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11)
2023(15557)
2022(13344)
2021(12520)
2020(10511)
2019(24036)
2018(23711)
2017(45404)
2016(24603)
2015(27430)
2014(26936)
2013(26919)
2012(24658)
2011(22385)
2010(21874)
2009(20052)
2008(19433)
2007(16665)
2006(14436)
2005(12536)
作者
(72654)
(60630)
(60095)
(56963)
(38200)
(28956)
(27030)
(23820)
(22978)
(21258)
(20523)
(20406)
(19038)
(19006)
(18565)
(18451)
(18110)
(18048)
(17271)
(17052)
(15193)
(14625)
(14569)
(13556)
(13487)
(13306)
(13215)
(13192)
(12119)
(11950)
学科
(101947)
经济(101843)
管理(69319)
(66473)
(53260)
企业(53260)
方法(47241)
数学(41418)
数学方法(41057)
(27979)
中国(27678)
(24116)
业经(22469)
(22359)
(20667)
贸易(20659)
(20135)
地方(19689)
环境(19414)
农业(18828)
(17109)
技术(16349)
(15849)
(15077)
(14665)
财务(14604)
财务管理(14585)
产业(14480)
(14296)
银行(14227)
机构
大学(353984)
学院(350520)
(146694)
经济(144049)
管理(139300)
研究(123122)
理学(122257)
理学院(120918)
管理学(118964)
管理学院(118380)
中国(89665)
科学(77796)
(75441)
(63409)
(62221)
(61703)
研究所(57728)
业大(57134)
中心(54239)
财经(51139)
农业(50345)
北京(47563)
(47353)
(46873)
经济学(44977)
(44413)
(44265)
师范(43883)
经济学院(40805)
(38538)
基金
项目(250564)
科学(196608)
基金(184008)
研究(177010)
(163406)
国家(162140)
科学基金(137806)
社会(113893)
社会科(108138)
社会科学(108108)
基金项目(98266)
(95939)
自然(90910)
自然科(88772)
自然科学(88744)
自然科学基金(87174)
(81773)
教育(79057)
资助(75537)
编号(69063)
重点(56361)
(55373)
成果(54347)
(54001)
(52374)
创新(49002)
科研(48314)
国家社会(47877)
课题(47188)
教育部(46924)
期刊
(151235)
经济(151235)
研究(99587)
学报(62583)
中国(61010)
(56907)
科学(55919)
管理(48548)
大学(46299)
学学(44048)
(43981)
农业(39818)
教育(30962)
技术(26743)
经济研究(25917)
(25472)
金融(25472)
业经(24596)
财经(24557)
(21143)
(21132)
问题(20284)
科技(18614)
(16928)
技术经济(16801)
图书(16779)
(16623)
业大(16318)
资源(16300)
理论(15670)
共检索到492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颖  张莉  
污染产业的发展必须处理好增加产出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文章采用产业竞争力模型和DEA模型,运用我国10个污染产业与30个省份2007—2014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污染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污染产业转移与环境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1)2014年我国沿海发达省份污染产业发展仍具有竞争力;(2)污染产业由经济较发达省份向经济欠发达省份转移;(3)污染产业转出省环境效率随污染产业转出下降,大多数承接污染产业省份环境效率随污染产业转入下降,我国省际污染产业转移没有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宋爽  樊秀峰  
污染产业的有序转移关系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环境压力的缓解。笔者将双边环境规制纳入拓展引力模型,对中国区域间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动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治污绩效型环境规制能够有效抑制污染产业的转入,而治污投资型环境规制的作用则相反;污染产业转出地的正式环境规制和污染产业承接地的非正式环境规制对污染产业区际转移的影响显著;需求因素对污染产业转移的影响不容忽视,双边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和相近的地理位置显著地增加了污染品区际贸易,决定了污染产业转移的粘性特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宋爽  樊秀峰  
污染产业的有序转移关系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环境压力的缓解。笔者将双边环境规制纳入拓展引力模型,对中国区域间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动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治污绩效型环境规制能够有效抑制污染产业的转入,而治污投资型环境规制的作用则相反;污染产业转出地的正式环境规制和污染产业承接地的非正式环境规制对污染产业区际转移的影响显著;需求因素对污染产业转移的影响不容忽视,双边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和相近的地理位置显著地增加了污染品区际贸易,决定了污染产业转移的粘性特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嘉宾  
近年来产业转移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更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文章实证分析了产业转移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接受产业转移的同时这些承接地的环境污染会越来越严重,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中华  梁爽  
污染随着污染产业转移改变传播路径,并对转入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文章构建区域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对污染产业在中国的转移路径以及转移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污染产业相对转移趋势明显,尚未发生大规模绝对转移,总体上遵循从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路径,东部处于净转出状态。建立区域污染物的因素分解模型,间接研究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地区污染产业的转移有利于区域环境的改善,中西部地区大量承接污染产业,且多处于产业增长状态,污染产业转移大大增加了地区环境污染的发生几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中华  梁爽  
污染随着污染产业转移改变传播路径,并对转入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文章构建区域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对污染产业在中国的转移路径以及转移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污染产业相对转移趋势明显,尚未发生大规模绝对转移,总体上遵循从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路径,东部处于净转出状态。建立区域污染物的因素分解模型,间接研究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地区污染产业的转移有利于区域环境的改善,中西部地区大量承接污染产业,且多处于产业增长状态,污染产业转移大大增加了地区环境污染的发生几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污染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产生了相当大的破坏。作为发展中国家之一的中国,由于开放度的不断扩大,在获得一定的经济利得的同时也为环境的破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本文主要从外商直接投资的角度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对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进行定性和实证分析,发现影响污染密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的影响因素包括产业规模、环境管制、要素禀赋以及产业开放政策四个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红岩  王静  秦志琴  董威励  
首先构建污染密集指数来分辨挑选出污染密集型产业,通过计算基尼系数以及产业集中率来判断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时间转移特征和空间转移特征;最后运用2000~201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建模回归,从而得出影响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存在转移,其转移方向为由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受到经济外向度、创新能力的影响,其对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影响方向,经济发展状况、产权制度对其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平  张鹏鹏  
文章在区分正式环境规制与非正式环境规制的基础上,分析了环境规制影响产业区际转移的理论机制,进而选取2003-2013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运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环境规制影响产业转移的门槛特征与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正式环境规制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区际转移有显著的影响,且随着正式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会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产生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验证了两者之间存在门槛特征和空间异质性。非正式环境规制整体上推动了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区际转移,显现了非正式规制的经济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志强  苗长虹  
以中国31个省市为例,运用基尼系数和产业集中率等指标对2000~2014年污染产业转移的空间特点进行了阐述,并构建计量经济模型考察污染产业转移与污染转移的关系。结果显示:污染产业的省域分布呈先集中后分散的特征,且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集聚变化特点,包括先集中后分散、趋于集中和趋于分散三种类型,多数行业逐渐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2000~2014年东部省份的污染产业以转出为主,中西部内陆省份污染产业的承接规模上升;污染产业的转移会造成工业污染的转移,对工业废水和工业废气污染转移的作用尤为明显,说明承接地应针对承接转移产业来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提高环境管制力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侯伟丽  方浪  刘硕  
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环境管制的严格程度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否吸引污染密集型产业向环境管制较弱的地区转移?本文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环境管制与产业区际转移间的关系,提出"污染避难所"效应在中国存在的可能性,进而利用1996-2010年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实了该效应的存在:从总体上看,该效应的显现存在一定的滞后,滞后1期时效应最明显;分时段的分析显示,随着我国环境管制强度整体加强和产业结构变化,"污染避难所"效应增强。同时原有污染密集型产业基础较好、区域市场规模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吸引力加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婷婷  
关键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姚志毅  
文章通过对EKC在我国检验的基础上,分别剔除FDI、出口额和进口额三个产业转移指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后重新考察EKC在我国的检验。结果表明:产业转移指标改变了原来的EKC转折点位置。在三个产业转移指标中,FDI对经济的贡献最大,其次是出口;而对环境的负作用以出口影响最大,其次是FDI;进口虽然对我国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没有改善环境质量,相反在某种意义上加重了本国的环境污染。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宋爽  
使用Moran指数和LISA指数剖析了污染产业投资区位转移的空间路径,从理论上剖析了环境规制空间外溢性的产生机理,基于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环境规制在污染产业投资区位转移中的空间外溢效应。发现中国污染产业投资的转移存在着空间上的路径依赖和时间上的转移粘性特征,表现为以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为中心缓慢向周边扩散的"晕轮模式";提高环境规制强度能显著抑制污染产业投资,但这种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周边邻近地区普遍加强环境规制的作法所导致。因此,应注重环境政策的同步性和协同性,联防联控的区域性环境规制政策能有效推动污染产业向外转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翟柱玉  张军峰  方虹  
为了研究污染产业转移与中国西部地区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文章首先基于考虑环境因素的Malmquist-Luenberger(ML)指数测算了2003—2015年中国西部11个省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化情况,随后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污染产业转移以及其他因素对于西部地区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中国西部地区工业行业全要素增长率呈现递增趋势,但各个省份工业生产率存在较大差异,技术进步是推动工业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忽视环境因素低估了西部地区工业行业生产率的增长率。另外,污染产业转移促进了西部地区工业行业生产率的增长,环境治理投资、研发投入与西部地区工业生产率显著正相关,对外直接投资、国有企业占比与西部地区工业生产率显著负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