌活性的内生菌,其中有4株内生菌(D6,D10,D21,Y3)对番茄灰霉病有显著的抑制效果,抑菌率最高可达77.5%。4株拮抗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对番茄离体叶片、果实和胚根上番茄灰霉病菌的生长抑制率最高分别达92%,71.13%和70.3%;对盆栽植株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最高可达96.2...
关键词:
大蒜鳞茎 内生菌 番茄灰霉病 防治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