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34)
2023(15312)
2022(12812)
2021(11613)
2020(9922)
2019(22555)
2018(21573)
2017(40614)
2016(22078)
2015(24740)
2014(24381)
2013(24398)
2012(22922)
2011(20753)
2010(20652)
2009(19576)
2008(18674)
2007(16644)
2006(14485)
2005(13021)
作者
(66742)
(55865)
(55666)
(52976)
(35149)
(27048)
(25285)
(21941)
(21220)
(19582)
(19167)
(18657)
(17675)
(17584)
(17484)
(17447)
(17062)
(16520)
(16040)
(15999)
(14016)
(13672)
(13474)
(12721)
(12619)
(12362)
(12223)
(12158)
(11338)
(11231)
学科
(96225)
经济(96139)
管理(57664)
(57637)
(44245)
企业(44245)
方法(42052)
数学(38086)
数学方法(37816)
中国(32341)
(27808)
金融(27806)
(27017)
(26043)
银行(25980)
(25108)
(24317)
地方(23601)
(20890)
贸易(20876)
(20361)
业经(19991)
(19754)
(19709)
农业(18624)
(15028)
财务(15004)
财务管理(14971)
环境(14806)
企业财务(14262)
机构
大学(319870)
学院(318475)
(139064)
经济(136474)
管理(117111)
研究(116402)
理学(101567)
理学院(100314)
管理学(98707)
管理学院(98127)
中国(92743)
科学(72865)
(67189)
(64340)
(60778)
(60531)
研究所(55808)
中心(54524)
业大(52066)
农业(51266)
财经(49297)
(46667)
(44955)
经济学(44888)
北京(41951)
(41083)
经济学院(40875)
(40551)
师范(40030)
(37181)
基金
项目(219028)
科学(171665)
基金(160507)
研究(153343)
(143114)
国家(141966)
科学基金(119467)
社会(99924)
社会科(94881)
社会科学(94849)
(86169)
基金项目(85122)
自然(77503)
自然科(75742)
自然科学(75712)
自然科学基金(74394)
(72665)
教育(68863)
资助(65191)
编号(59304)
重点(50613)
(49151)
(48562)
成果(47243)
(46078)
创新(43327)
科研(42826)
国家社会(42522)
计划(41890)
课题(41481)
期刊
(144782)
经济(144782)
研究(91498)
中国(61487)
学报(58651)
(58105)
科学(51324)
(45428)
大学(42772)
(41117)
金融(41117)
学学(40852)
管理(38984)
农业(38834)
教育(26262)
经济研究(24969)
财经(24591)
技术(23769)
业经(22741)
(21511)
(21206)
问题(19696)
(18115)
(16431)
国际(16133)
技术经济(15637)
世界(15487)
资源(15197)
科技(14808)
业大(14662)
共检索到469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启亮  王文涛  
文章基于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利用空间统计方法检验金融集聚的空间相关性,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结合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计量方法,对金融集聚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区域金融集聚效应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和"路径依赖"特性;地方保护阻碍了金融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受"路径依赖"的影响,产业集聚对金融集聚的影响不明显;"城市拥挤效应"强于"城市经济效应",导致城市化进程与金融集聚路径相悖;外贸依存和人才机制显著地促进金融集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启亮  王文涛  
文章基于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利用空间统计方法检验金融集聚的空间相关性,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结合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计量方法,对金融集聚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区域金融集聚效应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和"路径依赖"特性;地方保护阻碍了金融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受"路径依赖"的影响,产业集聚对金融集聚的影响不明显;"城市拥挤效应"强于"城市经济效应",导致城市化进程与金融集聚路径相悖;外贸依存和人才机制显著地促进金融集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袁海  
笔者利用2005年~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对影响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的经济地理与产业政策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政府的财政支持促进了文化产业集聚,而金融服务对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不显著;(2)文化消费需求、文化企业数量、人力资本水平与城市化对文化产业集聚有正面影响;(3)沿海区位与文化资源禀赋有利于文化产业集聚,在控制新经济地理与产业政策因素影响下,经济地理因素对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不再显著。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俊  胡宗义  刘亦文  
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利用31省市2005~2010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金融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中国金融产业存在不断增强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与空间集聚性,邻接地区的金融产业集聚具有溢出效应;资源禀赋能部分解释中国金融产业区域集聚,在控制新经济地理与产业政策因素影响下,资源禀赋因素对金融产业集聚的影响不再显著;新经济地理变量和产业政策变量对金融集聚有正的促进作用;中国金融产业区域差异明显,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惠  侯光明  孔德成  
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出发点,结合金融集聚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机理,以2000—2015年我国25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以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方法,建立空间计量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我国主要城市群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的计量估计和检验,对影响我国城市群金融集聚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惠  侯光明  孔德成  
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出发点,结合金融集聚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机理,以2000—2015年我国25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以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方法,建立空间计量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我国主要城市群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的计量估计和检验,对影响我国城市群金融集聚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正辉  蒋赞  
利用联合面板数据模型,从金融集聚驱动机制角度出发,实证研究表明:信息不对称、规模经济和政府政策对金融集聚都具有显著性影响,其中信息自由流动和规模经济对金融集聚影响效应远高于政府政策效应,从而表明我国金融集聚程度提高转向依靠市场力量来驱动。其中,东部地区对信息不对称的依赖程度较大,中部地区金融集聚程度主要依靠政府政策来驱动,而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落后,受信息不对称影响较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羚  成春林  
借助2008-2014年中国内陆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引入互联网发展变量,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对区域金融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和经济总量皆对金融集聚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产业结构水平经金融危机期间的调整,在后期成为推动集聚的重要因素;政府干预与地区开放程度对集聚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期初;科技发展水平的作用效果存在滞后性。本文依据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从金融集聚的动因出发,提出了促进区域金融集聚的建议,以求缩小地区差距、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林春  
本文基于MalMquist指数法和区位熵指数法分别对我国2000~2013年间的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和金融产业集聚水平指数进行测度,运用两阶段系统矩估计方法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对金融产业集聚与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看,产业集聚对我国金融业的技术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却起到抑制作用;从区域层面看,东部金融集聚对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产生促进作用,而对金融业技术效率产生抑制作用;中西部金融集聚对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产生抑制作用,而对金融业技术效率产生促进作用。最后,针对上面结论,提出不同地区金融集聚促进金融业全要素生...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凯风  王捷  
本文利用20072014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基于Arcgis、Geoda和Matlab软件平台,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集聚、产业结构对不同环境污染物的差异影响,并讨论了技术进步、环境治理投资、对外开放度、经济增长水平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污染物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银行业集聚和证券业集聚对环境污染没有显著影响,保险业集聚对于不同环境污染物具有差异影响;第二产业发展和调整促进了二氧化硫排放的增加、工业废水和工业粉尘的减少;不同控制变量对不同环境污染物具有差异影响。因此,环境治理需要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凯风  王捷  
本文利用2007~2014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基于Arcgis、Geoda和Matlab软件平台,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集聚、产业结构对不同环境污染物的差异影响,并讨论了技术进步、环境治理投资、对外开放度、经济增长水平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污染物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银行业集聚和证券业集聚对环境污染没有显著影响,保险业集聚对于不同环境污染物具有差异影响;第二产业发展和调整促进了二氧化硫排放的增加、工业废水和工业粉尘的减少;不同控制变量对不同环境污染物具有差异影响。因此,环境治理需要考虑区域间的协同效应,加大银行业和证券业环保投资支持力度,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改善引进外资结构和环境治理投资结构,重点推进控制工业粉尘排放的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蕴喆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要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推行可持续发展。构建碳金融评价体系及验证影响因素,有助于定量评估我国碳金融发展现状和潜力。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背景下,本文构造了碳金融发展指数,发现中国部分省份的碳金融水平还很低,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近年来中国碳金融发展呈现上升趋势,区域差异明显;实证进一步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创新能力、清洁技术水平和政策激励对中国碳金融发展有正向影响,结合中国碳金融发展实际分析了区域的异质性,提出了中国碳金融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前林  刘海玉  朱文兴  
文章利用2003—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沿江省份的面板数据,在运用区位熵测度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沿江省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水平及发展态势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总体上,中西部地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势头较好,发展潜力较大;东部地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基础较为雄厚,但其发展速度有所放缓。(2)不同的因素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影响与作用程度存在差异。其中,潜在市场、资源禀赋、人力资本、政府扶持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潜在市场、政府扶持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基础设施、地区包容度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具有负向作用但并不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清正  
利用1995~2013年中国各省域科技服务业与经济发展有关数据,通过全局空间相关分析局部空间相关分析,基于ESDA方法考察了中国科技服务业空间集聚发展的态势;结合我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形成、演化及发展过程,深入探究了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经济发展、政府行为、知识溢出、科技实力、规模经济、交易费用六大影响因素体系,进一步从横向支撑体系、纵向支撑体系、结构支撑体系提出了推进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婉  
本文基于2005-2014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金融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金融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都不是随机发生的,而是表现出极强的空间关联特征,即地理位置相邻是影响我国金融集聚和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金融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有效地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资本投入、创新人员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及人力资本等,均是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