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14)
2023(19763)
2022(16777)
2021(15698)
2020(13030)
2019(30047)
2018(29624)
2017(56552)
2016(30597)
2015(34220)
2014(34126)
2013(33782)
2012(31634)
2011(28786)
2010(29257)
2009(27226)
2008(26382)
2007(23422)
2006(21015)
2005(19401)
作者
(89067)
(73967)
(73563)
(69884)
(47405)
(35350)
(33414)
(28790)
(28343)
(26566)
(25439)
(25285)
(23809)
(23726)
(23181)
(22947)
(21906)
(21485)
(21345)
(21332)
(18832)
(18237)
(17756)
(16882)
(16616)
(16611)
(16563)
(16269)
(14978)
(14677)
学科
(127762)
经济(127600)
管理(88063)
(84388)
(69565)
企业(69565)
方法(50940)
数学(43624)
数学方法(43138)
中国(42110)
(34584)
(33926)
地方(30668)
(30460)
金融(30455)
(30175)
业经(29903)
(29846)
银行(29790)
(28742)
(27265)
(24717)
贸易(24694)
(23979)
农业(23073)
(20825)
财务(20744)
财务管理(20700)
理论(20363)
(20332)
机构
大学(440373)
学院(436084)
(180788)
经济(176890)
管理(165880)
研究(156844)
理学(141694)
理学院(139955)
管理学(137623)
管理学院(136817)
中国(123279)
(96220)
科学(94419)
(85981)
(79525)
研究所(72064)
(70800)
中心(70732)
财经(67395)
(65611)
业大(62066)
北京(61933)
(61224)
(59676)
师范(59110)
(56804)
经济学(55751)
农业(55020)
(53072)
财经大学(50075)
基金
项目(289188)
科学(228338)
研究(212837)
基金(210662)
(183952)
国家(182437)
科学基金(155876)
社会(135557)
社会科(128538)
社会科学(128507)
基金项目(111019)
(110739)
自然(99677)
自然科(97358)
自然科学(97331)
教育(97266)
自然科学基金(95594)
(94230)
资助(86910)
编号(85619)
成果(71513)
重点(65553)
(64720)
(64501)
课题(60249)
(59843)
国家社会(56342)
创新(56029)
教育部(55650)
科研(54691)
期刊
(205755)
经济(205755)
研究(138127)
中国(92658)
学报(68827)
(65485)
(64980)
科学(64519)
管理(63349)
大学(52406)
(52287)
金融(52287)
教育(50631)
学学(48998)
农业(44510)
技术(36442)
财经(33802)
经济研究(33232)
业经(32302)
(29013)
问题(26719)
(23145)
图书(23113)
(21757)
理论(21112)
技术经济(20714)
世界(20281)
科技(20209)
(19915)
现代(19775)
共检索到673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曾冰  
基于修正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与QAP分析方法,对中国省际金融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形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省际金融发展网络密度低、网络关联度高,各省在金融发展空间网络中不可或缺,整体网络关联关系有待进一步提升;(2)个体网络特征分析表明,金融发展仍然存在较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3)金融发展净溢出板块主要由湖南、河南、宁夏等15个省(自治区)构成;湖北、重庆、陕西等7省(市、自治区)属于典型的经纪人板块;北京、天津、山东、福建与海南5省(市)属于净受益板块;上海、浙江、江苏和广东4省(市)归属于双向溢出板块;(4)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金融资源禀赋、信息化水平与对外开放水平等因子差异以及地理空间相邻与否均有效影响了中国省际金融发展空间关联网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凯   刘美伦  
文章基于2010—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度中国省际共同富裕水平,并采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探析其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省际共同富裕水平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步递减的梯度分异特征,且南北方向共同富裕水平优化均衡程度高于东西方向。(2)中国省际共同富裕空间关联日趋紧密,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呈现出复杂化、多线程与稠密化的特征,空间关联流动呈现出“东强西弱”的格局;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在共同富裕空间关联网络中居于核心位置,控制和影响共同富裕水平的对外辐射与空间溢出,而西藏、新疆、青海等省区在网络中的影响力较小,处于边缘位置,难以控制和影响其他地区。(3)空间邻接关系、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城市化水平差异与对外开放程度差异共同驱动着中国省际共同富裕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的优化与演进。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伟  张鹏  
为进一步优化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空间格局,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2000—2014年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空间网络结构和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显示:我国农业现代化空间网络密度逐年提升,但整体仍较为松散,网络关联度上升明显,网络等级度则存在下降趋势;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长江中游省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空间网络的重要节点和关键行动者,网络内部向多核演变;各子群的群间互动有待强化;邻近地理距离、相似的城市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较大的市场化程度落差能够推动农业现代化产生省际关联。政策设计有必要关注农业现代化的空间网络联动效应以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华军  张耀  孙亚男  
全面认识中国区域发展的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对于中国新时期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00-2013年中国省际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揭示了中国区域发展的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区域发展的空间关联呈现网络结构形态,省域之间存在普遍的溢出效应,不存在孤立发展的地区。中国区域发展的空间网络结构具有较明显的"等级"属性,其中,东部省份处于主导地位,中部省份扮演"桥梁"与"中介"角色,西部省份在网络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发展、生态建设、科技创新的区域协同与区域发展的空间网络结构呈显著相关,而民生状况的协同改善对空间网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绪堪  赵毅  韦庆明  
中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势在必行。文章基于中国31个省份2005—2015年水足迹强度数据,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对水足迹强度的空间关联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样本考察期内,水足迹强度空间网络关联的紧密程度不断提高,同时,网络结构稳定性也在逐步增强。中国水足迹强度空间溢出存在着明显的梯度关系,板块一和板块二扮演"受益者"角色,板块三和板块四扮演着"贡献者"角色。地理位置、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外商投资规模等因素影响着水足迹强度空间关联关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董尊孟  李晓东  李偲  
采用修正引力模型及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新疆旅游经济网络模型,以2004,2010,2016年为时间截面,从社会网络角度分析新疆旅游经济网络结构的时空演变,并使用QAP分析,探讨旅游经济网络演变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新疆旅游经济网络结构经历了"非均衡—均衡—相对均衡"的发展过程,以乌鲁木齐为核心的空间格局向多核心协同发展的模式演变,核心-边缘结构渐趋弱化;旅游要素集聚与扩散、交通建设、技术进步与创新、对外开放、旅游资源禀赋共同驱动着新疆旅游经济网络结构演变及扩展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新成  梁学成  宋晓  赵媛  
文章从网络化视角出发,基于五大发展理念解构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内涵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借助VAR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将2006—2018年我国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面板数据转换为空间关联矩阵,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了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QAP二次指派程序法探讨其形成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华军  张耀  孙亚男  
区域发展空间关联的网络结构为区域协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文章基于2000~2013年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数据,对中国区域发展空间关联的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时滞变化进行了全面解构。研究表明,中国区域发展的空间关联具有较明显的极化特征,东部省份自身的发展动能较强,能够普遍带动其他省份的发展;西部省份的发展特点则相反。空间网络中板块间的传导关系具有明显的梯度溢出特点,与板块间的溢出相比,同一板块内部"同级"省份之间的溢出效应较弱。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溢出总量的半衰期为2~3年,空间溢出的传导时间集中在1年左右,并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在"十三五"期间,利用并发挥区域发展空间关联的网络结构效应,有利于加快形成"以点带面、从线到片"的区域合作空间格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汪永生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增强海洋经济韧性是积极应对内外部冲击的必然要求。通过构建海洋经济韧性指标体系,综合运用投影寻踪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探究中国海洋经济韧性发展的动态过程及其空间关联的网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2007—2019年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韧性呈现增长态势,其中抵抗性发展较快,鲁棒性发展较慢,生态风险仍然较高;海洋经济韧性空间关联不断增强,形成以山东、上海、广东为核心的多层次网络空间结构,分别辐射或控制北部、东部和南部三大海洋经济圈;地理空间邻近性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科技投入等差异对海洋经济韧性空间关联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金丹  黄晓  
在分析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利用修正引力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识别省际文化产业发展间关联关系,构建空间关联网络并研究其结构特征。研究表明:1样本考察期间,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呈现为"东强西弱、南高北低"的非均衡发展格局。2省际空间关联关系逐渐密切,整体网络结构较为稳定;上海、北京、天津等发达省市处于网络中心位置,具有较强的网络控制力。3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传导路径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上均具有较为明显的梯度特征。其中,东南沿海地区是产业发展的"发动机",中西部地区是动能传递的"主要桥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金丹  黄晓  
在分析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利用修正引力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识别省际文化产业发展间关联关系,构建空间关联网络并研究其结构特征。研究表明:1样本考察期间,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呈现为"东强西弱、南高北低"的非均衡发展格局。2省际空间关联关系逐渐密切,整体网络结构较为稳定;上海、北京、天津等发达省市处于网络中心位置,具有较强的网络控制力。3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传导路径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上均具有较为明显的梯度特征。其中,东南沿海地区是产业发展的"发动机",中西部地区是动能传递的"主要桥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程云洁   刘旭  
【目的】能源危机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加快了对光伏可再生能源的布局,光伏组件成为全球光伏产业链贸易流动的重要环节,揭示全球光伏组件贸易网络的驱动机制十分必要。【方法】本文采用2001—2021年全球114个国家(地区)的光伏组件贸易数据,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和动态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探究全球光伏组件贸易网络结构的动态演变特征及其内生和外生驱动机制。【结果】研究发现:(1)全球光伏组件贸易网络呈现高聚集性和较短路径长度,国家(地区)间光伏组件贸易差距呈扩大态势,存在贸易中心极化特征,形成区域内贸易为主导的紧密贸易网络。(2)全球光伏组件贸易网络具有典型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贸易集团聚类分布现象凸显,以中国为核心的贸易集团影响力最大。(3)全球光伏组件贸易网络存在互惠效应、结构依赖效应和时间依赖效应。(4)国家(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贸易自由度、环境绩效指数和碳排放量对全球光伏组件贸易联系建立的影响显著为正。国家(地区)间的接壤网络、收入水平网络、WTO成员网络是对其有重要影响的外生网络。【结论】全球光伏组件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网络的重心不断东移,需重视对新兴市场的开发与合作,加强沟通和协调,推动全球光伏产业链的国际合作和融合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丫丫  张欣悦  罗建强  彭永涛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发具有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跨国技术合作创新成为各国实现技术突破与引领的战略选择。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二次指派程序模型,以33 023项专利为基础,探讨2006—2018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跨国技术合作网络结构特征与驱动机制。结果表明,从技术发展萌芽期到成长期,参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合作的国家数呈快速增长态势,但整体合作网络还不够完整和规范。美国是智能网联汽车跨国技术合作网络的集线器和枢纽,以美国、德国为首的传统科技强国在网络中占据绝对中心地位,网络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块模型结果表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合作模式以核心国为中心,由核心国和强半边缘国主导。技术邻近性、社会邻近性、政策强度是智能网联汽车跨国技术合作网络演化的主要驱动力,正向影响跨国技术合作关系演化。地理距离与制度距离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合作中的作用随时间推移变得不显著。智能网联汽车跨国技术合作网络驱动因素存在发展阶段、区域以及不同政策强度组合的“三维”异质性特征。各国应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参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发合作,高度重视相关法规政策设计与实施,以实现国际技术合作创新与突破,推动全球传统汽车产业向智能化转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胡悦  马静  李雪燕  
城市网络化是城市群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结果,创新网络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并结合Ucinet、Arc GIS软件,分析创新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时空演化,探究京津冀城市群创新网络演化驱动机制。结果发现:①京津冀城市群创新网络密度日益提高,城市间创新联系显著加强;②京津冀城市群创新网络从早期单核心演变成中期以北京为核心、天津和石家庄为重要支点的“1+2”空间模式,再到中后期的“多中心、多层次”创新格局;③QAP非参数实证分析表明,地理邻近、制度邻近正向促进创新合作,而知识邻近对创新合作具有负向作用,经济邻近与认知邻近仅在早期对创新合作有显著正向驱动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德友   石振宇  
基于LASSO-VAR模型、复杂网络块模型分析以及二次指派程序方法,考察中国金融周期波动的时变溢出动态、空间网络结构和区域关联机制。研究发现:时间维度上,中国省际金融波动风险传染具有顺周期性,并且东西部地区和南北方地区的金融关联水平呈现动态分化和较大差距;金融危机和贸易摩擦等重大外部不利冲击期间省际共同风险敞口扩大,导致省际金融波动溢出溢入水平普遍提高。空间维度上,邻近省份之间高度关联的经济基本面和相似度更高的金融运行状况,使得省际金融波动关联网络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和区域集聚特征;省际金融波动关联网络板块内部存在明显的“俱乐部”效应,四大板块之间的传导路径具有明显的“梯度”溢出特征。关联解释上,省际地理距离与金融波动关联程度负相关,临近省份相较于远隔省份具有更强的金融波动空间溢出效应;省际经济和金融协同性与金融波动关联程度正相关,协同程度上涨将会增强金融波动的空间溢出;在省际空间地理距离影响金融周期波动溢出效应过程中,存在“空间地理距离增加——经济金融协同性下降——金融周期关联度下降”的传导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