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90)
2023(10806)
2022(9096)
2021(8335)
2020(7122)
2019(16886)
2018(16346)
2017(30896)
2016(16884)
2015(19477)
2014(19220)
2013(19612)
2012(18482)
2011(17037)
2010(16902)
2009(15920)
2008(15974)
2007(14345)
2006(12420)
2005(11219)
作者
(51729)
(43471)
(43395)
(41384)
(27345)
(20862)
(19851)
(17081)
(16354)
(15309)
(14986)
(14648)
(13849)
(13755)
(13628)
(13503)
(13302)
(12912)
(12508)
(12415)
(10794)
(10711)
(10530)
(9828)
(9673)
(9647)
(9520)
(9500)
(8877)
(8754)
学科
(77774)
经济(77710)
管理(47921)
(44269)
方法(37457)
(34232)
企业(34232)
数学(33732)
数学方法(33480)
中国(22510)
(20765)
(17782)
(16503)
贸易(16492)
(16306)
(16095)
环境(14968)
业经(14717)
农业(13828)
地方(13571)
(13338)
(12753)
(11538)
银行(11497)
(11184)
(11054)
(11026)
金融(11024)
(10555)
(10324)
机构
大学(258341)
学院(254588)
(113936)
经济(111938)
管理(96521)
研究(92894)
理学(83353)
理学院(82375)
管理学(81102)
管理学院(80628)
中国(70489)
科学(57160)
(55452)
(48704)
(48162)
(47703)
研究所(44283)
中心(41725)
业大(39905)
财经(39605)
农业(38066)
经济学(36704)
(36640)
(36218)
北京(35422)
经济学院(33332)
(33067)
师范(32742)
(32636)
财经大学(29496)
基金
项目(171421)
科学(134721)
基金(126556)
研究(121889)
(112032)
国家(111197)
科学基金(93771)
社会(79428)
社会科(75514)
社会科学(75484)
基金项目(66715)
(64596)
自然(60014)
自然科(58554)
自然科学(58533)
自然科学基金(57569)
(55480)
教育(55071)
资助(52251)
编号(47151)
(39343)
重点(39291)
成果(38331)
(37891)
(35221)
国家社会(34440)
科研(33384)
教育部(33278)
创新(33153)
中国(32618)
期刊
(118904)
经济(118904)
研究(73113)
中国(49252)
学报(44376)
(41909)
科学(39735)
(36826)
管理(32761)
大学(32328)
学学(30306)
农业(28903)
教育(22152)
(20875)
金融(20875)
经济研究(20300)
技术(20235)
财经(20002)
业经(17542)
(17347)
(17189)
问题(16589)
(15324)
资源(14107)
技术经济(13663)
世界(13270)
图书(13049)
国际(13016)
统计(12919)
(12317)
共检索到373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良仕  冷明祥  孙才志  
运用非径向、非角度的DEA模型测度2000—2017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利用自然断点法与变异系数探究了中国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并对各省份的节水减排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省际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两极分化特征显著,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逐渐递减的空间分布态势;2000—2017年中国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且仍处于较低水平,仅实现了最优效率的70.0%~80.0%,但各省份间的差异正逐渐缩小;不同省份间的节水减排潜力差异显著,节水潜力与减排潜力均呈现西部中部东部逐渐递减的分布规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安慧  汪永豪  安敏  王丽杰  
准确测算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水资源绿色效率,对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的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绿色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运用SE-SBM模型(Super-Efficiency Slacks-Based Model)测度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沿线45个城市水资源绿色效率,结合泰尔指数分解探究其水资源绿色效率地区差异的形成根源,并采用ML指数方法(Malmquist-Luenberger)挖掘水资源绿色效率变化的内在原因;进而,利用水资源投入和水污染物产出的实际值与最优值的差异测算长江经济带沿线45个城市的节水减排潜力。结果显示:(1)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沿线45个城市有77.8%的城市水资源绿色效率处于无效率,水资源绿色效率空间分布呈现为长江经济带下游>上游>中游;(2)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沿线45个城市水资源绿色效率整体处于上升阶段,但有昭通、丽江、攀枝花、贵阳、铜陵、湖州、绍兴、舟山和鄂州等9个沿线城市水资源绿色效率处于下降阶段,受到不同程度的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进步变化的影响;(3)将节水潜力、污水减排潜力和工业废水减排潜力值分别划分为“低、中和高”3个区间段,并将沿线45个城市分为“三高、二高、一高、中等和三低”5种类型,其中岳阳、马鞍山、黄石和荆州等4个城市属于“三高”类型;在空间格局上,节水减排潜力“三低”类型的城市呈现出“大连片,小散落”的集聚形势。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可为促进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实现区域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建翠  朱承亮  
本文基于生产经济学理论,构建了合理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利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了2012~2021年中国地区能源效率,分析了各地区节能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整体全要素能源效率处于较低水平,呈现先升后降随后平稳态势;(2)全要素能源效率存在区域异质性,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只有中部区域存在σ收敛;(3)大部分省域的节能潜力较大。为提高地区能源效率、实现节能目标,应该提高研发投入,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加快建立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促进能源的合理流动;实行一地一策,制定差异化的节能政策和环境规制政策,注重不同政策之间的协同效应,促进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王喜平  田丹丹  
为准确测算环境约束下火电企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和减排潜力,在引入环境生产技术和方向距离函数的基础上,构建了火电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和减排潜力模型。基于调研数据测算了河北省13家大型火电企业2009~2011年间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和减排潜力,进一步将能源效率分解为经济效率和环境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1年间,样本火电企业整体全要素能源效率呈现下降趋势,减排潜力较大。在现有技术水平下,每年平均约有16%的可降空间。不同火电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和减排潜力均存在较大差异,拥有高参数大容量燃煤发电机组的企业能源效率普遍较高,"追赶效应"相对明显。相对于经济效率,环境效率对火电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余晓泓  张超  
基于全要素能源效率框架,本文通过引入方向性距离函数和数据包络分析,测算了中国工业部门2000-2009年的能源效率和CO2减排潜力。实证结果表明,以既定最优生产前沿为参考,中国工业部门的总体能源效率偏低,减排潜力较大;各行业能源效率与减排潜力存在较大差异;不同行业能源效率与减排潜力呈现差异性动态变化。本文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实施差异性碳税政策、灵活利用碳市场机制、强化节能技术研发和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加强企业环境执法监管等举措来推动中国工业部门提高能源效率及减少CO2排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丰超  黄健柏  
首次运用非参数方法,从结构、技术和管理三个层面对碳排放效率、减排潜力进行了分解,实证分析了中国的碳排放效率、减排潜力及实施路径。研究发现:中国碳排放效率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结构无效率、技术无效率和管理无效率是碳排放低效的共同成因;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区域技术平衡、市场化改革和环境管制实现的碳减排潜力约为当前排放总量的60%。因此,各省份应制定各自的碳减排策略,明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产业碳排放效率提升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桂元  吴青青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和经济理论的发展,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更能科学的反映当前环境资源刚性约束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文章首先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估算出2003—2012年间我国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后利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侧重研究了表征技术进步的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反映技术效率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对我国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和自主创新对省际GT-FP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而技术引进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其影响作用却不显著,甚至于相邻地区的技术引进对省际GTFP有显著的消极影响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骞  徐青  陈晓英  
在数据包络分析(DEA)框架下测算中国的全要素水资源绿色生产率,并利用标准差椭圆技术、Dagum基尼系数和多种收敛方法揭示中国全要素水资源绿色生产率的时空格局、地区差距及收敛性特征。结果表明:2011—2017年,中国全要素水资源绿色生产率整体偏低,但呈持续增长态势,大部分省份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增长较快的省份主要来自东部地区,西部和中部地区的全要素水资源绿色生产率偏低。中国全要素水资源绿色生产率的分布重心存在由东北向西南转移的趋势,南北方向上分布更加集聚。中国全要素水资源绿色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呈先上升后平稳波动的变化趋势,地区间差距是其地区差距的主要来源。中国全要素水资源绿色生产率总体上存在σ收敛、β收敛,相对丰水地区、轻度缺水地区和中度缺水地区的全要素水资源绿色生产率均存在绝对俱乐部收敛和条件俱乐部收敛,重度缺水地区仅存在条件俱乐部收敛,极度缺水地区不存在俱乐部收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志博  赵领娣  王亚薇  袁田  
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水资源短缺与水体污染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从水资源利用效率及节水潜力视角出发,以深圳发展历程为标杆,结合情景分析与方向性距离函数等模型,展示到2035年不同情景的雄安水资源利用效率及节水潜力发展图景和路径。研究表明:从利用效率看,在基准、起步、建成情景下雄安呈现出由低效率区到较高效率区再到高效率区的变化态势。从节水潜力看,效率改善空间减小、技术落差比增加等表明雄安节水潜力得到充分挖掘。杜绝污水直排、积极发展污水处理技术、优化新区产业结构等是促使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的有效手段,是雄安实现绿色生态发展的重要保障。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汪克亮  杨力  程云鹤  
本文以非径向、投入松弛导向的方向性距离函数为基础,在序列数据包络分析(DEA)框架下,应用具有差分结构的改进型卢恩伯格生产率指标(MLPI),将能源与环境因素引入到中国地区全要生产率测度之中,对2000~2009年中国各地区、三大区域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现状、来源、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揭示要素利用、节能减排对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2000~2009年,全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了年均0.68%、累计6.27%的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驱动,技术效率起到阻碍作用;资本利用、劳动利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分别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中贡献了9.82%、66.43%、2.42%...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静  李红  谢丽君  
农业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农业减排势在必行。本文基于清单分析法估计了我国28个省份1995—2010年的农业COD、总氮(TN)和总磷(TP)的排放总量,并与普查数据做了比较分析,表明估计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使用方向性距离函数法分析了农业减排的环境规制效应,并估计了三种污染物的减排效率、减排潜力及地区分布规律,指出东部地区减排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减排潜力较大。最后从农户家庭特征角度对减排效率决定因素的回归表明,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与外出务工收入等起着关键作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贤荣  张俊飚  田云  薛龙飞  
科学估算减排潜力是实施减排责任分摊的基础。论文将环境因素纳入到经济生产体系,构建含有期望产出与非期望产出的农业经济核算框架,借助方向距离函数方法,对2000—2011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农业碳边际减排成本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利用人均农业碳排放、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农业碳排放强度与农业碳排放影子价格4个指标,构建农业碳减排潜力指数,基于公平与效率双重视角,对各省区农业碳减排潜力水平进行评估与分析。结果显示:1农业减排成本地区差异较大。其中,海南、福建、山东、辽宁、广东、北京、天津等省区减排成本较高,其年均农业碳排放影子价格居于全国前列,最高值达2.542×108元/104t;而西藏、青海两...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汪克亮  杨宝臣  杨力  
运用2000-200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能源利用形成的环境效应替代变量纳入全要素能效研究体系,选取基于投入导向的规模报酬不变CCR-DEA模型,测算了包含环境效应的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中国各地区2000-2007年的节能减排潜力,采用Tobit模型检验了中国节能减排潜力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前中国全要素能效整体水平偏低,各地区、三大区域的能效差异显著,节能减排潜力巨大;技术进步、经济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对促进各地区节能减排有显著作用,而市场化水平、能源价格对节能减排的影响尚不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伍亚; 张立;  
为更加合理地评价省际工业电力能源效率,本文将非电力能源纳入研究范围,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综合评价了2000-2010年全国30个省区的工业全要素电力能源效率。研究表明:(1)我国工业全要素电力能效整体呈现出东-中-西部地区梯度递减的趋势;(2)各省区工业全要素电力能效自2005年都在不同程度地下降;(3)忽视其他非电力能源的替代影响,将低估全要素电力能效。基于DEA的评价结果,本文进一步测算各地工业部门的节电潜力。研究发现,我国工业部门的节电潜力十分可观,且东中西部的节电潜力呈现出中-东-西部地区梯度递增的趋势。2010年,仅西部地区的节电量就可达5440亿千瓦时;进一步地,2000-2010年整个研究期间内全国的累计节电量更高达88103亿千瓦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伍亚  张立  
为更加合理地评价省际工业电力能源效率,本文将非电力能源纳入研究范围,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综合评价了2000-2010年全国30个省区的工业全要素电力能源效率。研究表明:(1)我国工业全要素电力能效整体呈现出东-中-西部地区梯度递减的趋势;(2)各省区工业全要素电力能效自2005年都在不同程度地下降;(3)忽视其他非电力能源的替代影响,将低估全要素电力能效。基于DEA的评价结果,本文进一步测算各地工业部门的节电潜力。研究发现,我国工业部门的节电潜力十分可观,且东中西部的节电潜力呈现出中-东-西部地区梯度递增的趋势。2010年,仅西部地区的节电量就可达5440亿千瓦时;进一步地,200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