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22)
2023(9570)
2022(7986)
2021(7439)
2020(6232)
2019(14295)
2018(13956)
2017(26996)
2016(14525)
2015(15972)
2014(15655)
2013(15782)
2012(14502)
2011(13166)
2010(12978)
2009(12415)
2008(12375)
2007(10844)
2006(9750)
2005(9297)
作者
(39161)
(32695)
(32648)
(31385)
(20574)
(15513)
(14780)
(12551)
(12363)
(11596)
(11559)
(10910)
(10659)
(10615)
(10447)
(10223)
(9910)
(9392)
(9347)
(9168)
(8514)
(7815)
(7798)
(7459)
(7389)
(7269)
(7208)
(6878)
(6497)
(6443)
学科
(61562)
经济(61469)
管理(46491)
(40865)
(34366)
企业(34366)
方法(26021)
数学(23693)
数学方法(23482)
(23367)
(21724)
税收(20276)
(20105)
中国(20050)
(17838)
(15144)
(13315)
贸易(13308)
(13094)
业经(12891)
(12759)
财务(12725)
(12719)
财务管理(12701)
企业财务(12102)
(11354)
银行(11338)
体制(11041)
(10856)
(10640)
机构
大学(207995)
学院(204581)
(98710)
经济(97175)
管理(76742)
研究(73736)
理学(65890)
理学院(65198)
管理学(64484)
管理学院(64084)
中国(58651)
(52488)
(43365)
财经(40115)
科学(39332)
(36591)
(35916)
经济学(33358)
研究所(31950)
中心(31936)
经济学院(29992)
财经大学(29877)
(29517)
北京(28061)
(27951)
(26482)
业大(24761)
(23512)
师范(23289)
(22450)
基金
项目(132645)
科学(106940)
基金(101573)
研究(98473)
(87998)
国家(87410)
科学基金(75476)
社会(68313)
社会科(65205)
社会科学(65190)
基金项目(52347)
(47123)
自然(45552)
自然科(44547)
自然科学(44536)
教育(44218)
自然科学基金(43840)
资助(42189)
(40591)
编号(36830)
(32134)
成果(31299)
(31126)
国家社会(30605)
重点(30156)
教育部(28390)
(28220)
中国(28156)
(27673)
人文(26819)
期刊
(106278)
经济(106278)
研究(72417)
(41588)
中国(40729)
管理(29941)
学报(28638)
科学(27593)
(25460)
大学(22894)
学学(21715)
财经(20788)
(20352)
金融(20352)
经济研究(19393)
(17920)
农业(17066)
(16390)
教育(16123)
(15743)
技术(15587)
问题(14357)
税务(13983)
(13939)
业经(13876)
国际(13064)
世界(12157)
技术经济(9930)
(9518)
会计(9056)
共检索到318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华  任龙洋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算了2001-2010年中国省级最优税制结构及其实际偏离度。结果表明:中国现阶段省级层面的实际税制结构与最优税制结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离,表现为流转税比重过高,因此在一定范围内继续提高直接税比重有利于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双重红利。但是受经济环境因素制约,经济增长目标下提高直接税比重亦受到高限约束,即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比值不能超过2.17。本文建议,将社会保险基金纳入税收体系,打造间接税和直接税双主体的税制结构,并适当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税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华  樊丽明  
税制结构优化是深化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税制结构的选择既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税收征管水平、社会文化习俗以及国际税收等客观基础条件的约束,同时也受到政府关于财政收入筹集、社会公平、生态文明层面的行为目标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在这种双重约束下,各国政府采取自然转化加主动调整的变迁路径优化税制结构。就中国当前的税制结构而言,尚存在适应性不足、结构单一、功能受限等方面的问题。为此,税制结构优化的方向是提高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和资源税的比重,稳定双主体税制结构,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薛钢  明海蓉  蔡颜西  
征收环境保护税的理想状态是在改善环境质量、产生绿色红利的同时,又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蓝色红利,即双重红利效应。本文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我国环境保护税是否可以同时实现上述目标。研究结论发现,环境保护税的开征比以往的排污费更有助于促进双重红利的实现,但还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本文借鉴环境保护税建设较为成熟国家(地区)的经验,从税制设计、税收征管、税款使用制度以及其他配套措施方面,为完善我国环境保护税制度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沈玉平  
公平、效率目标与税制选择沈玉平公平与效率问题是人类永恒的论题,也是当前税收政策理论研究中带有根本导向性的、属于最高层次的问题之一。但是,在此问题的讨论中反映出人们对公平和效率概念的理解并不一致,以致主张采取的税收政策措施就不统一。为此,本文拟从对公平...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俞杰  
长期以来,众多学者围绕环境税"双重红利"存在与否展开争论。在我国当前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环境税"双重红利"假说对于政策制定者具有吸引力。虽然理论界对"双重红利"并没有形成普遍的共识,但其思想内核对我国环保税制改革取向有重要启示意义。如何整合现有税制,减少"税收相互作用效应"的负面影响,使环境税设计既能体现环境保护、又能提高税制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是当前关注的焦点。本文立足于国情,探索适合我国环境税制改革的路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升  
在一国的税制设计中,税制结构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影响着税制的各项功能,也影响着税收可作用的深度和广度。本文从税制结构的两个层面,即税收体系结构、税种结构出发,对我国的税制结构进行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制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推进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现行税制结构越来越难以适应改革需要,甚至可能成为改革的阻力,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思考。当前的税制结构主要存在着如下的问题,亟待进行改革:宏观税负的提升,主要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种相关;税制在注重筹资能力的同时,税制结构和税收功能存在缺陷;税制设置不合理,税种结构存在缺陷。基于此,在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玉霞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为导向的财税体制将成为进一步改革的重点,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领域。依财政部部长楼继伟的解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主要包括政府预算制度、税收制度和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体制等三个方面。1本文从遵循税收公平和效率的角度,结合我国税制改革的热点,探讨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中如何把握税制的改进与优化。一、税收公平是税制优劣的检验标准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振宁  
所得税和增值税在现代及将来税制结构中的主体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二者将并驾齐驱,相辅相成,兼顾效率与公平,发挥税制的整体效应。在我国的税制建设中,应选择以增值税为基础,以包括社会保障税在内的所得税为主导,以资源税、特定行为税等为补充的复合税制体系和结构,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税收的内在功能和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德俊  
本文从公平与效率角度论述了银行业税制对银行竞争力与稳健性的影响,同时分析了银行业税制存在税负偏重、税制不统一、相关税制不配套等问题,最后提出了改革流转税与所得税制度、改革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征税办法、优化税制、简化税收行政管理审批手续等政策措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贾海彦  
当前农村税费改革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为了农民减负而忽略了税收中的公平和效率。本文从税制优化角度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制度设计,用所得税制来调节农民收入差距,解决公平问题。用农业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效率目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少维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客观形势的变化对我国的税收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财税制度,在1994年税制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改革十分必要,税制改革步伐也将加快。我们分析,新一轮税制改革的重点将主要体现在税收公平、税制结构与和谐税收等方面,由于名义宏观税负并不高,一些税种的名义税率会降低,但并非重点,关键是减轻税外负担,规范税收政策、收费制度,最终达到名义宏观税负稳定或略有上升,而企业实际财政负担减轻的目的,并给各经济主体创造一个公平的税负环境。为充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和调节分配的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建议在严肃税法、保障纳税人权利的基础...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晓亮  
本文构建动态递归CGE模型,分别采用不进行资源税改革(S1)、资源税改革但不实行资源补偿(S2)、资源税改革同时实行资源补偿(S3)三种政策场景,以煤炭为例,模拟分析资源税改革能否促进节能减排,同时保证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改善。即资源税改革是否存在双重红利。研究表明,在节能减排方面,资源税改革能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单位GDP能耗和能源消耗总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当采用5%从价税率而不进行资源补偿时,节能减排效果最佳,有效抑制CO_2和SO_2排放,实现资源税改革第一重红利。而在第二重红利的实现上存在差异性,从短期看,资源税改革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降低GDP增长,抑制开采业、工业、能源、运输业和农...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何辉   魏卓凡  
作为我国绿色税制的重要税种,环境保护税能否发挥环境改善与经济增长的双重红利效应,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2014—2021年的县级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以及双重差分空间杜宾模型,对环境保护税的环境与经济红利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环境保护税的实施显著降低了环境污染程度,促进了经济增长,实现了环境改善与经济增长的双重红利效应,而且其双重红利效应具有空间溢出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法律制度环境、环境绩效考核以及技术创新对环境保护税释放红利效应具有调节效应,地区行政等级和地理位置会影响环境保护税双重红利效应的空间溢出程度。基于此,本文提出完善环境保护税制度、加强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以及完善其他相关制度的政策建议,以期充分发挥环境保护税的双重红利效应,助力环境改善与经济增长共同提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雪兰  何德旭  
一、双重红利假设:绿色税制改革的理论基础1.绿色税制改革的涵义。绿色税制改革又称环境税制改革或生态税制改革,是指对污染及能源消费课以环境税,将环境成本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林  
在分析我国当前税制结构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借鉴最适课税理论的思想精华 ,认为 2 1世纪中国税制结构改革的基本政策取向应包括调整间接税与直接税比重 ,优化税收结构及税率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