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04)
- 2023(16340)
- 2022(13830)
- 2021(12838)
- 2020(10862)
- 2019(24650)
- 2018(23788)
- 2017(44945)
- 2016(24749)
- 2015(27613)
- 2014(27421)
- 2013(27332)
- 2012(25746)
- 2011(23575)
- 2010(23389)
- 2009(21735)
- 2008(21823)
- 2007(19368)
- 2006(16899)
- 2005(15157)
- 学科
- 济(106639)
- 经济(106535)
- 管理(64194)
- 业(62018)
- 方法(48098)
- 企(48059)
- 企业(48059)
- 数学(41830)
- 数学方法(41408)
- 农(29052)
- 中国(28777)
- 学(25007)
- 财(24826)
- 地方(23397)
- 业经(21960)
- 贸(21934)
- 贸易(21927)
- 易(21323)
- 农业(19853)
- 制(18541)
- 环境(16223)
- 融(15867)
- 金融(15864)
- 银(15802)
- 银行(15729)
- 和(15189)
- 理论(15131)
- 行(15063)
- 务(14727)
- 财务(14701)
- 机构
- 大学(369270)
- 学院(365867)
- 济(150198)
- 经济(147192)
- 研究(134148)
- 管理(133629)
- 理学(116124)
- 理学院(114552)
- 管理学(112382)
- 管理学院(111697)
- 中国(98824)
- 科学(87409)
- 京(78797)
- 农(73831)
- 所(70757)
- 财(66198)
- 研究所(65258)
- 业大(60532)
- 中心(59999)
- 农业(58828)
- 江(54417)
- 财经(53915)
- 范(50728)
- 师范(50109)
- 北京(49223)
- 经(49162)
- 院(47677)
- 经济学(47334)
- 州(42973)
- 经济学院(42918)
- 基金
- 项目(252508)
- 科学(198289)
- 基金(185925)
- 研究(173547)
- 家(167247)
- 国家(165934)
- 科学基金(139334)
- 社会(112344)
- 社会科(106518)
- 社会科学(106484)
- 基金项目(98886)
- 省(98446)
- 自然(92841)
- 自然科(90728)
- 自然科学(90689)
- 自然科学基金(89125)
- 划(84177)
- 教育(78908)
- 资助(76127)
- 编号(66274)
- 重点(58286)
- 部(55759)
- 发(55490)
- 成果(53406)
- 创(51955)
- 科研(49430)
- 计划(49101)
- 创新(48837)
- 国家社会(47683)
- 课题(46810)
- 期刊
- 济(159317)
- 经济(159317)
- 研究(101747)
- 学报(70854)
- 中国(69373)
- 农(66189)
- 科学(62238)
- 大学(51213)
- 财(48927)
- 学学(48687)
- 农业(45233)
- 管理(44743)
- 教育(33221)
- 融(30034)
- 金融(30034)
- 技术(26735)
- 经济研究(26730)
- 财经(26549)
- 业经(25311)
- 业(24831)
- 经(22889)
- 问题(21865)
- 版(20171)
- 贸(19478)
- 资源(18350)
- 业大(18161)
- 科技(17646)
- 技术经济(17376)
- 世界(16830)
- 统计(16788)
共检索到530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菁 靳诚
旅游关注是旅游虚拟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文章基于百度指数探讨旅游关注空间格局特征,并建立面向线状要素的空间相互作用局部分析模型,探讨影响因素作用的空间异质性。旅游关注网络存在差异,高关注度省份集聚于东部地区。局部模型拟合结果优于全局模型,能很好解释旅游关注。景区数量和GDP对旅游关注具有促进作用,距离则为抑制作用。各影响因素作用存在空间异质性,景区数量对短距离关注具有较强影响,西部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对长距离关注有更强影响,经济较好省份受到关注距离的影响较小。在旅游关注这一虚拟空间中,距离效应依然存在,但作用强度弱于现实空间。文章构建的线状要素空间相互作用局部分析模型,为理解旅游关注网络乃至其他类型网络(流动)的形成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空间分析方法。
关键词:
旅游关注 网络 影响因素 空间异质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邹建琴 明庆忠 刘安乐 郑伯铭 史鹏飞 骆登山
红色旅游是传承革命文化、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和大众化、促进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通过构建理论分析框架系统,综合运用多种空间分析方法与回归模型,对中国公布的300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共763个景点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异质性进行研究,并提出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表明:(1)经典景点空间分布受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四大子系统综合影响;(2)核心区空间分布较其他旅游景区分散,形成7个一级核心区、7个及两大连片二级核心区、低密度与较低密度区等,空间关联性差异较大,关联效应伴随空间尺度缩小而减弱;(3)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异质性明显,影响程度为红色旅游资源>海拔>政策力度>坡度>交通设施>市场需求>资源联动>消费水平;(4)提出采取网络、节点、廊道、共生—联动、跨区共促等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可为红色旅游发展与管理、跨区联合等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琪林 杨霞 方怡
针对旅游发展中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网络关注度空间错位带来的旅游资源未能充分发掘和旅游吸引力不足等问题,以四川省21个地市为研究区,利用2011—2019年旅游景区与旅游网络关注度数据,通过重心模型和空间错位指数等方法,探究四川省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网络关注度空间错位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四川省旅游资源丰裕度和旅游网络关注度的时序变化特征大致相同,旅游资源丰裕度呈持续增长趋势,而旅游网络关注度在2018—2019年出现下降。(2)四川省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网络关注度之间存在空间错位,两者重心呈现出西北—东南的地理位置偏移,并形成先远离后靠近的迁移趋势。(3)四川省各地市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网络关注度的空间错位由西北到东南大致为“负向错位—正向错位”的分布特征;正向高错位地市稳定在成都市和绵阳市,负向高错位地市主要稳定在阿坝州、甘孜州和乐山市;空间错位指数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地市主要分布在川东北地区。(4)社会环境、旅游发展、资源禀赋和网络发展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使得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吸引力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区域差异,形成了四川省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网络关注的空间错位格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建豹 黄贤金 吴常艳 周艳 徐国良
利用空间变差函数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分析了中国省域人均碳排放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自相关性,综合考虑碳排放的各影响因素,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省域人均碳排放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自相关性,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集聚特征,形成了典型的中心—外围结构,中心区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和宁夏等地。2各因素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表现为同一因素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在不同省域存在明显差异。3影响中国省域人均碳排放的重要因素是碳排放强度、人均GDP(2010年不变价)和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最后,提出了减少碳排放的对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梁逍遥 马丽君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双循环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构建旅游内循环成为旅游产业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途径。文章利用2019年31个省(市)区的旅游网络关注度数据,基于旅游流循环强度、流量规模匹配度、流向偏好匹配度3个指标,探究我国国内旅游流循环的空间格局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各省(市)区间均存在旅游流双向输出,旅游流循环在不同分析指标下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异质性;基于自然断点法、K-均值聚类将旅游流循环划分为不同类型,其中L-L型旅游流循环个数远多于H-H型,表明国内旅游流循环类型结构不合理;最后基于QAP回归分析发现,旅游流循环的影响因素及其边际效应不同。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优化国内旅游流循环空间分布格局,提升旅游流循环质量的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邹永广 林炜铃 郑向敏
旅游安全网络关注度是旅游安全关注的一个典型表现和测量手段,是旅游安全意识水平的一个反映。基于百度指数,获取2009—2013年我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共31个地区旅游安全网络关注度数据,采用变差系数(CV)、赫芬达尔系数(H)、首位度(P)、地理集中指数(G)、季节性集中指数(S)5个指标,分析旅游安全网络关注度的时空差异特征,研究发现:(1)全国旅游安全网络关注度呈增长趋势,且存在季节性差异,相对于旅游高峰期具有明显的"前兆效应";(2)各地区旅游安全网络关注度季节性差异凸显,广东、山东、北京、浙江、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高楠 张新成 王琳艳
红色旅游网络关注度是红色旅游宣传推广水平的一种典型测量手段,也是红色旅游影响力的重要反映。以31个省(区、市)"红色旅游网络关注度"为研究对象,运用莫兰指数、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等对2011—2018年中国红色旅游网络关注度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11—2018年全国红色旅游网络关注度呈现波动增长趋势,且季节性差异显著;(2)全国红色旅游网络关注度差异性显著,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但西部红色旅游5A级景区关注度上升态势凸显;(3)各省(区、市)红色旅游网络关注度具有显著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高—高""低—低"集聚现象分别集中于东、中部和西部地区;(4)红色旅游网络关注度影响因素的贡献度大小排序为:互联网普及率>人均GDP>旅游信息化指数>区域媒体关注度>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网络关注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俊 夏杰长
在新时代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全面解构中国省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网络结构,明确各省在旅游经济发展整体网络中的地位和角色,并分析影响旅游经济空间网络关联关系的因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修正的万有引力模型和QAP分析方法,可视化了中国省域旅游经济的空间网络结构形态特征,实证分析了中国省域旅游经济空间关联网络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省域旅游经济呈现出典型的整体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网络密度低、网络关联度高,各省在旅游经济空间网络中不可或缺,整体网络关联关系有待进一步提升。(2)个体网络特征分析表明,旅游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较明显的不平衡特征。(3)块模型分析显示,旅游经济净溢出板块主要由安徽、江西、甘肃等中西部14个省份构成;湖北、重庆、辽宁等8个省份组成的板块二具有典型的"经纪人"特征;北京、天津、山东、江苏和内蒙古5个省份属于净受益板块;上海、浙江、广东和福建4个省份组成的板块属于双向溢出板块。(4)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旅游资源禀赋不同、交通可进入性差异、旅游业发展潜力差异以及地理空间相邻与否等因素对中国省域旅游经济空间关联网络具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瓦哈甫·哈力克 何琛 朱永凤
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了2015年我国大陆31个省份基于网络关注的旅游需求与旅游产业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其空间差异。研究发现:(1)各省份基于网络关注的旅游需求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整体不高,各省份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空间上呈现由东南向西北衰减分层现象;(2)各省份基于网络关注的旅游需求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等级偏低,大部分地区处于失调阶段,在空间分布上,耦合协调度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性,在区域联动发展上呈现出明显的两级分化现象。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雪钧 周敏
旅游经济具有高度敏感性、脆弱性特征,高水平的旅游经济韧性对抵御外来风险、维持竞争优势、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扎根分析法系统构建包括抵御能力、恢复能力、重构能力、更新能力4个核心范畴、11个主范畴和24个概念范畴的旅游经济韧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和地理探测器对2017年至2021年中国省域的旅游经济韧性进行测度与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省域整体旅游经济韧性水平较低,两级差异明显;旅游经济韧性水平总体呈现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分布特征,且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弱。随着时间推移,较低水平以下的省份数量增加,较高水平以上的省份数量在波动中也有所上升,区域差异随时间变化更为突出。创新能力、智力储备、地方经济基础、旅游经济基础、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是影响旅游经济韧性的主要因素。随着时间演变,创新能力成为首要影响因素,旅游设施逐渐成为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朝武 樊玲玲 吴贵华
旅游效率是衡量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识别黄河流域城市旅游效率的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对于推动黄河流域的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SBM-DEA模型,对2007年—2018年黄河流域98个地级市城市旅游效率进行测度,运用修正引力模型分析城市间的空间关联强度,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揭示其空间网络特征与演化规律,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城市旅游效率空间网络整体发展态势向好,但发展速度缓慢;空间网络中核心城市多位于中下游,上游城市基本处于“孤岛”状态。2)空间网络集聚模式表现为“局部聚集,全局松散”形态,网络核心区扩散效应不稳定且范围有限,尚未形成稳定的空间网络结构。3)地理空间邻近、旅游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及地区产业结构等因素对空间网络的形成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研究提出,应从国家和地方等多个层次推动黄河流域城市的协调发展,形成由中心城市—城市圈—城市群—区域城市网络的分层网络发展路径,并促进旅游发展要素的一体化建设与升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嫚 黄凌云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众对投诉等负面信息的网络关注度已经成为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从旅游需求的视角,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并构建空间关联矩阵,基于2011—2016年中国31个省区市(不含港、澳、台地区)的"旅游投诉"百度指数,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深入探讨了负面网络关注度对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研究发现:媒体和游客的负面网络关注度均不利于本地旅游业发展。对于关联地区,媒体的负面网络关注度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导致同等或相近发展水平的地区竞争加剧;游客的负面网络关注度的作用不显著,但在媒体的调节作用下,游客的负面网络关注度促进关联地区的发展。就影响路径而言,媒体和游客的负面网络关注度抑制了本地区的旅游就业,提高了企业营业收入,促进了关联地区的旅游就业,提升了其市场规模,对基础设施的影响不显著。研究表明,政府和媒体的监管、引导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驱动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智山 邓一荣
文章采用百度搜索指数分析生态文明网络关注度的空间分布特征,总结生态文明网络关注度地区差异的宏观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2013—2018年,全国生态文明网络关注度呈波动变化,大部分城市的生态文明网络关注度较低;(2)生态文明网络关注度总体格局为东强西弱,省会城市与经济发达城市的生态文明网络关注度较高;(3)生态文明网络关注度与生态文明网络宣传有较低的空间正相关,仅在北京、苏州、东莞等少数城市形成高宣传—高关注区域;(4)网民数量差异、省会城市职能、生态文明示范市县创建是影响生态文明网络关注度区域差异的三个宏观因素。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百度指数 网络关注度 空间分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晓梅 程绍文 刘晓蕾 王琦 李照红
以平遥古城为研究案例地,基于百度指数获取2011—2014年平遥古城逐日网络关注度数据,采用周内分布偏度指数、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测度网络关注度的时空特征,运用回归方程分析网络关注度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平遥古城网络关注度在时间分布上具有以下特征:2011—2014年网络关注度呈直线增长趋势;年内变化上呈鲜明的"双高峰"模式,具有旺季长、淡季短的特点;节假日上表现为节前关注度上升,其中"五一"在节日前一天达到顶峰,而"十一"在节日第2、3天达到顶峰;周内表现为"周末低谷,工作日高峰"的特征。(2)平遥古城网络关注度空间分布上具有不断集中的趋势,主要集中分布在山西及其周边省区。(3)气候舒适度和节假日、重要节庆等是影响网络关注度年内变化的重要因素;经济联系强度,客源地人均GDP和两地间的距离是影响平遥古城网络关注度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嘉毅 陈玲 陈玉萍
以"天价虾"为旅游舆情样本,基于百度指数,分析旅游舆情网络关注度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旅游舆情网络关注度总体呈现极速上升、指数式衰减、阶段性显著提升的演变轨迹;月度为加速收敛波动态势,月内分布相对差异但有均衡化趋势;周内分布为"工作日高,周末低"。(2)旅游目的地气候舒适度、媒体关注度、旅游时间对舆情网络关注度有显著影响,媒体关注度的影响在当期显著,跨期影响并不明显;假日效应、周内效应的影响存在异质性。(3)旅游舆情网络关注度省际差异大,强弱分布呈现空间跳跃特点;大陆关注度远高于港澳台,澳门为0关注;东中西网络关注度呈现梯度递减规律,其区域绝对差异从大到小依次为东部、西部、中部,西部、东部、中部的相对差异依次递减。(4)网络发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地缘网络、空间距离是影响旅游舆情网络关注度空间变化的显性因素,媒体关注度与教育发达程度的空间影响未能通过实证检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