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54)
2023(12241)
2022(10614)
2021(10290)
2020(8545)
2019(20037)
2018(19756)
2017(37871)
2016(20434)
2015(23181)
2014(22871)
2013(22918)
2012(21042)
2011(19149)
2010(18725)
2009(17106)
2008(16532)
2007(13957)
2006(12174)
2005(10553)
作者
(58211)
(48609)
(47998)
(45816)
(31019)
(23173)
(21836)
(19246)
(18424)
(17020)
(16699)
(16464)
(15358)
(15209)
(14995)
(14821)
(14439)
(14236)
(13818)
(13681)
(11938)
(11901)
(11513)
(10919)
(10759)
(10752)
(10571)
(10534)
(9694)
(9485)
学科
(84932)
经济(84844)
管理(56755)
(51573)
(41810)
企业(41810)
方法(40375)
数学(35642)
数学方法(35300)
中国(24357)
(21349)
(18216)
(18130)
业经(17091)
(16725)
贸易(16716)
地方(16397)
(16295)
(14478)
农业(14294)
环境(14258)
(13525)
理论(12545)
技术(12053)
(11615)
银行(11580)
(11537)
(11207)
金融(11205)
(11110)
机构
大学(293307)
学院(288063)
(120010)
经济(117641)
管理(116531)
理学(101781)
研究(101240)
理学院(100610)
管理学(98995)
管理学院(98483)
中国(75020)
(63659)
科学(62973)
(50885)
(50323)
研究所(46506)
中心(44834)
(44035)
业大(42317)
财经(42208)
北京(40751)
(38968)
(38704)
师范(38673)
(38531)
(36926)
经济学(36647)
农业(34634)
经济学院(33163)
师范大学(31930)
基金
项目(204687)
科学(161765)
基金(151251)
研究(148736)
(132478)
国家(131492)
科学基金(112709)
社会(94985)
社会科(90164)
社会科学(90141)
基金项目(80948)
(76220)
自然(73613)
自然科(71841)
自然科学(71825)
自然科学基金(70538)
教育(67043)
(65462)
资助(62367)
编号(59303)
成果(47586)
(46247)
重点(45530)
(43362)
(41898)
课题(40227)
国家社会(39892)
教育部(39633)
创新(39158)
科研(39143)
期刊
(124424)
经济(124424)
研究(85245)
中国(51446)
学报(45796)
科学(43511)
管理(41024)
(38972)
(35188)
大学(34002)
学学(31656)
教育(29082)
农业(28231)
技术(22954)
经济研究(20644)
(20625)
金融(20625)
财经(19937)
业经(18537)
图书(17541)
(17043)
问题(16629)
(15496)
资源(15467)
理论(14704)
科技(14003)
技术经济(13884)
(13550)
实践(13370)
(13370)
共检索到410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官紫玲  
论文首次利用改进的"节约指数"并结合图形数据,对中国各省区资源消耗现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资源节约指数空间差异明显,总体上东部比西部节约、中部过渡(除山西外);低于全国平均节约水平的省域约占2/3,其中大部分在西部地区;此外,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省域,资源环境绩效水平相对越好。研究结果揭示了中国不同省域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节约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差异,同时也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敦友  
从资源消耗绿色化、废物排放绿色化与工业转型绿色化三方面构建工业绿色化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7—2016年30省面板数据和加权TOPSIS方法对中国工业绿色化水平进行评价,并利用泰尔熵指数、基尼系数和变异系数对省际工业绿色化空间差异性进行阐述。结果表明:(1)省际工业绿色化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东部地区稳中有升,中西部地区相对稳定,东北地区下降趋势显著。(2)省际工业绿色化空间差异性总体变化幅度不大,且以泰尔熵指数、基尼系数与变异系数测度的省际工业绿色化空间差异性变化趋势呈现出明显同步性。(3)通过对泰尔熵指数空间分解发现,地区内的省际工业绿色化空间差异性不断变小,而地区间的省际工业绿色化空间差异性小幅变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泽斌  阮维明  
文章以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区域,在界定耕地资源社会价值内涵的基础上,采用统一的方法对耕地资源社会价值进行了测算。测算内容主要包括耕地资源的最低生活保障价值、就业保障价值和粮食安全保障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在31个样本中,耕地资源社会价值平均为14.80万元/公顷,最高北京市43.42万元/公顷,最低黑龙江省2.66万元/公顷。在耕地资源社会价值构成中,最低生活保障价值所占比重最高,全国平均比重为86.67%。在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的大背景下,耕地资源仍承担着保障农民基本生存的功能。(2)区域发展水平和耕地资源禀赋的区域差异与耕地资源社会价值有较强的相关性。(3)耕地社会价值的体现,其中心环节是耕地资源的培育和保护、开发与整治。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不能忽视耕地资源所承担的社会功能。土地整治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当地的生态环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才志  赵良仕  邹玮  
基于省际水足迹和灰色水足迹等的面板数据,论文利用带有"非期望"产出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度了1997—2010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水资源全局环境技术效率,并与未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度水资源技术效率进行了对比;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考虑"非期望"产出的中国省际水资源全局环境技术效率和未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技术效率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这两种情况下的中国省际水资源技术效率都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通过LM检验和稳健LM检验,中国省际水资源技术效率存在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借助于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省际水资源全局环境技术效率和技术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方向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代懋  
文章采用雇佣保护法指数首次对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雇佣规制进行测量,并从各地区雇佣规制的变迁起点、发展路径和改革侧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变迁起点发现,我国各地区雇佣规制改革的起点不同,最早和最晚的地区相差15年。从发展路径角度,可以看出我国不同地区雇佣规制发展的活跃程度和变迁过程差异较大。各地区雇佣规制的改革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有些地区偏重对正规雇佣规制进行改革,有些则主要针对临时雇佣进行改革。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健   胡波   姜春云   陈文琪  
聚焦育龄人群“不想生”“不敢生”“不能生”现象,综合考虑生育意愿、生育条件、生育结构3个维度,根据低生育率相关理论,构建生育综合指数,观察分析当前中国低生育率现状并进行省际比较。研究发现,全国生育综合指数的平均值为0.492;生育条件指数值最低,反映了就业和收入因素及缺乏生育支持对生育率的制约;各省(区、市)育龄人群的结构特征较为一致,而生育意愿和生育条件的异质性较大;生育综合指数与总和生育率呈现正相关性,生育综合指数每提高0.1,总和生育率将会提高0.286。提升生育意愿将有助于提升总和生育率,但生育条件和生育结构尚未能有效发挥对生育率的促进作用,需要建立完善并长期实施生育支持政策,以重塑人群的生育观念、改变其生育行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孙耀华  仲伟周  庆东瑞  
运用Theil指数研究中国大陆30个省区2000—2010年间碳排放强度分布及其差异特征。结果表明:中国总体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反映了近年来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但省际间碳排放强度差异存在增大的趋势,且主要是由区域间差异增大造成的;中国四区域间碳排放强度呈现"俱乐部收敛"的特征。地区间碳排放强度差异不断扩大,一方面增大了制定节能减排政策的难度,另一方面也为不同地区间在节能减排领域开展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郝汉舟  周校兵  
文章构建了评价省际绿色发展的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绿色发展综合评价;利用GEODA软件进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空间杜宾模型(SDM)分析结果显示:(1)省际绿色发展指数空间格局呈现HH和LL的集聚模式。区域上表现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部。(2)空间溢出效应分析表明产业结构IS和城市化率对临近区域绿色发展有助催作用,科技创新水平TL对临近区域绿色发展具有负向溢出效应,显示出TL呈现虹吸效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宝瑜  李丽  
为了对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进程进行测评,本文在精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资源节约型社会进程指数,并利用该指数对2001年至2006年的实际进程进行了测算。该指数以我国2000年的资源利用实际数据为参照,设定2000年指数为1000,以后年度递减。测算结果表明,2006年该指数下降到了772.85。资源利用的减量指标有较大的差距。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振亭  马耀峰  李君轶  刘宏盈  
从入境旅游流时空演变角度,利用空间集聚指数和中转指数,对我国入境旅游省际的集聚和中转功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空间集聚指数和中转指数,对省际入境旅游区的空间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进行测量并据此对目的地和中转地级别进行分类。从入境旅游区的目的地功能和中转地功能,提出了我国九大入境旅游省际功能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山河  
文章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查询2000年和2005年各省发表文章的数量,利用创新区位商的分析方法,比较分析了中国省际之间区域创新能力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和2005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强的核心区域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天津,虽然各省之间区域创新能力的差距处于缩小的趋势,但是,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国生  杨凤鸣  陈晓亮  赵晓军  
目前中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区域之间差异较大,并突出地表现出较高的纯技术效率与较低的规模效率。将三阶段DEA模型和Bootstrap-DEA方法相结合对中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空间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投入的提高是改革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主因素,而工业发展、外资依存度和开放程度的增加不能明显改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空间布局。另外,Bootstrap纠偏后的各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有所下降,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效率下降显著。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文锋  
利用空间基尼系数、区位熵指数和集中化指数对中国服务业的空间分布及其分布模式进行分类研究表明:中国服务业增加值较高的省市区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服务业增加值相对较低;各省区间服务业增加值的差异程度在1995~2017年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同时形成了较强的空间集中分布格局。从服务业空间分布看,服务业增加值较高的地区集中在山东、江苏、上海和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服务业增加值相对较低,尤其是宁夏、甘肃、青海和西藏等省区。在服务业空间分布差异方面,各省级行政区服务业发展规模的差异程度在1995~2017年间整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1995~2017年各地区服务业空间分布类型归属变化不大,从服务业绝对规模与相对比较优势组合关系看,广东、上海和北京等属于I型,山东、江苏、河北和河南等属于Ⅱ型,安徽、江西、云南、贵州和新疆等属于Ⅲ型,天津、山西、甘肃、海南和西藏等属于Ⅳ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望保  汪丽娜  陈忠暖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引发了大规模的省际人口迁移。利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和2000年的10%人口普查数据,分析近10年来的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流场及其空间差异。研究发现,近10年来省际人口迁移规模逐步增加,以从四川、湖南、江西、河南和安徽等重要辐散区向东南沿海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等沿海发达地区迁移为主,且有增强的趋势。长三角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区域迁入规模增加,迁入总量接近广东省,而广东省的迁入规模在大规模增加的同时,向周边省区迁出的人口规模也在大规模增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恩平  郭晋宇  
准确把握能源效率空间差异,对拟定我国区域能源差异性政策具有重大意义。文章根据全要素能源效率框架,应用空间统计方法,对2004-2014年间我国省际能源利用效率展开空间自相关性以及集群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省际能源效率呈现出正的空间自相关性,东部地区较中西部地区空间自相关现象更为明显,省域能源效率空间集群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很难脱离原先的集群,结合能源资源、经济环境和地理位置等对不同省份能源效率聚集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一统筹、二区别、三重点"的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