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24)
2023(11504)
2022(9653)
2021(9306)
2020(7821)
2019(18163)
2018(17647)
2017(33609)
2016(17167)
2015(19662)
2014(19003)
2013(18684)
2012(16955)
2011(15154)
2010(14516)
2009(13180)
2008(12437)
2007(10039)
2006(8339)
2005(7267)
作者
(44678)
(37528)
(37019)
(35505)
(23834)
(17703)
(16996)
(14758)
(14265)
(12686)
(12650)
(12580)
(11562)
(11558)
(11521)
(11253)
(11083)
(10779)
(10703)
(10695)
(9075)
(8782)
(8695)
(8582)
(8416)
(8340)
(7978)
(7705)
(7309)
(7236)
学科
(74792)
经济(74721)
管理(46331)
(43968)
方法(38056)
(35828)
企业(35828)
数学(33862)
数学方法(33483)
(24639)
贸易(24624)
(24023)
中国(21357)
(17734)
(17432)
业经(14794)
(11929)
金融(11928)
地方(11896)
(11874)
农业(11477)
(11286)
(11117)
(11098)
银行(11092)
环境(11052)
(10907)
关系(10881)
(10677)
技术(10431)
机构
大学(240103)
学院(237038)
(112968)
经济(111419)
管理(95905)
理学(84145)
理学院(83326)
管理学(82084)
管理学院(81635)
研究(80636)
中国(62681)
(48978)
(47388)
科学(43612)
财经(39381)
中心(37044)
(37029)
经济学(36786)
(36421)
研究所(33994)
经济学院(33433)
北京(30618)
(30501)
业大(30324)
(29967)
(29939)
财经大学(29938)
(29116)
师范(28885)
商学(26628)
基金
项目(167970)
科学(135449)
基金(127796)
研究(125138)
(110774)
国家(109979)
科学基金(95888)
社会(84079)
社会科(80135)
社会科学(80121)
基金项目(66935)
(60262)
自然(60037)
自然科(58765)
自然科学(58752)
自然科学基金(57732)
教育(57018)
(52307)
资助(52120)
编号(48189)
(39757)
成果(37771)
重点(37768)
国家社会(37193)
(36083)
(35686)
教育部(35193)
人文(33973)
创新(33490)
中国(33323)
期刊
(109085)
经济(109085)
研究(69993)
中国(38690)
(34619)
管理(34593)
科学(31178)
学报(30279)
(25745)
大学(24911)
学学(23470)
经济研究(20542)
(20477)
(20305)
金融(20305)
技术(20209)
教育(19576)
国际(19445)
财经(18953)
农业(18596)
(16458)
业经(16323)
问题(15946)
世界(14264)
统计(12251)
技术经济(11480)
(11461)
(10827)
商业(10735)
资源(10327)
共检索到337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施炳展  张瑞恩  
受限于学科分类或数据可得性,大量研究将商品国内流动与国际流动割裂开来,无法体现双循环的整体性。有鉴于此,本文将中国各省之间、各省与各国贸易数据进行整合,基于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对比的视角,讨论中国省际贸易潜力的发展趋势及其分布特点。引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际贸易潜力高于国际贸易潜力;省际贸易潜力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我国中部地区的省际贸易潜力最高,依次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贸易潜力来源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特别是华中、西南地区;从行业结构来看,生活消费品行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更具省际贸易潜力;本文结论在考虑了多边贸易阻力、指标构建、极端样本点等因素后依然稳健。上述结论意味着,相对于外循环而言,中国内循环潜力更充分、更具前景;相对于对外开放力度而言,对内改革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冉净斐  
本文在回顾了国内外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之间关系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以现有的统计数据,运用协整技术和Granger因果分析方法对我国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关系展开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但是二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这主要由于是我国国内市场分割造成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聂荣  李森  
基于投入产出技术,构建了隐含碳排放模型,推导出隐含碳直接排放系数和完全排放系数以及各部门排放量的计算公式。以辽宁省数据为例,从国际贸易、国内贸易两个方面测算了各部门的隐含碳排放情况,找出了高隐含碳排放部门。得到了以下结论;第一,各部门的碳排放系数呈下降趋势,表明节能减排取得阶段性成果;第二,国际贸易、国内贸易隐含碳排放的部门集中度较高,高排放部门排放量有减少的趋势;第三,隐含碳排放同贸易呈倒U型关系,目前已接近拐点;第四,高碳部门的排放量过高,贸易结构需要调整。最后在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洪占卿  郭峰  
本文考察了中国各省的国际贸易开放和对其他省市省际贸易开放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我们构造省际贸易潜力指数来衡量各省之间"潜在"的贸易水平,并通过工具变量有效处理了国际贸易水平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国际贸易水平和省际贸易潜力的提高均显著减缓了经济波动,且国际贸易水平和省际贸易潜力在影响经济波动上存在相互促进和加强的关系。此外,在省际贸易潜力非常低的条件下,国际贸易开放水平的提高可能会加剧经济波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铮  马新平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关于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关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使用最新的季度数据,通过建立非限定性向量自回归模型、协整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相应分析,对我国国内贸易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国内消费品零售总额与进口、出口三者存在惟一的协整关系,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具有相互的促进作用。对外贸易中的进口和出口之间相互影响较大,而进口、出口对国内贸易的影响在短期内是微乎其微的,但在长期内影响却是显著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孔令羽  
国内贸易(INTERNALTRADE)和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TRADE)共同构成了贸易(TRADE)这一概念。贸易一词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进行商业活动”,即进行区别于生产,以买卖方式使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英文中贸易的解释与中文...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孙楚仁  赵红军  
本文收集1997~2002年中国30个省市的相关数据对交易效率、硬交易效率和软交易效率进行了度量,并搜集这30个省市的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和人均GDP数据,对各省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与交易效率之间的演进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国内贸易还是对外贸易都随着交易效率的演进而演进,且在1997~2002年间,软交易效率比硬交易效率对贸易的影响更大。这表明,要推动我国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从多方面对交易效率进行改进是十分重要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冯明  
长期以来,出口导向型经济使我国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过程中对国内市场有所忽略。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应属同一层次,大国广阔的国内市场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发挥比对外贸易更大的作用。在评述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和国内贸易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梳理了主要大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贸易政策主张及其经验,分析了两者的关系,最终得出了我国应采取适度保护的对外开放政策的结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剑波  任香  高鹏  
研究目标:测度国际贸易与省际贸易隐含碳排放的竞争力,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方法:构建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和低碳贸易竞争力指数,从总体、三次产业和产品部门视角研究中国31个省份国际贸易、省际贸易的隐含碳排放竞争力水平。研究发现:上海总的隐含碳排放竞争力最强,青海最弱;国际贸易碳泄漏较为严重;不同产品部门的国际贸易和省际贸易隐含碳排放竞争力差异化较大;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省际贸易隐含碳排放竞争力较强,第三产业的国际贸易隐含碳排放竞争力较强。研究创新:方法上创新低碳贸易竞争力评价指标,视角上立足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内容上融合国际贸易与省际贸易因素。研究价值:促进低碳贸易发展,为新一轮的贸易竞争提供政策借鉴。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龚黎莹  
国际贸易惯例为不同国家的当事人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行为准则 ,使他们在进行国际贸易时有章可循。国际贸易惯例在买卖双方签订合同 ,履行合同及处理在履行合同过程中所发生的纠纷时 ,为当事人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简化和缩短了当事人之间的贸易接洽 ,谈判和成交过程。我国即将加入WTO。因此 ,有必要借鉴国际贸易惯例制定国内贸易惯例 ,推进国内贸易规范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怀峰  林可全  
文章通过对我国10个制造业产业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产业国内贸易和产业国内竞争状况对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积极的影响。认为扩大国内销售,拓展国内贸易,维护具有活力的市场竞争格局也是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怀峰  
关于产品国际竞争力相关理论的研究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但却鲜有学者从国内贸易需求的角度对其进行系统分析,以致人们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通过拓展国内贸易需求来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做法。文章探讨了国内贸易需求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内在机理,为拓展我国国内贸易,利用国内市场提升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寻求理论支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媛  王文琴  方修琦  魏本勇  李东哲  
国际贸易中的碳排放转移问题正在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中国在全球化经济中的分工角色对于碳转移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产业完全碳排放强度的研究基础上,采用2007年中国对外进出口贸易数据,分析基于国际分工背景下的中国贸易隐含二氧化碳空间转移路径,结果显示:国际产业分工形成以中国为中转站的两条碳转移路径,一条是中国从哈萨克斯坦、中东国家、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联邦、印度(Ⅲ类)输入能源和金属类高碳产业产品,制成中、低碳类的工业制成品输出到世界各国,主要是欧美国家(Ⅰ类);另一条是中国从东盟、韩国、亚洲其他未定义地区及日本(Ⅱ类)输入中、低碳产品的半成品或零部件,组装成中、低碳类的工业...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云凤  
WTO新一轮谈判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要建立合理的规范,既解决贸易与环境间的矛盾,又不使贸易自由化受阻。绿色贸易已涉及到国际贸易的各个方面,也将是对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提高能力的考验。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俊玲  
以Baldwin (2015)对贸易的划分方式为基础,对其进行相应的改进和深化,构建适宜研究需要的全贸易分解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国际贸易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发现:最终消费品的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和代加工类中间品进口贸易对中国技术进步存在明显的正向作用,中间品出口贸易和非代加工类中间品进口贸易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阻碍效应。这不仅说明贸易结构调整的正向溢出效应正逐步显现,同时也说明参与全球化生产活动对中国技术进步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需对不同类型贸易间的差异给予必要关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