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89)
- 2023(4593)
- 2022(3715)
- 2021(3704)
- 2020(3030)
- 2019(7235)
- 2018(7037)
- 2017(13474)
- 2016(6708)
- 2015(7917)
- 2014(7669)
- 2013(7981)
- 2012(7486)
- 2011(7151)
- 2010(6737)
- 2009(6273)
- 2008(6145)
- 2007(5087)
- 2006(4466)
- 2005(4250)
- 学科
- 济(35552)
- 经济(35529)
- 方法(17941)
- 数学(17091)
- 数学方法(17025)
- 管理(15312)
- 业(13727)
- 中国(12138)
- 贸(10920)
- 贸易(10912)
- 易(10567)
- 企(9644)
- 企业(9644)
- 农(7558)
- 财(6414)
- 制(5966)
- 银(5867)
- 银行(5866)
- 行(5750)
- 融(5748)
- 金融(5748)
- 关系(5595)
- 出(5446)
- 业经(5349)
- 环境(4654)
- 学(4527)
- 口(4506)
- 出口(4505)
- 出口贸易(4505)
- 发(4443)
- 机构
- 大学(103400)
- 学院(100029)
- 济(56360)
- 经济(55738)
- 研究(41415)
- 管理(35835)
- 中国(35699)
- 理学(30594)
- 理学院(30262)
- 管理学(29854)
- 管理学院(29675)
- 财(23868)
- 京(22492)
- 科学(20736)
- 所(20446)
- 经济学(20396)
- 财经(19774)
- 研究所(18609)
- 经济学院(18522)
- 经(18416)
- 中心(17962)
- 北京(15377)
- 财经大学(15103)
- 院(14660)
- 融(13230)
- 金融(13092)
- 科学院(12861)
- 农(12296)
- 研究中心(12061)
- 范(11694)
- 基金
- 项目(64793)
- 科学(52302)
- 基金(51442)
- 研究(47697)
- 家(45209)
- 国家(44974)
- 科学基金(37964)
- 社会(33864)
- 社会科(32422)
- 社会科学(32417)
- 基金项目(25579)
- 资助(23010)
- 自然(22487)
- 自然科(22029)
- 自然科学(22024)
- 自然科学基金(21695)
- 教育(21177)
- 省(19598)
- 划(18424)
- 中国(17898)
- 部(16984)
- 编号(16398)
- 国家社会(16188)
- 教育部(15029)
- 重点(14881)
- 发(13879)
- 人文(13472)
- 成果(13456)
- 社科(13253)
- 大学(13034)
共检索到155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罗煜
在金融市场发展起来后,笼统依据MV=PY计算的货币的收入速度将越来越失去经济意义,需要重新重视由MV=PT分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计算得到的货币的交易速度。本文用两种方法、两套新颖的数据,估算了中国2000~2012年不同口径的货币流通速度。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没有像大多数研究认为的持续大幅下降,而是呈现出一种先降后升的趋势,特别是2006年后货币真实流通速度平稳上升。理论货币流通速度和真实货币流通速度的不稳定比例关系,也意味着真实世界的货币流通存在一些未被合理解释的部分。
关键词:
货币流通速度 交易方程 货币流通速度测算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汪军红 李治国
文章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产业结构变动与货币流通速度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货币化假说”。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货币化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随着时间逐渐增强,但这并不能完全解释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产业结构变动才是影响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发现我国狭义货币流通速度相对于产业结构变动的弹性为2.7,广义货币流通速度相对于产业结构变动的弹性为1.2。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海峰 冯静
货币流通速度是货币经济学的一个经典论题,其研究遵循着货币需求、货币均衡的理论规范,先后经历了近代数量论、凯恩斯理论和现代数量论三个主要范式,但目前已不为西方经济学界所重视;而国内学术界对货币流通速度研究的理论与实证规范还正在建立中,由于中国一些特定的因素,对其研究的理论和政策意义可能仍然存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花兰
随着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尤其是自2005年以来,网上交易已经成为新常态,第三方支付的应用也日益频繁和常态化。第三方支付和电子货币的应用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支付和结算方式,人们可以跨过银行直接进行支付和计算,这给人们的日常交易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挑战,影响着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速度和效率。文章针对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将经济增长率、现金比率以及第三方支付增长率作为解释变量,将货币流通速度作为被解释变量,通过对变量进行单整检验、协整检验、因果关系检验,最后得到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第三方支付增长率与货币流通速度呈正方向变动的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玉 ,郑先炳
(一)货币学领域中,货币流通速度是最棘手的问题之一,许多货币学专家就因此把它视为常量而不顾,但我国的情况尤其是近几年来的现实表明,它是一个很活跃的变量,如何把握其变化规律也就成了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就有关统计资料,对货币流通速度与居民货币收入,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作一系统的研究,建立回归模型,探索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规律性.我国的货币流通分为现金流通和非现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亚轩
在发达国家实行超宽松货币政策、众多央行资产负债表显著扩张的条件下,全球仍处于一个低通货膨胀的环境,甚至不时要担心通缩威胁。这似乎违背了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一个货币现象的道理,从而引发了诸多的思考和讨论。笔者认为货币数量方程式也许是一个简洁的分析框架,并且能够引发不少有意义的讨论。欧文·费雪在其代表作《货币的购买力》中提出货币数量方程PY=MV,即物价乘以实际产出等于货币供给乘以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彤玉 冯菲
本文基于拓展的交易方程式提出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概念,总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各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以及各部门交易货币持有量占总交易货币量比重的变化。本文根据我国资金流量表的分部门结构,分析了企业、居民、政府三个主要经济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特征,并对三部门交易货币持有量占总交易货币量比重的变化对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做了分析。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分部门考察为我们揭示狭义货币流通速度(GNP/M1)的变动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壑
论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李壑货币在流通过程中呈现两种状态,一是处于停息状态,一是正处于媒介商品状态。货币流通速度取决于货币在流通过程中停息时间长短。停息时间越长,流通速度越慢,反之越快。货币在流通过程中的停息所可分为居民户、企业、政府机构和金融机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源
文章基于货币需求函数构建新的货币流通速度方程式和货币流通速度函数模型,并通过两种货币流通速度的比较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出货币化和股票市场的发展是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的结论。为我国货币当局加快货币流通速度提供了调控对象和理论依据,进而最终达到"盘活存量"的目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曾利飞 李治国 徐剑刚
传统理论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决定于利率和实际产出,经验证明两个常规因素已经不能完整解释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本文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受金融发展与创新、企业融资期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三者分别对应于金融机构的贷款占总资产比率、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比率(或短期贷款比率)和短期贷款中第三产业所占比率。分析表明:金融发展与创新对货币流通速度有正面影响,但影响不大:而企业融资期限结构变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下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正 秦娟
货币流通速度是货币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特征还存在许多争论,如何度量货币流通速度是解决争议的关键。以交易方程为基础,将虚拟经济因素整合到方程中,运用1978~2009的数据,分别计算M0、M1、M2的综合货币流通速度,结果表明:以1992年为界,三个层次的货币流通速度均呈现先递减后上升的"U型"特征,这与传统的货币流通速度递减假说具有重大差别。为了考察这一现象的成因,分别计算这一期间实体和虚拟经济中的货币流通速度,发现1992年以后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虚拟经济增长引致的货币流通速度加速效应,不仅抵消了实体经济中货币流通速度的递减效应,而且使得综合货币流通速度有所提高...
关键词:
货币流动速度 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艾洪德 范南
近几年来 ,货币供应量的超国民经济需求增长和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影响了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通过统计分析 ,本文得出影响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主要有 :经济货币化程度、金融发达程度、利率和储蓄率。这四个因素对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 ,在讨论中国货币政策问题时 ,不能只关注货币供应量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当前的货币政策重点应该是在保持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的情况下 ,通过外生变量来调整货币流通速度 ,同时防止由于货币流通速度的非正常加速而诱发的通货膨胀问题
关键词:
货币流通速度 协整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谢超峰
本文构建了一个含有消费习惯和价格粘性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在国内相关文献基础上进行参数校准,所求解出来的模拟经济基本能够刻画现实经济的波动特征。通过比较消费习惯和价格粘性的不同参数组合发现,当价格粘性不变时,随着消费习惯的增强,面临货币量冲击时,货币流通速度会减慢;而面对技术冲击时,货币流通速度会加快。但是货币量的冲击具有持久性,而技术冲击只是短期影响。当消费习惯保持不变,随着价格粘性的增强,正向货币量冲击会减慢货币流通速度,而正向技术冲击在短期内可以加快货币流通速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