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18)
2023(15305)
2022(13199)
2021(12450)
2020(10330)
2019(23685)
2018(23418)
2017(44360)
2016(23739)
2015(26706)
2014(25844)
2013(25535)
2012(23391)
2011(21217)
2010(20914)
2009(19293)
2008(18515)
2007(15848)
2006(13835)
2005(12167)
作者
(66386)
(55216)
(54745)
(52081)
(35120)
(26450)
(24780)
(21632)
(20890)
(19562)
(18846)
(18721)
(17397)
(17380)
(17046)
(16909)
(16519)
(16035)
(15739)
(15626)
(13513)
(13497)
(13090)
(12442)
(12234)
(12227)
(12119)
(11979)
(10942)
(10858)
学科
(95760)
经济(95667)
管理(71667)
(66808)
(56493)
企业(56493)
方法(44004)
数学(38150)
数学方法(37739)
中国(28492)
(24133)
(22442)
业经(21384)
技术(20371)
(19926)
(19045)
贸易(19031)
地方(18682)
(18556)
(16926)
环境(16885)
农业(16073)
理论(15598)
(15448)
(15380)
银行(15338)
(14715)
(14515)
金融(14514)
(14463)
机构
大学(333174)
学院(329623)
(137646)
经济(134988)
管理(134473)
理学(117114)
理学院(115867)
管理学(114020)
管理学院(113434)
研究(112836)
中国(85055)
(71478)
科学(68639)
(59282)
(55161)
研究所(50709)
中心(50368)
(49230)
财经(48316)
业大(48165)
北京(45669)
(45402)
(44259)
(42838)
师范(42453)
经济学(41763)
(41275)
农业(38588)
经济学院(37622)
(37137)
基金
项目(231930)
科学(184264)
基金(170465)
研究(170302)
(148681)
国家(147523)
科学基金(127570)
社会(109284)
社会科(103734)
社会科学(103708)
基金项目(90412)
(88983)
自然(82385)
自然科(80575)
自然科学(80556)
自然科学基金(79136)
教育(77504)
(75252)
资助(69677)
编号(67278)
成果(53931)
(51971)
重点(51792)
(51553)
(49596)
创新(47931)
课题(46645)
国家社会(45663)
教育部(44571)
科研(43880)
期刊
(143995)
经济(143995)
研究(98052)
中国(63605)
管理(51001)
学报(50602)
科学(48031)
(43866)
(42867)
大学(38708)
教育(36912)
学学(36141)
农业(31362)
技术(29474)
(26556)
金融(26556)
经济研究(24283)
财经(23146)
业经(22455)
(19861)
问题(18449)
科技(17884)
图书(17771)
(17661)
技术经济(16849)
理论(15533)
(15520)
现代(14446)
世界(14357)
资源(14220)
共检索到477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逸昕  林秀梅  
运用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从内部协同适配的视角,从静态动态两个方面,分析比较中国30个省际区域的绿色创新效率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省际绿色创新效率与系统协调度之间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中国三大区域绿色创新水平呈现自东向西"梯度递减"的趋势,东部地区在两类排名上均具有比较优势,但落后省份也有望在薄弱环节加速赶超。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茂森   刘荣庆  
数字经济和绿色创新的协调发展有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2011—2021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时空统计方法分析数字经济与绿色创新耦合协调度的分布动态演进特征、区域差异以及障碍因子。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与绿色创新耦合协调度呈现逐年上升态势,空间上呈现“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的分布格局;长三角地区耦合协调度相对稳定,空间背景对耦合协调度具有较大影响;耦合协调度的总体差异呈现下降趋势,差异的主要来源为区域间差异;不同地区的障碍因子存在较大差异。最后,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制定差异化的发展路径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葛磊  
本文以2005~2009年各省市高技术产业的研发面板数据为基础,归结创新环境,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测度,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同时对各省市高技术产业经济创新效率和知识创新效率之间的协调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内部环境中企业对研发活动支持度的提高可以促进经济创新效率提高;外部环境中政府对研发活动的支持度与知识和经济创新效率均有显著的反向影响关系,企业集聚产生的竞争和协作效应对创新效率有正向影响等。从动态增长和静态水平两个角度分析,大部分省市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不够协调,针对各省市协调度现状,分类、分阶段地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梁中  昂昊  
为全面把握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演化轨迹,通过DEA-BCC模型测算出中国30个省区2005—2016年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并从时空变化和重心迁移两个方面进行综合研判。结果表明: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整体呈上升态势,但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一定的分化和聚集特征,且区间增长结构上存在"锁定"现象;绿色技术创新效率重心落点集中在中部地区的河南和湖北交界地带,其与经济重心和高技术产业重心在迁移轨迹上具有趋同性,其中东西方向上的转移尺度相较南北方向更大。基于绿色技术创新效率问题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和系统演化特性,亟需引入"空间治理"思想,构建更具融合性和开放性的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式,实现大数据驱动下的绿色技术创新空间治理变革。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廖凯诚  戴胜利  段新  
基于2004-2016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和PVAR模型,实证检验科技创新与绿色治理的协调效应及动态关系。结果显示:2004-2016年全国各省市科技创新与绿色治理的协调水平偏低,并且由东向西的区域阶梯递减特征显著,多数省市科技创新滞后于绿色治理发展,协调等级处于濒临失调水平以下;东部地区科技创新与绿色治理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科技创新对绿色治理的影响不显著,长期看呈现为负向冲击效应,绿色治理对科技创新呈现出显著正向、持续影响;东北地区科技创新与绿色治理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科技创新对绿色治理的冲击效应不显著,绿色治理对科技创新呈现出显著正向、持续影响;中部和西部地区科技创新与绿色治理不存在因果关系,绿色治理对科技创新的冲击作用具有相似性,但科技创新对绿色治理的冲击效应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阳  赵宏磊  林恬竹  
在绿色经济席卷全球和中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基于SBM-DEA三阶段方法,评估中国省级区域的工业绿色创新效率,比较分析中国省级区域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现状。结果表明:中国的工业绿色创新效率整体偏低、差距大,总体呈现东高中低;当前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阻碍了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提高;环保规制强度和教育环境虽未能有效发挥其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但教育环境的整体表现要好于环保规制强度。因此,促进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立绿色创新的软环境,推进市场化改革能够有效提高中国工业绿色创新效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付帼  卢小丽  武春友  
绿色发展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着重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绿色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以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作为空间观测单元,通过建立绿色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计算绿色创新度,对2006到2013年中国省域绿色创新的空间格局进行演化分析。研究发现目前中国绿色创新的空间格局相对稳定,省域间差异和空间集中度都呈现波动性增长的趋势,但绿色创新在少数省份高度集中的空间格局尚未形成;省域间的绿色创新呈现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且处于盲点区域的省份数量比例较大;尽管西部地区仍处于不断被"冷"化的过程中,但存在明显易被影响特质,未来绿色创新可能出现东部优势突出,西部跳跃性转变,中部惰性凹陷的空间格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海滨  牛秀红  周佳宁  
构建区域绿色创新系统,对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而绿色创新系统内部耦合协调程度是系统能否有序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将区域绿色创新系统划分为创新投入子系统、创新效益子系统和绿色效益子系统,利用熵值法、综合评价方法、耦合度模型和协调度模型对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绿色创新内部耦合性和协调性发展情况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中国省域创新绿色系统整体处于低耦合、低协调发展阶段,结合耦合度和协调度划分全国省市自治区可分为三个区域—拮抗耦合中度协调地区、低度耦合中度协调地区、低度耦合低度协调地区。在此基础上,针对各区域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晶  
在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的今天,绿色创新成为代表一个国家和地区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本文应用DEA方法对中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绿色创新能力进行了测度和分析。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测度除西藏外中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其次,应用DEA方法在综合考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的基础上测度2005—2010年中国各地区绿色创新效率,并应用TOBIT回归分析法对影响中国绿色创新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各地区绿色创新效率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东部地区绿色创新效率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而且,"十一五"以来,东部地区绿色创新效率上升趋势明显,说明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韩晶  宋涛  陈超凡  曲歌  
文章从绿色增长的视角出发,运用包含空间计量的四阶段DEA模型对中国2010年各省份的创新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传统DEA方法测算的区域创新效率值被明显低估,经过四阶段DEA调整后,规模报酬递增的省份居多;对外开放程度、科技创新环境、环保规制对基于绿色增长的区域创新效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影响;中国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创新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而规模报酬递增的区域数量远远少于中西部地区;区域创新效率呈较明显的空间集聚状态,创新效率"高—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创新效率"低—低"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景新  张月如  
文章运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测度了2008—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绿色创新效率,并运用面板Tobit模型分别对东、中、西三大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提高绿色创新效率的政策措施。研究表明:中国绿色创新效率水平整体不高,但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东中西三大区域绿色创新效率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绿色创新效率整体水平较高,中部地区绿色创新效率处于中低水平,西部地区绿色创新效率最低;区域对外开放水平、技术市场成熟度、产业结构、环境规制对东中西部绿色创新效率分别产生不同的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金河  张玲梅  
运用SBM-DEA模型对我国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结合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收敛模型,分析2007—2019年我国绿色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和空间收敛性特征。研究发现:(1)我国整体绿色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呈波动下降趋势;东部和中部地区绿色创新效率存在非均衡发展现象;东部和西部间绿色创新效率的差异最大;并且绿色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主要是由区域间差异造成的。(2)我国绿色创新效率的绝对β空间收敛与条件β空间收敛均十分显著,该结论在三大区域也适用。此外,各区域空间收敛性影响因素对绿色创新效率收敛性的作用存在差异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金河  张玲梅  
运用SBM-DEA模型对我国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结合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收敛模型,分析2007—2019年我国绿色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和空间收敛性特征。研究发现:(1)我国整体绿色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呈波动下降趋势;东部和中部地区绿色创新效率存在非均衡发展现象;东部和西部间绿色创新效率的差异最大;并且绿色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主要是由区域间差异造成的。(2)我国绿色创新效率的绝对β空间收敛与条件β空间收敛均十分显著,该结论在三大区域也适用。此外,各区域空间收敛性影响因素对绿色创新效率收敛性的作用存在差异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吕岩威  谢雁翔  楼贤骏  
将环境污染、创新失败因素列为非期望产出指标,运用2006—2016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SBM—DEA模型对中国绿色创新效率及其区域差异进行测算,进而采用σ收敛模型、绝对β收敛模型、条件β收敛模型考察中国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收敛性。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绿色创新效率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存在较大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绿色创新效率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绿色创新效率均不存在明显的σ收敛,但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且影响收敛的显著性因素各不相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冯志军  
针对传统的DEA模型没有考虑要素"松弛"和无法合理解决非期望产出存在条件下的效率评价问题,运用DEA-SBM方法建立了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测度新模型,分析比较了中国三十个省级区域及八大经济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绿色创新效率,并将其与传统的DEA-CCR模型得到的不考虑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所产生的能源效益和环境效益,只考虑经济效益的传统创新效率进行对比。实证结果表明:DEA-SBM模型的创新效率测度结果更符合实际;30个省级区域及八大经济区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差异显著;绿色创新效率高的地区都是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大西北、黄河中游地区,绿色创新效率都较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