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95)
- 2023(14195)
- 2022(11751)
- 2021(11103)
- 2020(9197)
- 2019(21259)
- 2018(20518)
- 2017(38739)
- 2016(19830)
- 2015(21918)
- 2014(21154)
- 2013(20792)
- 2012(18658)
- 2011(16712)
- 2010(16083)
- 2009(14401)
- 2008(13448)
- 2007(11201)
- 2006(9255)
- 2005(7761)
- 学科
- 济(84493)
- 经济(84419)
- 管理(60299)
- 业(58344)
- 企(48827)
- 企业(48827)
- 方法(41356)
- 数学(36974)
- 数学方法(36585)
- 中国(25174)
- 财(21929)
- 农(20968)
- 贸(20416)
- 贸易(20404)
- 易(20011)
- 技术(19440)
- 业经(18045)
- 地方(14309)
- 农业(14113)
- 技术管理(13931)
- 制(13711)
- 出(13564)
- 学(13468)
- 环境(12511)
- 银(12271)
- 银行(12266)
- 划(12038)
- 融(12022)
- 金融(12020)
- 和(12010)
- 机构
- 大学(273572)
- 学院(271238)
- 济(125140)
- 经济(123304)
- 管理(113420)
- 理学(100147)
- 理学院(99158)
- 管理学(97774)
- 管理学院(97257)
- 研究(87542)
- 中国(67155)
- 京(55079)
- 财(53716)
- 科学(48771)
- 财经(44570)
- 经(41183)
- 中心(41098)
- 经济学(40913)
- 所(39193)
- 经济学院(37228)
- 研究所(36065)
- 江(35776)
- 业大(35029)
- 农(33990)
- 范(33965)
- 财经大学(33910)
- 师范(33698)
- 北京(33672)
- 院(32369)
- 商学(31329)
- 基金
- 项目(196982)
- 科学(161264)
- 基金(150644)
- 研究(145802)
- 家(130370)
- 国家(129410)
- 科学基金(114799)
- 社会(100123)
- 社会科(95501)
- 社会科学(95484)
- 基金项目(80249)
- 省(73137)
- 自然(72193)
- 自然科(70775)
- 自然科学(70759)
- 自然科学基金(69572)
- 教育(66901)
- 划(62120)
- 资助(59300)
- 编号(55606)
- 创(46542)
- 部(45759)
- 国家社会(44220)
- 重点(43557)
- 成果(42907)
- 创新(42766)
- 发(41720)
- 教育部(40825)
- 人文(39806)
- 制(38105)
- 期刊
- 济(120866)
- 经济(120866)
- 研究(78510)
- 中国(47349)
- 管理(42390)
- 财(39850)
- 科学(36695)
- 学报(34076)
- 农(29079)
- 大学(28049)
- 学学(26335)
- 教育(24780)
- 技术(24120)
- 财经(21843)
- 经济研究(21795)
- 融(21162)
- 金融(21162)
- 农业(20692)
- 经(18949)
- 业经(18524)
- 问题(16569)
- 贸(16550)
- 技术经济(14370)
- 科技(13867)
- 国际(13668)
- 统计(13638)
- 策(13497)
- 世界(13362)
- 业(12645)
- 理论(11796)
共检索到379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金刚 沈坤荣 胡汉辉
本文利用2002—2012年中国31个省域统计数据,基于地理距离视角实证研究了中国省际外显、内隐知识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地理边界。本文研究发现,中国省际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其中外显知识空间溢出效应大于内隐知识空间溢出效应。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外显、内隐知识空间溢出效应均呈现下降趋势,但外显知识空间溢出效应在1 000千米范围外快速下降,而内隐知识在1 100千米范围外已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空间溢出效应。与简单增加研发人员和资本相比,促进研发人员交流互动及优化资本结构更能促进地区知识增长。
关键词:
外显知识 内隐知识 空间溢出 地理距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省 袭讯
在对知识溢出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海尔集团知识联盟、ofo共享单车研发联盟和华为产业园3个案例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溢出的虹吸效应、漏斗效应和极化效应。研究发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溢出的3个效应往往并存,对产学研而言既是机遇也是风险,核心企业对于知识溢出效应的激发极其重要。从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培育社会资本发展和改革政府科技管理职能3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向希尧 蔡虹
本文分析整理了国外目前采用专利引用替代法分析距离因素对知识溢出的影响的相关研究。通过与以往的研究范式进行分析对比,本文阐述了专利引用研究视角的产生背景和意义;然后在此基础上回顾和分析了运用专利引用数据对地理距离、社会距离以及两者交互影响知识溢出的机制进行的大规模实证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最后总结了专利引用研究视角的基本分析模式及其优缺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专利引用 知识溢出 地理距离 社会距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睿 孙雨芹 于渤
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2010—2019年28个省份自治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研究省际创新绩效溢出效应空间格局,分析三维距离对省域创新绩效空间溢出影响,探索通过区域创新能力构建促进创新强省创新绩效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省域创新绩效由低向高增长阶段对邻近省域产生回流效应;在高位增长阶段,对空间邻接和地理距离邻近、经济水平差距大的省域具有回流效应;对空间邻接、地理距离邻近和经济距离邻近省域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越接近,原始创新力对区域创新绩效溢出效应的促进越明显,且呈倒U型曲线趋势;经济水平差距是技术创新力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差距的关键因素;空间邻接和地理距离邻近是成果转化力空间正向溢出的关键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伟 董玉鹏
多种类型主体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发生知识溢出现象,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知识产权权益纠葛。公权力机构运用宏观政策治理措施保护协同创新知识产权权益,具有较强导向作用,但是容易产生过度引导,不适应知识演进、技术自身发展规律及市场要求。所以,协同创新组织知识产权管理与协调机制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实现产业创新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协同创新组织应建设与完善内部知识产权治理机制,实现知识产权系统化、集约化管理;同时,出于平衡"管制"僵化与"自治"无序后果考虑,政府可以通过强化建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的方式,间接对协同创新组织
关键词:
知识溢出 协同创新 知识产权 多元保障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浩然 衣保中
本文基于中国268个城市2003-2008年的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模型考察了地理距离因素对城市间溢出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间溢出效应随距离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形曲线过程,最优的溢出距离出现在50公里左右;城市间的外溢效应在180公里范围内表现得最为显著,200公里以外明显减弱。这一结论为我国当前经济圈域的划分提供了依据。研究还证实了科技投入、公共服务水平、金融条件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推动中国城市体系演变的关键因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宋丽娟 余泳泽
在创新文化体系中,图书馆是开展前沿领域原始性创新的主力军,也是技术要素市场中的重要供给方。创新主体在图书馆文化交流中能够获得更多的隐性知识,从而在产业研发和技术外溢等活动中有更好的表现。利用城市公共图书馆和工业企业专利引用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城市公共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对于工业企业创新知识溢出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表现为提升了所在城市企业的专利引用数量。这种溢出效应在东部区域、大型城市以及大型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城市公共图书馆建设所带来的创新知识溢出效应主要通过两个机制实现,一方面,公共图书馆的知识集聚功能促进了产学研合作,进而带来创新知识溢出;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建设能够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带来人力资本流入,从而实现创新知识溢出。此外,互联网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了城市公共图书馆的知识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余泳泽 夏龙龙
作为一种具有明显正外部性的非正式制度,信用文化对城市创新发展的影响正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基于中国各地级市的专利被引用数据,从社会信用文化“软”约束的独特视角出发,重点检验了社会信用文化对创新知识溢出的影响机制。实证发现:社会失信环境阻碍了城市创新知识溢出,不论是个人失信指标还是企业失信指标都验证了这一结论,尤其是在发达的大型城市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社会失信环境下企业融资约束程度的提高显著抑制了城市创新知识溢出的水平,而把人力资本管理与人才信用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中,进一步缓解创新知识的外溢“壁垒”;与此同时,考察失信名单公开的“冲击”效应和信用城市试点的“示范”效应,应用DID和DDD的检验方法,证实了信用政策能有效缓解失信对城市创新知识外溢产生的阻碍作用。研究结论对于建立健全事前甄别和失信惩戒制度,完善社会信用基础性法律法规,发挥政府诚信示范作用,从而营造优良的创新知识溢出环境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翔 张海晶 程发新 史烽
文章基于我国2006-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Romer知识生产函数和空间计量面板回归模型,探讨了地理距离约束下产学协同创新空间溢出效应的作用机理,并结合空间权重矩阵阈值调整模型,进一步分析了随地理距离衰减的产学协同创新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产学协同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真实存在,地理距离对产学协同创新的抑制作用在减弱;研发物质资本和研发人力资本均具有强外部性特征,且研发人力资本的空间外部性最为明显;产学协同创新在整体上存在明显的衰减效应,但是存在两个局部集聚区,即局部集聚区Ⅰ(时间距离在150分钟之内)和局部集聚区Ⅱ(时间距离在350到500分钟之间),其中局部集聚区Ⅰ的空间溢出效应更强。
关键词:
产学协同创新 空间效应 空间计量模型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创练 张帆 张年华
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地理距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重要因素,本文引入地理距离和技术进步等变量拓展了传统索洛模型,分析了区域经济增长的第三方效应,并采用空间滞后模型(SAR)、空间误差模型(SEM)和空间杜宾模型(SDM),实证分析了1997—2013年间中国280个主要城市的经济增长收敛特征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经济环境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较为显著,其中储蓄率、外商直接投资、人口增长率和技术进步均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与该区初期产出负相关,即初期产出较低的地区经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效应 条件收敛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创练 张帆 张年华
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地理距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重要因素,本文引入地理距离和技术进步等变量拓展了传统索洛模型,分析了区域经济增长的第三方效应,并采用空间滞后模型(SAR)、空间误差模型(SEM)和空间杜宾模型(SDM),实证分析了1997—2013年间中国280个主要城市的经济增长收敛特征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经济环境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较为显著,其中储蓄率、外商直接投资、人口增长率和技术进步均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与该区初期产出负相关,即初期产出较低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说明经济落后的地区比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相对更快,可见在全国范围内各大城市经济增长满足条件收敛规律。研究还表明,地理距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重要因素,区域内宏观变量对周边城市经济增长存在较强的溢出效应,即区域经济增长存在较强的第三方效应。分地区研究还表明,东部及中部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高于西部地区,但后者较前两者经济增长的收敛速度相对更快。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促进城市经济互动增长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效应 条件收敛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卢进勇 张航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企业产生的溢出效应或挤出效应早已成为学术界的热点研究问题,但多数研究中并未考虑这种溢出或挤出效应随距离变化而发生的改变。使用1998年至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以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FDI对于与其不同距离范围内本土企业生产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FDI将产生溢出效应亦或挤出效应主要取决于外资企业与受影响企业间的距离,当两者相距5公里的邻近距离时,内资企业会因强竞争机制而受到FDI的负向挤出效应,当两者相距200公里左右的较远距离时,内资企业会因集聚机制而受到FDI的正向溢出效应。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空间溢出效应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帅 张建清
本文构造了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首先通过ESDA分析了废气、废水、废物污染的空间效应,利用2000~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了动态面板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显示:(1)在地理空间权重矩阵下,废气、废水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而局部性的废物污染空间效应不强,三种污染在经济空间矩阵下,空间效应显著;(2)环境污染的时间滞后效应显著,且污染排放具有竞相减排的时空滞后效应;(3)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还检验了EKC假说,否定了"污染天堂"假说;(4)我们还通过分解空间效应识别了影响环境污染的长短效应、直间接效应,得出人口密度、产业结构的空间溢出效应长期显著。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空间杜宾模型 溢出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叶静怡 林佳 姜蕴璐
知识溢出是城市群的重要辐射功能。本文基于2001-2012年长三角城市群数据考察知识溢出、城市间距离对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地理和经济距离邻近性越高,高校知识溢出对城市创新正向效应越大;领先城市创新主要依靠自身的研发,并受到其他城市高校知识溢出的影响;落后城市创新同样受到其他城市高校知识溢出的影响,但自身研发的影响不显著。突破行政限制、依地理和经济邻近性进行规划,引导创新资源向领先城市集聚,将可能提高城市群的辐射作用和创新效率。
关键词:
知识溢出 距离 创新 城市群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余泳泽 唐孝妍
促进高校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已成为我国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也是实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举措。以高校设立技术转移机构为外生冲击,利用了中国工企数据库和专利引用数据,采用DID模型研究了高校基础研究对于创新知识溢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高校基础研究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创新知识溢出水平,表现为高校成立技术转移机构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的专利引用率和专利产出率;(2)高校成立技术转移机构能够促进产学研合作组织更加完整,使得创新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解决,从而促进高校基础研究的创新知识溢出效应。因此,政策制定者应该更加注重对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的转移转化能力培养,促进知识溢出,对于校企合作提供更多优惠政策,塑造良好的产学研环境,从而提升城市创新能力。
关键词:
技术转移 知识溢出 基础研究 高校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