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15)
- 2023(14914)
- 2022(12823)
- 2021(12145)
- 2020(10227)
- 2019(23265)
- 2018(23167)
- 2017(44062)
- 2016(23588)
- 2015(26692)
- 2014(25933)
- 2013(25857)
- 2012(23887)
- 2011(21721)
- 2010(21483)
- 2009(19538)
- 2008(18977)
- 2007(16519)
- 2006(14365)
- 2005(12614)
- 学科
- 济(100028)
- 经济(99935)
- 管理(69128)
- 业(67957)
- 企(56547)
- 企业(56547)
- 方法(44099)
- 数学(37859)
- 数学方法(37500)
- 中国(28823)
- 农(26030)
- 技术(23136)
- 业经(22958)
- 财(21375)
- 贸(19864)
- 贸易(19850)
- 地方(19756)
- 学(19416)
- 易(19350)
- 制(17461)
- 农业(17416)
- 理论(15958)
- 和(15445)
- 银(15098)
- 银行(15057)
- 环境(14862)
- 产业(14695)
- 行(14468)
- 融(14391)
- 金融(14390)
- 机构
- 大学(333759)
- 学院(331506)
- 济(142555)
- 经济(139858)
- 管理(134762)
- 理学(116881)
- 研究(116033)
- 理学院(115642)
- 管理学(113971)
- 管理学院(113365)
- 中国(86356)
- 京(72014)
- 科学(68764)
- 财(60077)
- 所(57338)
- 研究所(52368)
- 中心(51499)
- 农(49559)
- 财经(48817)
- 业大(47187)
- 江(46442)
- 北京(46290)
- 经(44665)
- 范(43255)
- 经济学(43216)
- 师范(42908)
- 院(42097)
- 经济学院(39022)
- 农业(38668)
- 州(37711)
- 基金
- 项目(228783)
- 科学(181597)
- 研究(170732)
- 基金(167172)
- 家(145170)
- 国家(144021)
- 科学基金(124300)
- 社会(109352)
- 社会科(103825)
- 社会科学(103799)
- 基金项目(88733)
- 省(87650)
- 自然(78744)
- 教育(77303)
- 自然科(76965)
- 自然科学(76950)
- 自然科学基金(75631)
- 划(73757)
- 资助(68100)
- 编号(68066)
- 成果(54936)
- 创(51551)
- 部(51358)
- 重点(51087)
- 发(49799)
- 创新(47490)
- 课题(47177)
- 国家社会(45732)
- 教育部(44413)
- 人文(43207)
- 期刊
- 济(152860)
- 经济(152860)
- 研究(101093)
- 中国(64925)
- 管理(51751)
- 学报(48394)
- 科学(47381)
- 农(44691)
- 财(42947)
- 教育(38541)
- 大学(37226)
- 学学(34714)
- 农业(32080)
- 技术(31076)
- 融(26972)
- 金融(26972)
- 经济研究(25746)
- 业经(23940)
- 财经(23591)
- 经(20399)
- 问题(19679)
- 技术经济(18483)
- 科技(18442)
- 业(18218)
- 图书(17677)
- 贸(16796)
- 理论(15852)
- 世界(15833)
- 现代(15130)
- 国际(14834)
共检索到488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伟 陈菁泉 李星星
采用DEA-Malmquist方法与Bootstrap方法相结合,本文对2000—2010年间我国省际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TFP进行了测算,并对区域高新产业技术创新的TFP变化差异进行了收敛性检验。研究结果显示,2000—2010年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处于不断波动中,技术创新效率的改进并不理想;从三大区域和各省市的情况来看,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变动方向存在显著差异;短期内,各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TFP变化呈现一定的发散性,长期则具有较强的收敛趋势。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 效率 收敛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巧芝 刘倬璇 崔和瑞
文章选取我国29个省份为样本,构建网络SBM模型测度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在分析技术创新效率2009—2018年分阶段与分区域动态特征的基础上,利用马尔科夫链法识别其空间收敛趋势。结果表明:(1)互联网普及显著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效率,且2016年以来有所增强。(2)研究期内技术创新效率大致呈“W”型变化,仍处于中等水平。分阶段看,知识生产高于成果转化阶段,总效率低于分阶段效率水平;成果转化是短板,二者协同是重要方向。分区域对比来看,2014年之前东、中、西部地区均处于剧烈调整时期,西部最快、中部次之、东部较不明显;2014年开始,均表现出持续上升态势,中部高、东西部较低的空间格局显现,东西部效率差距在缩小。(3)根据马尔科夫链测度结果,低水平、中低水平两种类型省份的“状态锁定”概率较高,不利于国家整体效率提升;高水平状态省份是创新效率提升的有利条件。状态跃迁与状态退化主要发生在相邻状态间。空间分布状态在2030年开始收敛,知识生产效率2025年开始收敛。中国高新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东部是“头雁”,中部是枢纽,西部则是重要的补短板区域。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娟
技术创新来源于内源式创新和外源式创新,除自身研发投入外,外部技术的获取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外直接投资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有什么影响?又如何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实现技术创新?本文利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2002年到2013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地提高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细分行业上表现出差异;利用断点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阶段的影响,研究发现2009年后这种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因此,应该加快高科技产业走出去步伐,出台扶持政策,并且在模式上短期内优先选择跨国并购。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对外直接投资 高新技术产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国忠 颜鸷
定量分析中国不同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发展差异对加快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运用熵值法和TOPSIS法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东部、中部、西部、东北4个区域31个省市区的综合和单项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比较分析省市区之间的差异,提出促进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创新能力 评价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顾晓燕 刘丽
知识产权贸易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水平、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成效的重要体现。本文构建了知识产权贸易对创新产出影响的计量模型,结论表明:知识产权贸易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东部地区的推动效应高于中西部地区,进而从增强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促进专利成果转化运用,提高知识产权贸易比重;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提升知识产权贸易代理机构的服务水平;政策引导,市场主导,倡导自由的知识产权贸易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知识产权贸易 技术创新 知识产权竞争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伟 张长孝 李传云 冯志军
选取2009—2015年我国28个省、市级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从整体、区域的视角,对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实证研究,解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变化情况,并通过指数分解,剖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变化率和资源变化率,从而确定影响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易明 彭甲超 俞艳霞
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对于增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DEA-Malmquist方法对2000—2014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但波动较大;(2)各省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变动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3)技术进步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变动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纯技术效率的变动,而规模效率变动的贡献最低;(4)中部地区在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变动指数方面的波动幅度最为明显,而东北地区在纯技术效率变动指数和规模效率变动指数方面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立韦
基于创新投入能力、创新活动能力、创新支撑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4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从静态、动态两个维度对甘肃省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发现,甘肃省高新技术产业存在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创新活动能力低下、创新支撑能力不够、创新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 因子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世信
为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国每年投入数千亿元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并通过国有银行调配巨大资金扶持企业技术创新,但遗憾的是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差强人意,创新效率低下,资金浪费严重。通过利用2001-2001-2010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数据,研究国有资金和民间资金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并分析它们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的创新效率差异。研究表明:在技术研发阶段,国有资金在国有企业的创新效率远低于民间资金,而在民营企业则相差不大;在技术成果转化阶段,民间资金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创新效率都远远高于国有资金,国有资金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反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芳 汤鹏志 周俊
本文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且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了江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的相关影响,得出如下结论:2001年—2008年江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整体呈现增强态势,其技术创新能力的逐年增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尤其以技术创新的产出能力对发展的影响作用最大。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 灰色关联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冬青
21世纪是高科技的世纪 ,中国要实现其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在国际竞争中取胜 ,就必须根据中国的国情和世界高科技发展的趋势 ,确定自己的高新技术发展对策 ,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对策研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洋
高新技术产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结构性升级的关键所在。科技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占领全球市场的重要抓手"。十三五"期间,安徽省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在原始创新成果和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一定突破,为提升安徽省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通过梳理国内外科技创新发展的最新趋势,总结"十三五"时期安徽省科技创新发展概况,深入分析安徽省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型显示、量子通信、新能源五大产业的技术发展方向提出对策建议,为促进"十四五"时期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科技创新 提升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德春 闵尊祥 徐敏
从产业层面,运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2004—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无论是金融发展规模还是金融发展效率,都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种正向关系并非完全线性,金融发展规模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存在门槛效应。目前,中国所有地区的金融发展规模都已经越过了这道门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晓明 王君磊 王兆凯
一、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对于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国内外尚没有统一的标准或规范化的模式。为全面评价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本文运用系统理论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从创新技术基础、创新转化能力、创新环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利军,李艳丽
研发水平低是制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创新管理协调部门,改革高新技术项目运行体制,实现官、产、学、研的密切结合,改过去的市场末端机制为源头机制,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研究与开发 体制 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