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47)
- 2023(15211)
- 2022(13093)
- 2021(12329)
- 2020(10230)
- 2019(23647)
- 2018(23297)
- 2017(44268)
- 2016(23909)
- 2015(27061)
- 2014(26590)
- 2013(26398)
- 2012(24470)
- 2011(22384)
- 2010(22091)
- 2009(20249)
- 2008(19851)
- 2007(17060)
- 2006(15096)
- 2005(13269)
- 学科
- 济(100606)
- 经济(100498)
- 管理(71575)
- 业(65683)
- 企(54004)
- 企业(54004)
- 方法(47040)
- 数学(41025)
- 数学方法(40590)
- 中国(27886)
- 农(25645)
- 财(23060)
- 学(22856)
- 业经(21145)
- 环境(19710)
- 贸(19472)
- 贸易(19463)
- 技术(19055)
- 易(18934)
- 地方(18848)
- 农业(17354)
- 和(16814)
- 制(16285)
- 理论(15739)
- 划(15287)
- 务(14194)
- 财务(14124)
- 财务管理(14104)
- 银(14102)
- 银行(14054)
- 机构
- 大学(353477)
- 学院(347969)
- 济(143933)
- 经济(141095)
- 管理(138254)
- 研究(122029)
- 理学(120686)
- 理学院(119299)
- 管理学(117293)
- 管理学院(116679)
- 中国(89275)
- 科学(76454)
- 京(76180)
- 财(61945)
- 所(61539)
- 研究所(56896)
- 农(55641)
- 中心(53531)
- 业大(52092)
- 财经(51297)
- 北京(48447)
- 江(48011)
- 范(47262)
- 经(46969)
- 师范(46862)
- 经济学(44419)
- 院(44170)
- 农业(43802)
- 经济学院(40298)
- 州(39111)
- 基金
- 项目(245098)
- 科学(193937)
- 基金(180852)
- 研究(176830)
- 家(159187)
- 国家(157999)
- 科学基金(135176)
- 社会(113603)
- 社会科(107902)
- 社会科学(107872)
- 基金项目(96096)
- 省(92418)
- 自然(88077)
- 自然科(85998)
- 自然科学(85974)
- 自然科学基金(84464)
- 教育(79959)
- 划(79151)
- 资助(74091)
- 编号(69668)
- 成果(55970)
- 重点(55164)
- 部(55147)
- 发(52145)
- 创(50758)
- 国家社会(48078)
- 课题(47781)
- 创新(47502)
- 教育部(47043)
- 科研(46602)
- 期刊
- 济(150295)
- 经济(150295)
- 研究(101711)
- 中国(63019)
- 学报(57397)
- 科学(53993)
- 农(49219)
- 管理(48889)
- 财(43996)
- 大学(42594)
- 学学(39860)
- 教育(35675)
- 农业(35322)
- 技术(29898)
- 融(24914)
- 金融(24914)
- 经济研究(24887)
- 财经(24715)
- 业经(22533)
- 经(21169)
- 图书(20384)
- 问题(19982)
- 业(19295)
- 资源(18203)
- 技术经济(18103)
- 科技(17944)
- 贸(16440)
- 理论(16107)
- 版(15714)
- 世界(15574)
共检索到497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才志 赵良仕 邹玮
基于省际水足迹和灰色水足迹等的面板数据,论文利用带有"非期望"产出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度了1997—2010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水资源全局环境技术效率,并与未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度水资源技术效率进行了对比;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考虑"非期望"产出的中国省际水资源全局环境技术效率和未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技术效率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这两种情况下的中国省际水资源技术效率都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通过LM检验和稳健LM检验,中国省际水资源技术效率存在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借助于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省际水资源全局环境技术效率和技术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方向存...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 环境技术效率 空间计量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才志 赵良仕
基于省际水足迹和灰色水足迹等的面板数据,利用带有"非期望"产出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出中国省际的水资源利用环境技术效率,利用聚类分析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研究了水资源利用环境技术效率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东部的水资源利用环境技术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中国各地区水资源利用环境技术效率呈现出正的空间相关性特征,存在着空间集聚特征。HH集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一带;LL集聚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在空间分布上较稳定;HL集聚和LH集聚省市较少,各时期均有变化。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模型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价环境规制背景下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才志 姜坤 赵良仕
绿色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在对传统水资源效率研究的基础上,论文界定了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概念与内涵。基于数据包络技术,进行水资源绿色效率测度,将其与传统的水资源经济效率、环境效率测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运用ESDA方法进行空间格局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社会维度效应对水资源整体利用效率改进有积极作用;3种水资源利用效率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并且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水资源环境效率波动最大,水资源绿色效率次之,水资源经济效率稳定性最好;水资源绿色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密切的关系,经济发达地区的水资源绿色效率高,但是经济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峰 宋晓娜 薛惠锋 王海宁
工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空间收敛效应检验是提高区域水资源分配与工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环节。通过测度中国30个省级区域1997—2014年工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并选取全局莫兰指数对各省级区域工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空间关联特性进行探讨,进而基于工业水资源利用效率面板数据,分别检验工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空间σ收敛与β收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工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表现为全局正向相关性,且其相关水平逐步提升;σ收敛于全国层面,呈现"整体发散,局部收敛"的基本演变特征,东部地区效率指数标准差要明显大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说明东部地区工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性相对显著;绝对β收敛测算发现东部与中部地区内各区域工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差异正在逐步缩小,而西部无趋同收敛的趋势;在引入区域自然禀赋、经济水平、产业结构、高技术导向水平、用水结构和社会水平环境变量的条件β收敛测度中,单控制变量测度下仅社会水平对全国层面工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条件β收敛的作用呈非显著性;多控制变量测度条件下,自然禀赋、高技术导向水平是促进全国层面工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条件β收敛的重要原因;而各环境变量对东、中和西部地区的效率绝对与条件β收敛性作用均存在明显差异性。
关键词:
工业水资源利用 效率 空间收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海良 黄德春 张继国 田泽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其核心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本文使用2003年-2009年中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选取基于投入导向的DEA模型,测算出各省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Ma-lmquist指数测算出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再将面板数据分区域对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近年来水资源利用效率变化的分界点出现在2007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依次递减;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增长都可导致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改善,但技术进步由于回弹效应使得影响值较小;技术进步对中部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最为明显,而对西部地区效果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志伟 温孝卿
将工业用水、工业废水排放和工业产出纳入统一分析框架,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对2000-2010年中国30个省份水资源与水环境双重约束下的工业效率进行了测度,并对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如果将水资源和水环境因素考虑在内,上海等6个省份的工业效率始终处于最佳实践边界,黑龙江等省份的效率水平则相对较低。从地区角度看,东部地区水资源与水环境双重约束下的工业效率最高,西部次之,中部地区最低,且大部分地区效率提升进程自2004年之后出现停滞。回归结果显示,国有工业占比、资本—劳动比、FDI、对外贸易和人均水资源使用量五项指标对水资源与水环境双重约束下的工业效率存在一定负向影响。同时,经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剑锋 佟金萍 王慧敏 王圣
基于全局DEA方法测算了1997~2015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农业用水全局技术效率,并运用Moran’s I指数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农业用水效率的空间关联度和空间效应。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农业用水全局技术效率表现出整体稳定上升但地区间不平衡的特征,且地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2)空间计量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地区之间农业用水全局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农业用水效率不仅受到邻接地区的影响,还会受到非邻接地区的影响;除了地理因素之外,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相近也有利于地区间农业用水主体相互学习高效率的用水模式,从而引发农业用水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整体农业用水效率的提升;(3)总用水量中农业用水量所占的比例高,会使得农业用水效率显著降低;水利设施建设以及农业机械化程度都会对农业用水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爱军 方先明
水是战略性经济资源,中国是全世界13个人均水资源贫水国家之一,为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确保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节水目标,关键是用水效率水平。在当前的经济、技术水平下,中国未来可能实现的节水潜力在于省际之间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差异,科学地计算各个省域的用水效率就成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应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测算省域的用水技术效率;将用水量引入C—D生产函数,计算出考虑水资源因子的省域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相关分析方法研究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别,省际的用水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都存在差异,两者之间存在空间相关,有空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才志 王雪利 王嵩
技术进步及其偏向性是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改善协调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文章基于环境约束视角,利用绿色GDP、物质资本存量和生态服务价值加总的资本存量、就业人数等数据估算了2004—2015年间环境约束条件下中国的技术进步偏向指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对技术进步偏向指数与绿色经济增长的关系和影响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要素存在互补性的基础上,虽然劳动力成本在逐渐提高,但资本要素的快速积累导致技术进步偏向资本。在空间上,绿色GDP和技术进步偏向指数均存在空间自相关。受到经济权重影响,技术进步的劳动偏向对当地的绿色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而间接效应和总效应上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和人力资本都与绿色GDP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应促进技术的有偏发展,逐步实现绿色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赫
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效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力资源所在区域宏观经济的发展态势。通过理论模型论证,实证调研,对中国分省际的人力资源开发进行了定量测度研究。通过定量研究,确定了中国分省际人力资源开发存在较大差异,并结合人力资源开发较为领先的地区,对人力资源开发相对滞后的地区给出了具体的提升对策与路径。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开发效率 投入产出 省际 测度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世琴 尹天宝 阳杨
运用DEA-BCC模型测算我国2005—2016年30个省(区、市)科技金融效率,并建立相应空间面板模型对影响科技金融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际科技金融效率区域差异较大,整体水平相对偏低,只有少数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科技金融效率达到了有效生产前沿面;除研发投入强度对科技金融效率有负向影响外,科研氛围、高技术产业资金规模等影响因素对科技金融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为此,提出有效促进地区科技金融效率提高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凯 陆海曙 陆玉梅
中国结构性缺水和资源型缺水"双缺"现象共存,亟需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本文选取"资源禀赋-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重属性约束下的水资源承载力作为投入变量,构建无需强制性调整环境因素和统计噪音影响的RAM-SFA-RAM组合效率测度模型,基于中国31个省份2003—2017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选取三重属性约束下的水资源承载力测度水资源利用效率更贴合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中国水资源承载力在研究期内具有稳步增长态势,呈现东低西高、北低南高分布格局;(2)环境规制因素对投入变量过剩松弛和产出变量不足松弛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R&D经费支出对劳动力投入过剩的松弛始终为负向影响,人口密度对投入和产出变量松弛的影响呈现窄幅正负波动,植被覆盖率对投入和产出变量松弛均为正向影响;(3)在剔除统计噪音和环境规制影响后,中国南方大部分省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值有所提升,北方大部分省份有所降低,表明统计噪音和环境规制因素对不同省份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因此,在制定政策时应当因地制宜、因省施策,同时需完善水资源管理监管制度,积极构建水权交易市场促使水资源市场化配置"流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时润哲 李长健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实施合理的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无论是在促进生态保护方面还是在协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2004—2018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水资源补偿相关数据,在测算各省市水资源生态补偿综合绩效、水足迹、灰水足迹的基础上,使用双目标决策的序列DEA-SBM方法,分析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生态补偿效率,探讨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生态补偿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5—2018年间反映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水资源生态补偿效率变化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变动呈“W”型波动特征,总体呈现出东部地区偏高,中部和西部地区偏低的分布格局。城乡消费公平与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对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生态补偿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在绿色化协同水平指标的调节作用下,生产性投入的提升与城乡分配公平的提升均能够提高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生态补偿效率。因此,从改善资本投入结构、重视城乡协调发展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三个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提升水资源生态补偿效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邓光耀 韩君 张忠杰
利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并研究技术进步所引起的水资源回弹效应。结果表明:(1)中国各省水资源利用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从总体上来说水资源利用效率呈增长的趋势;(2)中国水资源利用存在回弹效应,并且存在省份上的差异。最后,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邓光耀 韩君 张忠杰
利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并研究技术进步所引起的水资源回弹效应。结果表明:(1)中国各省水资源利用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从总体上来说水资源利用效率呈增长的趋势;(2)中国水资源利用存在回弹效应,并且存在省份上的差异。最后,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