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83)
- 2023(6962)
- 2022(5849)
- 2021(5975)
- 2020(5046)
- 2019(12003)
- 2018(11826)
- 2017(22564)
- 2016(11982)
- 2015(13999)
- 2014(13671)
- 2013(13769)
- 2012(12498)
- 2011(11615)
- 2010(11722)
- 2009(10899)
- 2008(10664)
- 2007(9085)
- 2006(7917)
- 2005(7116)
- 学科
- 济(55633)
- 经济(55582)
- 管理(31511)
- 方法(29078)
- 业(27481)
- 数学(27112)
- 数学方法(26605)
- 企(21280)
- 企业(21280)
- 中国(17322)
- 农(12853)
- 贸(12218)
- 贸易(12209)
- 易(12023)
- 学(10719)
- 财(9576)
- 业经(9132)
- 制(9033)
- 环境(8670)
- 和(8449)
- 农业(8333)
- 银(7949)
- 银行(7933)
- 行(7678)
- 资源(7647)
- 理论(7605)
- 发(7589)
- 融(7554)
- 金融(7554)
- 地方(7040)
- 机构
- 大学(176138)
- 学院(173683)
- 济(79855)
- 经济(78589)
- 管理(66975)
- 研究(64741)
- 理学(57980)
- 理学院(57312)
- 管理学(56073)
- 管理学院(55754)
- 中国(51675)
- 科学(39343)
- 京(39051)
- 所(33250)
- 财(32697)
- 研究所(30712)
- 中心(28245)
- 农(26845)
- 财经(26839)
- 经济学(26028)
- 北京(25609)
- 经(24822)
- 业大(24037)
- 经济学院(23467)
- 院(23238)
- 江(22853)
- 范(22162)
- 师范(21982)
- 农业(21161)
- 科学院(20606)
- 基金
- 项目(119683)
- 科学(95204)
- 基金(90433)
- 研究(84279)
- 家(80421)
- 国家(79923)
- 科学基金(68088)
- 社会(55163)
- 社会科(52530)
- 社会科学(52517)
- 基金项目(46302)
- 自然(44803)
- 自然科(43746)
- 自然科学(43737)
- 自然科学基金(42972)
- 省(42314)
- 资助(39582)
- 教育(38923)
- 划(37555)
- 编号(32063)
- 部(28080)
- 重点(27538)
- 发(25459)
- 成果(25341)
- 中国(24877)
- 国家社会(24444)
- 创(24197)
- 教育部(24027)
- 科研(23144)
- 创新(22882)
共检索到255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文宇 赵媛
本文首先运用基尼系数研究我国1985-2010年省际煤炭资源流动集中程度的变化,结论显示:1985-2010年我国煤炭资源的输出和输入都稍有分散,但煤炭输出相对于输入较集中,从各个年份上看,这与我国煤炭资源生产区和消费区分布不平衡的情形是一致的。然后,运用齐夫定律,进一步探讨其位序-规模分布规律,结论显示:各时点煤炭资源流动的位序-规模分布均满足齐夫法则。煤炭资源输出的均衡程度略有增大,规模分布形态是单分形,齐夫参数q值始终大于1且逐年减小,说明煤炭资源输出体系整体规模差异正在减小,规模分布逐渐均衡,无标度区向西北部地区移动。煤炭资源输入的均衡程度也略有增大,但规模分布形态由双分形演化为单分形...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诺 张进 吴迪 赵伟杰
基于1990-2016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场理论研究世界煤炭资源流动的时空格局变化及其成因,揭示近30年来世界煤炭资源的流动状态及其演变过程。研究结果显示:(1)2016年世界煤炭的输出总量达12.25亿t,比1990年增加了10.13亿t,年均增长6.98%,其中澳大利亚、印尼和俄罗斯等是主要的煤炭输出国,印度、日本、中国和韩国是主要的煤炭输入国;(2)以场理论的位势、流场分布、流动迹线角度分析,世界煤炭资源的流动以北美洲、中南美洲和非洲为源流场,以欧洲及欧亚大陆、中东和亚太为汇流场,在澳大利亚—东亚、印尼—东亚/印度之间形成主要运输航线;(3)资源空间分布、供需匹配程度、空间距离、市场因素和国家政策等是煤炭资源流动的主要动因。研究发现:虽然中国煤炭储量丰富,但是煤炭消费数量庞大,仅可维持72年,必须重视煤炭的进口和储备工作。该研究对于中国科学制定产业政策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煤炭 流动 格局 成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新林 赵媛
运用全局自相关、冷热点区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2005—2014年中国煤炭资源流网络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得到结论:(1)我国煤炭资源流的源汇地的集聚性相对比较明显。(2)源汇地热、冷点区均呈现出明显的热点区—次热区—次冷区—冷点区的梯度空间分布格局。(3)煤炭资源流网络密度较低;山西、河北在网络结构中占据核心地位:山西、河北、内蒙古为节点流强度最高地区;山西—河北煤炭流为主要轴线。(4)煤炭资源流系统出现内部凝聚特征,各子群并未局限于某一地理区域;子群内外联系相对较弱,未实现一体化,整体上没有形成稳定的、联系紧密的网络结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宜强 赵媛
从流量和流向两方面,评估探讨了重庆市煤炭资源流动平衡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并根据对重庆市未来5年外省煤炭输入量的预测值,给出相应的建议。结果表明:(1)重庆市煤炭资源产消失衡,自给率逐年下降,需要大量调入外省煤炭弥补其缺口;重庆市煤炭资源流动比率不断上升,煤炭资源流入强度不断加大,对外依赖性不断加强。(2)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重庆市煤炭产需失衡,成为其煤炭资源流动持续增强的根本原因,煤炭资源势差是周边煤炭资源流入重庆的主要因素,距离成本、交通成本和价格差影响着重庆市煤炭供应源的具体选择,从而使距离近、交通通达性较好的四川和贵州成为重庆市主要的两个煤炭供应源。(3)在重庆市外部的煤炭产区中,宁夏、陕...
关键词:
煤炭资源流动 流量 流向 预测 重庆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成金 莫辉辉 王姣娥
鉴于社会经济和资源分布的非均衡性,煤炭运输历来为政府所关注,探讨其流场规律有助于认识中国能源供需格局和区域经济联系。从省区和地市角度,剖析中国煤炭资源的汇源格局及演变特征,分析表明:源流区早期集中在华北,目前略向中西部转移,形成中部供应区,山西成为全国源流中心;北方沿海是主要汇流区,目前向东南沿海延伸,形成东部调入区。同时,分析煤炭流场的空间特征,界定主要集散场及等级体系,认为:扩散中心多分布在华北,目前向西部延伸,大型扩散场形成于北方;集聚中心早期多分布在北方沿海,目前向东南沿海延伸,以港口、工业城市和经济中心为主。然后,全面解析煤炭资源的流动路径,连接港口的铁路成为主通道,下水港多分布在北...
关键词:
煤炭资源 流动格局 流场特征 流动轨迹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卫东 姜巍
利用1949—2008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中国煤炭资源供应格局和流动路径,结果表明:(1)国家政策变动对中国煤炭资源消费规模影响深刻,每一次政策变化都会造成能源消费规模的波动,近年来强烈的能源需求使得我国煤炭供应不得不面临进口的现实;(2)受能源需求和资源禀赋的双重压力,大规模、跨区域、长距离的煤炭运输成为我国能源运输体系的重要特征;(3)尽管煤炭运输方式在向铁路、水路和公路组合并用的多元化发展,但仍然不能满足旺盛的能源需求,煤炭运输瓶颈始终存在,变输煤为输电是缓解当前煤炭运输困难的一个途径。
关键词:
煤炭 能源供应 供应格局 运输格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宜强 赵媛
以我国省域煤炭资源丰度、煤炭经济水平以及煤炭资源流通条件三大要素为基础,借助威弗-托马斯组合系数,分析煤炭资源流动源地系统、汇地系统和源汇复合系统内各区域煤炭资源流动影响因素的组合关系,并以此对各种要素组合类型区域进行划分,将源地系统划分为资源-经济复合型和资源-交通复合型两大类型区域;将汇地系统划分为经济主导型和交通带动型两大类型区域;将源汇复合系统划分为资源-经济复合型、经济主导型和交通主导型三大类型区域。在此基础上还分析了各类型区域煤炭资源流动的主导要素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高天明 沈镭 刘立涛 刘粤湘
应用洛伦茨曲线对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生产及消费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煤炭分布与生产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在空间上表现出显著的不均衡性(0.716 1/0.683 8>0.4),而消费与人口则表现出了较好的均衡性(0.273 8<0.4)。煤炭产消地的分离,导致了中国煤炭的北煤南运、西煤东运。2009年中国煤炭输出源地有:山西、内蒙古、陕西、贵州等省份,煤炭交汇中心有:河南、安徽、河北等省份,煤炭汇流中心有:山东、江苏、浙江等。从源地来看,山西的煤炭资源服务范围不断缩小,服务强度主要集中在邻近的省份,山西煤炭主要通过煤运北、中通道,输往华北,部分运往华东,南通道运输沿线的煤炭输往河南、江苏、山...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雅琳 高吉喜 李咏红 韩永伟 陈艳梅
根据江苏省煤炭输入和输出的数据,运用GIS手段,分析了江苏省煤炭的流量及流向,2006年江苏省主要的煤炭来源省为山西、安徽、陕西、河南、山东和甘肃6省。对江苏省煤炭调入的原因分析可以看出:江苏省每年所消费煤炭的80%以上需要从外省调入,且调入量逐年增大。2000年以来,江苏省铁路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煤炭调入需求,因此公路和水路成为江苏省煤炭调入的重要渠道,交通状况的完善是影响江苏省煤炭调入量的重要因素;从经济等因素与江苏省煤炭净输入量的单因子分析可以看出,江苏省煤炭资源的净输入量与第二产业贡献率、地区生产总值、人口数量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等四项指标在0.01水平上相关程度显著;与第三产业贡献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媛 于鹏
我国煤炭资源生产与消费在空间上的错位性分布,使其流动成为一种广域性、大规模的空间现象,煤炭流输通道成为煤炭供需平衡的关键所在。文章首先将我国30个煤炭资源流动省(市、区)划分为三大系统输出源地系统、输入汇地系统和后备资源储备系统,在分析我国铁路、公路、水路和管道流输通道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在进一步完善煤炭铁路和公路流输通道的同时,大力提高水路煤炭运输能力,并从长远考虑重视发展管道运输系统。
关键词:
煤炭资源 空间流动 基本格局 流输通道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宇 周梅芳
煤炭资源税改革在即,作为占一次能源消费结构70%以上且具有高碳排放的基础性能源,其税制改革必将对国民经济产生系统性的影响。尤其是考虑到下游电价是否市场化和税收是否返还等问题,资源税改革的经济影响评估将更加复杂。为此,本文利用CGE模型,在无税收返还电价管制、无税收返还电价市场化、税收返还电价管制、税收返还电价市场化四种情景下,模拟征收5%煤炭资源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煤炭资源税改革对经济有微弱的负面冲击,考虑税收返还情景下,不但可以抵消冲击,还可以拉动GDP小幅增长;煤炭资源税改革并不会推高CPI,放开电价管制及考虑税收返还对物价的抑制效果更明显;煤炭资源税改革有利于改善内需结构,同样...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刚 梁凤艳 牛冲槐
基于中心-腹地模式观,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测算由晋陕豫冀蒙组成的煤炭资源聚集区内地区间科技协同创新绩效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晋豫、晋冀、晋蒙科技协同创新绩效相对不理想;晋陕科技协同创新绩效较高、协同投入与产出比相对良好,分别集聚了省内主要科技资源的太原市和西安市在形成中心-腹地模式的科技协同创新关系方面潜力较大。鉴于将来有较大可能形成科技资源以西安市为中心向山西省境内城市辐射的局面,提出山西省应主动承接陕西省科技辐射等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岳宝德
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按照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将其发展阶段分为传统经济阶段、工业化初级阶段、全面工业化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全面工业化阶段,并将逐渐迈入后工业化阶段,传统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经济模式将难以为继,经济发展阶段的演进将倒逼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和能源消费模式的变革。文章在梳理现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我国煤炭资源消费情况与大气污染状况进行结合分析,并研究了相应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及约束条件,进而对煤炭资源消费模式转型升级的路径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
大气污染 煤炭消费 转型路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谭旭红 王艳艳
我国煤炭资源有偿使用试点范围扩大至八省,标志着历史上全国最大规模的煤炭资源资产市场化进程正式揭幕。科学合理地对煤炭资源资产进行估价是实现煤炭资源资产有偿使用的关键和前提。目前,收益现值法是评估煤炭资源资产价值的主要方法,但是收益现值法无法考量煤矿经营者在经营管理中拥有的灵活性,容易低估煤炭资源资产价值。只有构建基于期权的煤炭资源资产估价模型,才能用实例证明该模型比收益现值法更能提高煤炭资源资产的价值。
关键词:
煤炭资源资产 有偿使用 期权 估价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菊娥 钱冬 吕振东 熊洁
煤炭资源税调整是实现节能减排、推动低碳经济重要的价格调控手段,全球金融危机与我国经济回暖给煤炭资源税调整提供了有利时机。本文基于我国实际情况构建了中国能源CGE模型,测算了从价征收不同煤炭资源税税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随着煤炭资源税税率的逐步提升,煤炭需求量减少幅度大于GDP减少幅度,能有效降低单位GDP煤耗,并且对CPI的影响较小。从行业影响来看,价格受影响最大的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产出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依次是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四个行业。受影响较大的行业均是节能减排重点行业。建议政府应将目前的资源税费合并,成为...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资源税调整 中国能源CGE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