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51)
- 2023(14554)
- 2022(12155)
- 2021(11319)
- 2020(9828)
- 2019(22886)
- 2018(22617)
- 2017(43388)
- 2016(23371)
- 2015(26653)
- 2014(26438)
- 2013(26484)
- 2012(24360)
- 2011(22002)
- 2010(22264)
- 2009(21108)
- 2008(21208)
- 2007(18909)
- 2006(16390)
- 2005(15022)
- 学科
- 济(107495)
- 经济(107387)
- 业(89393)
- 企(78559)
- 企业(78559)
- 管理(77682)
- 方法(51809)
- 数学(43153)
- 数学方法(42535)
- 农(31804)
- 财(30384)
- 业经(29883)
- 中国(28103)
- 农业(22015)
- 务(21375)
- 财务(21327)
- 贸(21308)
- 贸易(21295)
- 财务管理(21294)
- 易(20720)
- 制(20675)
- 企业财务(20109)
- 技术(19130)
- 和(18321)
- 地方(17714)
- 理论(17664)
- 学(17565)
- 策(16484)
- 划(16388)
- 银(15019)
- 机构
- 学院(344252)
- 大学(342131)
- 济(149779)
- 经济(146893)
- 管理(137441)
- 理学(118336)
- 理学院(117086)
- 管理学(115111)
- 管理学院(114464)
- 研究(113858)
- 中国(90517)
- 京(72722)
- 科学(68339)
- 财(67196)
- 农(58114)
- 所(57780)
- 财经(53829)
- 中心(52294)
- 研究所(52269)
- 江(51536)
- 业大(49228)
- 经(48957)
- 北京(46258)
- 经济学(46072)
- 农业(45827)
- 范(42067)
- 经济学院(41720)
- 师范(41689)
- 院(40748)
- 州(40612)
- 基金
- 项目(224733)
- 科学(178733)
- 基金(166102)
- 研究(163132)
- 家(144411)
- 国家(143252)
- 科学基金(124290)
- 社会(105791)
- 社会科(100452)
- 社会科学(100424)
- 基金项目(87246)
- 省(86493)
- 自然(80497)
- 自然科(78756)
- 自然科学(78736)
- 自然科学基金(77393)
- 教育(74151)
- 划(72455)
- 资助(69042)
- 编号(65254)
- 成果(51983)
- 部(50414)
- 重点(50364)
- 创(48743)
- 发(48229)
- 创新(45015)
- 国家社会(44541)
- 业(44224)
- 课题(43995)
- 科研(43408)
- 期刊
- 济(164833)
- 经济(164833)
- 研究(99631)
- 中国(65031)
- 财(54487)
- 管理(53039)
- 农(52822)
- 学报(49255)
- 科学(48338)
- 大学(37669)
- 农业(36207)
- 学学(35437)
- 技术(32001)
- 融(30367)
- 金融(30367)
- 教育(29574)
- 业经(27367)
- 财经(27085)
- 经济研究(27071)
- 经(23445)
- 业(22741)
- 问题(21756)
- 技术经济(20260)
- 统计(19348)
- 贸(19057)
- 策(17813)
- 世界(17526)
- 图书(17307)
- 商业(16412)
- 国际(16412)
共检索到512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文锋
利用空间基尼系数、区位熵指数和集中化指数对中国服务业的空间分布及其分布模式进行分类研究表明:中国服务业增加值较高的省市区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服务业增加值相对较低;各省区间服务业增加值的差异程度在1995~2017年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同时形成了较强的空间集中分布格局。从服务业空间分布看,服务业增加值较高的地区集中在山东、江苏、上海和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服务业增加值相对较低,尤其是宁夏、甘肃、青海和西藏等省区。在服务业空间分布差异方面,各省级行政区服务业发展规模的差异程度在1995~2017年间整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1995~2017年各地区服务业空间分布类型归属变化不大,从服务业绝对规模与相对比较优势组合关系看,广东、上海和北京等属于I型,山东、江苏、河北和河南等属于Ⅱ型,安徽、江西、云南、贵州和新疆等属于Ⅲ型,天津、山西、甘肃、海南和西藏等属于Ⅳ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畅 唐菁
文章测度了高端服务业综合发展指数,采用核密度估计法、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法、空间面板收敛模型对中国高端服务业的分布动态、区域差异及收敛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高端服务业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区域差异,梯度特征明显,区域间差异是高端服务业发展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全国及三大区域高端服务业发展呈现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趋势。应充分认识中国高端服务业发展的空间非均衡分布特征,强化区域协同发展理念,通过区域互动、内外联动,缩小高端服务业发展区域差异,发挥空间溢出效应,推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关键词:
高端服务业 分布动态 区域差异 空间收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浩 濮励杰 张鹏
采用全国县城所在的建制镇与所有设市城市数据,以省区作为基本研究单元,运用最近邻分析与种群分布理论定量分析了2009年城市体系空间分布的省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2009年我国各省区的城市空间分布格局以均匀分布为主,明显表现出集聚分布的仅有西藏、青海和新疆三省;通过对中国各省区城市分布与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各省区城市的空间分布模式与自然及社会经济因素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从各变量的重要性来看,影响区域城市空间分布形态最主要的因素是路网密度,其次分别是复种指数、人均耕地面积、土地垦殖率与城市化率;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获得足够的要素维持自身生长,各城市必定会最大化地攫取要素资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宋加强
根据2012年31个省级数据,本文发现我国各省份生产性服务业分布较制造业更平均,并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对我国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分布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空间分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华香 李善同
本文通过区位基尼系数、集中率、区位商等指标,分析了中国城市服务业空间分布的特征和演变趋势。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中国城市服务业总体的集聚水平较高,明显高于第二产业集聚水平,一半以上的服务业增加值只集中在服务业发达的30个城市。(2)中国城市服务业有明确的集聚方向。行政等级高、经济规模大的城市以及沿海城市是服务业的主要集聚区。(3)服务业呈现出不断上升的集聚趋势,带动了整体经济的集聚。
关键词:
服务业 空间分布 集聚 演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彦蓉 刘洪久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加快服务业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文章在传统DEA模型的基础上,采用DEA交叉模型对我国31个省份2005—2018年的服务业效率进行了评价,并运用全局Moran’s I、Moran散点图、LISA集聚图和半变异函数分析了服务业效率的空间格局,结果显示:我国服务业效率省际差异明显,服务业效率最高的为东部地区,其次为中部地区,最低的为西部地区;我国省际服务业效率的空间非均衡性显著,集聚性和异质性并存,呈现“东高西低”的两极化分布格局。
关键词:
省际服务业效率 DEA交叉模型 空间格局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洁 王耀中
笔者基于新经济地理学构建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与关联产业的模型,采用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和空间计量方法,实证检验关联产业发展对本地和邻近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与生产性服务业相关最紧密的产业是制造业,制造业发展不仅会促进本地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分散化,而且在地区间的外溢效益显著;从区域城市群视角来看,不同区域城市群的制造业发展对本地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的影响相似,但仅东部区域城市群的制造业发展会推动邻近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分散布局;从行业细分视角来看,制造业发展对本地及邻近地区不同生产性服务行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差异显著。
关键词:
产业关联 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 空间分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苟文峰
中小企业具有共生、集群、离散三种分布形态,不同分布形态决定了中小企业具有不同的融资需求特性。本文有别于制度安排、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的一般研究视角,而是从企业分布形态差异的独特视角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症结进行了分析梳理,针对性地提出中小企业分布形态应向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垂直整合型产业集群方向转变,同时要以培育优化供应链融资环境和创新融资担保模式来疏解不同分布形态的中小企业融资瓶颈。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分布形态 产业集群 融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狄乾斌 王萌 张健
利用GWR模型并结合相关理论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人力资本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呈正相关作用,而2011年中西部地区其的贡献相对较低;创新能力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贡献为正,但存在减小的趋势;城市化水平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变化较大,由2005年和2008年的负相关转变为2011年的正相关;工业发展水平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贡献为正,高值区存在由东向西转移的趋势;对外开放水平与生产性服务业呈明显的负相关;市场规模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贡献为正,且有增强的趋势。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GWR 影响因素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玉英 欧阳志刚
我国已经入世,早已对我国电信市场虎视眈眈的外资,将大举进入我国电信服务业。外资的进入将对中国电信市场的竞争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移动通信、数据增值业务和寻呼业务市场都将面临被分割的局面。但内资、外资电信营运商到底能够占领多少市场份额,关键取决于各自企业边际成本的大小。
关键词:
电信服务业 外资 寡头垄断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易虹 李响
20世纪90年代,商务服务业在广州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广州的城市空间结构也经历着快速的变化。试图分析经济转型期内广州市商务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后,至21世纪初,广州的商务服务业已进入空间集聚的发展阶段。它们在城市中心的集聚,促进了广州CBD区域的形成。所表现的集中和分散并存的空间特征,体现了我国城市传统功能结构不断重构的空间过程。
关键词:
商务服务业 广州 空间 集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景华 王素素 陈敏敏
研究目标:考察中国服务业FDI分布的区域差异与动态演进趋势。研究方法: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方法研究中国服务业FDI分布的区域差异及来源,利用核密度的估计方法分析四大区域服务业FDI分布的动态演进。研究发现:中国服务业FDI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西部、东北地区的区域内差异最大,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区域内差异相对较小;东-西以及中-西的区域间差异在扩大,区域间差异是区域差异的最主要来源;整体来看中国服务业FDI分布的绝对差异在缩小。研究创新:基于四大区域视角,揭示服务业FDI分布的区域差异及来源,并分析其分布的动态演进趋势。研究价值:刻画中国服务业FDI分布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规律,为服务业开放条件下的服务经济区域协同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籽墨 余国新
文章首先基于超效率SBM模型对2006—2018年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然后借助Dagum基尼系数讨论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及来源,最后使用核密度估计方法探究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分布动态演进。结果显示:第一,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程度不高,且呈现显著的空间非均衡特征。2006—2018年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均值为0.4011,存在较大提升潜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是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低。第二,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空间非均衡问题仍在加重,尤其是东部地区与其他两大地区之间的差距更加明显。基尼系数分解表明,三大地区之间的空间非均衡问题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第三,全国整体及三大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均经历了下降的过程。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而全国整体和中西部地区并无明显极化特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绪华 李新
基于流空间理论,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中国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劳动力的空间分布效应,并刻画其流空间网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第一,流空间视角下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劳动力在地区积累具有积极的动态性和连续性,政府和市场作为两类支配主体,均对其空间分布具有影响;第二,根据政府权力和市场权力对地级市类型进行划分,发现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劳动力倾向于分布在“强政府+强市场”类型的地级市;第三,地级市间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劳动力流动愈发紧密,“强政府+强市场”类型的地级市是劳动力流入的重要节点,同时“劳动力流动”空间联系网络存在三类板块,分别为以“强政府+强市场”类型地级市为主的“净收益板块Ⅰ”,以“弱政府+强市场”类型地级市为主的“经纪人板块Ⅱ”,以“弱政府+强市场”类型地级市为主的“双向溢出板块Ⅲ”和以“弱政府+弱市场”类型地级市为主的“双向溢出板块Ⅳ”。
关键词:
流空间 劳动力 政府权力 市场权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虎 韩爱华
研究目标:从时空演进视角分析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分布的空间特征。研究方法:本文采用2003~2015年中国城市数据,基于Pareto指数测算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分布,基于Dagum基尼系数分解刻画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分布的空间差异,基于空间马尔科夫链模型分析相邻地区产业规模分布空间转移效应,深入考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分布的空间差异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分布在年度和省域层面产业空间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健性。Dagum基尼系数分解结果显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存在空间分异,空间马尔科夫链模型得到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分布受相邻省域的影响更加显著。研究创新:探索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分布空间特点,试图从时空角度理解近年来中国产业空间结构调整与动态演变规律。研究价值:有助于指导产业空间结构调整与产业空间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