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68)
2023(8596)
2022(7479)
2021(7240)
2020(6294)
2019(14906)
2018(14671)
2017(28401)
2016(15555)
2015(18263)
2014(18433)
2013(18764)
2012(18046)
2011(16476)
2010(16629)
2009(15704)
2008(16013)
2007(14511)
2006(12718)
2005(11835)
作者
(47399)
(39831)
(39588)
(38190)
(25183)
(19111)
(18137)
(15500)
(14994)
(14156)
(13705)
(13281)
(12805)
(12615)
(12452)
(12442)
(11941)
(11706)
(11515)
(11459)
(10016)
(9843)
(9796)
(9001)
(8998)
(8942)
(8862)
(8669)
(8070)
(8018)
学科
(71262)
经济(71192)
管理(41103)
(39638)
方法(32933)
(29862)
企业(29862)
数学(29468)
数学方法(29185)
中国(21819)
(20339)
(17273)
(16965)
贸易(16958)
(16564)
(14824)
(14556)
农业(13090)
业经(12988)
(12407)
银行(12373)
地方(12172)
(11860)
(11421)
金融(11419)
(10551)
环境(9959)
(9754)
财务(9724)
财务管理(9691)
机构
大学(237847)
学院(234244)
(106814)
经济(104801)
研究(89919)
管理(85486)
理学(72113)
中国(71215)
理学院(71204)
管理学(70058)
管理学院(69612)
科学(53239)
(52443)
(48044)
(47803)
研究所(43201)
(42670)
中心(40557)
财经(37914)
(35095)
北京(34474)
(34438)
经济学(34276)
业大(33831)
农业(33667)
(31459)
经济学院(30988)
(30985)
师范(30733)
财经大学(27957)
基金
项目(147241)
科学(115013)
基金(108130)
研究(107024)
(95085)
国家(94378)
科学基金(78567)
社会(68212)
社会科(64611)
社会科学(64593)
基金项目(56326)
(53926)
自然(49650)
教育(48609)
自然科(48460)
自然科学(48442)
自然科学基金(47600)
(47224)
资助(45959)
编号(42469)
成果(36208)
(34630)
重点(34178)
(32346)
中国(29995)
课题(29745)
(29386)
教育部(29282)
国家社会(29069)
科研(28451)
期刊
(119333)
经济(119333)
研究(74485)
中国(46571)
(39000)
学报(37476)
(36990)
科学(34670)
管理(30638)
大学(27597)
农业(26275)
学学(25771)
(24491)
金融(24491)
教育(22169)
经济研究(19888)
财经(19587)
技术(18956)
业经(17276)
(16990)
问题(16841)
(16569)
(15211)
国际(14954)
世界(14382)
技术经济(12432)
统计(11715)
理论(11471)
资源(11442)
(10914)
共检索到364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优树  周超  唐吉  
中国经济自1970年代末以来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最近的32年中,GDP年均增长率达9.9%,堪称奇迹。中国经济腾飞的背后伴随着巨大的物质能源消耗,而石油在中国能源供给方面占有极大的份额。但中国国内石油产量始终跟不上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中国石油需求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而石油供给则面临严峻考验。由于中国石油的巨大供需缺口、石油储备体系不健全、石油进口渠道单一、石油定价机制不完善、国际政治局势不稳定等突出问题,中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石油安全危机。当前,在中国经济无法摆脱对石油资源依赖的情况下,石油安全战略显得更加重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易久  苏宁  吴金娜  
原油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其储量变化倍受关注。本文收集有关历史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方法,预测2047年后世界原油产量将大于新增储量,原油储量将逐渐减少,2145年后面临枯竭。由此得出中国应将石油进口比例提高到50%-60%的一系列结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禤伟旗  刘学  景跃军  杨炘  
石油价格近来一直处于高位震荡阶段,加之石油消费市场具有多重性,如此使得研究油价走势对中国石油现在以及未来消费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1990年至2003年国内外石油消费的统计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比较分析法分析、预测未来我国的未来石油需求等指标,为我国石油进口和进行石油战略储备提供规模依据,为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提供有利的佐证。面对石油的短缺,制定快速反应机制并且采取科学的石油战略已成为中国解决石油问题的燃眉之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习文静  
运用市场集中度分析产业市场结构的方法,从集团层次和企业层次以及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的角度,对我国石油产业四个发展阶段的市场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及评价,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董凌云  
历史已经证明,石油工业是推动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自1930年世界石油产量不足30亿桶到目前约500亿桶,从能源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各种发展变化中,我们会发现石油工业做出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随着市场需求增长、新技术出现与地缘政治事件等正一起改变着石油工业的作用与地位,石油已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田春荣  
供应缺口的增大正在使中国演 变成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石油进口国之一。1999年中国包括原油和成品油在内的石油净进口量达到4381万吨的历史高峰,比前一个记录1997年的3385万吨多出996万吨。经济的稳定增长,能源消费的增加,加上国内产量增长落后于需求,将使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加重,石油进口增加的趋势将在今后几年内继续保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衍伟  黄运成  杨婕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石油、铜、大豆等许多大宗原材料的大买家,也是世界大宗原材料贸易需求的强大拉动者。据统计从2003年五月份起,中国石油消费量己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据巴黎国际能源机构预测,中国的能源需求总量还将继续增加。但这种地位,丝毫没有为中国赢得石油大宗进口的国际定价话语权,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占世界石油供应总量的2%,但在影响石油定价的权重上却不到0.1%。这一现象正威胁着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安全,成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此,中国应以争取应有的石油进口国际定价权为根本出发点,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着重从发展自己的石油期货市场,和组建价格联盟入手,实施中国获取石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殷建平  孙德艳  
近10年来中国汽车销售量及保有量不断增长,2009年分别达到1364万辆和7619万辆。汽车消费量的快速增长,加重了人们对中国石油安全的担忧。2009年以来,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为了有效控制汽车用油,文章从提高汽车节油水平、发展新能源汽车以及制定引导汽车用油的政策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史忠良  丁梁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石油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经济资源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世界石油市场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由于石油进口依赖度越来越高,中国石油问题受制于人的危险性日益加大,可能对中国经济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因此,应尽快构建中国石油安全保障体系,采取有效的战略措施,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张磊  郑丕谔  王中权  卢根南  赵言涛  李波  
由于中国未来的石油需求对中国石油安全来说至关重要,而建立起石油安全的评价体系对中国的石油安全极为关键。结合美国、日本、俄罗斯、德国、法国、韩国等6个国家石油方面相关数据及安全类别,按重要性筛选出代表性的核心指标,以支持向量机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石油安全的评价体系,力图达到定量化评价中国石油安全的目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中强  
中亚是仅次于中东和西伯利亚的世界第三大石油储积区,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能源库之一。中国探明石油储量有限,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量却愈来愈大。因此,中亚石油将是中国除中东以外的主要外来油源。为了确保中国石油安全,供应来源的多元化将是我国不得不面临的重大战略决策,与中国相邻的中亚应成为我国参与海外经营活动的重点地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池启水  
石油属于重要的战略物资和民用能源,对其消费量进行预测,可为合理安排原油生产和石油进出口提供依据,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本文采用Box和Jenkins的ARIMA模型,对1953年以来我国石油消费量的年度数据进行分析,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与结构性因果模型、自回归(AR)、移动平均(MA)、自回归移动平均(ARMA)模型等相比较,ARIMA模型不但适合于我国石油消费量的非平稳时间序列的特点,并且预测效果比较理想。结果表明,ARIMA(4,1,5)模型的预测效果良好,2001年~2005年平均预测误差仅为4.01%,可用于未来我国石油消费量的预测。对2006年~2008年的预测结果表明,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金生,杨维梁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面临着日益显著的石油消费缺口的瓶颈约束,通过对当前全球石油输出来源与石油消费竞争的分析,作者从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同美国、日本、俄罗斯及哈萨克斯坦的双边石油博弈现状,指出中外石油博弈应基于理性的全球发展观念,避免产生不良政治博弈带来的恶性石油竞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春  王国刚  王明利  
在当前牛肉供需紧平衡格局下,准确把握未来我国牛肉供求趋势尤为重要。文章以1979~2012年数据为依据,构建肉牛局部均衡模型,并结合未来我国肉牛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规模化发展两种情景方案,对未来我国牛肉供求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情景下,2013~2025年我国牛肉的供给与需求均保持一定增长,其中,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景下,牛肉消费需求增加明显;规模化发展情景下,牛肉生产增长明显加快。值得注意的是,未来牛肉贸易仍呈净进口状态,生产者价格、消费者价格保持增加,牛肉供需仍呈紧平衡格局,提升我国牛肉生产供应任务依然艰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