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29)
- 2023(14079)
- 2022(11887)
- 2021(10981)
- 2020(9403)
- 2019(21453)
- 2018(20883)
- 2017(39633)
- 2016(21320)
- 2015(24504)
- 2014(23883)
- 2013(23982)
- 2012(22712)
- 2011(20674)
- 2010(20577)
- 2009(19232)
- 2008(19113)
- 2007(17145)
- 2006(14836)
- 2005(13336)
- 学科
- 济(101640)
- 经济(101563)
- 业(63683)
- 管理(63121)
- 企(51826)
- 企业(51826)
- 方法(45776)
- 数学(40524)
- 数学方法(40247)
- 中国(28111)
- 农(25805)
- 技术(22522)
- 财(22292)
- 地方(21716)
- 业经(21185)
- 贸(19890)
- 贸易(19880)
- 易(19330)
- 学(17612)
- 农业(17420)
- 制(17354)
- 银(14895)
- 银行(14861)
- 融(14820)
- 金融(14818)
- 行(14233)
- 产业(14069)
- 技术管理(14036)
- 和(14026)
- 环境(13914)
- 机构
- 大学(313698)
- 学院(313125)
- 济(141259)
- 经济(138754)
- 管理(122248)
- 研究(109318)
- 理学(105691)
- 理学院(104521)
- 管理学(103114)
- 管理学院(102496)
- 中国(83312)
- 京(65939)
- 科学(63871)
- 财(60952)
- 所(54737)
- 中心(49976)
- 研究所(49736)
- 财经(49270)
- 农(49181)
- 江(46191)
- 经济学(44980)
- 经(44958)
- 业大(43215)
- 北京(42025)
- 经济学院(40841)
- 范(40261)
- 师范(39896)
- 院(39122)
- 农业(38680)
- 财经大学(36601)
- 基金
- 项目(208778)
- 科学(166615)
- 研究(155117)
- 基金(153053)
- 家(132892)
- 国家(131857)
- 科学基金(113390)
- 社会(101533)
- 社会科(96559)
- 社会科学(96537)
- 省(80881)
- 基金项目(80624)
- 教育(71407)
- 自然(70409)
- 自然科(68828)
- 自然科学(68810)
- 划(68348)
- 自然科学基金(67680)
- 资助(62105)
- 编号(60952)
- 成果(49058)
- 创(48273)
- 部(47936)
- 重点(47703)
- 发(47056)
- 创新(44469)
- 国家社会(43245)
- 课题(43033)
- 教育部(41472)
- 人文(39966)
- 期刊
- 济(150586)
- 经济(150586)
- 研究(93220)
- 中国(62837)
- 财(46178)
- 管理(45421)
- 学报(44955)
- 科学(44265)
- 农(43719)
- 大学(34305)
- 教育(33825)
- 学学(32174)
- 农业(30218)
- 技术(29704)
- 融(28391)
- 金融(28391)
- 经济研究(25780)
- 财经(25093)
- 业经(23399)
- 经(21790)
- 问题(20203)
- 技术经济(18604)
- 贸(18487)
- 业(18117)
- 科技(16286)
- 世界(15700)
- 统计(15664)
- 国际(15610)
- 策(15268)
- 商业(14699)
共检索到464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玉林 程萍
客观、科学地评价中国省级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于国家高技术产业的合理布局和区域高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并带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支撑环境三个方面构建省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全国省级区域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分别从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四个时段进行动态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存在严重的区域差异,且具有差距拉大趋势;加大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投入力度是加快提升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性举措;地方政府对高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是影响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倩男 赵玉林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也越来越取决于技术创新能力。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越高,高技术产业利用内外部资源的效率就越高,竞争实力就越强。本文构建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高技术产业各部门的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最后针对这些差异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敏 辜胜阻
本文利用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数据,综合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从投入能力、产出能力和创新效率三个方面对其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发现:从纵向时间维度看,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能力均呈现不断大幅提升的态势;但是从横向行业维度看,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表现出显著的行业集中特征;在创新效率方面,各个行业存在明显差异,部分行业甚至面临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并存的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鹏 刘兰风 魏峰 张治栋
文章基于可获得的统计数据,对于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从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和技术创新环境三大方面提出了18项指标的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发现总体规模、相对产出和相对投入为主要成分,揭示了各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与原因,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类别判断与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倩男 赵玉林
全国有21个省(市、自治区)将高技术产业作为"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发展产业。客观、科学地评价这些区域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对于国家高技术产业的合理布局和区域高技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并带动整体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构建了由高技术产业创新的投入能力、产出能力和支撑能力3个一级指标和8个二级指标构成的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依此对21个区域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各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存在着显著差异,普遍将高技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必将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恰当的战略选择则应是根据本地区的资源特点和竞争优势确定其重点发展产业,形成合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符想花
对高技术产业而言,最主要的是技术创新。本文从反映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出发,经过理论遴选和实证筛选,选出了13项指标,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对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经济发达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规模因子及产出相对指标因子表现突出,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投入相对指标因子表现突出。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能力 统计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洪庆 侯毅
首先从行业层面构建了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用改进的熵值法实证研究了18个高技术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同时发现,创新投入能力较强的航天器制造业、飞机制造业、化学药品制造业和生物药品制造业,其创新产出能力都较弱,而创新投入能力较弱的计算机零部件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外围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整机制造业,其创新产出能力都较强。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洪庆 侯毅
首先从行业层面构建了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用改进的熵值法实证研究了18个高技术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同时发现,创新投入能力较强的航天器制造业、飞机制造业、化学药品制造业和生物药品制造业,其创新产出能力都较弱,而创新投入能力较弱的计算机零部件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外围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整机制造业,其创新产出能力都较强。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志春 李海超
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创新的作用至关重要。根据经典物理力学理论构建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三维动态模型,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主导逻辑思维出发,从能力广度、能力深度、能力的生命周期3个角度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模型进行维度分析。研究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过程在空间内形成类似于"S"型的曲面。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龚艳萍 屈宁华
采用中国高技术产业中的17个行业在1995—2004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在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衡量上,突破了以往仅从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两方面考察的做法,增加了对技术创新环境方面的考虑。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产业国际竞争力有显著影响;且技术创新投入、产出、环境指标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技术创新产出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程度相对最大,其次是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环境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相对最弱。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产业国际竞争力 高技术产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温丽琴 卢进勇 马锦忠
目前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是"十二五"重点发展产业。通过对1996~2008年的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从过程和时间两个维度分析了FDI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结果表明FDI对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人力资本在产品开发阶段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在产品应用阶段起到了阻碍作用;研发支出在产品开发阶段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在应用阶段入世前后表现有所差异。
关键词:
FDI 高技术产业 创新能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玉明 聂艳华 李凯
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以高技术产业为例,对三种类型的知识溢出对中国省际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以及空间相关性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中国31个省际区域的创新活动存在空间依赖性,高技术产业的专业化、多样化,省际区域的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产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区域创新活动的空间依赖性要求各省际区域在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时要充分考虑知识溢出的地理特性,加强区域合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姚丽 谷国锋
本文基于2001—2011年中国31省区面板数据,运用ESDA分析工具研究了各省区人均高技术产业产值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特征。分析结果显示:表征区域高技术产业水平的HTI在全域范围内具有正的空间自相关性,表明高技术产业局域性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分析进一步考察了区域技术创新等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影响要素,劳动力投入要素的弹性系数大于资金投入要素。另外实证分析也表明空间溢出效应会随地区间距离增大而减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范德成 李盛楠
从创新投入产出视角,运用基于实数编码的投影寻踪法测度了2009~2016年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实际效率,利用泰尔指数法分析了实际效率的差异及构成,应用经济收敛理论检验了实际效率的收敛性。研究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实际效率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且三大区域间、省际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全国与东部地区实际效率存在σ收敛,而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不存在σ收敛;全国及三大区域实际效率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即初始条件相同时,各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实际效率趋于相同的稳态水平;在考虑企业规模、政府支持、产权结构等影响因素时,各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实际效率趋向各自的稳态水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志耘 杨朝峰
本文应用随机前沿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对转型时期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结论表明,2005年至2010年间:(1)相对于R&D经费和人员投入,知识存量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作用不突出。(2)国外技术引进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明显。(3)国内技术引进对我国高技术产业R&D产出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但经济效益不明显。(4)我国高技术产业中企业规模对创新能力有负面的影响。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创新能力 转型时期 随机前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