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19)
2023(15870)
2022(13704)
2021(13122)
2020(10815)
2019(25040)
2018(24536)
2017(47147)
2016(25459)
2015(28629)
2014(28501)
2013(28612)
2012(26551)
2011(23792)
2010(23808)
2009(21885)
2008(21352)
2007(18560)
2006(16337)
2005(14426)
作者
(71900)
(60335)
(59281)
(56883)
(37896)
(28817)
(26971)
(23688)
(22687)
(21280)
(20348)
(20294)
(19094)
(18679)
(18460)
(18186)
(17649)
(17603)
(17125)
(16811)
(14898)
(14777)
(14345)
(13721)
(13544)
(13245)
(13196)
(13078)
(11983)
(11958)
学科
(109773)
经济(109656)
(75121)
管理(70311)
(50951)
(50949)
企业(50949)
方法(46241)
数学(41201)
数学方法(40857)
(34533)
农业(34234)
中国(31773)
地方(26277)
业经(25198)
(22845)
贸易(22835)
(22324)
(21558)
(20984)
(17390)
财务(17330)
财务管理(17276)
环境(17065)
企业财务(16410)
(15827)
银行(15791)
(15589)
(15407)
技术(15406)
机构
学院(358035)
大学(357652)
(154244)
经济(151321)
管理(142284)
研究(124765)
理学(123864)
理学院(122556)
管理学(120761)
管理学院(120143)
中国(96041)
(75756)
科学(75649)
(72168)
(71589)
(62443)
中心(56848)
研究所(56733)
业大(56723)
财经(54925)
农业(54808)
(51992)
(50284)
北京(47729)
(46825)
经济学(46821)
师范(46499)
(44481)
经济学院(42392)
(41179)
基金
项目(247157)
科学(195288)
研究(183881)
基金(180895)
(156967)
国家(155628)
科学基金(133554)
社会(118593)
社会科(112186)
社会科学(112154)
基金项目(96451)
(95879)
自然(84322)
自然科(82315)
自然科学(82296)
教育(81860)
自然科学基金(80808)
(79277)
编号(75089)
资助(73547)
成果(60324)
(55934)
重点(54970)
(54247)
(50844)
课题(50520)
国家社会(49466)
教育部(47692)
创新(47576)
人文(46930)
期刊
(170525)
经济(170525)
研究(108765)
(71748)
中国(71048)
学报(55973)
(55541)
科学(52569)
农业(49109)
管理(46906)
大学(43282)
学学(40935)
教育(34916)
(32786)
金融(32786)
业经(30957)
技术(28691)
财经(26373)
经济研究(26299)
问题(23754)
(23503)
(22486)
世界(18242)
(18184)
(18166)
资源(17614)
技术经济(17560)
科技(16880)
图书(16750)
理论(16675)
共检索到533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玉强  宋群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脱贫攻坚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不断加强对财政支农支出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并切实提升减贫效率,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为此,基于2010—2016年中国31个省域面板数据,在实证检验财政支农支出与减贫之间因果关系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分别从静态与动态两个角度测度了财政支农支出的减贫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财政支农支出显著促进了减贫;2)从静态角度看,中国省域层面的减贫效率普遍不高,而且地区差异上呈现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主产区"的显著特征,主要源于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均不高;3)各省域财政支农支出的投入产出配置结构不合理,存在不同程度的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4)从动态角度看,大部分省域财政支农支出动态减贫效率不高,主要源于技术变动效率偏低。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振虎  
由于"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政府不断增加财政支农支出是必然选择。但是,政府财政支农支出不能无限增加,必须确定其最优规模和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既要不断加大财政支农生产性支出,也要增加财政支农非生产性支出,提高基层财政公共服务能力,提供更多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农民身心健康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艾  向自强  徐合帆  余家凤  
文章基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同质性和异质性假设,利用2001—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从区域差异和省份差异角度,分别实证分析了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东部、东北部、中部和西部的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并加以排序。结果表明:全国各区域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主要呈现挤入效应,但同期的挤出效应不明显;区域间各地区地方财政支农支出消费的挤入效应区域差异明显;区域内各省份财政支农支出消费的挤入挤出效应呈现省区差异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红梅  李明贤  
准确评价财政支农支出的效率,有助于了解财政支农支出的实际效果,发现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相应措施提升财政支农支出绩效。以2008-2013年湖南省14个市(州)财政支农支出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DEA模型分析全省和市(州)层面财政支农支出的效率,探讨各地区提升财政支农支出效率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效率整体较高,6年综合技术效率均值都在0.8以上,且逐年略有提升。从市(州)层面看区域间差异较大,综合技术效率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相差0.637,且大部分地区纯技术效率较高而规模效率较低,这在湘中和湘东部分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尤为突出,需要在维持现有支出规模的基础上调...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高远东  温涛  王小华  
针对既有农村减贫效应的研究,理论模型中变量空间效应考虑的缺失。本文从财政金融支农投入这一影响农村减贫主要动力源的角度构建了减贫效应的空间计量模型,并运用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进行估计,定量测度了财政金融支农政策对农村减贫的直接效应,以及在省份间表现出的空间外溢效应。研究表明,财政支农政策对本省份农村减贫的直接效应不显著,且对邻接省份减贫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金融支农政策对本省农村减贫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其空间外溢效应不显著;农村贫困程度在省份间存在正的相互依赖性,即贫困地区往往集中连片存在;以及农村劳动力通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间接促进农村减贫等一系列重要结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毛晖  余爽  张胜楠  
运用我国2007—2014年省域的面板数据,从财政支农支出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区域差异,并通过构建包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内的指标体系,对各省财政支农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支农绩效的区域差异显著。具体分解来看,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都表现为东高西低,规模效率则表现为中高西低,大部分省域的支农支出已接近最优规模,但在西部某些省份,仍存在规模不足的现象。纯技术效率偏低是影响我国财政支农绩效提升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提高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绩效,重点应放在提高资金管理效率,而不仅仅是扩大投入规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黎翠梅  
从财政支农规模、支农力度、支农结构与支农效率等方面,对分税制改革后我国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地方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区域差异明显,中部地区无论绝对规模与相对规模均小于西部尤其是东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均不尽合理,资金使用效率普遍不高。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鸣  周发明  
本文基于中国19972014年29个省域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多种计量方法逐步推演,检验财政支农减贫增收的效果。实证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投入的减贫效果受到制度环境的制约。区域制度环境较差的省份,财政支农的减贫效应并不充分;随着制度环境逐步改善,财政支农减贫的作用显著提高;但处于中等制度环境水平的省份,其减贫效应却反常的低于处于制度环境较差区间的省份,即财政减贫作用存在类似"中部塌陷"现象。而在制度环境的各个维度中,政府与市场关系、要素市场培育以及市场中介与法制环境是影响财政减贫效应的关键维度。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鸣  周发明  
本文基于中国1997~2014年29个省域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多种计量方法逐步推演,检验财政支农减贫增收的效果。实证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投入的减贫效果受到制度环境的制约。区域制度环境较差的省份,财政支农的减贫效应并不充分;随着制度环境逐步改善,财政支农减贫的作用显著提高;但处于中等制度环境水平的省份,其减贫效应却反常的低于处于制度环境较差区间的省份,即财政减贫作用存在类似"中部塌陷"现象。而在制度环境的各个维度中,政府与市场关系、要素市场培育以及市场中介与法制环境是影响财政减贫效应的关键维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爱燕  沈坤荣  
精准扶贫带来贫困人口收入的增加、福利水平的提升,又影响了贫困人口的就业意愿和就业状况。如何从提升就业意愿、就业能力等可持续脱贫的角度来提升财政支出减贫的收入效应,是精准扶贫政策调整的关键。本文利用我国29个省级地区面板数据,通过实证检验发现,要提高财政支出减贫的收入效应,一要通过多种手段努力提高农业产出,还要在农业科技上下大力气;二要加大人力资本建设,强化贫困人口的自我造血、自力更生能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爱燕  沈坤荣  
精准扶贫带来贫困人口收入的增加、福利水平的提升,又影响了贫困人口的就业意愿和就业状况。如何从提升就业意愿、就业能力等可持续脱贫的角度来提升财政支出减贫的收入效应,是精准扶贫政策调整的关键。本文利用我国29个省级地区面板数据,通过实证检验发现,要提高财政支出减贫的收入效应,一要通过多种手段努力提高农业产出,还要在农业科技上下大力气;二要加大人力资本建设,强化贫困人口的自我造血、自力更生能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振国  王强  
按照财政规模效率的核心要求,就是要通过财政支农支出规模的大小,来分析和判断财政支农规模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符合财政资源配置的外在合理的比例要求。原则上,财政支农规模与客观要求的财政资源配置水平越接近,财政规模支出效率越高,反之则越低。很显然,财政支农规模无论是大于还是小于客观要求的财政资源配置水平都是不可取的。理论界对中国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大小存在着争议。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振国  
无论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农业自身的弱质性特点和农业外部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来看,财政支农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对于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财政支农支出规模的大小是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本文对中国财政支农支出的边际产出给予了判断,估计出了中国财政支农支出的最优规模大约为农业GDP的47.2%;进而考虑实际工作中财政支农支出规模的刚性约束,建立了最优取向的增长模型,对2006~2020年财政支农支出总量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财政支农支出的最优规模具有较强的可实现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文思  周焯华  
经营收入和工资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我国1980—2010年统计数据,在序列平稳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基础上,通过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各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导出了财政支农支出影响农民收入的路径。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支农支出通过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影响显著,并由误差修正(ECM)模型的意义提出具体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邢安会  梅书森  
一、财政支农支出结构财政支农支出的结构安排应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分清轻重缓急,突出重点和关键环节,有重点地安排支出。我们必须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对其重点和关键环节予以支持,促使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登上新台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