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94)
- 2023(17794)
- 2022(15146)
- 2021(14121)
- 2020(11899)
- 2019(27021)
- 2018(26410)
- 2017(50255)
- 2016(27207)
- 2015(30399)
- 2014(29210)
- 2013(29027)
- 2012(26635)
- 2011(24257)
- 2010(23813)
- 2009(21954)
- 2008(21280)
- 2007(18455)
- 2006(15983)
- 2005(13852)
- 学科
- 济(109345)
- 经济(109231)
- 管理(78485)
- 业(76563)
- 企(62906)
- 企业(62906)
- 方法(52065)
- 数学(45722)
- 数学方法(45308)
- 中国(31627)
- 农(29172)
- 财(27144)
- 业经(24222)
- 学(23198)
- 贸(22414)
- 贸易(22401)
- 技术(22301)
- 易(21789)
- 地方(20430)
- 农业(19928)
- 制(19146)
- 银(17162)
- 银行(17090)
- 环境(17015)
- 理论(16925)
- 务(16765)
- 财务(16705)
- 财务管理(16680)
- 融(16636)
- 金融(16635)
- 机构
- 大学(386188)
- 学院(382087)
- 济(158550)
- 经济(155620)
- 管理(151697)
- 理学(132814)
- 研究(132308)
- 理学院(131340)
- 管理学(129198)
- 管理学院(128530)
- 中国(98139)
- 科学(83013)
- 京(82206)
- 财(68956)
- 农(67413)
- 所(66340)
- 研究所(61215)
- 业大(61095)
- 中心(58896)
- 财经(56589)
- 农业(53356)
- 江(53117)
- 经(51891)
- 北京(51810)
- 经济学(48787)
- 范(48568)
- 师范(48010)
- 院(47652)
- 经济学院(44213)
- 州(42867)
- 基金
- 项目(270273)
- 科学(212950)
- 基金(198058)
- 研究(192766)
- 家(175528)
- 国家(174125)
- 科学基金(148663)
- 社会(123772)
- 社会科(117522)
- 社会科学(117493)
- 基金项目(105214)
- 省(104202)
- 自然(97583)
- 自然科(95406)
- 自然科学(95376)
- 自然科学基金(93737)
- 划(88528)
- 教育(87576)
- 资助(80951)
- 编号(75365)
- 重点(60898)
- 成果(59955)
- 创(59794)
- 部(59732)
- 发(57465)
- 创新(55336)
- 课题(52133)
- 国家社会(52006)
- 科研(51852)
- 教育部(50999)
- 期刊
- 济(162517)
- 经济(162517)
- 研究(110577)
- 中国(72332)
- 学报(66760)
- 科学(60013)
- 农(59765)
- 管理(54911)
- 财(49992)
- 大学(49887)
- 学学(47139)
- 农业(41623)
- 教育(39945)
- 融(31237)
- 金融(31237)
- 技术(30886)
- 经济研究(28112)
- 财经(27621)
- 业经(25934)
- 经(23714)
- 业(23143)
- 科技(21862)
- 问题(21248)
- 技术经济(19075)
- 图书(18583)
- 贸(18240)
- 版(18134)
- 理论(17240)
- 业大(17129)
- 商业(16702)
共检索到547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樊华
以2001—2007年省区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DEA的VRS模型测度科技创新效率,并进行其收敛性与影响因素分析。实证表明:中国科技创新效率具有周期性波动演化特点,东部地区科技创新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效率提高快,赶上并超过了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效率具有绝对和条件收敛特征;全国和东中部地区科技创新效率条件收敛显著,但绝对收敛特征不明显;在考察期内工业结构、对外开放度、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对全国科技创新效率具有正影响效应,而政府影响力具有负向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倪志敏 严中华
第一阶段使用SE-DEA模型对25所全国优秀高职院校2015年科技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得出各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效率排名,其中有7所院校科技投入与产出指标达到DEA有效。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的科技创新效率的评价值作为自变量,将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作为因变量建立Tobit模型,分析影响科技创新效率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教科研人员中科学家及工程师所占的比重、课题项目中投入人员及经费占教科研人员及经费拨入总数的比重对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较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军洁 陈宝峰 卢兵友
本文结合农业科技项目的特点,从战略、培训、资源和组织四个维度提出了39个TRIZ应用影响因素,并基于对161个农业科技项目专家的调研,运用因子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联合分析方法,对当前TRIZ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因子分析提取的10个公因子中,领导战略因素对创新绩效影响最大,回归系数达到了0.319,资源投入因素、培训主体因素、创新管理因素、创新协作因素对TRIZ应用创新绩效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另外,应用模式因素、培训客体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屠年松 方玉
金融和科技同属经济发展的两大核心元素,而科技创新又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因此,采用我国2000—2015年30个省份的科技创新数据,研究金融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规模对科技创新存在明显的带动性,但是金融市场效率的功效尚未显现。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推动科技创新水平的相关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屠年松 方玉
金融和科技同属经济发展的两大核心元素,而科技创新又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因此,采用我国2000—2015年30个省份的科技创新数据,研究金融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规模对科技创新存在明显的带动性,但是金融市场效率的功效尚未显现。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推动科技创新水平的相关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璇瑄
本文将三阶段DEA模型应用于我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测评,通过剔除环境因素对各个区域创新效率值的影响,得出各区域真实的技术创新效率值。研究发现,经典的DEA模型不能真实反映技术创新效率水平。通过SFA回归分析,环境因素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是显著的。三阶段DEA模型的评价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能更好的反映区域创新水平。
关键词:
三阶段DEA 创新效率 技术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鲁亚运 唐李伟 李杏筠
运用随机前沿模型测算2011—2016年中国沿海11个省市海洋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并引入时滞效应分析创新效率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海洋科技创新中资金投入比人员投入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海洋科技创新效率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海洋科技创新效率省际差异较大;海洋科技人员素质对于创新效率有1年的滞后效应;海洋科研经费投入强度、海洋产业结构水平、外商投资利用水平与海洋科技创新效率正相关,海洋科研人员素质与海洋科技创新效率负相关;海洋科研投入强度和海洋产业结构水平分别是影响高效率和低效率的主要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亚明 陈宝珍 张成
通过运用基于DEA理论考虑规模收益的BCC模型计算出我国大陆30个省份2014年的环境效率,并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对环境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挖掘影响环境效率的关键因素,并从效率视角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环境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这与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含义正好相反。同时研究发现图书馆数量、节能环保预算支出、农村现金消费支出以及外商投资总额对环境效率有正面影响,而固定资本投资、城市现金消费支出、煤炭储量、石油储量以及第二产业增加值对环境效率有负面影响。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环境效率 EKC 影响因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宗义 刘亦文
根据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省际差异显著而且当前节能任务艰巨的事实,提出了进行能源效率地区差异因素分析的必要性。基于2007年的截面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分析了各因素对能源效率地区差异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中外商投资比重、工业增加值中高耗能产业比重以及煤炭消费比重的差异是造成能源效率地区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要在短期内缩小地区间的能源效率差距,必须严格限制高耗能行业的过快发展,加强高耗能行业的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大力提升煤炭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
能源效率 偏最小二乘回归 截面数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亚明 陈宝珍 张成
通过运用基于DEA理论考虑规模收益的BCC模型计算出我国大陆30个省份2014年的环境效率,并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对环境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挖掘影响环境效率的关键因素,并从效率视角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环境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这与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含义正好相反。同时研究发现图书馆数量、节能环保预算支出、农村现金消费支出以及外商投资总额对环境效率有正面影响,而固定资本投资、城市现金消费支出、煤炭储量、石油储量以及第二产业增加值对环境效率有负面影响。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环境效率 EKC 影响因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扈瑞鹏 马玉琪 赵彦云
文章基于2011年-2014年中关村科技园数据,采用Rome-Jones知识生产函数和随机前沿模型方法,测度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R&D资本存量和研发人员投入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弹性系数分别为0.23%和0.27%;金融支持、政府扶持对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规模对创新效率具有一定的负向作用,产业集中度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不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创新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程慧平 万莉 黄炜 张冀新
选择2001-2010年中国大陆30个省为研究样本,运用SFA方法,分析了各省R&D创新与转化效率。主要发现:以发明专利申请量为科技创新产出,中国年均研发创新效率为0.532;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为经济创新绩效,中国年均R&D转化效率仅为0.197。R&D创新和转化效率值均呈现:我国整体效率低下,东部地区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差;我国各省创新效率和转化效率基本保持不变,具有较高创新效率的省份其转化效率也较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绩效创新时存在更多的无效率因素;从时序上看,各省间的创新效率和转化效率表现为制衡效应,各省创新效率和转化效率存在马太效应;按R&D创新和转化效率值高低,30省R&D活动模...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世琴 尹天宝 阳杨
运用DEA-BCC模型测算我国2005—2016年30个省(区、市)科技金融效率,并建立相应空间面板模型对影响科技金融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际科技金融效率区域差异较大,整体水平相对偏低,只有少数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科技金融效率达到了有效生产前沿面;除研发投入强度对科技金融效率有负向影响外,科研氛围、高技术产业资金规模等影响因素对科技金融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为此,提出有效促进地区科技金融效率提高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寰 王若楠 肖义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离不开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协调发展和共同进步。基于城市群视域,采用熵权法、超效率SBM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及Tobit模型等方法,从多维度视角探讨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85个城市科技创新与生态效率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时空演变特征,并对二者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整体科技创新水平呈平稳上升趋势,生态效率水平呈降-升-降-升的“W”型变动趋势。科技创新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度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波动上升趋势,且三大城市群空间差异性明显,呈现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的空间分布格局;(2)整体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特征,且多数城市表现为低低集聚,其中长三角城市群呈显著的“东高西低”型空间集聚特征,长江中游城市群与成渝城市群空间集聚特征不显著;(3)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集聚、对外开放程度以及产业结构对整体耦合协调水平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加大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重视区域发展异质性、引进培育创新人才以及积极开展对外开放交流等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珍珍 黄茂兴
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对2002—2010年我国省域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十六大以来,我国整体科技创新的投入、产出是有效的;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梯度特征,即南部沿海经济区的科技创新效率最高,东北综合经济区的科技创新效率最低,部分省份仍然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的情况;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改进,但是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并不均匀。最后指出,未来发展仍需合理调节资源配置、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制定和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各种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