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86)
2023(10633)
2022(9053)
2021(8418)
2020(7331)
2019(17070)
2018(16722)
2017(32203)
2016(17623)
2015(19915)
2014(19829)
2013(20055)
2012(19091)
2011(17591)
2010(17490)
2009(16453)
2008(16634)
2007(14891)
2006(12842)
2005(11696)
作者
(51894)
(43755)
(43607)
(41712)
(27754)
(20906)
(19979)
(16936)
(16520)
(15397)
(15225)
(14744)
(14084)
(13876)
(13831)
(13656)
(13219)
(12965)
(12671)
(12526)
(10903)
(10837)
(10588)
(9982)
(9879)
(9804)
(9615)
(9429)
(8870)
(8798)
学科
(82079)
经济(82005)
管理(45431)
(41453)
方法(37333)
数学(33711)
数学方法(33440)
(31318)
企业(31318)
中国(23428)
(21347)
(18932)
地方(17347)
(17062)
(16782)
贸易(16777)
(16325)
业经(14404)
(14366)
农业(13910)
(12105)
金融(12102)
(11996)
银行(11962)
环境(11960)
(11563)
(11513)
地方经济(10187)
(10111)
财务(10094)
机构
大学(264999)
学院(260279)
(116530)
经济(114447)
研究(96940)
管理(96394)
理学(83210)
理学院(82143)
管理学(80808)
管理学院(80301)
中国(72866)
科学(58943)
(56905)
(51166)
(50238)
(46470)
研究所(46111)
中心(43025)
财经(41245)
业大(38293)
经济学(38247)
(37943)
(37632)
农业(36930)
北京(36140)
(35560)
师范(35243)
经济学院(34673)
(34282)
财经大学(30694)
基金
项目(174004)
科学(137351)
基金(128912)
研究(125605)
(113583)
国家(112756)
科学基金(94665)
社会(82270)
社会科(78052)
社会科学(78028)
基金项目(67782)
(64729)
自然(59442)
自然科(58056)
自然科学(58032)
自然科学基金(57054)
教育(56848)
(56420)
资助(53096)
编号(49136)
成果(41108)
(40446)
重点(40297)
(38856)
国家社会(35567)
(35370)
教育部(34343)
课题(34220)
中国(33713)
科研(33670)
期刊
(123693)
经济(123693)
研究(77905)
中国(48091)
学报(43468)
(41660)
科学(40137)
(38455)
大学(32033)
管理(31850)
学学(30199)
农业(28642)
教育(23788)
(22493)
金融(22493)
经济研究(21372)
财经(21015)
技术(20135)
(18207)
业经(17888)
问题(17216)
(16199)
(16027)
世界(14346)
国际(13756)
图书(13483)
技术经济(13280)
(13015)
统计(12955)
资源(12765)
共检索到3835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红军  张盼  
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泰尔指数分解等方法对2007-2015年中国省级区域公共品供给效率及其区域差异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中国省级区域公共品总体供给效率缓慢降低,基础设施建设类公共品供给效率缓慢提高,且易受技术水平影响,而民生类公共品供给效率缓慢降低,且易受供给规模影响;基础设施建设类公共品供给效率在发达省市上升较快,而民生类公共品供给效率在大多省市上升缓慢甚至有所下降;基础设施建设类公共品供给效率呈现出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空间递减格局,东部、东北和中部地区的民生类公共品供给效率明显高于西部地区;中国公共品供给效率的区域差异逐渐缩小,其中基础设施建设类公共品效率总体差异主要来自区域内部,而民生类公共品效率总体差异主要来自区域之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邓宗兵  吴朝影  封永刚  王炬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31个省份公共服务供给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SFA模型剥离管理因素和随机因素对效率的影响很有必要;全国总体技术效率尚有25.9%的改进空间,且多数省份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人均GDP、人口密度、居民教育年限、城镇化水平等对效率有显著影响,但公共服务财政支出作用有限;三大地区的技术效率有着较大差别,中部最高,东部次之,西部最低;各地区应结合自身效率的特征分别着重进行管理水平的提高或生产规模的扩大来改善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传俊  文习成  刘祖云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供给效率的区域性差异致使了农村公共品供给有效性的断裂,而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有效性亦是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现实载体。文章通过梳理农村公共品的既有文献,基于DEA的实证模型,同时借助于全国省域面板数据,试图探讨当下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研究发现,东、中、西部区域的供给效率总体呈非均衡状态,供给资源的投入规模不尽合理,农村公共品与公共品的财政支出管理效率偏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小鲁  
本文在区域性公共品最优供给的需求模型与供给模型基础上,运用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对需求模型与供给模型在描述中国区域性公共品供给的有效性方面进行了检验,并对中国公共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公共品供给中中央政府财政补助的效果以及公共品供给的拥塞效应和网络效应进行了估计与测算。分析的结果表明,只有供给模型能够比较有效地反映中国各地区区域性公共品的最优供给决策。对参数的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公共品的需求对价格缺乏弹性,在供给中则存在显著的拥塞效应,且地区人口增长将使当地人均公共品消费量快速下降;对中央政府财政补助效果的估计则表明,该项补助对提高区域性公共品的人均供给水平的效果虽然为正,但作用甚微。此外,考虑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许莉  万春  
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是突破京津冀发展瓶颈,推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本文以京津冀城市圈13个城市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度了2014—2017年京津冀城市圈各城市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并对其呈现出的区域格局及区域差异进行探讨,结果显示:京津冀城市圈不同城市间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差异显著,呈现出以北京和天津为中心逐渐衰减的空间格局;2014—2017年京津冀城市圈不同城市间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区域差异逐渐缩小,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由不均衡格局逐渐向均衡格局演进。本文研究结果为推进京津冀城市圈公共服务协调发展提供建议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卢洪友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在任何一个集体中,因任何一种公共品的成本分摊与收益分享,都普遍存在着"搭便车"者的个人理性行为以及由此导致的集体非理性的结局———人人都无"车"可搭的"公共"悲剧,断言公共品供给是市场失败的领域,必须由政府替代。用斯密的市场秩序概念来处理所有的私人品,用霍布斯的主权国家概念来处理所有的公共品,也是市场经济国家资源配置制度安排的普遍选择。我认为,"搭便车"或经济人理性行为是合乎公理的经济学假设,但"搭便车"问题并不一定非由政府强制来解决不可。从理论上说,公共品的供给存在政府效率解,但政府效率解有严格的约束条件,公共品供给中的政府职能与政府失灵也都是相对于其效率条件以及满足这些条...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胡洪曙  武锶芪  
本文运用以财政投入为导向的DEA模型对我国内地31个省份2013~2017年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分别进行了静态分解和动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近5年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端综合供给效率未能得到显著提升,但从纯技术效率的角度出发,绝大多数地区的管理水平和制度效率提升明显,总体效率提升缓慢的原因在于规模报酬的降低。从综合效率变异系数的变化轨迹上来看,各地在公共资源投产利用效率上的差距并没能得到有效缓解,三大经济地带整体供给效率的排序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为此,本文提出在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优化上,财政和地方政府应逐步淡化其在服务供给过程中所扮演的单一、垄断的角色,防止政府职能出现过多的越位和包办。通过完善公私合作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以充分激发社会不同主体供给公共产品活力,并可协助政府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规模效率。同时,针对个别地区纯技术效率降低的情况,推动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的资源共享与技术创新并加强整体供给过程的绩效考核与监督也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武新  吕秀娟  
文章以2006年中国29个省际截面数据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评价中国区域生态效率的差异性。进一步以区域生态效率评价值为因变量,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环保资金投入,环境政策及产业结构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并依据研究发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世祥  成金华  吴巧生  
中国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利用效率问题。由于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水资源利用方式等诸多变量的不同,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表现出了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研究探讨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是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可能途径,也是建立节水型社会、统筹区域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发现:中国中、西部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收敛趋势明显,而东部地区不存在收敛趋势;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较高,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导致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存在区域差异的最重要因素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对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来缩小这种区域差异状况。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军  
利用30个省级行政区2001-2015年面板数据,测算各区域的创新经济效率,并通过构建线性模型求算出影响各区域创新经济效率差异因素的指标,为提高区域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和现实参考。结果表明:第一,各区域创新经济效率差异化:东中西部地区效率总体趋于波动后平稳增长趋势;东部地区效率比中西部地区平均水平高,且差距逐年加大。第二,各区域创新经济效率影响因素差异化:东部地区效率与对外开放程度、市场化程度、基础设施水平、高等教育程度正相关,与金融深度负相关;中西部地区与基础设施水平、高等教育程度负相关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云峰  
文章从城市化的视角研究了食品价格变动的具体机制及其区域差异。理论分析发现,城市化主要通过三种机制对食品价格变动产生影响:直接推高机制、间接推高机制和间接平抑机制。实证分析发现:对于土地丰裕度较低的农业主产区,其城市化的直接和间接推高机制最为明显,因此需谨慎推动城市化进程,而对于土地丰裕度较高的地区而言,无论其是否属于农业主产区,城市化的直接推高机制都不显著,并且对于土地丰裕度较高的非农业主产区,其间接推高机制也不显著,因此最适宜成为城市化的新增长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兆亮  罗小锋  薛龙飞  张俊飚  
为探讨我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现状及其形成机理,综合运用生产函数、GIS、泰尔指数等方法对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呈缓慢上升趋势,但总体仍然偏低,高效率省份上升幅度较小,低效率省份增长幅度较大。2)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区域差异明显,效率高值省份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和西部部分省份,而低效率省份则集中分布于华北平原地区,呈现由中部向南和向北增加的空间分布特征。3)由泰尔指数分析可知,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区域差异呈总体缩小态势,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浩昌  
基于2001-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别研究了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内在原因。结果显示:在限定投资、消费、出口和人力资本的条件下,现阶段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均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且人口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土地城镇化;无论是人口城镇化,还是土地城镇化,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其中中部地区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西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我国城镇化的经济增长效应符合"S"型曲线。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军  王佳玮  杨浩昌  
本文用1999-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产业聚集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显示,在控制人力资本水平、资本投入、对外开放制度和非公有经济等条件下,产业聚集显著促进区域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分区域比较分析表明,产业聚集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的产业聚集对区域居民收入的影响为正,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聚集对区域居民收入的影响为负。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鼓励产业集群式发展,加大人力资本和资本投入力度,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非公有经济,对于提高区域居民收入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冷哲  黄佳民  仲昭朋  
本文利用2011—2013年28个省份的统计数据,通过三阶段DEA和超效率DEA方法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进行评估,研究表明,我国各省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程度、财政分权和人口密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对环境因素和随机扰动因素进行调整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区域排名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综合技术效率最高,除环境因素和随机扰动因素外,规模效率是影响东部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关键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