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99)
2023(18142)
2022(15298)
2021(14212)
2020(12086)
2019(27512)
2018(26948)
2017(51369)
2016(28175)
2015(31407)
2014(30670)
2013(30871)
2012(28342)
2011(25571)
2010(25289)
2009(23597)
2008(23531)
2007(20572)
2006(18124)
2005(16104)
作者
(84524)
(70424)
(70039)
(66357)
(44795)
(33578)
(31574)
(27666)
(26785)
(25101)
(24209)
(23843)
(22411)
(22398)
(21942)
(21408)
(20997)
(20948)
(20216)
(20191)
(17763)
(17261)
(17065)
(16053)
(15780)
(15603)
(15536)
(15516)
(14163)
(14021)
学科
(117978)
经济(117835)
(98481)
管理(89507)
(86272)
企业(86272)
方法(54687)
数学(44836)
数学方法(44396)
(35338)
(33835)
业经(33199)
中国(30752)
农业(24630)
(24443)
(23649)
财务(23587)
财务管理(23561)
(22904)
贸易(22894)
企业财务(22359)
(22295)
(21768)
技术(21334)
(20463)
地方(20230)
理论(20045)
(18526)
环境(18024)
(17617)
机构
大学(410984)
学院(410202)
(168400)
经济(165296)
管理(161936)
研究(140663)
理学(140631)
理学院(139070)
管理学(136784)
管理学院(136070)
中国(105855)
科学(89592)
(87996)
(77997)
(74734)
(72331)
研究所(66565)
业大(66542)
农业(61953)
中心(61792)
财经(60954)
(59175)
(55733)
北京(55260)
(51351)
经济学(50986)
师范(50749)
(50275)
(47106)
经济学院(46218)
基金
项目(281690)
科学(221361)
基金(206397)
研究(199586)
(183117)
国家(181599)
科学基金(154687)
社会(127491)
社会科(120882)
社会科学(120849)
基金项目(109600)
(108938)
自然(102529)
自然科(100210)
自然科学(100177)
自然科学基金(98441)
(92392)
教育(90012)
资助(84754)
编号(78403)
重点(63464)
成果(62431)
(62143)
(60141)
(60131)
创新(55742)
科研(54393)
课题(53953)
(53535)
国家社会(53085)
期刊
(182753)
经济(182753)
研究(118048)
中国(72893)
学报(72254)
(71194)
科学(65406)
管理(60858)
(57739)
大学(53589)
学学(50976)
农业(49360)
教育(37621)
技术(33236)
(32787)
金融(32787)
业经(30631)
财经(30277)
经济研究(29626)
(28149)
(26073)
问题(24051)
技术经济(21460)
科技(20641)
(20490)
(19580)
世界(18935)
现代(18916)
业大(18760)
商业(18166)
共检索到593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戴永安  陈才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利用中国30个省级单位1994-2006年的建筑业面板数据,对中国建筑业效率的总体变动趋势及省际差异进行了研究,并且利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省际建筑业效率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建筑业综合技术效率偏低,且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纯技术无效率是主要根源。第二阶段研究结果表明:建筑业发达程度、城镇化水平和建筑业人均资产均显著提高了建筑业效率,而建筑业国有化程度和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则不利于建筑业效率的提高。推进建筑业市场化进程和加强建筑业投融资管理是提高中国建筑业技术效率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雪青  娄香珍  杨秋波  
我国建筑业存在着高消耗、高污染和低能效等问题。提高建筑业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对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区域建筑业为研究对象,在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框架下,基于30个省份2005-2008年的面板数据,利用DEA方法对各省的建筑业能源效率进行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省份建筑业能源效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黑龙江、上海和浙江效率最高,各年的效率值均为1,内蒙古和山东的效率最低,各年的效率值均不足0.3。在此基础上,本文从能源消费结构、产业发展程度、产业组织特征、辅助产业发展程度和科技水平5个方面选取10个变量,利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各变量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能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解维敏  
研究目标:研究中国不同省份的企业投资效率水平的差异,以及省际层面因素对地区企业投资效率差异的影响。研究方法:以2007~2016年我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并运用多元回归方程模型。研究发现:中国企业投资效率整体水平还存在投资效率偏离最优水平问题,但是样本期间内逐渐提升,而且不同省份间企业投资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东部地区企业投资效率长期保持较好水平,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企业投资效率较为接近,其次是东北地区,最差是西部地区。但自2014年以来,东北地区投资效率下滑厉害,成为投资效率最差的地区。进一步研究发现,地区层面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法律环境、非国有经济发展程度、政府干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的差异是解释地区间企业投资效率差异的重要原因。研究创新:为评价地区间企业投资效率差异提供了证据,也为理解地区间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差异提供了新的解释。研究价值:完善地区制度环境,提高企业投资效率、缩小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崔秀敏  
以2001~2010年29个省份建筑业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参数型随机前沿分析的SFA方法,对我国建筑业技术效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建筑业技术效率水平不高,存在显著的技术非效率,且资本产出弹性系数大于劳动产出弹性系数,说明中国建筑业发展属于明显的资本驱动。固定资产投资率、建筑业产业发达程度及动力装备率对建筑业技术效率具有正效应,但后两者对建筑业技术效率的正效应不显著,而国有企业占比对建筑业技术效率具有负效应,并进一步分析其原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雷玉桃  黄丽萍  
本文依据中国31个省2002-2013年的面板数据,运用SFA方法测算和对比分析各省每年的工业用水效率值,并建立回归方程分别对全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工业用水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应提高节水意识和节水技术、鼓励循环用水、调整产业布局和优化工业结构、根据区域差异制定有区别的管理方案和制度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宗义  刘静  刘亦文  
我国省际能源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要进一步促进能源综合利用,需要在区域层面对能源效率差异形成的因素作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以寻求更加合理有效的促进宏观能源效率改进的理论与方法。本文基于2007年的截面数据,运用能很好地消除各因素间多重共线性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选取了14个变量来代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工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对外开放程度、投资水平、政府影响力、制度因素、能源价格和地理因素这10个因素,分析了各因素对能源效率地区差异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中外商投资比重、工业增加值中高耗能产业比重以及煤炭消费比重的差异是造成能源效率地区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这说明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屈小娥  
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能源效率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现象,能源利用效率高的省份几乎都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能源利用效率低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技术进步、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能源价格、制度因素等都对东部地区能源效率改进有积极作用,而中部地区同样因素的影响较弱,西部最小;制度因素对西部地区(除广西、重庆、四川外)大多数省份能源效率改进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明娥  曾国平  曹跃群  
通过合理界定公共资本内涵及统计范围,运用永续盘存法、"年龄—效率"函数谨慎测算1985~2013年中国省际生产性公共资本存量,并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探讨公共资本投入效率的变化趋势、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公共资本投入效率自1993年以来显著提升,并逐步替代技术进步成为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首要来源;沿海地区公共资本存量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长江中游、西南和黄河中游地区公共资本投入效率增速相对较快,西北地区公共资本规模及效率增速均处于落后状态;财政分权与公共资本投入效率增长呈显著正相关。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友志  顾红春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于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全要素能源效率框架,建立DEA模型,对2005-2010年中国省际建筑业能源效率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这一时期,建筑业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总体上有所提高,但是技术创新对于能源效率提高的作用还比较有限;能源效率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建筑业能源效率较高,中西部地区建筑业存在较为明显的能源低效利用。分析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企业实力和技术水平对建筑业能源效率的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冯博  王雪青  刘炳胜  
本文以省际建筑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04-201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DEA方法对各省建筑业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测度和评价。研究过程中,对各省建筑业二氧化碳排放进行测算,并将二氧化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全要素能源效率框架,使效率评价更科学、更能满足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建筑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和能源效率均存在较大差异;造成二氧化碳排放差异的原因主要有建筑业规模、人口密度、建筑材料流动性和城市化率,影响能源效率的因素主要有能源消费结构、科技水平、建筑业成熟度和辅助行业成熟度;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3个地区建筑业平均能源效率具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三大地区平均能源效率为东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立新   张家瑞  
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Markov链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2008—2020年中国省域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各地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变化幅度存在差异,中部和东部发展动力强劲,西部及东北地区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地区发展最为缓慢。(2)重心迁移速度有所加快,标准差椭圆面积不断缩小,东北方向的缩减趋势最为明显。(3)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全局空间关联特性显著,局部空间相关模式以东部地区的高-高集聚和西部地区的低-低集聚为主。(4)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跨越式转移难以实现,跃迁只发生在相邻等级;高值省份的正向溢出要大于低值省份的负向溢出。(5)规模增长、创新驱动、综合效益和绿色节能的障碍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对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制约作用逐渐增强;财政支持、城镇化进程、能源消费结构、科技创新能力对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钱丽  肖仁桥  陈忠卫  
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将农业碳排放量纳入农业生产效率研究框架内。首先,综合运用3个DEA模型,测算了2004—2010年中国30个省份农业生产效率,探索中国各省份、三大地区间的效率差异,并给出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4种模式,然后,利用Tobit模型检验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农业生产效率有所提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纯技术效率低下是制约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各省份、三大地区间效率差异明显,东部地区最高,而中西部地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有60%的省份农业资源利用模式为低经济低环境效率型,这些省份主要来自于中西部地区;农田抗灾能力、农村用电量和研发经费的提高对全国农业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亚明  陈宝珍  张成  
通过运用基于DEA理论考虑规模收益的BCC模型计算出我国大陆30个省份2014年的环境效率,并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对环境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挖掘影响环境效率的关键因素,并从效率视角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环境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这与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含义正好相反。同时研究发现图书馆数量、节能环保预算支出、农村现金消费支出以及外商投资总额对环境效率有正面影响,而固定资本投资、城市现金消费支出、煤炭储量、石油储量以及第二产业增加值对环境效率有负面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亚明  陈宝珍  张成  
通过运用基于DEA理论考虑规模收益的BCC模型计算出我国大陆30个省份2014年的环境效率,并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对环境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挖掘影响环境效率的关键因素,并从效率视角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环境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这与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含义正好相反。同时研究发现图书馆数量、节能环保预算支出、农村现金消费支出以及外商投资总额对环境效率有正面影响,而固定资本投资、城市现金消费支出、煤炭储量、石油储量以及第二产业增加值对环境效率有负面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祁神军  张云波  
运用经济投入-产出分析法,建立了基于能源消耗的产业碳排放强度模型和建筑业碳足迹模型,核算了我国建筑业1995~2009年期间碳排放的分布特征;运用Kaya恒等式,从能源结构效应、能源强度效应、产业规模效应、经济产出效应4方面分解了建筑业直接碳排放和隐含碳排放的变动趋势,探讨了我国建筑业未来实施减排的途径和对策。研究表明,建筑业能源结构强度和规模产业能源强度的进一步降低是建筑业节能减排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