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81)
- 2023(8770)
- 2022(7247)
- 2021(6824)
- 2020(5548)
- 2019(12703)
- 2018(12114)
- 2017(22654)
- 2016(12077)
- 2015(13420)
- 2014(12630)
- 2013(12765)
- 2012(11763)
- 2011(10818)
- 2010(10294)
- 2009(9561)
- 2008(9241)
- 2007(7742)
- 2006(6761)
- 2005(5924)
- 学科
- 济(55016)
- 经济(54955)
- 业(31217)
- 管理(30742)
- 方法(24679)
- 数学(23000)
- 数学方法(22887)
- 企(21204)
- 企业(21204)
- 中国(18616)
- 农(16502)
- 贸(14120)
- 贸易(14115)
- 易(13840)
- 财(13280)
- 农业(11788)
- 地方(10246)
- 业经(10188)
- 学(9946)
- 制(9507)
- 环境(8834)
- 出(8257)
- 银(8163)
- 银行(8125)
- 融(7909)
- 金融(7907)
- 行(7849)
- 关系(7583)
- 人口(7481)
- 技术(7199)
- 机构
- 大学(179387)
- 学院(175128)
- 济(84958)
- 经济(83963)
- 研究(68501)
- 管理(65869)
- 理学(58391)
- 理学院(57665)
- 管理学(56895)
- 管理学院(56585)
- 中国(51314)
- 科学(40848)
- 京(37851)
- 农(35544)
- 所(35111)
- 财(34130)
- 研究所(32655)
- 中心(29583)
- 业大(28736)
- 财经(28692)
- 经济学(28667)
- 农业(28339)
- 经(26619)
- 经济学院(26131)
- 北京(23958)
- 院(23900)
- 科学院(22188)
- 江(21807)
- 财经大学(21773)
- 范(21455)
- 基金
- 项目(127157)
- 科学(101093)
- 基金(97860)
- 家(89147)
- 国家(88482)
- 研究(86377)
- 科学基金(74188)
- 社会(60816)
- 社会科(57844)
- 社会科学(57831)
- 基金项目(51915)
- 自然(47840)
- 自然科(46814)
- 自然科学(46796)
- 自然科学基金(46054)
- 省(44365)
- 划(39872)
- 资助(39157)
- 教育(38041)
- 编号(30350)
- 部(29851)
- 重点(29134)
- 国家社会(27891)
- 发(27731)
- 创(26547)
- 中国(26333)
- 教育部(25475)
- 创新(25095)
- 科研(24827)
- 人文(23835)
共检索到248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平忠 刘传江
人口迁移对地区差距影响的程度和趋势目前并没有一致的结论,学术界称之为"迁移谜题"。国内学者们大多数更倾向于认为人口迁移可以有效地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并因此可以促进地区差距的进一步缩小,但是也有一部分学者不这样认为,单就劳动力投入要素来说,他们认为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将最终导致地区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而不是缩小。本文基于人口迁移提出了一个对人均产出进行剥离的分析框架,考察在去掉人口迁移影响因素前后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人均产出及总产出的变化趋势,以及由此带来的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内部差距以及三大地带间增长差距的变化。结论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显著地扩大了东部地区的内部差距、中部地区的...
关键词:
人口迁移 地区差距 经济增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蔚 胡博 杨锦秀 傅新红
本文从拓展的索洛模型出发,探讨了省际人口迁移、人力资本流动及制度因素通过影响经济体人均产出的稳态水平,影响人均收入增长率,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验证了这一机制,并表明经济体的人力资本存量可以决定其经济稳态水平。目前,人口迁移所导致的人力资本转移对内地经济的影响仍不足为虑,政府的作为可以很大程度上决定人口迁移机制作用的发挥,市场化的促进作用则有赖于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完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秀芝 尹继东
在中国的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中部地区(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无疑是主要的劳动力输出地。1995~2000年全国的人口迁移率为2.83%,中部地区除山西之外,其他五个省的人口迁移率均大大高于全国水平(见表1),且中部的迁移人口大都迁往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见表2)。而中国的地区差距表现得最为明显的也是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的差距。因此,研究中部地区人口迁移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对于中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部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等,都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小帆
对定居城市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人的工作机会以及子女面临的教育条件。本文通过估计同时包括迁移和教育选择的空间动态代际交叠模型,发现大城市往往同时具有更高的教育水平和生产率,高技能需求扩张激励人们为了更好的教育条件而迁移,由此也提高了劳动力与地区生产率的空间匹配程度。此外,降低迁移成本能够显著缩小福利差距,并有效缓解教育水平较高地区高学历劳动者扎堆的拥挤效应。由于低学历家庭子女的教育成本较高,拥挤效应的缓解能够有效增加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概率。最后,适度的中央教育转移支付能够有效缩小福利差距,但是提高教育投入的配置效率,通过增加高技能劳动供给抑制技能溢价也是缩小福利差距需要兼顾的重要方面。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小玫 张喆 郑坤拾
省际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的重大问题。一般来说,人口会从低收入地区向高收入地区迁移,这样的人口迁移会使地区间经济差距产生收敛。然而目前的研究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本文运用全要素生产率理论,采用31个省1996—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省际间经济差距虽然逐步呈现出收敛状态,但地区间经济差距仍在逐渐拉大。同时人口迁移并没有直接对省际间的经济差距产生收敛效应,实际上扩大了各地区的经济差距。
关键词:
全要素 人口迁移 地区差距 收敛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平忠
在一个动态收敛框架下应用经典收敛理论分析了中国省际间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动态收敛的影响,通过横向对比发现:越是相对发达地区,其经济增长单纯受人口要素流动的影响越弱;越是相对落后地区,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也越大。其次,由于相同时期的人口迁移所引致的不同经济集团到达各自的稳态存在时间差,从而加剧了不同集团间的增长不均衡,并最终造成了中国经济增长总体差距的不断扩大。纵向的对比也发现,富裕地区的经济受人口迁移的影响不大,但是影响趋势却逐渐由促进收敛转向减缓收敛;中等发达地区的经济受人口迁移影响的趋势也是由促进收敛逐渐转移到减缓收敛甚至于增加发散,与富裕地区相比较,其影响的程度增强了;贫穷地区的经...
关键词:
人口迁移 经济增长 动态收敛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许召元 李善同
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劳动力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会导致显著的收敛效果,但国外的经验研究表明,有些国家的区域间劳动力迁移缩小了地区差距,而有些国家劳动力迁移反而扩大了地区差距,对这一经济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的矛盾("迁移谜题")目前还缺乏很好的解释。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通过引入资本的外部性、劳动力的不完全流动性以及城市经济学中的拥挤效应,建立了一个两区域经济增长模型,证明了由于存在"资本追逐劳动"的现象,区域间的劳动力迁移可能缩小、也可能扩大地区差距,这主要取决于资本的外部性和拥挤效应的相对大小,以及农村和城镇居民的技能差异,从而为"迁移谜题"提供了一个较合理的理论解释。本文的模型说明劳...
关键词:
劳动力迁移 地区差距 条件收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连阁 钟搏 王学渊
劳动力因技能水平不同而存在异质性,异质性劳动力的迁移与集聚会能够对地区收入差距产生重要影响。基于NEG模型,本文采用我国2002至2011年统计数据,实证检验了异质性劳动力集聚、人口迁移壁垒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各省市的高技能劳动力资源分布严重失衡,高技能劳动力与普通劳动力之比上升能显著提高地区人均收入水平,普通劳动力面临的迁移壁垒是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桂新
距离是阻抗人口迁移的重要地理因素。一般地说,随着距离的增大,人口迁移量趋向减少。但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地域层次的人口迁移,由于所受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差异,距离因素影响的大小将有所不同。本文拟对上海省际人口迁移与距离影响的关系进行探讨。具体地说,即从迁入与迁出两个方面,分析距离因素对上海省际不同地域层次人口迁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皓
本文利用1995年北京市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在描述省际迁入或流入北京市的老年人口的人口学特征,并与北京市非迁移老年人口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应用Logistic回归,从家庭户层次对有老年人迁入的家庭户的部分特征对老年人迁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段成荣
当一个人作出迁移的决定之后 ,还需要作出向何处迁移的决定。在以往的研究中 ,对于人口迁移的迁入地选择过程缺乏研究。本文利用 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 ,通过建立人口迁移分析矩阵 ,探讨了对人口迁移迁入地选择过程进行分析的实现方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丽 吕康银 王文静
以第四次人口普查和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中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数据为样本,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地方财政支出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支出差异对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作用是显著的,当迁入地的财政支出增加时迁入人数也会增加,中部省份的财政支出对人口迁入的作用要大于东、西部地区;另外,相对于地方政府基本建设支出,文教、卫生和社会保障支出差异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
地方财政支出 人口迁移 引力模型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秀芝
基于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和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等有关数据,分析省际迁移影响因素的变化。结果发现:从2000年到2010年,省际迁移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反应更为强烈;距离仍然是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但其对外出的约束正逐渐减弱;2005年之前,迁出地失业率对迁移率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2005年以后,迁入地失业率对迁移产业了显著负向影响;相对城镇化率对迁移的影响显著为负,近期的影响比十年前更大。
关键词:
省际人口迁移 地区收入差距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段成荣
利用1988年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资料,本文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个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和婚姻状况等个人特征在决定个人是否进行省际人口迁移方面有着显著影响作用。 利用该次调查提供的省际人口迁移“时间”信息,本文对“时间”因素在人口迁移研究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人口迁移发生时点上的个人特征来分析个人进行省际人口迁移的概率,比利用调查时点上的个人特征来分析个人进行省际人口迁移的概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时间”因素在人口迁移研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桂新 徐丽
文章引入人口迁移重心的概念,并以此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区域模式及其变化。作者通过考察人口迁移重心与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位移的联动变化,发现相对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更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的省际人口迁移,对中国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作者认为,促进西部地区人口向东部地区迁移,仍然是未来中国实现人口与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