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19)
- 2023(16952)
- 2022(14480)
- 2021(13628)
- 2020(11382)
- 2019(26125)
- 2018(25597)
- 2017(48981)
- 2016(26490)
- 2015(29781)
- 2014(29342)
- 2013(29419)
- 2012(26999)
- 2011(24680)
- 2010(24397)
- 2009(22488)
- 2008(21950)
- 2007(19069)
- 2006(16890)
- 2005(14633)
- 学科
- 济(110031)
- 经济(109916)
- 业(73949)
- 管理(68604)
- 企(51240)
- 企业(51240)
- 农(49265)
- 方法(48750)
- 数学(42684)
- 数学方法(42300)
- 农业(32566)
- 中国(30338)
- 贸(28321)
- 贸易(28307)
- 易(27531)
- 业经(26361)
- 财(23815)
- 学(23565)
- 地方(21787)
- 制(20048)
- 环境(16891)
- 技术(16412)
- 银(16062)
- 银行(15992)
- 发(15437)
- 行(15340)
- 理论(15308)
- 和(15184)
- 融(14924)
- 金融(14922)
- 机构
- 大学(383141)
- 学院(382522)
- 济(160059)
- 经济(157073)
- 管理(147832)
- 研究(135469)
- 理学(129461)
- 理学院(127987)
- 管理学(125827)
- 管理学院(125177)
- 中国(100580)
- 科学(85970)
- 农(85029)
- 京(81383)
- 所(69363)
- 业大(66819)
- 农业(66354)
- 财(66018)
- 研究所(63990)
- 中心(60395)
- 财经(54196)
- 江(53746)
- 北京(50858)
- 经(49751)
- 范(49277)
- 师范(48723)
- 院(48181)
- 经济学(48125)
- 经济学院(43657)
- 州(43115)
- 基金
- 项目(268741)
- 科学(210141)
- 基金(196467)
- 研究(190994)
- 家(174730)
- 国家(173290)
- 科学基金(146443)
- 社会(121939)
- 社会科(115377)
- 社会科学(115347)
- 基金项目(104827)
- 省(103618)
- 自然(96285)
- 自然科(94049)
- 自然科学(94020)
- 自然科学基金(92355)
- 划(87786)
- 教育(85449)
- 资助(79992)
- 编号(76215)
- 成果(60519)
- 重点(60445)
- 部(59628)
- 发(58176)
- 创(55673)
- 创新(52064)
- 课题(51864)
- 科研(51638)
- 国家社会(50955)
- 教育部(50137)
- 期刊
- 济(172079)
- 经济(172079)
- 研究(109511)
- 农(83551)
- 学报(69801)
- 中国(69550)
- 科学(61856)
- 农业(57061)
- 大学(52107)
- 学学(49663)
- 管理(48898)
- 财(45645)
- 教育(34725)
- 融(32405)
- 金融(32405)
- 业经(32340)
- 技术(28771)
- 业(28233)
- 经济研究(27600)
- 财经(25507)
- 问题(24872)
- 经(21870)
- 贸(21746)
- 版(20378)
- 科技(19584)
- 业大(19524)
- 世界(19354)
- 国际(18688)
- 技术经济(17971)
- 资源(17538)
共检索到550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肖艳 李嘉雨
采用2012—2020年中国31个省份24类农产品贸易数据,基于贸易变异率概括了省际农产品贸易的品类规模和结构变化特征,基于莫兰指数检验了省际农产品的贸易空间相关性,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定量分析了中国省际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省际农产品贸易进口结构变异率显著高于出口结构变异率;省际农产品贸易的空间依赖和交互式影响日益增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耕地平均机械拥有量、货运量、贸易开放度均对省际农产品贸易产生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增加对农业大省的农业补偿性财政转移,加大农业机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广数字机械化使用范围,提升省际贸易开放度、优化农产品生产区域布局,加强物流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生鲜农产品物流绩效,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林牧渔的整体经济效益等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孟东梅 游美 田東明
本文使用1996-2011年进出口贸易数据,计算并分析了我国农产品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以及要素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对影响贸易条件的汇率、FDI、关税、出口数量、经济增长等七大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注重农产品质量、调整关税结构、加大农业扶持等提高我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 贸易条件 多元线性 回归分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肖海峰 胡铁华
中国和东盟各国的经贸往来历史悠久,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步法的加快和“早期收获计划”的实施, 双边农产品贸易额大幅增加,东盟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之一。本文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前景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结论:降税对促进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效果明显,技术壁垒、贸易救济、动植物疫病疫情和双边及多边关系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降税步骤及农业合作的进一步深入落实,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将迎来一个持续增长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农产品贸易 影响因素 前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文浩
中美农产品贸易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不断发展。文章引入贸易结合度和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系统地分析了两国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但我国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化的基本现状,运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对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发现影响中美农产品贸易的因素主要有国内生产总值、人口和经济一体化等。最后预测了未来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 中美 引力模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卢小兰 冯柳依
基于2005年2015年协调制度(HS)4位编码的农产品贸易面板数据,构建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从总量和分类层面分析中国与12个新兴市场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并测算其贸易潜力。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双边农产品贸易总体上略微"贸易过度",但中国与许多新兴市场国家在4种分类农产品上表现为"贸易不足",新兴市场仍存在较大潜力。因此,中国应当调整农产品进出口结构、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增强自身经济、积极加入区域经济组织、大力开发市场潜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房悦 李先德
中亚是我国农产品进口的重要区域,文章使用UN COMTRADE数据库HS-6分位贸易数据测算了1992—2020年中国从中亚进口农产品的贸易边际,并进一步分析了各贸易边际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第一,不同贸易边际对中国从中亚农产品进口份额的贡献存在较大国别差异,整体上,中国从中亚农产品进口份额增长是由数量边际驱动的。中国从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进口份额增长先后受扩展边际和数量边际增长的驱动;从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进口份额增长几乎完全依赖于数量边际的增长;从乌兹别克斯坦进口份额的增长则是扩展边际和价格边际共同提升导致的,但这一趋势正在减弱。第二,近年来中国从中亚进口小麦和油脂产品持续增长,进一步挖掘其进口潜力对于中国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从影响因素看,地理距离和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对扩展边际有显著正向作用,中国对外投资存量与中亚五国农业生产效率的交互项对市场份额和价格边际有显著正向作用。准确把握贸易边际增长结构能令贸易政策的选择更加有的放矢。未来中国作为需求方应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以对外投资等方式促进中亚五国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积极发挥双边贸易协定作用,实现中亚五国农业发展和中国进口多元化战略的双赢。
关键词:
贸易边际 中亚 农产品进口 中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房悦 李先德
中亚是我国农产品进口的重要区域,文章使用UN COMTRADE数据库HS-6分位贸易数据测算了1992—2020年中国从中亚进口农产品的贸易边际,并进一步分析了各贸易边际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第一,不同贸易边际对中国从中亚农产品进口份额的贡献存在较大国别差异,整体上,中国从中亚农产品进口份额增长是由数量边际驱动的。中国从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进口份额增长先后受扩展边际和数量边际增长的驱动;从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进口份额增长几乎完全依赖于数量边际的增长;从乌兹别克斯坦进口份额的增长则是扩展边际和价格边际共同提升导致的,但这一趋势正在减弱。第二,近年来中国从中亚进口小麦和油脂产品持续增长,进一步挖掘其进口潜力对于中国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从影响因素看,地理距离和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对扩展边际有显著正向作用,中国对外投资存量与中亚五国农业生产效率的交互项对市场份额和价格边际有显著正向作用。准确把握贸易边际增长结构能令贸易政策的选择更加有的放矢。未来中国作为需求方应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以对外投资等方式促进中亚五国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积极发挥双边贸易协定作用,实现中亚五国农业发展和中国进口多元化战略的双赢。
关键词:
贸易边际 中亚 农产品进口 中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学君 龚梦
本文首先运用Grubel-Lloyd计量法和GHM分解法对1997—2008年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分别加以测度,然后运用面板数据从国家层面对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均收入差距、外商直接投资、农产品贸易不平衡、贸易伙伴的贸易开放度是影响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国家层面因素;区域优惠贸易安排、地理距离、市场规模因素对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卢小兰 冯柳依
基于2005年~2015年协调制度(HS)4位编码的农产品贸易面板数据,构建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从总量和分类层面分析中国与12个新兴市场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并测算其贸易潜力。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双边农产品贸易总体上略微"贸易过度",但中国与许多新兴市场国家在4种分类农产品上表现为"贸易不足",新兴市场仍存在较大潜力。因此,中国应当调整农产品进出口结构、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增强自身经济、积极加入区域经济组织、大力开发市场潜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子纯 李明 朱玉春
为探究中国对非洲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规律,基于UNCOMTRADE统计数据,采用空间分析法、引力模型,对其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非洲已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稳定区域;中国对非洲全域及其五大子区域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多元化指数及均衡度指数呈现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贸易出口在空间上呈现出较弱的正相关关系,西部非洲的贝宁、多哥和加纳三国成为主要的高—高集聚区;GDP总量越高、与中国首都距离越远、人均耕地面积差异越大的非洲国家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具有越强的吸引力。
关键词:
农产品出口贸易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非洲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雪娇
本文运用G-L指数及GHM指数,测算了2000-2011年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及结构,并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巴西的农产品贸易总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而与印度、俄罗斯和南非则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从农产品章目上看,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主要农产品贸易都以产业间贸易为主。通过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可知,市场规模、贸易开放度、对外直接投资额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而人均收入差异、贸易距离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中国 金砖国家 农产品 产业内贸易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赵亮
中国虽为农业大国,但农产品同发达国家在品质、加工程度和附加值等方面仍存在差距,造成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显著。选取2007—2021年中国同RCEP五大发达经济体之间农产品贸易数据,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从进出口两个维度对贸易总额和HS编码下的四类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逆差主要是由对澳、新(西兰)贸易的不平衡以及依赖植物产品和动植物油脂进口造成的;进口国人口规模、人均生产总值对动物产品、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的出口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距离对动物产品、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有显著正向影响;是否签署双边FTA对植物产品、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的出口有促进作用,而对动物油脂的出口有负向影响。应积极高效地利用RCEP中有利于中国农产品贸易的条例推动农产品贸易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同时提高农产品技术附加值和相关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关键词:
农产品 RCEP 发达经济体 贸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雨生 王艳梅
本文分析了中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农产品及细分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构建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及细分产品贸易效率,并采用一步法分析其影响因素,最后对农产品贸易潜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出口以果蔬类和食品加工类产品为主,进口以果蔬类产品为主;农产品及细分产品出口日本和韩国最多,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口最多;中国与日本、韩国农产品贸易效率低、贸易额多,相反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贸易效率高、贸易额少,因此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有很大提升空间。贸易非效率项是影响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因素,其中自由贸易协定(FTA)、进口程序效率、班轮运输水平、交通基础设施等均对贸易效率有不同程度影响。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从提高贸易效率、加强成员国内部合作和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雨生 王艳梅
本文分析了中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农产品及细分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构建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及细分产品贸易效率,并采用一步法分析其影响因素,最后对农产品贸易潜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出口以果蔬类和食品加工类产品为主,进口以果蔬类产品为主;农产品及细分产品出口日本和韩国最多,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口最多;中国与日本、韩国农产品贸易效率低、贸易额多,相反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贸易效率高、贸易额少,因此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有很大提升空间。贸易非效率项是影响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因素,其中自由贸易协定(FTA)、进口程序效率、班轮运输水平、交通基础设施等均对贸易效率有不同程度影响。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从提高贸易效率、加强成员国内部合作和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司伟 黄春全 王济民
中国、日本和韩国三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产品净进口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贸易增长的基础并不牢靠,农产品问题也因此成为双边贸易关系中最敏感的话题。本文利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从进口需求效应、出口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三个方面分析了中日、中韩双边农产品贸易增长的主导因素及其对双边农产品贸易增长的贡献。研究发现,进口需求效应一直是中日韩农产品贸易增长的主导力量;出口结构效应是制约中日韩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的原因。近年来,出口竞争力效应对中国向日本和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