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44)
2023(14906)
2022(12861)
2021(11954)
2020(9995)
2019(23125)
2018(22794)
2017(44414)
2016(23519)
2015(26562)
2014(26422)
2013(26706)
2012(24729)
2011(22547)
2010(22375)
2009(20890)
2008(20010)
2007(17370)
2006(15473)
2005(13951)
作者
(68102)
(56638)
(56381)
(53872)
(36312)
(26996)
(25565)
(22298)
(21551)
(20178)
(19448)
(19176)
(17970)
(17956)
(17503)
(17433)
(16841)
(16234)
(16204)
(16057)
(14136)
(13916)
(13523)
(12862)
(12782)
(12640)
(12362)
(12080)
(11405)
(11002)
学科
(118730)
经济(118608)
管理(67549)
(63086)
方法(50646)
(50530)
企业(50530)
数学(44877)
数学方法(44537)
中国(29330)
(26966)
(24475)
地方(24187)
业经(22542)
(22467)
(21248)
贸易(21237)
(20527)
农业(18563)
(17865)
环境(16532)
(16186)
(15742)
金融(15741)
(15276)
银行(15234)
地方经济(14996)
理论(14951)
(14610)
(14239)
机构
大学(349708)
学院(345307)
(156156)
经济(153341)
管理(137371)
研究(121344)
理学(119406)
理学院(118089)
管理学(116354)
管理学院(115744)
中国(91178)
(74141)
科学(70746)
(68198)
(60323)
财经(55616)
研究所(54925)
中心(52790)
(50928)
(50761)
经济学(49213)
业大(47872)
(47597)
北京(47506)
经济学院(44251)
(44177)
师范(43849)
(43658)
财经大学(41459)
农业(39668)
基金
项目(233323)
科学(184909)
基金(173039)
研究(171251)
(149934)
国家(148752)
科学基金(128195)
社会(112181)
社会科(106497)
社会科学(106471)
基金项目(91207)
(86814)
自然(81434)
自然科(79547)
自然科学(79529)
自然科学基金(78154)
教育(77136)
(73332)
资助(72147)
编号(67624)
成果(54612)
(53219)
重点(51577)
(49904)
(47694)
国家社会(47340)
教育部(46322)
课题(46038)
人文(44989)
创新(44568)
期刊
(172145)
经济(172145)
研究(108702)
中国(61031)
学报(51105)
管理(50844)
(49382)
科学(48810)
(45529)
大学(39236)
学学(37054)
农业(31834)
教育(31447)
(29915)
金融(29915)
经济研究(29854)
技术(28446)
财经(28194)
业经(25024)
(24184)
问题(22004)
(18870)
技术经济(18695)
世界(17576)
(16692)
理论(16681)
国际(16314)
统计(16158)
商业(16018)
图书(15769)
共检索到509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常友玲  张丽峰  
本文在状态空间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石油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变参数模型,并利用EG两步法检验了变量之间的变协整关系,以动态机制解读了近年来我国石油消费状况,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978—2007年我国石油消费弹性系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呈现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这表明我国石油消费属于粗放型能源利用方式,石油资源的利用效率没有明显的改善,与现代集约经济的发展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石油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均衡比例变化的变协整关系。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卫国  
为了探究我国石油消费增长的原因,本文分别采用传统的能源经济分析方法和现代计量经济讨论我国石油消费与经济总量的互动关系。能源经济分析表明,石油消费强度和消费弹性等指标不能正确地描述我国石油消费与经济总量的互动关系;计量经济分析发现,我国经济总量和三次产业产值对石油消费具有较强的单向正影响;石油消费与三次产业构成综合均衡关系,第二、三产业的短期影响具有积累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童冬雷  
本文通过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石油消费、石油产量和石油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进行分析,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并进行因果关系检验,模拟了GDP、石油产量和石油价格对石油消费量的影响,并预测了今后我国的石油消费量。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凤  金克琴  
本文根据1978—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支出的有关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与国内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刺激消费特别是占总消费比重较大的居民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因此,我国应转变一直以来以投资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居民消费率,实现居民消费支出增加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优智  
采用E-G两步法对1978年~2010年间中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协整和Granger检验,结果表明,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能源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两者间存在着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即能源费的增长可以直接导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东晓  嵇灵  劳咏昶  路妍  
文章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模型的边限协整检验和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1980~2009年之间的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因果关系研究。边限协整检验比传统的协整检验更具稳健性,适合小样本分析。在实证分析中,首先将电力消费与GDP时间序列进行HP滤波分解为趋势部分和波动部分,分别进行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存在从电力消费到经济发展的显著单向长期因果关系,两者的波动之间存在明显的双向短期因果关系。此结论进一步说明了电力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必须加快我国电力建设来保证我国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晶  王涛  
文章以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动态变化关系为研究基础,以我国省份为研究对象,用半参数部分线性模型拟合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曲线,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以全国能源消费和产出拟合线作为参照标准,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曲线关系相对稳定,西部地区曲线变化比较复杂;对曲线的凹凸性进行分析,发现二阶导数在动态时点下有不同的正负性;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具有动态性、非同步性和周期性三个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敏  赫英  
本文采用三因素CES生产函数建立了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模型,探讨能源消费对GDP的影响。通过模型分析了能源、资本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的变化规律。同时,还得出:能源消费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引起GDP增长,但对经济增长影响最大的是劳动力水平的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一博  
基于30个省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与电力消费量面板数据(1999~2006年),文章运用有关理论方法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协整关系与格兰杰因果关系,并通过长期均衡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以及工业结构较重的省份经济增长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较高,未来电力供求矛盾在这些地区还将进一步突显。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与增加电力供应能力并举才能破解我国面临的能源难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晶  王涛  
文章以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动态变化关系为研究基础,以我国省份为研究对象,用半参数部分线性模型拟合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曲线,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以全国能源消费和产出拟合线作为参照标准,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曲线关系相对稳定,西部地区曲线变化比较复杂;对曲线的凹凸性进行分析,发现二阶导数在动态时点下有不同的正负性;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具有动态性、非同步性和周期性三个特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晓丽  夏成孝  
运用协整理论、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修正误差模型对中国1952年~2009年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居民的消费有促进作用,且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改革开放后还大于改革开放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韩海燕  
文化消费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1993~2010年城镇居民的相关数据在eviews 6.0做了具体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性,但也发现在经济转型期,文化消费在供需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从而影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殷建平  孙德艳  
近10年来中国汽车销售量及保有量不断增长,2009年分别达到1364万辆和7619万辆。汽车消费量的快速增长,加重了人们对中国石油安全的担忧。2009年以来,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为了有效控制汽车用油,文章从提高汽车节油水平、发展新能源汽车以及制定引导汽车用油的政策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进文  范继涛  
学术界对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以线性关系假设为前提,并未对这一假设是否合理进行严格的经济计量学检验。本文率先将近年来发展的非线性STR模型技术具体应用于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内在结构依从关系的研究,揭示了二者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变化规律,并得出如下几个结论:(1)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并可以通过LSTR2模型来表达。(2)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当GDP增长绝对下降时,能源消费比GDP有更快的下降速度;当GDP增长率不超过18·04%时,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具有相对稳定性,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为0·9592;当GDP增长率超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任大鹏  艾明华  
随着经济的发展,山东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矛盾日益突出,明确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采用协方差技术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山东省1980-2005年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山东省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并且能源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