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28)
2023(18228)
2022(15714)
2021(14851)
2020(12495)
2019(29312)
2018(28986)
2017(55413)
2016(30287)
2015(34578)
2014(34675)
2013(34425)
2012(31746)
2011(28810)
2010(28651)
2009(26611)
2008(26497)
2007(23278)
2006(19950)
2005(17666)
作者
(89185)
(74844)
(74278)
(70747)
(47611)
(35775)
(33822)
(29256)
(28353)
(26651)
(25457)
(25296)
(23621)
(23560)
(23188)
(23132)
(22603)
(22166)
(21387)
(21384)
(18538)
(18365)
(18158)
(17057)
(16690)
(16677)
(16518)
(16403)
(15160)
(14866)
学科
(125454)
经济(125318)
管理(86463)
(81637)
(67107)
企业(67107)
方法(60551)
数学(53197)
数学方法(52501)
中国(33364)
(33106)
(31181)
(28225)
业经(26255)
(24707)
贸易(24695)
(23994)
地方(22872)
(22257)
农业(21760)
环境(19941)
(19937)
财务(19853)
理论(19834)
财务管理(19809)
(19629)
(19221)
银行(19160)
(19090)
金融(19085)
机构
大学(444168)
学院(440456)
(178860)
经济(175130)
管理(171939)
研究(150220)
理学(149046)
理学院(147362)
管理学(144560)
管理学院(143779)
中国(112929)
(94772)
科学(94220)
(80108)
(76601)
(74247)
研究所(70166)
中心(67800)
业大(67380)
财经(65226)
(62926)
北京(60156)
(59304)
农业(58675)
(57927)
师范(57349)
经济学(54592)
(54136)
(50802)
经济学院(49344)
基金
项目(300375)
科学(235182)
基金(218782)
研究(215555)
(191776)
国家(190258)
科学基金(162332)
社会(135189)
社会科(128069)
社会科学(128033)
基金项目(115693)
(115557)
自然(107068)
自然科(104601)
自然科学(104564)
自然科学基金(102679)
教育(99274)
(98299)
资助(91447)
编号(86974)
成果(70735)
重点(67400)
(66747)
(63415)
(61530)
课题(59865)
科研(58052)
创新(57587)
教育部(56839)
大学(56172)
期刊
(190737)
经济(190737)
研究(126813)
中国(78712)
学报(73579)
科学(66765)
(66658)
(61171)
管理(60871)
大学(55073)
学学(51902)
农业(46173)
教育(44564)
技术(37851)
(36795)
金融(36795)
财经(31899)
经济研究(31013)
业经(30269)
(27232)
问题(25179)
(24547)
图书(22261)
技术经济(21786)
(21560)
(21211)
理论(21006)
统计(20573)
科技(20279)
资源(19674)
共检索到635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叶建木  潘媛  
本文以《南方周末》中国企业年度漂绿榜评选出的中国石油发生的三次漂绿事件为案例,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资本市场对中国石油三次漂绿事件的具体反应,并研究造成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对三次漂绿事件反应的显著程度不同,但均体现出不同程度的惩戒效应,漂绿行为越严重、政府对企业惩罚力度越大或事件公众影响力越大,资本市场的惩戒效应也越明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叶建木  潘媛  
本文以《南方周末》中国企业年度漂绿榜评选出的中国石油发生的三次漂绿事件为案例,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资本市场对中国石油三次漂绿事件的具体反应,并研究造成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对三次漂绿事件反应的显著程度不同,但均体现出不同程度的惩戒效应,漂绿行为越严重、政府对企业惩罚力度越大或事件公众影响力越大,资本市场的惩戒效应也越明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娟  熊年春  
本文基于投资者视角,采用事件研究法,以中石化青岛石油管道爆炸事件为例,研究重大社会责任事故对于涉事企业股价的影响,以及对同行业企业的传导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重大社会责任事故发生后,同行业企业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传导效应的影响,媒体报道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引起股价波动;通过计算累计异常收益率,对比不同性质企业发现,相对非国有控股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受到的传导效应相对强一些;同时,对比不同规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发现,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对传导效应有缓解作用,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公司总资产规模、风险系数对传导效应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春蓉  彭维瀚  徐冬阳  戴丹苗  
以沪港通标的股票为研究样本,借助账面市值比与收益率正向变动的经验证据,并结合方差分析和回归模型,实证考察沪港通机制对沪、港两市的事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沪港通对沪市产生了持续的正向作用,而对香港市场影响有限;(2)在事前的消息层面上,沪市对沪港通"反应过度",其市场不如港市有效;(3)沪港通"短期阵痛"成本主要体现为助长了沪、港两市的投机氛围;(4)交叉上市股票对沪港通这一事件信号不敏感,短期内,沪港通的实施未在AH溢价率收窄方面起到显著作用。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并对未来深港通的实施做出展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春蓉  彭维瀚  徐冬阳  戴丹苗  
以沪港通标的股票为研究样本,借助账面市值比与收益率正向变动的经验证据,并结合方差分析和回归模型,实证考察沪港通机制对沪、港两市的事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沪港通对沪市产生了持续的正向作用,而对香港市场影响有限;(2)在事前的消息层面上,沪市对沪港通"反应过度",其市场不如港市有效;(3)沪港通"短期阵痛"成本主要体现为助长了沪、港两市的投机氛围;(4)交叉上市股票对沪港通这一事件信号不敏感,短期内,沪港通的实施未在AH溢价率收窄方面起到显著作用。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并对未来深港通的实施做出展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萌萌  孙红梅  
为研究XBRL财务报告是否增加了年报的信息含量,文章以深市A股53家制造业企业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和回归分析对2008年至2012年样本公司披露XBRL财务报告前后累计异常报酬率CAR数据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虽然XBRL报告包含一定的信息含量,但并不显著。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廖理,罗洪涛,赵锋  
This paper used event study methods to study the market responses to MBO (Management Buyout). The result illustrates that after MBO, CAR (cumulated abnormal return)i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zero (2.52%). And moreover, the volatility changes little after MBO.From this result, we can say that the reaction of investors for MBO is positive. At the same time,government can gradually loosen the limit for it to improve the market development and for the benefit of investors.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遥  李哲媛  
为系统研究我国股市对上市公司环境事件反应的特点与程度,分析我国股票市场绿色的有效性,本文以我国2003-2012年3月期间上市公司149起环境事件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对环境事件的市场反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统计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披露不足问题,且因环境事故引发的赔偿和罚款相对于其导致的经济损失来说数额较小。对累积异常收益率变化的分析表明,总体上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事故和未通过环保核查等负面信息的披露还没有成为股票价格下行的显著信号,但对化工行业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冲击较为强烈且更多地体现为长期影响,工业"三废"污染影响程度略高于其他类型事件;2008年后环境事件对股价的负面效应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皮天雷,杨浩  
我们研究了从1999年发生股票名称变更的上市公司的股价变化。结果发现:不具有任何实质性经济意义,不包含新信息的股票名称变更这种“非事件”可以像具有经济意义,包含新信息的“事件”那样引起股价的显著波动,而且投资者对这种波动往往还表现出过度反应。这种股价波动可能与投资者的投机行为有关,从本质上说是由于我国的股票市场的效率损失造成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叶建木  李梓萌  
本文以20122016年A股市场317起举牌事件为样本,进一步选取产业资本、保险资金、私募基金三类子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对不同投资主体下的举牌事件所带来的短期市场反应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举牌行为在短期内能产生显著为正的累计超额收益,不同类型的举牌事件产生的短期市场反应有所区别,其中私募基金举牌所带来的市场反应最为强烈,在[0,20]事件期能产生10%-18%的显著为正的累积超额收益;其次是保险资金举牌,投资者在[0,11]事件期能获得8%-12%的显著为正的累计超额收益;而产业资本举牌带来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林健民  
利用集中度指标,结合我国石油产业的发展阶段从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两方面分析了我国石油产业的市场结构,并对市场结构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最后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我国石油产业市场结构的目标和途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建良  李冬伟  张春婷  沈鹏熠  
通过文献梳理和分级编码方法对百度在"魏则西"和"竞价排名"两个诚信型负面事件下采取的信任修复策略进行划分和判断。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针对诚信型负面事件,互联网企业的语言修复与行为修复策略、政府制度修复策略均能积极修复社会公众对企业信任;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和累积超额收益率折线图的分析结果显示,对于诚信型负面事件,行为修复比语言修复更能产生正向的市场反应;强调企业正面属性的仪式型行为比补偿的实质型行为更能产生积极的市场反应;政府制度修复比企业修复策略市场反应更积极;企业在上市所在国发布信任修复信息比在企业所在国发布信任修复信息所产生的市场反应更积极。基于此,为互联网企业和政府在信任修复过程中发挥作用提出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隋建利   陈豪   刘金全  
受到俄乌冲突加剧等多方面的影响,国内外石油市场均处于剧烈震荡状态,不利于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基于此,文章深入挖掘石油市场之间的风险传染效应,构建全球石油市场风险传染网络,进而捕捉石油市场之间的差异化共振特征,实时解析中国石油市场的国际影响力。研究发现:(1)极端事件冲击能够加剧国内外石油市场之间的风险传染效应,导致石油市场呈现明显的风险聚类态势,进而引发石油市场共振。(2)在极端事件发生期间,中国石油市场可以向国际石油市场传递大量经济信息,国际影响力大幅增强。(3)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石油市场的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仅仅次于WTI与Brent石油市场,并且仍然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杨宝  袁天荣  
以2005年6月1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颁布实施《关于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05]102号)将个人投资者股利所得税"减半征收"为研究背景,考察我国2005年股利税削减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2005年股利税"减半征收"政策发布期间,资本市场整体呈现出"期望—失望"的反应过程。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预期派现倾向高、预期派现能力强的上市公司对于股利税"减半征收"政策的市场反应更加积极;但市场流通股对于股利税"减半征收"政策的反应较为"平淡"。这说明我国2005年红利税削减政策的政策初衷、调整幅度并未能很好地契合资本市场的"预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克钦  潘安娥  
面对逐渐增大的环保压力,部分企业选择通过虚假宣传粉饰自身环境行为树立良好公众形象达到"漂绿"目的,当前多数研究主要针对企业环境事件影响而忽视了企业操纵性环境信息披露对于环境治理的负面作用。本文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视角出发,将上年(本文选取2015年、2016年两个年份)被媒体披露环境违规但企业本身在次年(即分别对应的2016年、2017年)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中未明显披露负面环境信息的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事件分析法研究资本市场对于上市公司漂绿行为的反应。结果表明:2016年和2017年上市公司漂绿行为具有较为显著的负面市场反应,且2017年上市公司漂绿行为负面市场反应相比于2016年有所增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