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79)
- 2023(17991)
- 2022(15367)
- 2021(14890)
- 2020(12200)
- 2019(28421)
- 2018(27719)
- 2017(53434)
- 2016(28731)
- 2015(32480)
- 2014(32291)
- 2013(31522)
- 2012(28694)
- 2011(25498)
- 2010(25426)
- 2009(23070)
- 2008(22400)
- 2007(19189)
- 2006(16327)
- 2005(14261)
- 学科
- 济(112686)
- 经济(112563)
- 管理(85572)
- 业(77847)
- 企(65176)
- 企业(65176)
- 方法(54810)
- 数学(48514)
- 数学方法(47756)
- 财(39747)
- 中国(32564)
- 农(30380)
- 业经(24452)
- 学(22130)
- 地方(21842)
- 务(21652)
- 财务(21565)
- 财务管理(21498)
- 制(21451)
- 贸(21352)
- 贸易(21341)
- 易(20831)
- 企业财务(20442)
- 农业(19899)
- 理论(19048)
- 和(17354)
- 技术(17087)
- 银(17049)
- 银行(17015)
- 环境(17014)
- 机构
- 大学(394764)
- 学院(393907)
- 济(160812)
- 经济(157613)
- 管理(157610)
- 理学(137469)
- 理学院(136037)
- 管理学(133477)
- 管理学院(132764)
- 研究(129799)
- 中国(98895)
- 京(83337)
- 财(80100)
- 科学(78928)
- 所(63406)
- 财经(61177)
- 中心(59081)
- 研究所(57662)
- 农(57577)
- 经(55933)
- 业大(55816)
- 江(54691)
- 北京(52774)
- 范(50752)
- 师范(50310)
- 经济学(49262)
- 院(47764)
- 财经大学(45750)
- 农业(44833)
- 经济学院(44540)
- 基金
- 项目(273782)
- 科学(216419)
- 研究(202132)
- 基金(200195)
- 家(173744)
- 国家(172346)
- 科学基金(149123)
- 社会(128085)
- 社会科(121507)
- 社会科学(121477)
- 基金项目(105252)
- 省(104587)
- 自然(96289)
- 自然科(94100)
- 自然科学(94079)
- 教育(93787)
- 自然科学基金(92355)
- 划(88460)
- 资助(83312)
- 编号(82361)
- 成果(66573)
- 部(61314)
- 重点(61046)
- 发(57582)
- 创(56979)
- 课题(56341)
- 国家社会(53318)
- 教育部(53237)
- 创新(53187)
- 科研(52405)
- 期刊
- 济(167838)
- 经济(167838)
- 研究(117153)
- 中国(74296)
- 财(65249)
- 学报(58756)
- 管理(56516)
- 科学(55089)
- 农(51557)
- 大学(45756)
- 教育(43897)
- 学学(43090)
- 农业(36315)
- 技术(35475)
- 融(31725)
- 金融(31725)
- 财经(29707)
- 经济研究(28978)
- 业经(26466)
- 经(25378)
- 问题(21412)
- 图书(19207)
- 业(19156)
- 技术经济(18895)
- 统计(18641)
- 版(18123)
- 理论(17823)
- 科技(17809)
- 贸(17560)
- 财会(17149)
共检索到568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蔡宁 刘勇
本文通过预估中国30个省市的全口径财政收支,预测"十三五"期间中国省级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研究发现:预测的全口径地方政府债务要高于财政部公布的实际地方政府债务;"十三五"期间,无论是经济向好情形,还是经济平稳、较弱情形,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负债率都仅略高于30%,风险总体可控,但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结构性、区域性问题突出,应当引起重视。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蔡宁 刘勇
本文通过预估中国30个省市的全口径财政收支,预测"十三五"期间中国省级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研究发现:预测的全口径地方政府债务要高于财政部公布的实际地方政府债务;"十三五"期间,无论是经济向好情形,还是经济平稳、较弱情形,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负债率都仅略高于30%,风险总体可控,但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结构性、区域性问题突出,应当引起重视。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宋翔 蔡宁 冯浩洋
本文基于地方政府预算约束恒等式,通过计算30个省份的全口径财政收支,结合各地历年的政府债务余额,估算了2015年-2019年全国30个省份的隐性债务规模。研究发现: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总额为13万亿左右,占GDP比重约为13%,风险总体可控;我国对隐性债务的管控成效显著,2019年较2017年规模总体下降,但仍有12个省份隐性债务持续增长,特别是西部和东北省份风险管控压力相对较大,需要高度重视。本文建议从顺应市场、落实责任、防范风险、加强研究等方面遏制、化解隐性债务。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毛捷 韩瑞雪 徐军伟
文章关注财政压力对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影响,以2008年企业所得税改革("两税合一")作为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变化的准自然实验,利用北京市全口径政府债务数据及其他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2008年企业所得税改革使得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增大,进而刺激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即财政压力增加10%,人均地方政府债务增长34.66%;(2)上述效应具有滞后性与持续性,债务扩张效应从税改第2年(即2009年)开始显著表现出来,且该效应在之后数年内持续存在;(3)通过平行趋势检验、扩大样本时间跨度和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证实上述效应确由2008年企业所得税改革引起,而非其他因素导致;(4)异质性分析表明,在第二产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和财政自给率较高的地区,财政压力的债务扩张效应更加显著。文章的研究结论为深刻认识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内在机制提供了基于北京市等特定地区的可靠证据。
关键词:
财政压力 全口径 债务扩张效应 两税合一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仲凡 杨胜刚
根据2012年各省级政府地方政府债务数据和1995~2013年省级层面地方政府债务水平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差分GMM和系统GMM模型,考量人口流出比例、老年人口抚养比、财政支出刚性对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流出比例越高、老年人口抚养比越高,财政支出刚性越高,地方政府负债率越高。鉴此,应严格政府举债程序,改变以户籍为导向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理顺各级政府之间的财税关系。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人口结构 财政支出刚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庞保庆 陈硕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近几年来的迅速增长引起学界、业界及政策制定者的关注及担忧。但对该问题的决定因素及形成机制,目前鲜有经济学文献加以严谨研究。文章认为该问题与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及制度约束直接相关。基于地级市数据,我们发现各地区债务规模显著受到其财政缺口的影响:财政缺口每增加1%,融资平台数量增加的可能性将提高14%,债务规模将增加0.2%。基于文中建立的实证模型,我们预测我国地方债务在未来五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6%,到2017年其总额将达到该年GDP的42%。债务总体上仍处于可控范围之内。结合中央政府近期"营改增"及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文章认为在财政集权的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曾莲 严秋斯
研究目的:从土地财政在政府举债中的重要地位出发,研究土地财政与预算软约束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机制;实证分析预算软约束在土地财政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之间的中介效应;对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促进政府对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提出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对2008—2011年和2013—2015年的28个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研究结果:土地财政与预算软约束均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显著正相关;预算软约束在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研究结论:解决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问题和土地管理问题,必须严控土地资源的抵押转化,限制预算软约束;同时适当引入竞争性的土地交易机制,促进土地财政、土地金融的改革。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马蔡琛
早在2003年10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就曾规定:"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和对或有负债的有效监督。"《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中进一步指出,"改革和完善非税收收入收缴管理制度,逐步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在现时的中国,全口径预算管理范围不仅包括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还包括政府性债务和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胜利 黄世润
基于理论分析和典型事实,并利用2012—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以及东、中、西部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财政分权体制下,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影响因素存在区域差异。其中,地方政府的竞争形式、所处的转移支付地位、应对财政压力的态度、土地财政水平、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区域差异是影响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存在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定差异化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控政策、改革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制度、建立健全地方债务信息公开披露制度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转移支付 区域差异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美喆 徐鸣鹤
基于财政竞争视角,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分析同级政府之间的财政竞争行为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为了吸引资源要素流入,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地方政府在制定相应政策时,往往会考虑其他地区政府的策略选择,利用财政手段展开竞争,从而导致债务规模膨胀。基于此,应从完善现行政绩评估机制、合理界定各级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加强地方政府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等方面着手努力。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财政竞争 GDP锦标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美喆 徐鸣鹤
基于财政竞争视角,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分析同级政府之间的财政竞争行为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为了吸引资源要素流入,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地方政府在制定相应政策时,往往会考虑其他地区政府的策略选择,利用财政手段展开竞争,从而导致债务规模膨胀。基于此,应从完善现行政绩评估机制、合理界定各级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加强地方政府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等方面着手努力。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财政竞争 GDP锦标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元强
当前,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但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风险偏高。地方政府通过出让土地增加收入使得土地财政与地方债务风险交缠在一起。地方政府对债务的控制难度增加。文章就地方政府融资方法与地方政府依靠土地经营城市的模式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一旦经济形势发生变化,以土地为杠杆的融资模式会产生风险。规范土地债务融资以及施行相应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是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 土地财政 融资风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穷志 崔邦
政府债务是地方政府实现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政策工具,但能否实现这一预期政策目标,取决于政府债务规模是否适度。理论模型表明,促进经济增长的最优政府债务规模是存在的,而实证研究也验证了这一理论命题。基于2003~2017年样本数据研究发现,促进中国省级政府经济增长的最优债务规模转折点大致在20%~25%之间,东中西部地区政府债务规模的增长效应的转折点分别是25.2%、23.3%和20.1%。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发债实现经济阶段性增长,但应该控制其合理规模,并理顺地方政府债务作用机制,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任刚
一、养老金隐性债务介绍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在1999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问题给我国的养老金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并推动了公共养老金制度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的改革。现收现付制下,政府所积累的向已退休职工和新制度实施前已经参加养老金计划的职工发放养老金的承诺形成了公共养老金的隐性债务。在制度改革过程中,原来隐藏在现收现付制下的隐性债务逐渐显现出来,测算其规模以及确定如何偿还已成为制度转型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征信
[作者]
魏博文 姜林
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迅速扩大,加上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政治激励的负面影响,以及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政策,加剧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膨胀。利用"资产净值"分析后发现,截至2010年底"地方政府资产净值"为正,说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尚可持续,但债务风险依然存在。因此,地方政府应当防止债务规模持续扩大演变成债务危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