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28)
- 2023(3432)
- 2022(2796)
- 2021(2837)
- 2020(2312)
- 2019(5521)
- 2018(5281)
- 2017(9881)
- 2016(5043)
- 2015(6026)
- 2014(5661)
- 2013(5878)
- 2012(5609)
- 2011(5340)
- 2010(5052)
- 2009(4718)
- 2008(4596)
- 2007(3745)
- 2006(3302)
- 2005(3099)
- 学科
- 济(27558)
- 经济(27535)
- 方法(13042)
- 数学(12434)
- 数学方法(12409)
- 管理(11591)
- 中国(11012)
- 业(10530)
- 贸(8427)
- 贸易(8422)
- 易(8349)
- 企(7104)
- 企业(7104)
- 农(5983)
- 关系(5073)
- 出(5064)
- 财(4778)
- 制(4718)
- 银(4491)
- 银行(4491)
- 行(4439)
- 融(4226)
- 金融(4226)
- 环境(4153)
- 出口(4145)
- 出口贸易(4145)
- 口(4145)
- 发(4069)
- 业经(3819)
- 农业(3671)
- 机构
- 大学(78838)
- 学院(74991)
- 济(44746)
- 经济(44391)
- 研究(32922)
- 管理(27324)
- 中国(26768)
- 理学(23578)
- 理学院(23311)
- 管理学(23176)
- 管理学院(23030)
- 财(17704)
- 京(17380)
- 科学(16344)
- 经济学(16261)
- 所(16052)
- 研究所(14789)
- 财经(14762)
- 经济学院(14714)
- 经(13899)
- 中心(13463)
- 北京(11791)
- 院(11557)
- 财经大学(11297)
- 科学院(10616)
- 研究中心(9856)
- 农(9802)
- 社会(9727)
- 贸(9211)
- 范(9080)
- 基金
- 项目(50143)
- 科学(41023)
- 基金(40648)
- 研究(37254)
- 家(35892)
- 国家(35700)
- 科学基金(30093)
- 社会(27501)
- 社会科(26304)
- 社会科学(26301)
- 基金项目(20455)
- 资助(17439)
- 自然(17304)
- 自然科(16967)
- 自然科学(16962)
- 自然科学基金(16717)
- 教育(16366)
- 中国(15265)
- 省(14364)
- 划(13845)
- 部(13664)
- 国家社会(13477)
- 编号(12332)
- 教育部(12134)
- 重点(11564)
- 发(11157)
- 人文(10778)
- 重大(10732)
- 社科(10507)
- 成果(10380)
共检索到115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程慧平 万莉 黄炜 张冀新
选择2001-2010年中国大陆30个省为研究样本,运用SFA方法,分析了各省R&D创新与转化效率。主要发现:以发明专利申请量为科技创新产出,中国年均研发创新效率为0.532;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为经济创新绩效,中国年均R&D转化效率仅为0.197。R&D创新和转化效率值均呈现:我国整体效率低下,东部地区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差;我国各省创新效率和转化效率基本保持不变,具有较高创新效率的省份其转化效率也较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绩效创新时存在更多的无效率因素;从时序上看,各省间的创新效率和转化效率表现为制衡效应,各省创新效率和转化效率存在马太效应;按R&D创新和转化效率值高低,30省R&D活动模...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侯睿婕 陈钰芬
本文立足于R&D资本化核算的最新研究成果,遵循SNA2008的框架体系和核算要求,在详细探讨当期R&D投资、R&D投资价格指数、R&D资产的服务期限和折旧率、初始R&D资本存量等关键参数设定方法的基础上,利用BEA方法估算得到1998—2015年我国省际R&D资本存量,厘清了省际R&D资本存量的核算思路,可适当补充和完善现有R&D资本化核算的理论和方法。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来看,我国R&D资本存量总体上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增速逐渐放缓;从地区层面来看,各省份R&D资本存量基本上呈现增长趋势,地区间差距逐渐扩大而地区内差距逐渐缩小,但有可能存在全域收敛,需进一步利用统计指数或计量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建翠 郑世林
本文采用永续盘存法,系统地估计了中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1990—2014年各年末的R&D资本存量。在估计过程中,对部分R&D内部支出和科技人员劳务费部分缺失数据进行了处理,并对基期R&D资本存量、折旧率和R&D投入价格指数的选择进行了研究。本文与现有文献估计的R&D资本存量增长趋势基本一致,但略微低于现有文献的估计结果。笔者发现,中国R&D资本存量在1990—2014年间经历了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为13.66%。但R&D资本存量的省际差异较大,东部地区的R&D资本存量占GDP比重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且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因此,中西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路径之一在于加大R&D投入力度。
关键词:
R&D资本存量 永续盘存法 经济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屈天佑 李健 李娜
文章利用2009—2017年期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多种计量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政府直接R&D资助与企业R&D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多种计量模型均证实在样本考察期间政府直接R&D资助对企业R&D投入产生"杠杆效应",即这二者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线性关系而不存在倒"U"型关系。进一步地发现无论是在非沿海地区还是在沿海地区的样本中政府直接R&D资助对企业研发投入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非沿海地区的样本中这种促进作用更大。此外,市场竞争程度、居民消费和外商直接投资可以显著的激励企业R&D投入,政府消费对企业R&D投入产生了抑制作用。
关键词:
政府R&D资助 企业R&D投入 杠杆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屈天佑 李健 李娜
文章利用2009—2017年期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多种计量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政府直接R&D资助与企业R&D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多种计量模型均证实在样本考察期间政府直接R&D资助对企业R&D投入产生"杠杆效应",即这二者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线性关系而不存在倒"U"型关系。进一步地发现无论是在非沿海地区还是在沿海地区的样本中政府直接R&D资助对企业研发投入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非沿海地区的样本中这种促进作用更大。此外,市场竞争程度、居民消费和外商直接投资可以显著的激励企业R&D投入,政府消费对企业R&D投入产生了抑制作用。
关键词:
政府R&D资助 企业R&D投入 杠杆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树才 李亮 代金辉
基于SNA2008核算框架,根据我国R&D活动实际情况,采用永续盘存法对1978—2020年中国省际的R&D资本存量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估算了省际R&D资本产出弹性,并对各省R&D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省际R&D资本存量总体上呈快速增长趋势,空间上存在典型的“东多西少”分布特征;时序上省际R&D资本配置失衡状况有所减缓,但空间分布的差异性格局未得到根本转变;各省R&D产出弹性估计值皆处于0.06—0.14正向区间内;省际R&D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呈现不断增强态势,但省际差异性显著,东、中部省际R&D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普遍强于西部地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梅 柳士昌
本文利用2003~2008年中国省区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进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3条渠道传递的国际R&D对中国的技术溢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进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均无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对外直接投资却显著促进了国内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和技术进步。分区域的回归结果进一步揭示,对外投资显著促进了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西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则无显著影响。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论文对中国利用3条渠道的国际R&D溢出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孙伦轩 曹清峰
本研究利用我国1999-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与门限回归模型对中国R&D经费投入中高校所占比重的最优水平和最优区间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整体而言,我国R&D经费投入中高校所占比重过高,相对于最优投入水平存在明显的资源浪费问题。此外,本研究还对东部和中西部高校R&D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实证结果显示东部高校R&D经费不存在投资过度的问题,而中西部地区高校R&D经费投入存在显著的资源浪费问题。这表明中西部高校R&D经费投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显著,有必要进行相应的结构调整。
关键词:
高校R&D经费投入 面板数据 实证研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蔡中华 安婷婷 侯翱宇
从省际层面上对R&D投资的决定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主要关注通过外商直接投资(FDI)实现的国际技术转移、专利保护强度、经济增长以及人力资本积累和科学研究人员数量。通过极值边界分析(EBA)方法检验这些因素的稳健性和灵敏度。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和科研人员比例是对R&D强度具有积极影响的稳健决定因素,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实现的外国技术流入和收入增长率对R&D投资无显著影响,专利保护强度对决定R&D投资具有稳健的积极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安晨雨 王素 陈玉文
基于中国医药制造业的视角,对政府科技资助与企业R&D投入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利用中国医药制造业企业2000—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SYS-GMM)和Hansen提出的"门槛回归模型",测算政府科技资助与企业R&D投入之间最优资助区间或强度。结果显示,政府科技资助与企业R&D投入之间不仅存在显著促进作用,还存在门槛效应。最优资助强度(政府科技资助与R&D投入比)为8.1%,随政府科技资助强度的增大,企业R&D投入呈现先增大再变小的趋势,当政府科技资助强度超过19.6%,为显著负相关,总体呈倒"U"型。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优化政府资源配置的建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孙伦轩 施晓路
政府资金和企业资金是高校R&D经费的两大主要来源,两种资金奉行不同的投资原则,导致它们的贡献存在差异,这是一个极具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学术议题。本研究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出发,基于我国1999-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别检验了高校R&D经费来源中的政府资金和企业资金的长期、短期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短期来看,无论从全国范围还是分区域,基本上高校企业来源R&D经费对经济增长的短期促进作用要大于政府来源R&D经费。但长期来看,政府资金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全国层面、东部地区得到了明显提高,其中在东部地区政府资金对经济增长的长期作用甚至超出了企业资金,这表明高校R&D经费中的政府资金对经济增长的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平 张俊飚 徐卫涛 李树明 赵可
本文利用我国1997年-2009年的面板数据,采取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方法,探讨了高技术产业R&D资源投入与高技术产业发展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①高技术产业R&D资源投入与产业发展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中产业研发经费支出与产业发展具有正向长期均衡关系,产业专利申请数与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反向长期均衡关系,而研发人员数量投入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尚不明显;②高技术产业R&D资源投入与产业发展的长期均衡存在短期修正效应,具体来讲,产业研发经费支出及研发人员投入变量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长期均衡存在短期修正效应,而产业专利申请数变量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长期均衡不存在短期修正效应。加大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师萍 韩先锋 宋文飞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我国1999—2008年31省份R&D活动的相对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各省份在R&D技术效率上存在显著差异,技术效率低下的省份较多;R&D规模大的省份相对R&D规模较小的省份并不具备显著的技术效率优势;31省份中仅少数省份处于规模有效和接近于规模有效状态,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是影响省际R&D活动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我国省际R&D活动存在显著的规模不经济特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飞翔 戴伟
本文在搜集省际层面相关数据基础上,运用计量方法,构建了R&D投入、人力资源开发对跨国公司R&D投资影响的计量分析模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D投入强度、人力资源开发状况对跨国公司R&D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影响。政策含义在于吸引跨国公司R&D投资应当增加我国自身R&D投入,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