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53)
- 2023(16225)
- 2022(13864)
- 2021(12899)
- 2020(10613)
- 2019(24467)
- 2018(24368)
- 2017(46530)
- 2016(24896)
- 2015(28106)
- 2014(28272)
- 2013(28251)
- 2012(26536)
- 2011(24385)
- 2010(24475)
- 2009(22532)
- 2008(21865)
- 2007(19145)
- 2006(17223)
- 2005(15696)
- 学科
- 济(125526)
- 经济(125412)
- 管理(67829)
- 业(64605)
- 企(51430)
- 企业(51430)
- 方法(47074)
- 数学(40649)
- 数学方法(40312)
- 中国(34921)
- 地方(30493)
- 农(30190)
- 业经(26592)
- 学(24201)
- 财(22851)
- 贸(21844)
- 贸易(21828)
- 易(21123)
- 农业(20389)
- 制(19956)
- 环境(18184)
- 地方经济(18053)
- 银(17824)
- 银行(17785)
- 融(17747)
- 金融(17745)
- 和(17615)
- 行(17251)
- 技术(16888)
- 发(16517)
- 机构
- 大学(366749)
- 学院(363979)
- 济(161365)
- 经济(158239)
- 管理(141460)
- 研究(133621)
- 理学(121199)
- 理学院(119814)
- 管理学(118101)
- 管理学院(117444)
- 中国(100422)
- 京(80014)
- 科学(78890)
- 财(69606)
- 所(67576)
- 研究所(61328)
- 中心(58142)
- 农(56424)
- 财经(55484)
- 江(52852)
- 北京(51916)
- 业大(50693)
- 经(50493)
- 经济学(49877)
- 范(49085)
- 师范(48667)
- 院(48073)
- 经济学院(44666)
- 农业(43796)
- 州(42855)
- 基金
- 项目(241548)
- 科学(190560)
- 研究(179593)
- 基金(175645)
- 家(152417)
- 国家(151168)
- 科学基金(129161)
- 社会(115387)
- 社会科(109484)
- 社会科学(109458)
- 基金项目(92640)
- 省(92034)
- 自然(80973)
- 教育(80716)
- 自然科(79057)
- 自然科学(79041)
- 划(77715)
- 自然科学基金(77635)
- 资助(72628)
- 编号(71942)
- 成果(59140)
- 发(56136)
- 部(54101)
- 重点(54089)
- 课题(50332)
- 创(49877)
- 国家社会(48085)
- 教育部(46646)
- 创新(46599)
- 发展(45781)
- 期刊
- 济(186353)
- 经济(186353)
- 研究(117049)
- 中国(73157)
- 管理(54470)
- 学报(53692)
- 农(52323)
- 科学(52147)
- 财(49557)
- 大学(40960)
- 教育(39871)
- 学学(38325)
- 农业(36745)
- 融(34101)
- 金融(34101)
- 技术(32035)
- 经济研究(30779)
- 业经(28773)
- 财经(27787)
- 问题(24230)
- 经(24050)
- 贸(19683)
- 技术经济(19669)
- 业(19403)
- 世界(18979)
- 图书(18835)
- 国际(17662)
- 理论(17255)
- 科技(17070)
- 现代(16981)
共检索到558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于立宏 费文博
产业园区是开展循环经济的物质载体,而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招商选资也能促进园区升级。本文实证研究中国石化产业园区与循环经济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近二十年来,中国石化产业空间集聚程度不断提高,园区化趋势明显,为循环经济的推广创造了必要条件。然而,循环经济的提升作用仍未显现,这要求政府进一步采取政策支持。
关键词:
产业园区 循环经济 石化产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彪 张丽琴 康在龙
通过研究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现状,分析现阶段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发展所存在的问题,针对园区的产业结构不平衡现象,提出对产业园区内的各大产业进行产业循环、产业关联分析的思路,寻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新的经济增长点,解决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产业战略的发展问题,提高产业园区的经济收益,增强产业园区的经济实力,最终实现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再生资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费文博 于立宏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产业集聚是开展循环经济的物质载体,而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招商也能促进产业园区的升级。本文以石化产业为例,研究产业集聚与循环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自1990年以来,中国石化产业专业化程度日益加深,空间集聚程度不断提高,这种趋势确实为循环经济的应用与推广创造了必要条件。但另一方面,循环经济对园区升级的作用并未显现,这要求政策和法律等多方面的支持。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循环经济 石化产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薛巍
集聚经济区内的企业普遍享有集聚带来的外部性,即集聚区内的绝大多数企业得到比外部企业更多的利益,即集聚效应。从产业的角度看,集聚可以表现为企业集中、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三种形态,但是,这三种形态所形成的集聚效应是不同的,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是企业集中或产业集聚难以比拟的。产业园区作为一种促进、规划和管理工业发展的手段,其实质是依靠政府和市场力量形成的集聚。为了提升产业园区的竞争力和增强入驻企业的根植性,具备条件的产业园区,当走集群化发展之路,实现园区内相关企业的集群式生存。
关键词:
集聚经济 产业园区 集群化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姜孔桥 张明玉 党志刚
生态工业园是人类探索经济发展新途径的产物,它可使社会经济、环境和人类的需求三者之间达到平衡,是工业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实行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概况进行比较研究,然后得出建设我国石化生态工业园区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石化产业 循环经济 石化生态工业园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军林
产业园区的生命周期是一个描述性概念,它向人们揭示了产业园区从建设到衰落的周期性过程,产业园区的生命周期长短、发展潜力大小由产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等诸多因素共同影响。探索产业园区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不仅能了解产业园区发展的规律,还可以为探讨产业园区自我救赎的时机提供借鉴。
关键词:
产业园区 生命周期 城市经济 产业集群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邓小莲
近年来,广西在制糖、电力、石化、稀土和再生资源利用等工业领域,初步形成了各类循环型产业发展链条、循环型产业园区和循环型示范基地。甘蔗制糖循环经济模式被列入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工程,重点化工企业实现了磷酸、磷铵、氟化铝装置废水和废稀硫酸等全部回收循环利用,硫铁矿渣作为资源回收利用,磷石膏渣大部分回收利用,发动机及其零部件再制造、废旧轮胎循环利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初具规模。其中比较典型的循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迟梦筠 龚勤林
产业园区与城市同为区域经济系统的重要空间节点,其互动发展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良性互动发展的客观要求。园区与城市在发展功能定位、制度体系形成和要素聚集类型方面存在客观差异,但又不断调整和适应,园-城互动关系随着时间推移呈现出以城带园、城促园强、园城对接和园城共兴四个阶段性变化。依据园区与城市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及其演化趋势,园-城空间分布具有独立开发式的离散型、边缘开发式的毗邻型、内嵌开发式的一体化三种空间形态。引导园城互动发展的四条路径是规划引领园区和城市的地域与产业空间互动、产业协调推动园城功能互动、要素整合助推园城资源配置互动、生态建设加速园城环境互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方玲玲 陈昊
循环经济是社会未来发展必然要经历的一种经济形态,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宁波市石化产业是该市最有条件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分析其发展循环现状基础上,提出了该市石化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石化产业 循环经济 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超 王孟 刘丽娜
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规划实施5年来,催生了大量的产业园区规划建设,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缺乏协调发展。通过对各产业集聚区的实地走访调查,分析产业园区个体分布与整体空间协调、个体与整体定位协调、个体之间定位协调等方面问题,提出应当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建立区域协调机制、组建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协调发展的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梁学成
目前产城融合已成为我国城市化与产业化互动发展的内在需求。本文结合我国文化产业园区与城市建设发展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首先提出并论证了文化产业园区与城市建设互动发展的共同影响因素;然后以西安曲江新区为例,提出并论证了文化产业园区和城市建设之间存在融合及正向互动发展关系,同时分析并得出了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影响程度等结论;最后从政府支持、市场驱动、园区发展和城市建设四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梁学成
目前产城融合已成为我国城市化与产业化互动发展的内在需求。本文结合我国文化产业园区与城市建设发展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首先提出并论证了文化产业园区与城市建设互动发展的共同影响因素;然后以西安曲江新区为例,提出并论证了文化产业园区和城市建设之间存在融合及正向互动发展关系,同时分析并得出了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影响程度等结论;最后从政府支持、市场驱动、园区发展和城市建设四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尤宏兵 成楠 杨蕾
中国境外产业园区在促进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优势,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为推进中国境外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应切实提高企业对境外产业园区的认知度与参与度;切实提升境外产业园区的集群化发展步伐;切实建立起与园区所在地的园区运行机制与利益互动机制;切实提升对境外产业合作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切实依法经营、本土化经营;切实建立科学的境外产业园区评估体系。
关键词:
境外产业园区 走出去 集群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尤宏兵 成楠 杨蕾
中国境外产业园区在促进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优势,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为推进中国境外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应切实提高企业对境外产业园区的认知度与参与度;切实提升境外产业园区的集群化发展步伐;切实建立起与园区所在地的园区运行机制与利益互动机制;切实提升对境外产业合作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切实依法经营、本土化经营;切实建立科学的境外产业园区评估体系。
关键词:
境外产业园区 走出去 集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珀松 冯昱 王天天
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当前全球面临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发展低碳产业园区理应成为我国低碳发展的主要内容。中国低碳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仍然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中国产业园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决定了其低碳发展不能彼此盲目复制,而必须结合自身条件探索出适合的发展模式。文章根据国内低碳产业园区的发展实践,归纳出现有产业园区低碳发展所遵循的五种发展模式,并从资源禀赋、区位环境、功能发展定位、建设阶段等角度探讨不同类型产业园区的低碳发展模式选择。
关键词:
低碳产业园区 低碳发展 发展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