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18)
2023(13521)
2022(11443)
2021(10484)
2020(8945)
2019(20790)
2018(20458)
2017(39090)
2016(21244)
2015(24502)
2014(24623)
2013(24777)
2012(23605)
2011(21654)
2010(21869)
2009(20903)
2008(20859)
2007(18893)
2006(16840)
2005(15691)
作者
(63862)
(53851)
(53799)
(51424)
(34453)
(25658)
(24402)
(20743)
(20406)
(19182)
(18861)
(18004)
(17462)
(17360)
(17263)
(16753)
(15858)
(15769)
(15699)
(15514)
(13744)
(13350)
(12981)
(12366)
(12261)
(12213)
(11965)
(11755)
(10864)
(10665)
学科
(109818)
经济(109690)
管理(62658)
(57204)
(45642)
企业(45642)
方法(42761)
数学(37817)
数学方法(37509)
中国(28525)
(26245)
(25874)
地方(22478)
(22395)
(21668)
业经(21081)
(19617)
贸易(19607)
(19049)
农业(17058)
(16607)
银行(16568)
(16400)
金融(16395)
(15883)
(15836)
环境(15690)
(14875)
(14841)
财务(14808)
机构
大学(328180)
学院(323446)
(149963)
经济(147192)
研究(119847)
管理(118423)
理学(100805)
理学院(99587)
管理学(98048)
管理学院(97420)
中国(92017)
(69843)
(69815)
科学(69417)
(61915)
研究所(55818)
财经(54721)
(54129)
中心(52856)
(49550)
(49452)
经济学(48790)
北京(44809)
业大(44804)
经济学院(43770)
农业(42388)
(42174)
(41890)
师范(41509)
财经大学(40343)
基金
项目(205203)
科学(162051)
基金(151890)
研究(149727)
(132523)
国家(131506)
科学基金(111298)
社会(98756)
社会科(93688)
社会科学(93662)
基金项目(79245)
(76583)
自然(69144)
教育(68079)
自然科(67532)
自然科学(67504)
自然科学基金(66379)
(65490)
资助(62895)
编号(58137)
成果(49472)
(47840)
重点(47067)
(45222)
国家社会(42428)
(41798)
教育部(41204)
课题(41121)
(41092)
创新(39472)
期刊
(172507)
经济(172507)
研究(104069)
中国(65491)
(55497)
学报(50499)
(49821)
科学(47276)
管理(44583)
大学(38351)
学学(36237)
农业(33162)
(32474)
金融(32474)
财经(29017)
教育(28996)
经济研究(28713)
技术(26834)
(25066)
业经(23660)
问题(22974)
(20535)
世界(18485)
国际(18254)
(18027)
技术经济(17805)
统计(16248)
(15356)
理论(14835)
经济问题(14230)
共检索到503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安树伟  常瑞祥  
我国经济增长存在省际传递现象,不同时期带动经济增长的省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省际经济增长传递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均衡带动阶段(1978-1985年),第二个阶段为东部地区持续带动阶段(1986-2000年),第三个阶段为以东部地区带动为主向以中西部地区带动为主的过渡阶段(2001-2005年),第四个阶段为以中西部地区省份带动为主阶段(2006-)。政府作用、需求条件、生产要素、经济集聚与扩散是形成省际经济增长传递机制的四个关键要素,它们分别影响省际经济增长传递的过程,又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经济增长传递的结果。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郭锦  
文章依据凯恩斯宏观总量模型建立一个包括投资、消费、进出口的联立方程组,系统地对广东省进口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反馈效应做了分析,结果表明进口通过与投资、消费、贸易领域的互动效应引致经济增长,进口对广东省GDP增长的拉动度和贡献率平均为11.70%和4.23%。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岳树民  卢艺  
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密不可分。土地财政是否有益于经济增长以及土地财政如何影响经济增长是近年来常常被人们关注的话题。本文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下,将经济体划分为马尔萨斯部门和索洛部门,并在模型中考虑土地财政的因素,通过对经济增长模型的数理推导,得出土地财政会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根据数理模型的推导结果,土地财政促进经济增长主要通过促使劳动力从马尔萨斯部门转移至索洛部门实现。针对上述推论,本文通过对30个省份2004-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证实土地财政的确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同时发现地方政府征用农用地转作商用的做法会反向拉动经济增长,提高土地出让金的做法对...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谢涓  李玉双  韩峰  
笔者通过构建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立方程模型,检验了1996年~2010年两者的相互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就全面层面数据而言,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两者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不存在因果关系。虽然,不同地区间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同,但是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交互项在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都对环境规制产生显著性正向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莉  
文章构建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立方程模型,检验1996—2009年两者的相互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就全面层面数据而言,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两者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不存在因果关系。虽然,不同地区间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同,但是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交互项在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都对环境规制产生显著性正向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袁奥博  蔡春春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了消费抑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协整、模型效应和面板异质性检验的基础上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分析,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估计了中国经济增长与消费抑制的长期均衡方程和短期误差修正模型,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发生外界冲击时消费抑制与经济增长之间传导响应的关系,考察了二者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考虑到经济增长和各经济要素的内生性,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各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消费抑制正相关,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表明消费抑制通过投资影响经济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胜  郭军  陈金贤  
本文在巴罗的工作基础上 ,采用我国历年统计数据 ,分时段、分区域对我国省际经济增长的绝对收敛问题进行了分析 ,得出了在全国范围内 ,在改革开放前存在绝对收敛 ,而在改革开放后不存在绝对收敛的结论。同时分析了造成“富省愈富穷省愈穷”省际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 ,并提出了相对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曾青春  刘科学  
采用聚类分析方法、相关分析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省际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水平的差异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总体来看,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有着较密切的正相关关系;个别地区(如广东)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完全与城市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的发展是由其他因素促成的;天津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接近极限,而北京和上海的城市化水平仍然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对于落后地区来说,发展经济的重要性更重于狂热地进行城市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邵扬  
本文引入空间面板回归模型,利用C-D生产函数,构建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研究中国省际经济增长和物流的空间相关关系。通过Matlab软件中的spatial程序包,检验中国省际经济增长和物流是否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并建立空间面板回归模型,进而揭示中国省际经济增长和物流的空间数量关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刁琳琳  
基于空间经济理论对中国城市空间重构影响经济增长的模式机理、效应机制进行阐述,分别从生产要素——土地、资本、劳动力空间配置对提高要素利用效率的微观机制,及传统经济学考察经济增长目标的宏观层面——产业结构、就业和居民收入来讨论空间重构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发展传统城市经济理论对城市重构效应的经济学解释,丰富中国城市空间的研究体系。分析表明:①城市空间集中和分异是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②土地利用和分配过程导致城市地域分异,而城市空间增长的区位形态决定土地功能结构,土地价值空间分布也相应发生变化;③生产空间再造引起的劳动力地域重组是引发城市重构的重要原因,劳动力区位过程应遵循效用平衡条件,避免空间失...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大鹏  
近几年来,山东省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不平衡。投资在时点上的波动、行业间的倾斜以及空间的不平衡性使地区间尤其是开放区与非开放区的经济增长呈现越来越大的差异,而这一不平衡由于经济外向化而又有加剧的趋势。本文拟从投资的角度着重分析山东经济增长中的极化效应以及经济增长区域间传递机制,揭示一条有助于经济增长动态均衡的思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丽萍  王旭霞  杨筠  
本文探讨西部12省区城镇化和经济增长的时空分布情况,并揭示二者之间的互动机制。从空间分布看,城市化水平自西北至西南依次形成高、中、低三个不同梯度;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之间具有对应性;面板数据模型揭示人均GDP每增长1%,拉动城镇化率上升0.0384%,但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对城镇化率的正向推动作用不一样。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敏辉  
从理论上分析了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基于2000—2008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分析方法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通过物质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两个途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通过抑制人力资本积累进而阻碍经济增长的作用,要大于通过增加物质资本积累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因此,现阶段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对经济增长总体上具有阻碍作用。最后,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淑莲  张玲芝  张印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如庆  张二震  
在把制成品按技术含量细分的基础上,本文利用拓展的Feder模型和31个省市2002-2007年的面板数据,重点考察了我国制成品出口的技术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制成品的出口确实通过该部门与非出口部门要素生产率的差别效应以及对非出口部门的外溢效应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是,不同技术含量的制成品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一样,样本期内中等技术制成品的出口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低技术制成品的出口次之,而高技术制成品的出口对经济增长暂无正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