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45)
2023(10769)
2022(9335)
2021(8799)
2020(7446)
2019(17446)
2018(17149)
2017(32478)
2016(17927)
2015(20517)
2014(20695)
2013(20721)
2012(19611)
2011(17977)
2010(18024)
2009(16750)
2008(16934)
2007(15306)
2006(13232)
2005(12173)
作者
(52756)
(44117)
(44108)
(42184)
(27996)
(21358)
(20224)
(17309)
(16703)
(15836)
(15213)
(14847)
(14211)
(14185)
(13926)
(13882)
(13504)
(13169)
(12836)
(12663)
(11198)
(10857)
(10702)
(10153)
(9981)
(9977)
(9778)
(9755)
(8939)
(8866)
学科
(82974)
经济(82903)
管理(46114)
(44226)
方法(36392)
(33341)
企业(33341)
数学(32648)
数学方法(32398)
中国(25070)
(22458)
(19784)
地方(18507)
(17137)
贸易(17129)
(16681)
(16681)
(16101)
业经(14989)
农业(14978)
(12708)
银行(12675)
(12151)
金融(12147)
(12142)
(11857)
环境(11755)
(11306)
财务(11282)
财务管理(11243)
机构
大学(265913)
学院(263980)
(116840)
经济(114580)
研究(96264)
管理(95869)
理学(81957)
理学院(80901)
管理学(79572)
管理学院(79056)
中国(74069)
科学(57782)
(57375)
(52146)
(49958)
研究所(45312)
(44542)
中心(43426)
财经(41693)
(39832)
经济学(38301)
(37932)
业大(37195)
北京(36889)
(35763)
师范(35412)
农业(35046)
经济学院(34715)
(34240)
(31523)
基金
项目(170512)
科学(133836)
研究(125454)
基金(124290)
(108625)
国家(107770)
科学基金(90797)
社会(80428)
社会科(76226)
社会科学(76204)
基金项目(65071)
(64361)
教育(57797)
自然(56550)
自然科(55176)
自然科学(55158)
(55124)
自然科学基金(54200)
资助(51750)
编号(50618)
成果(42040)
(39256)
重点(39253)
(38174)
课题(35443)
(34591)
国家社会(34313)
教育部(33468)
中国(33061)
创新(32614)
期刊
(128540)
经济(128540)
研究(82011)
中国(52819)
学报(41459)
(40621)
(39981)
科学(38754)
管理(33071)
大学(30928)
学学(28913)
教育(27885)
农业(26899)
(23865)
金融(23865)
技术(22792)
经济研究(21948)
财经(21271)
业经(19375)
(18486)
问题(17768)
(16116)
(15288)
技术经济(13805)
国际(13753)
世界(13705)
统计(13172)
图书(12656)
(12622)
资源(12527)
共检索到398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桂新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省际人口迁移的地域结构变得复杂。用传统的定性方法分析、把握比较困难。本文主要采用多变量分析的因子分析方法,对80年代后半期(1985~1990年)省际人口迁移的地域结构进行定量分析。首先,根据因子分析方法,分别从迁入地群和迁出地群出发,提取了省际人口迁移的迁入地域和迁出地域;再用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根据提取的迁入地域和迁出地域之间人口迁移的相似性,分别组合、划分成人口迁移圈,并确定出其迁移中心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朱宝树,顾国权  
人口迁移状况的分析结果与调查限定的地域口径及调查数据汇总采用的地域口径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利用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人口迁移特别是城乡人口迁移状况时,必须充分注意地域口径问题。 一、迁入地与迁出地的同地域口径问题 本次普查关于人口迁移调查数据的汇总表式,采用了以下两种不同的地域口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桂新  徐丽  
文章引入人口迁移重心的概念,并以此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区域模式及其变化。作者通过考察人口迁移重心与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位移的联动变化,发现相对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更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的省际人口迁移,对中国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作者认为,促进西部地区人口向东部地区迁移,仍然是未来中国实现人口与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皓  
本文利用1995年北京市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在描述省际迁入或流入北京市的老年人口的人口学特征,并与北京市非迁移老年人口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应用Logistic回归,从家庭户层次对有老年人迁入的家庭户的部分特征对老年人迁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桂新  
在城市化意义上的人口迁移,一般都是在不同层次的地域之间进行和完成的。从一定层次的地域出发,探析不同地域层次之间的人口迁移规律,无疑是城市化和人口迁移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城镇是界于城乡之间并连接城市和乡村两类地域的中间层次,近些年来又一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范志国  郑文龙  段文婷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快速发展使得国家逐渐放宽了对人口迁移的限制,无论是对于迁入地还是迁出地,迁移人口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主要针对我国迁移人口进行现状分析,从东、中、西三大地带和净迁入、净迁出、迁入迁出都存在的省际人口迁移来探索省际人口迁移与各地区GDP的关系,并对建立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检验,从而提出人口迁移方面的建议,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朱宝树  
根据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求得各省省内城乡与省外城乡之间的各项人口净迁移流向和流量,据此将中国大陆各省的省际城乡人口迁移流态模式划分为若干类型。分析表明,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以由农村向市镇的迁移为主流,其流态模式形态各异、复杂多样;但从地域差异、影响因素和动态变化等方面看,皆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特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段成荣  
当一个人作出迁移的决定之后 ,还需要作出向何处迁移的决定。在以往的研究中 ,对于人口迁移的迁入地选择过程缺乏研究。本文利用 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 ,通过建立人口迁移分析矩阵 ,探讨了对人口迁移迁入地选择过程进行分析的实现方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单干银  
近年来我国人口的迁移趋势,一改过去由沿海向内地迁移的模式,而逆转为内地向沿海迁移。江苏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人多地少矛盾十分尖锐,80年代出生人口年均在110万以上,然而,省际间人口迁移不但没有减轻新增人口带来的压力,反而自1973年起,连续19年差进,累计净迁入115万人,相当于1954—1972年压缩江苏人口净迁出的84%。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桂新  
距离是阻抗人口迁移的重要地理因素。一般地说,随着距离的增大,人口迁移量趋向减少。但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地域层次的人口迁移,由于所受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差异,距离因素影响的大小将有所不同。本文拟对上海省际人口迁移与距离影响的关系进行探讨。具体地说,即从迁入与迁出两个方面,分析距离因素对上海省际不同地域层次人口迁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平忠  刘传江  
人口迁移对地区差距影响的程度和趋势目前并没有一致的结论,学术界称之为"迁移谜题"。国内学者们大多数更倾向于认为人口迁移可以有效地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并因此可以促进地区差距的进一步缩小,但是也有一部分学者不这样认为,单就劳动力投入要素来说,他们认为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将最终导致地区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而不是缩小。本文基于人口迁移提出了一个对人均产出进行剥离的分析框架,考察在去掉人口迁移影响因素前后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人均产出及总产出的变化趋势,以及由此带来的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内部差距以及三大地带间增长差距的变化。结论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显著地扩大了东部地区的内部差距、中部地区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望保  汪丽娜  陈忠暖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引发了大规模的省际人口迁移。利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和2000年的10%人口普查数据,分析近10年来的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流场及其空间差异。研究发现,近10年来省际人口迁移规模逐步增加,以从四川、湖南、江西、河南和安徽等重要辐散区向东南沿海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等沿海发达地区迁移为主,且有增强的趋势。长三角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区域迁入规模增加,迁入总量接近广东省,而广东省的迁入规模在大规模增加的同时,向周边省区迁出的人口规模也在大规模增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平忠  
在一个动态收敛框架下应用经典收敛理论分析了中国省际间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动态收敛的影响,通过横向对比发现:越是相对发达地区,其经济增长单纯受人口要素流动的影响越弱;越是相对落后地区,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也越大。其次,由于相同时期的人口迁移所引致的不同经济集团到达各自的稳态存在时间差,从而加剧了不同集团间的增长不均衡,并最终造成了中国经济增长总体差距的不断扩大。纵向的对比也发现,富裕地区的经济受人口迁移的影响不大,但是影响趋势却逐渐由促进收敛转向减缓收敛;中等发达地区的经济受人口迁移影响的趋势也是由促进收敛逐渐转移到减缓收敛甚至于增加发散,与富裕地区相比较,其影响的程度增强了;贫穷地区的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伯华,梁春龙  
近年来,在死亡率、生育率均已显著下降的背景下,中国人口的迁移和流动问题正日益受到重视。1988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2‰人口生育、节育抽样调查。在该调查的住户调查表中,包括了一部分人口迁移流动的信息。本文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