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74)
- 2023(12558)
- 2022(10488)
- 2021(9582)
- 2020(8195)
- 2019(18930)
- 2018(18201)
- 2017(34086)
- 2016(18762)
- 2015(21055)
- 2014(20709)
- 2013(20708)
- 2012(19324)
- 2011(17667)
- 2010(17348)
- 2009(16134)
- 2008(16086)
- 2007(14264)
- 2006(12184)
- 2005(10766)
- 学科
- 济(80525)
- 经济(80450)
- 管理(49708)
- 业(47410)
- 方法(38488)
- 企(36393)
- 企业(36393)
- 数学(34939)
- 数学方法(34683)
- 中国(23073)
- 农(21447)
- 财(19387)
- 贸(19345)
- 贸易(19340)
- 易(18876)
- 学(18411)
- 业经(15581)
- 农业(14304)
- 环境(13905)
- 制(13741)
- 地方(13731)
- 银(12113)
- 银行(12050)
- 融(11597)
- 金融(11595)
- 务(11557)
- 财务(11542)
- 财务管理(11514)
- 行(11511)
- 和(11305)
- 机构
- 大学(280014)
- 学院(275807)
- 济(119802)
- 经济(117716)
- 管理(101677)
- 研究(101564)
- 理学(88881)
- 理学院(87750)
- 管理学(86258)
- 管理学院(85764)
- 中国(75257)
- 科学(64914)
- 京(59478)
- 农(57387)
- 所(53143)
- 财(50927)
- 研究所(49209)
- 业大(47251)
- 农业(46114)
- 中心(45336)
- 财经(41962)
- 江(38844)
- 经济学(38604)
- 经(38412)
- 北京(37234)
- 院(35969)
- 经济学院(35182)
- 范(35045)
- 师范(34561)
- 科学院(31996)
- 基金
- 项目(191964)
- 科学(150475)
- 基金(142758)
- 研究(130353)
- 家(128920)
- 国家(127953)
- 科学基金(107326)
- 社会(85538)
- 社会科(81312)
- 社会科学(81286)
- 基金项目(76068)
- 省(72430)
- 自然(71446)
- 自然科(69872)
- 自然科学(69843)
- 自然科学基金(68654)
- 划(63278)
- 教育(59142)
- 资助(57817)
- 编号(48823)
- 重点(44224)
- 部(43174)
- 发(41307)
- 创(39888)
- 成果(38717)
- 科研(38073)
- 计划(37825)
- 创新(37558)
- 国家社会(37098)
- 教育部(36208)
- 期刊
- 济(121283)
- 经济(121283)
- 研究(77384)
- 学报(54153)
- 农(50623)
- 中国(49311)
- 科学(46916)
- 大学(39139)
- 财(38309)
- 学学(37369)
- 农业(34428)
- 管理(33557)
- 融(22038)
- 金融(22038)
- 经济研究(21874)
- 教育(21385)
- 财经(20903)
- 技术(20080)
- 业(19778)
- 业经(18373)
- 经(18056)
- 问题(17014)
- 贸(16239)
- 版(14974)
- 国际(14019)
- 业大(13904)
- 技术经济(13866)
- 世界(13835)
- 科技(13199)
- 统计(13013)
共检索到392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青青 龙志和
提出面板数据空间误差分量模型,采用基于广义矩估计的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估计方法,研究1997-2007年间,我国省级CO2排放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省级CO2排放量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CO2排放较多的省份往往会影响邻近地区的CO2排放;CO2排放量与人均GDP呈倒N型环境库兹涅兹曲线。未考虑空间相关性时,CO2排放转折点为人均GDP 51 730元,我国目前仍处于CO2排放量上升期;采用面板数据空间误差分量模型修正后,CO2排放下降转折点为人均GDP约53 237元,较未考虑空间因素时有所提高,省际间的空间相互影响,对CO2排放下降转折点的人均GDP提出更高的要求;实证研究结果同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龙志和 陈青青
在测算我国1997~2007年间省级CO2排放量的基础上,通过对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及协整检验,并以此建立面板数据环境库兹涅兹曲线(EKC)模型,研究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CO2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及能源消费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考察期中全国和东部地区EKC曲线呈倒N型,中、西部地区CO2排放量则随人均GDP单增,工业比重及煤炭消费比重的降低都将导致CO2排放量的减少。
关键词:
CO2排放 区域 面板数据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贺春 高诚
本文基于因素分解法的思路,构建CO2排放和能源消费分解扩展模型,深入挖潜影响我国CO2排放的各项驱动因素。同时,以2000-2009年间的统计数据为样本,从宏观层面探索碳排放总量与能源结构、能耗强度、产业结构、人口规模、经济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等重要国民经济发展指标间的驱动关系。结果显示:CO2排放量呈现逐年增长态势,而经济增长与能耗强度是其主要驱动因素;所构建模型对影响CO2排放有关因素的分解与量化效果较好,可为日后监控我国CO2排放水平并制定行之有效的节能减排政策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艳梅 张红丽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家庭部门成为CO_2排放的重要增长点。本文在计算2000-2012年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除港、澳、台、西藏外)家庭CO_2排放的基础上,构建面板模型分析了城市化对其影响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城市化发展促进了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家庭CO_2排放的增加,但是区域差异较大。城市化水平对家庭直接CO_2排放影响程度高的省份,集中在东部和东北地区,如上海、黑龙江和吉林等;城市化水平对家庭间接CO_2排放影响程度高的省份,集中在东部地区,如上海、北京、浙江和广东等;影响程度中等和低的省份主要交错分布在中国中部、西部地区,如宁夏、贵州以及安徽;2进一步从消费支出弹性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陶雪萍 王平 朱帮助
城市作为碳排放的主要场所,是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主体,文章从能源消耗和非能源消耗两个方面构建城市CO_2排放量测算清单,并基于改进的STIRPAT模型,运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分析影响CO_2排放量的各种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江门市总的碳排放量呈波动式变化,能源消费CO_2排放量占总CO_2排放量的80%左右;CO_2排放强度呈波动式下降。人口、经济、技术、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和出口额对CO_2排放量的影响是正向的,产业结构对CO_2排放的影响最大,第二产业占比每增加1%,CO_2排放量将增加2.582%;外商投资对CO_2排放量的影响是负向的,外商投资有利于降低CO_2排放量。
关键词:
CO_2排放 城市 核算 STIRPAT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潘文卿 刘婷 王丰国
本文运用LMDI方法,采用"三层完全分解法",对中国1997—2014年的CO_2排放总量进行分解,探讨了8大区域的CO_2排放特征及其对全国碳排放的贡献,并分析了能源结构、能源强度、产业结构、人均产出、人口结构及人口总量6大因素对CO_2排放的影响。文章基于CO_2排放增长与经济增长联系紧密的基本特征,分4个阶段考察了区域CO_2排放特征及各因素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8大区域中,京津和南部沿海地区对全国碳排放增长的贡献最小,中部和北部沿海地区的贡献最大,西北地区的贡献呈上升趋势;在影响CO_2排放的因素中,人均产出的变动为主要助长性因素,能源强度的变化为主要抑制性因素,能源结构变动的助长性逐年减弱,并在近年成为抑制性因素;2007年之后,随着经济增长放缓,产业结构也由助长性因素转为制约性因素。据此,本文提出了需要协调区域发展、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升级产业结构、改善能源使用的技术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薛勇 郭菊娥 孟磊
我国正处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下,刺激经济一系列政策的落实观测期,要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本文采用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技术,对1997-2004年我国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CO2排放量变动进行了7因素的分解测算,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CO2排放上升的主要驱动力,能源节约是驱动我国CO2排放下降的主要因素,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相对较小。特别,国内最终需求、出口成长以及出口结构变动均推动CO2排放上升,国内最终需求结构变动以及能源替代表现出了对CO2排放的抑制影响等。同时,在我国经济"三步走"目标的前提下,结合能源节约设计了CO2排放的3类情景,给出了未来CO2排放的态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潇潇 蒋金荷
居住建筑作为能耗使用部门中重要的一部分,其节能减排工作对减少CO2排放量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利用Bottom-up评估方法对中国居住建筑的CO2排放量进行了核算,并对影响其排放量的经济社会因素进行了指数分解分析。核算结果表明,1996~2011年居住建筑CO2排放量增长了1.12倍,年均增长5.14%。住宅碳排放系数和平均家庭规模变化均使居住建筑排放量减少,而建筑能源强度、人均居住面积和总户数的增加对居住建筑CO2排放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目前增进作用大于减弱作用,最终居住建筑CO2排放量增加。节约用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改进用能结构,加快城镇化建设,推动社会结构调整等经济社会措施对降低居住建筑C...
关键词:
居住建筑 碳排放 建筑节能 经济社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裴孝东 吴静 薛俊波
利用Kaya恒等式和LMDI模型,基于29个省份2008—2016年的面板数据,从全过程控制视角,进行了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的工业SO_2排放影响因素的分解,将其分解为三大因子、六大子效应,并对省份进行层次聚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规模效应是促进全国和各地区工业SO_2排放的主导因素,末端治理效应是抑制其排放的主导因素,不同省份各效应的作用程度及方向不同。以工业比重、高硫能源占比以及能源强度为指标,利用层次聚类将29个省份划分为六大区域,分析了各区域的特征和不同,提出了针对性的减排建议。相关部门需充分考虑各地区工业SO_2排放的特征与差异性,制定合适的减排政策。
关键词:
工业 二氧化硫 LMDI 层次聚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裴孝东 吴静 薛俊波
利用Kaya恒等式和LMDI模型,基于29个省份2008—2016年的面板数据,从全过程控制视角,进行了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的工业SO_2排放影响因素的分解,将其分解为三大因子、六大子效应,并对省份进行层次聚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规模效应是促进全国和各地区工业SO_2排放的主导因素,末端治理效应是抑制其排放的主导因素,不同省份各效应的作用程度及方向不同。以工业比重、高硫能源占比以及能源强度为指标,利用层次聚类将29个省份划分为六大区域,分析了各区域的特征和不同,提出了针对性的减排建议。相关部门需充分考虑各地区工业SO_2排放的特征与差异性,制定合适的减排政策。
关键词:
工业 二氧化硫 LMDI 层次聚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军杰 陈震 尤建新
本文结合STIRPAT扩展模型,依据一次能源消耗数据测算了1990—2006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碳排放量,并对潜在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省域二氧化碳排放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其中能源强度、人口增长率、经济发展水平是区域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子,而城市化水平与区域碳排放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特征。同时,省域二氧化碳排放存在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并存的现象。而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这种现象是系统过程的作用结果。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在空间上存在耦合现象。这意味着,在制
关键词:
一次能源 CO2排放 空间自相关 省域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洪久 胡彦蓉 Robert Rieg 马卫民
本文采用Kaya及其扩展模型将CO2排放影响因素划分为产业能源强度、生活能源强度、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人均产出、人居收入和人口总数7个方面。根据1995~2009年江苏省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生活部门的12种能源消费数据,利用LMDI模型分解计算出7个因素的CO2排放量和贡献值。研究结果表明,1995~2009年江苏省CO2排放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人均产出、人居收入和人口总数对CO2排放起到正向驱动作用,产业能源强度、生活能源强度、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起到负向驱动作用,人均产出和产业能源强度分别是影响CO2排放的正向和负向主导因素。降低CO2排放量,需要通过提高产业能源强度、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
关键词:
CO2排放 影响因素 LMDI模型 江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丛建辉 王晓培 张婷婷 张进鹏
基于山西省1987—2012年六张投入产出表数据,通过构建包含省际贸易因素的IO-SDA模型,对山西省CO_2排放总量及CO_2完全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再分解,从省域整体及分行业角度,分时间段讨论影响山西省CO_2排放增长的各种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研究发现,消费扩张效应、投资扩张效应、省际调出扩张效应等经济规模扩张因素为山西省CO_2排放的主要促增因素,省际调出扩张效应影响最大,这证实省际贸易因素在山西省这类能源输出型省份CO_2排放格局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直接能耗强度效应为关键促降因素;另外,不同时间段内山西省各行业CO_2排放的主要促增、促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
CO_2排放 省际贸易 IO-SDA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梅林海 蔡慧敏
基于中国集中供暖线和Moran I指数图将我国省域划分成南、北两个区域,通过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对影响生活消费的人均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及影响大小进行定量分析。同时根据Kaya恒等式及现有文献将驱动因素分解成能源结构、能源利用率、居民生活水平三个因素,外加可能对碳排放有影响区域人口密度。结果表明:能源结构和居民生活水平分别是影响南北方地区生活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南方地区的空间效应显著而北方不显著,所以优化居民能源消费结构,采取地区空间联动性的合作治理对减少南方地区生活消费人均碳排放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北方地区则应把政策重心放在协调居民生活水平和人均碳排放量上,优化地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关键词:
集中供暖线 空间计量 Kaya驱动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