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55)
2023(12121)
2022(9855)
2021(8826)
2020(7367)
2019(16583)
2018(16246)
2017(30873)
2016(16549)
2015(18489)
2014(18314)
2013(18424)
2012(16955)
2011(15240)
2010(15169)
2009(14429)
2008(14421)
2007(12976)
2006(11531)
2005(10953)
作者
(46379)
(38855)
(38744)
(36823)
(24721)
(18276)
(17338)
(15045)
(14741)
(13748)
(13536)
(13026)
(12746)
(12356)
(12245)
(11738)
(11633)
(11200)
(11121)
(10952)
(9751)
(9499)
(9266)
(8865)
(8709)
(8645)
(8574)
(8469)
(7720)
(7567)
学科
(79129)
(79088)
经济(79002)
(72441)
企业(72441)
管理(70259)
方法(32626)
(28192)
业经(27270)
(25501)
数学(24855)
数学方法(24741)
中国(21509)
(20378)
(20163)
财务(20145)
财务管理(20123)
企业财务(19081)
农业(17996)
技术(16553)
(16456)
环境(16360)
(15469)
(15336)
(15236)
贸易(15226)
(14921)
(14672)
体制(13565)
(12389)
机构
学院(247884)
大学(244981)
(117770)
经济(116011)
管理(100851)
理学(86267)
理学院(85470)
管理学(84723)
管理学院(84255)
研究(82912)
中国(68684)
(56455)
(50991)
科学(44777)
财经(44329)
(40422)
(40281)
(38343)
经济学(37105)
中心(37049)
(36788)
研究所(35875)
经济学院(33431)
财经大学(32782)
北京(32306)
业大(31707)
农业(29854)
(29592)
商学(29331)
商学院(29054)
基金
项目(158693)
科学(129509)
基金(121281)
研究(119284)
(104035)
国家(103200)
科学基金(91168)
社会(81914)
社会科(77979)
社会科学(77965)
基金项目(63817)
(59166)
自然(56417)
自然科(55171)
自然科学(55157)
自然科学基金(54287)
教育(52208)
(49168)
资助(48290)
编号(44941)
(37286)
(36523)
(36476)
成果(35674)
国家社会(35666)
(35605)
重点(35510)
(34613)
创新(33430)
教育部(32762)
期刊
(134503)
经济(134503)
研究(77501)
中国(48650)
(47255)
管理(42822)
(36768)
科学(33422)
学报(29986)
农业(25376)
(25131)
金融(25131)
大学(24534)
学学(23503)
财经(23204)
业经(21925)
经济研究(21577)
技术(21323)
(20108)
问题(17538)
教育(16581)
(16454)
(15598)
世界(15241)
技术经济(14873)
国际(13717)
现代(12746)
财会(12477)
会计(11560)
经济问题(11056)
共检索到3791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姚成胜  钱双双  李政通  梁龙武  
畜牧业是重要的碳排放源,中国作为畜牧业大国,测度畜牧业碳排放量并揭示其时空演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测度了2000-2014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的畜牧业碳排放,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揭示了中国畜牧业碳排放的变化特征,进而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揭示了畜牧业碳排放和城乡居民收入、城镇化之间的互动机制。结果表明:①2000-2014年,中国畜牧业碳排放总量由12669.899万t增长到13189.955万t,年均增速0.288%,其中畜禽胃肠发酵和粪便管理系统产生的碳排放是其主要来源,两者占畜牧业碳排放总量比重达74.48%~79.50%;②研究期内,中国高、低畜牧业碳排放区空间格局基本保持不变,偏高、中度畜牧业碳排放区呈现出明显的动态演变态势,高、偏高畜牧业碳排放区基本位于边疆草原地区和粮食主产区,且排名前10位的畜牧业碳排放省区占全国畜牧业碳排放比重达57.50%;③2000-2007年,草原牧区是中国畜牧业碳排放增长的核心区;而2007-2014年,农耕牧区演变为中国畜牧业碳排放增长的核心区;④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化对畜牧业碳排放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78、0.127和-0.145,三者动态变化将共同决定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畜牧业碳排放增长的时空格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姚成胜  钱双双  李政通  梁龙武  
畜牧业是重要的碳排放源,中国作为畜牧业大国,测度畜牧业碳排放量并揭示其时空演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测度了2000-2014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的畜牧业碳排放,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揭示了中国畜牧业碳排放的变化特征,进而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揭示了畜牧业碳排放和城乡居民收入、城镇化之间的互动机制。结果表明:①2000-2014年,中国畜牧业碳排放总量由12669.899万t增长到13189.955万t,年均增速0.288%,其中畜禽胃肠发酵和粪便管理系统产生的碳排放是其主要来源,两者占畜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国刚  王明利  杨春  
农业地理集聚是有效实现农业分工的空间组织形态。以畜牧业为例,采用基尼系数、专业化指数、产业集中度和产业平均集聚率等指标与模型,分析了畜牧业地理集聚的发展特征、演变态势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980—2011年中国畜牧业地理集聚程度不断增强,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再到稳定上升的阶段性演化特征,但不同畜产品生产的地理集聚过程差异显著;省域尺度上,畜牧业平均集聚率重心不断北移,逐步形成了北方地区高度集聚、南方地区中低度集聚的空间分异格局;畜牧业地理集聚格局经历了由自然集聚到空间重构再到空间优化的过程,自然资源禀赋、农业生产力以及市场与政策,在不同时期主导着中国畜牧业空间格局的演变,构成了我国畜牧业地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苏旭峰  杨小东  冉启英  
基于碳排放视角,探索畜牧业碳排放的原因,为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测算2000—2018年间中国30个省份畜牧业碳排放量,利用LMDI分解指数考查畜牧业碳排放的原因,并利用Tapio弹性分析中国畜牧业碳排放与畜牧业产值之间的脱钩状态。中国畜牧业碳排放量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LMDI分解结果显示,2000—2018年中国大部分省份的畜牧业碳排放实现减排,畜牧业碳生产率变化(ΔEI)、第一产业占比变化(ΔIS)、乡村人口变化(ΔRP)是畜牧业碳减排的主要原因,农业产业结构变化(ΔAI)、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变化(ΔEL)、城镇化水平变化(ΔUR)是畜牧业碳排放的主要增加因素。Tapio弹性分析表明,全国和农区整体上呈现从弱脱钩到强脱钩变化,而牧区和农牧交错区仍然处于弱脱钩状态。中国畜牧业碳排放总体波动较大,区域异质性明显;农业产业结构变化、地区生产总值变化、城镇化水平变化是未来畜牧业碳减排的重要方向;牧区和农牧交错区碳减排压力较大,仍然处于弱脱钩状态;畜禽品种结构对畜牧业碳排放呈现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苏旭峰  杨小东  冉启英  
基于碳排放视角,探索畜牧业碳排放的原因,为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测算2000—2018年间中国30个省份畜牧业碳排放量,利用LMDI分解指数考查畜牧业碳排放的原因,并利用Tapio弹性分析中国畜牧业碳排放与畜牧业产值之间的脱钩状态。中国畜牧业碳排放量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LMDI分解结果显示,2000—2018年中国大部分省份的畜牧业碳排放实现减排,畜牧业碳生产率变化(ΔEI)、第一产业占比变化(ΔIS)、乡村人口变化(ΔRP)是畜牧业碳减排的主要原因,农业产业结构变化(ΔAI)、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变化(ΔEL)、城镇化水平变化(ΔUR)是畜牧业碳排放的主要增加因素。Tapio弹性分析表明,全国和农区整体上呈现从弱脱钩到强脱钩变化,而牧区和农牧交错区仍然处于弱脱钩状态。中国畜牧业碳排放总体波动较大,区域异质性明显;农业产业结构变化、地区生产总值变化、城镇化水平变化是未来畜牧业碳减排的重要方向;牧区和农牧交错区碳减排压力较大,仍然处于弱脱钩状态;畜禽品种结构对畜牧业碳排放呈现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   肖海峰  
为探究畜产品进口对我国畜牧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基于全国31个省份2005—2020年的面板数据(统计数据未含港澳台地区,下同),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畜产品进口对我国畜牧业碳排放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畜产品进口显著抑制了我国畜牧业碳排放,经多重稳健性检验之后该结论依旧成立;相较于西部地带及边疆牧区,畜产品进口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地带以及非边疆牧区畜牧业碳排放的负向影响更加显著,同时畜产品进口的碳减排效应具有畜禽品种异质性;畜产品进口对我国畜牧业碳排放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某省域畜产品进口不仅对本地畜牧业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也会对邻接地区、经济地理条件相似地区的畜牧业碳排放产生约束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尚莉媛  崔姹  赵慧峰  
[目的]研究京津冀畜牧业碳排放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明晰畜牧业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促进畜牧业低碳可持续发展。[方法]基于2000—2020年京津冀13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EBM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对畜牧业碳排放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1)2000—2020年京津冀畜牧业碳排放效率均值由0.45增长至0.88,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地区之间的碳排放效率差异呈现缩小趋势。(2)2000—2020年京津冀畜牧业碳排放效率呈现由“低值区集中连片,高值区分散”的格局向“高值区集中连片”的布局过渡的趋势,且相异空间集聚程度逐渐减弱。(3)乡村从业人员文化程度、畜牧业碳排放强度分别为本地碳排放效率的主要驱动与抑制因素,城镇化水平和乡村从业人员文化程度能改善邻近区域碳排放效率值。饲料用量、畜牧业技术进步、畜牧业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对碳排放效率的阻碍作用逐步显著加强;畜牧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政策对其的驱动作用逐步显著加强。畜牧业经济发展水平和畜牧业产业结构对邻近区域碳排放效率的负向影响逐步显著加强。[结论]京津冀畜牧业碳排放效率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各地区要因地制宜并加强区域合作,推动畜牧业低碳高效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侯军岐  王志彬  
本文在论述了畜牧业技术成果的转化必须以其经济效益为前提,以及畜牧业技术成果转化具有风险性、时效性、动态性和周期性,转化效益具有外溢性和服务对象具有分散性的特征之后,具体分析了农区、牧区、城郊区和半农半牧区畜牧技术成果应用的特点,构成我国畜牧业技术成果转化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结合我国目前畜牧业技术成果转化的具体实际,提出了加快畜牧业技术成果转化的对策措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戴小文  李金花  何艳秋  王芳  
【目的】随着粮食安全战略和“双碳”目标的明确,厘清作为农业碳排“大户”的畜牧业碳排放格局,对未来畜牧业产品有效供给、农业及其他产业系统性减排机制的构建有重要价值。【方法】本文在测算2000—2020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畜牧业碳排放总量的基础上,构建畜牧业碳排放经济效率和生产效率模型,引入Dagum基尼系数,从畜牧业经济和生产视角分析各区域间畜牧业碳排放的公平性并分解差异来源。【结果】研究发现:(1)2000—2020年,中国畜牧业碳排放总量在63864.58万t~79529.47万t之间波动,年均增长率0.95%。其具有3个阶段特征,即高位波动上升、断崖式下降以及缓慢回升又回落;(2)中国畜牧业碳排放空间格局变化明显,逐渐形成了一个自东北延伸至西南的畜牧业主要碳排放带;(3)畜牧业碳排放的生产效率呈南高北低的局面;经济效率较高的地区大多处于东南沿海地带或中西部粮食主产区;西藏、青海、新疆等西部地区的畜牧业碳排放经济效率和生产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4)2020年中国畜牧业碳排放总体基尼系数分别为0.191和0.158,处于“完全公平”状态。总体基尼系数的地区间差异贡献>地区内差异贡献>超变密度贡献。【结论】无论是经济效率还是生产效率方面,中国畜牧业碳排放总体上均处于公平状态,但青海、西藏等局部地区的排放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应根据具体地区的发展特点采取差异化的措施进行改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孟祥海  张俊飚  李鹏  
中国畜牧业发展正面临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本文选取土壤环境承载压力、水环境承载压力、饲料粮自给压力和饲草自给压力4项指标,测算了1990-2010年中国及2010年国内各地区畜牧业资源环境承载压力,研究表明:21年间中国畜牧业资源环境承载压力总体上呈现出"逐年上升-平稳回落"的两阶段特征,水环境超载成为中国及各地区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首要环境约束,土壤环境超载次之;饲草自给不足成为制约中国及各地区畜牧业发展的首要资源约束;饲料粮虽能自给,但从全国范围看已接近自给上限,农区省份尤为明显。最后,立足研究结论提出了强化环境监管、推动畜禽粪便还田、加强保护草原以及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等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梁耀文  王明利  马晓萍  李鹏程  
[目的]畜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推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现代畜牧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综合运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EBM模型、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空间马尔可夫链等方法,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2002—2018年中国31省畜牧业生态效率的动态演化特征,并联立STIRPAT模型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的溢出效应。[结果]研究发现:中国畜牧业生态效率整体水平较低,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在空间上有明显的阶梯性,逐渐形成“俱乐部收敛”式两极格局;西部地区是畜牧业生态效率提高的重点区域,有加速向东部转移融合的趋势;中国畜牧业生态效率的提升是一个长期且相对稳定的过程,地理空间格局对其影响显著,难以实现跨越式转移;财富、人口、技术等方面因素对畜牧业生态效率表现出不同的短期和长期空间溢出效应。[结论]中国畜牧业要走协同发展道路,注重生态补偿与区域联动,切实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在各影响因素间寻找均衡点,构建优势互补、分工明确、竞争有度的产业生态体系,稳步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切不可急功近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雷华  穆晓峰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乜小红  
监牧制度是唐王朝在官营畜牧业中建立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针对唐代不同时期有关监牧的不同记载,作者论证了唐代监牧的四个阶段及其发展变化,并运用敦煌出土文献,对唐后期及五代藩镇自设地方监牧制度也作了研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杰  
发达国家的畜牧业已基本形成"从农场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澳大利亚、丹麦、美国、日本等国根据本国的资源条件,探索出适合自身的畜牧业发展模式。本文对这4个国家畜牧业发展模式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立足中国国情,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畜牧业发展模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聂万华  
美国的畜牧业生产聂万华一、管理体系美国的畜牧业生产由农业部统管。农业部内没有设立专门的畜牧局,农业部的研究和推广局负责畜牧业和种植业的技术推广与生产上的指导;动植物健康监测局负责动植物进出口的检疫和监测工作;食品安全与监测局则主要负责食品的卫生与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