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25)
2023(14650)
2022(12598)
2021(11917)
2020(10027)
2019(23162)
2018(22676)
2017(43423)
2016(23618)
2015(26546)
2014(26101)
2013(26058)
2012(23964)
2011(21744)
2010(21367)
2009(19678)
2008(18770)
2007(15881)
2006(13734)
2005(12003)
作者
(69381)
(57836)
(57182)
(54307)
(36675)
(27699)
(25914)
(22790)
(21907)
(20220)
(19545)
(19466)
(18200)
(18110)
(17732)
(17664)
(17311)
(17169)
(16530)
(16321)
(14451)
(13934)
(13871)
(13037)
(12953)
(12689)
(12679)
(12619)
(11571)
(11378)
学科
(94015)
经济(93911)
管理(63697)
(60508)
(48612)
企业(48612)
方法(44553)
数学(39079)
数学方法(38721)
中国(26447)
(24396)
(22355)
(21713)
贸易(21705)
(21207)
(20902)
业经(19485)
地方(16551)
(16457)
农业(16357)
环境(15099)
(15072)
金融(15071)
(14836)
银行(14769)
(14720)
技术(14348)
(14157)
理论(13931)
(13096)
机构
大学(337642)
学院(332159)
(138337)
经济(135727)
管理(130948)
研究(119123)
理学(114399)
理学院(113102)
管理学(111257)
管理学院(110686)
中国(88598)
科学(74679)
(72680)
(60555)
(59582)
(58655)
研究所(56117)
业大(53783)
中心(52559)
财经(48219)
农业(47416)
北京(46252)
(44439)
(44263)
(42828)
(42691)
师范(42185)
经济学(42098)
经济学院(38126)
(36340)
基金
项目(235728)
科学(184019)
基金(172738)
研究(166696)
(153828)
国家(152629)
科学基金(129020)
社会(105920)
社会科(100507)
社会科学(100481)
基金项目(91750)
(88470)
自然(85488)
自然科(83512)
自然科学(83485)
自然科学基金(82005)
(76724)
教育(75211)
资助(71414)
编号(65631)
重点(53048)
成果(52538)
(52482)
(49977)
(48796)
创新(45649)
科研(45590)
课题(44904)
教育部(44520)
国家社会(44381)
期刊
(141993)
经济(141993)
研究(96890)
学报(59735)
中国(58695)
(52937)
科学(52761)
管理(45553)
大学(44018)
学学(41583)
(41068)
农业(37171)
教育(31959)
(27198)
金融(27198)
技术(25517)
经济研究(24600)
财经(22825)
业经(21709)
(20241)
(19555)
问题(18950)
(18086)
国际(17717)
图书(17254)
科技(17118)
世界(15880)
(15855)
理论(15609)
业大(15482)
共检索到475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谢楠  龚旭  林伯强  庞连芳  
本文基于全球石油总供给、中国石油需求、其它国家或地区石油需求、全球石油库存和国际石油价格等时间序列,构建一个五变量的SVAR模型,研究国际石油价格对各因素的结构响应。并重点分析了中国石油需求和全球石油库存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本文的实证结果显示,中国石油需求对国际石油价格有显著的正向冲击,而全球石油库存对国际石油价格有显著的负向冲击。本文还发现中国石油需求和全球石油库存对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贡献度较大,两者之和占比高达20%左右。因此,中国石油需求和全球石油库存是影响国际石油价格重要因素,分析国际石油价格变化时不能被忽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建  杨丹  董秀成  
国际石油价格体系影响因素中,国际石油储备库存特别是美国石油库存对国际原油价格有着重要影响,研究其石油库存对国际石油价格影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美国近10年的石油库存变化与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化关系来得出美国石油库存变化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有助于了解石油库存量与石油价格的内在关系,把握库存量与石油市场供应量的合理比例,预测未来的市场走势,对减轻价格波动对我国石油市场的冲击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运成  陈志斌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石油资源的争夺愈演愈烈,油价也一路攀高。高油价的背后,反映的是国际石油地缘政治格局以及世界石油市场格局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当前国际石油地缘政治格局是美国主导、供给方(OPEC、俄罗斯为代表的Non-OPEC、非洲)三分天下的局面。其特点是:除政治、军事手段外,各国还通过争夺石油定价权、进口多元化、石油民族主义、建立战略储备、石油期货等方式来保证石油安全。目前中国每年进口石油的数量与金额不断增加,屡创新高。2005年原油进口达到1.27×108t,对外依存度达到45%,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并且进口数量与对外依存度在未来还将进一步增加,到2030年有可能达到60%。如何保...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国俊  朱瑞博  
石油是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基础能源、化工原料和战略物资,不仅对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支撑作用,而且对各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防安全具有紧密的联系,石油价格的波动对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各国政府都试图控制和左右国际石油定价机制,来低成本地利用国际石油资源以保证国内石油市场的稳定。高油价时代的来临,建立石油价格防范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汪长明  
石油经济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围绕石油展开的大国竞争方兴未艾。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导致对进口石油的高度依赖,进口石油依存度的不断提高成为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中国应主动参与国际石油竞争,建立石油储备战略、石油开发战略、石油技术战略和石油运输战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懿  冯春山  
石油是一种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我国的石油进口量越来越大 ,世界油价变化要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石油价格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分析了石油市场结构 ,认为OPEC对石油价格影响最大 ,然后总结OPEC产量政策的历史事件 ,然后对其进行统计 ,最后认为OPEC的产量政策对后期价格影响效果明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中强  
中亚是仅次于中东和西伯利亚的世界第三大石油储积区,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能源库之一。中国探明石油储量有限,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量却愈来愈大。因此,中亚石油将是中国除中东以外的主要外来油源。为了确保中国石油安全,供应来源的多元化将是我国不得不面临的重大战略决策,与中国相邻的中亚应成为我国参与海外经营活动的重点地区。
[期刊]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Publishing House)  [作者] 郭小哲  葛家理  涂彬  
我国的石油安全面临严峻的形势,但又处于危机与机遇并存的环境之中。本文对影响我国石油安全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我国必须建立国家石油安全体系,而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实施是我国石油安全战略的重要支撑。为此,本文提出了油气资源科技创新预见理论与方法,并研制了包括科技筛选器、需求评估器、创新预见器及路径分析器组成的科技战略决策系统。并以此为工具,根据近15年我国油气资源科研项目、得奖课题及公开发表的2万多篇论文进行了科技需求创新预见,最终提出了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油气资源科技发展战略和急需创新的科技领域,完成了国家"十五"攻关项目《我国石油天然气上游科技发展战略研究》(2001BA605A-1)。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汉昌  
指出中国的石油跨国企业加快了进入国际市场步伐,但现有研究对于这个重要产业的全球化战略研究却相对不足,并以CGMS模型为基础,融入石油产业特性后构建了中国的石油产业全球化战略的理论模型CPGS,拓展了全球化理论在行业的应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隋建利   陈豪   刘金全  
受到俄乌冲突加剧等多方面的影响,国内外石油市场均处于剧烈震荡状态,不利于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基于此,文章深入挖掘石油市场之间的风险传染效应,构建全球石油市场风险传染网络,进而捕捉石油市场之间的差异化共振特征,实时解析中国石油市场的国际影响力。研究发现:(1)极端事件冲击能够加剧国内外石油市场之间的风险传染效应,导致石油市场呈现明显的风险聚类态势,进而引发石油市场共振。(2)在极端事件发生期间,中国石油市场可以向国际石油市场传递大量经济信息,国际影响力大幅增强。(3)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石油市场的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仅仅次于WTI与Brent石油市场,并且仍然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董凌云  
历史已经证明,石油工业是推动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自1930年世界石油产量不足30亿桶到目前约500亿桶,从能源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各种发展变化中,我们会发现石油工业做出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随着市场需求增长、新技术出现与地缘政治事件等正一起改变着石油工业的作用与地位,石油已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建  卢波  
随着我国石油消费规模的不断增长和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提升,保障中国的石油安全成为影响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战略性问题。基于非传统安全视角,从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环境安全三方面,选取石油自给率、战略储备规模等21个指标,对我国石油安全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在12个样本国家中,我国石油安全综合水平居于中等位置,近年来虽有所提高,但依然远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从石油安全的分项情况来看,与石油有关的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环境安全水平都有所上升,其中,经济安全相对较弱,社会安全相对较好,环境安全水平居中,但环境安全水平与其他国家差距在不断扩大;从具体指标来看,影响我国石油安全的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运成  李畅  马卫锋  
2004年以来,我国国内原油、成品油价格在国际油价的带动下持续上涨,均创出历史新高。油价的走高使我国在外汇支出、经济增长、物价稳定等方面都付出沉重代价。同时,21世纪中国经济的增长将使其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加大,而国际石油定价权、国内避险工具的缺失,使国家和企业面临巨大困境。国际上,石油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已使石油市场变成一个复杂的金融市场。国际大公司积极参与其中,并使衍生品市场的交易和实货市场的交易成为有机的一体化战略。吸取国际经验,我国政府应不断推进石油体制的改革,逐步建立石油交易所市场和OTC市场,并推动二者的良性化互动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姜振飞  姜恒  
近一段时间以来,世界石油价格由于伊拉克局势动荡而居高不下,这不可避免对世界和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对于中国来说,由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石油消费量将逐年增加,因而世界石油价格的波动将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根据中国国情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中国石油安全战略,就显得尤其必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纪玉山  代栓平  
本文利用中国1965~2006年的石油消费、石油价格、石油产量、GDP与煤消费量的对数差分序列建立VAR模型分析认为,导致中国石油消费飞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石油消费本身的累积性冲击以及石油产量的增加。石油价格的上涨并没有导致石油消费显著下降,反而在一定时间段内导致了石油消费的增加。煤作为石油的替代能源,其消费增长会在短期内促使石油消费的增长,而从长期来看,会产生一定的替代效应。GDP增长的冲击带来的是石油消费持续的下降。因此,对中国石油消费的基本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