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70)
- 2023(7526)
- 2022(6228)
- 2021(5714)
- 2020(4575)
- 2019(10642)
- 2018(10357)
- 2017(19344)
- 2016(10501)
- 2015(11896)
- 2014(11829)
- 2013(12075)
- 2012(11591)
- 2011(10687)
- 2010(10200)
- 2009(9059)
- 2008(8667)
- 2007(7408)
- 2006(6481)
- 2005(5804)
- 学科
- 济(55448)
- 经济(55417)
- 管理(27843)
- 方法(22356)
- 业(21076)
- 数学(21048)
- 数学方法(20908)
- 中国(16243)
- 地方(15676)
- 农(14567)
- 环境(14484)
- 企(13895)
- 企业(13895)
- 贸(10708)
- 贸易(10702)
- 易(10455)
- 学(10241)
- 农业(9932)
- 地方经济(9116)
- 业经(9012)
- 划(8214)
- 财(8091)
- 和(8052)
- 资源(7706)
- 发(7614)
- 制(7381)
- 融(7191)
- 金融(7190)
- 关系(6769)
- 银(6641)
- 机构
- 大学(152205)
- 学院(150858)
- 济(74472)
- 经济(73353)
- 研究(60569)
- 管理(57850)
- 理学(49844)
- 理学院(49257)
- 管理学(48615)
- 管理学院(48359)
- 中国(46394)
- 科学(35968)
- 京(32992)
- 所(30290)
- 财(28391)
- 研究所(28043)
- 中心(26944)
- 农(26021)
- 经济学(24116)
- 财经(23265)
- 业大(22283)
- 院(22101)
- 经济学院(21765)
- 经(21449)
- 江(21264)
- 北京(20954)
- 范(20519)
- 师范(20382)
- 农业(20359)
- 科学院(19773)
- 基金
- 项目(108274)
- 科学(86947)
- 基金(80601)
- 研究(79491)
- 家(70849)
- 国家(70386)
- 科学基金(59906)
- 社会(53715)
- 社会科(51141)
- 社会科学(51126)
- 基金项目(42599)
- 省(42381)
- 自然(36788)
- 自然科(35880)
- 自然科学(35867)
- 自然科学基金(35174)
- 划(35023)
- 教育(34328)
- 资助(32602)
- 编号(29681)
- 发(26000)
- 部(25256)
- 重点(25226)
- 中国(23493)
- 国家社会(23439)
- 成果(22850)
- 创(21826)
- 发展(21552)
- 教育部(21283)
- 展(21207)
共检索到224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荣培君 杨群涛 秦耀辰 李旭 张天宁 张帅帅
碳排放安全评价和预测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有重要意义。根据1996-2012年统计数据,基于压力—响应模型,从经济、社会、环境3个层面构建省域能源消费碳排放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安全的时空分异,并运用GM(1,1)方法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996-2012年,中国碳排放安全综合指数在临界安全区间内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其中,压力系统指数与综合指数变化态势趋于一致,响应系统指数表现为上升趋势;多数省区处于临界安全状态,亚安全状态省区逐渐消失,安全等级差的省区出现南移现象;大部分省区压力系统恶化的同时响应系统好转;区域间碳排放安全差距逐渐缩小,高压力低响应的区域大量减少。预测发现,2020年全国大部分省区处于临界安全或以下状态,碳排放安全情况不容乐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袁宇杰
文章运用投入产出法核算了中国旅游间接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结果发现:与煤炭类能源、二次能源比较,石油与天然气类能源受旅游消费间接诱发的影响更明显;2007年,中国旅游间接碳排放为44.41MtC,占终端能源间接消耗碳排放总量的2.93%,其市场构成是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分别占50.05%、20.63%与29.32%,其部门构成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通讯业占44.72%,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占34.55%,其他服务业占20.73%;城镇居民国内旅游间接碳排放的最大碳源是电力,并且其部
关键词:
投入产出法 旅游 能源消耗 碳排放 中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吕可文 苗长虹 尚文英
通过对1999—2010年河南省工业行业能源消耗碳排放行业差异的分析,发现工业直接碳排放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而实现碳排放的"脱钩";采矿业能源消耗的直接碳排放量逐渐增长,已成为工业直接碳排放量快速增加的重要驱动行业,制造业和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直接碳排放的速度有减缓的趋势;工业行业间直接碳排放存在明显差异性,可以划分为直接碳排放量和直接碳排放强度都较高的高碳行业、直接碳排放量较大和直接碳排放强度较低的中碳行业、直接碳排放量和直接碳排放强度都较小的低碳行业以及直接碳排放量较小、直接碳排放强度较高的碳排放关注行业4种类型,并且河南省具有专业化优势和比较优势的行业大多集中在高碳部门。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了工业分行业的间接碳排放,发现产业部门关联效应所引发的间接碳排放不容忽视,并且在一些行业中占有较高比重。针对工业内部碳排放的行业差异性,应有效协调工业化进程与节能减排的关系,针对行业特性来制定减排政策。
关键词:
能源消耗 碳排放 行业差异 河南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士春 习蓉 何正霞
运用LMDI加和分解法,从我国整体、不同行业、工业内不同部门的角度探讨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整体上,我国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经济产出效应,对碳排放的整体贡献为148.49%;其次是人口规模效应,整体贡献为9.65%;最后是能源结构效应,整体贡献为1.36%;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抑制因素是能源强度效应,对碳排放的整体贡献为-53.43%;产业结构效应有抑制作用,整体贡献为-6.07%,潜力没有显现出来;从不同产业的角度研究发现,农林牧渔业、建筑业整体上"低碳"发展状态较好,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其他行业"低碳"发展状态不佳;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工业,通过工...
关键词:
能源消耗 碳减排 影响因素 LMDI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常征 潘克西
LEAP平台是分析经济与能源环境复杂系统的理想工具。构建LEAP-Shanghai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基准情景、减排情景、强化减排情景三个综合情景及产业结构优化、终端能效提高等八个子情景,模拟上海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趋势,并分析各自的情景贡献率。结果显示,基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中短期内上海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的增长态势难以逆转,但2040年前后可能出现峰值,早于全国。长期节能碳减排的关键在于合理控制经济发展增速,并依靠其他多种手段共同实现。
关键词:
LEAP 上海 能源消耗 碳排放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孙涛 赵天燕
在深入分析相关文献以及考察当前我国能源消耗碳排放量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经济增长中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量进行测度,并根据有关历史数据以及预测的资料,就我国能源消耗过程中碳排放趋势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人均C和CO2排放量均呈现弱"N"型变化趋势;政府与企业在环境治理上的投入不足,导致其没能有效解决由经济快速增长引起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增加的问题。因此,相关部门需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碳排量之间的关系向着倒"U"趋势转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立国
物流业是我国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行业之一,在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实施中居于重要地位。文章以我国物流业为研究对象,从现有涉及到物流业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方面的文献挖掘有效信息,梳理我国物流业节能减排文献研究的历史脉络,从物流业能源消耗、物流业能源效率、物流业二氧化碳排放、物流业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以及物流业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和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五个视角对现有的物流业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指出了现有文献的研究不足和以后可能的研究方向。文章对于国家和地方政府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和理论研究
关键词:
物流业 能源消耗 碳排放 物流管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邓小乐 孙慧
本文对1995~2013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碳生产率、人均能源消费与人均GDP进行单位根检验,并对30个省市、自治区的平稳面板数据进行GranGe因果关系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碳生产率与能源消费之间为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为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经济增长是碳生产率的单向GranGer原因。当每多消费一单位的能源,对非资源型省份碳生产率的负向影响将比资源型省份大,即非资源型省份碳生产率下降的水平比资源型省份下降的要多,同时非资源型省份经济增长带来的碳生产率水平上升幅度要大于资源型省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游和远 吴次芳
碳排放效率可以弥补碳排放总量等指标对碳排放作为成本对期望产出作用考虑不足的弱点。研究以土地利用中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为基础,基于投入导向的CCR与BCC模型测算土地利用碳排放的总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与规模报酬。研究结果表明:30个省份中仅内蒙古、福建、广西、青海土地利用碳排放总效率有效;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效率值及其分布与土地利用特征存在联系,规模效率有效地区分布远小于技术有效;规模效率有效省份与规模报酬不变省份存在不一致,改善土地利用碳排放规模效率需要考虑地区规模报酬所处阶段。因此对26个碳排放非DEA有效省份的土地利用从投入与产出进行低碳优化,并给出投入冗余度与产出不足率。最后针对低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玉莹
在低碳经济已成为未来经济发展模式新趋势的背景下,运用处理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计算出2000-2007年我国30个省区的碳环境技术效率,对能源消耗、二氧化碳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状况进行评价,进而尝试探究碳环境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区域间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差别显著。北京、上海、福建、浙江、广东、海南、江苏等东部地区处于低碳经济发展,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碳环境技术效率普遍较低,特别是中部地区大部分省份高碳经济特征明显。(2)生活水平和技术进步都会极大促进碳环境技术效率的改善,工业结构重型化、粗放式增长方式及城市化阻碍碳环境技术效率的提高,制度因素尚未对碳环境技术效率...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俊岭 张新社
运用Tapio的弹性分析法对2006—2015年中国钢铁工业粗钢产量、能源消耗、废气排放总量、二氧化硫外排量等的脱钩弹性系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中国钢铁工业的能源消耗的增长率大都小于粗钢产量增长率,只有2008年例外,可见中国钢铁工业总能耗大致处在脱钩状态;但是脱钩状态多为弱脱钩,说明钢铁工业总能耗增加的主要原因仍是粗钢产量的上涨。从废弃物排放来看,中国钢铁工业外排废气增长率在2007年、2009年、2010年、2012年、2013年、2015年小于该年的粗钢产量增长率,但是两者增长率之间的差值较小,虽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明
物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行业。物流业是我国能源消耗的主要行业之一,尤其是对成品油的消耗,稳居各行业首位,IPCC的评估报告显示,如果保持当前的能源消耗方式,物流业的能源消耗量到2030年将比现在高出80%。物流业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8. 9%,是农业、工业、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俊岭 张新社
运用Tapio的弹性分析法对2006—2015年中国钢铁工业粗钢产量、能源消耗、废气排放总量、二氧化硫外排量等的脱钩弹性系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中国钢铁工业的能源消耗的增长率大都小于粗钢产量增长率,只有2008年例外,可见中国钢铁工业总能耗大致处在脱钩状态;但是脱钩状态多为弱脱钩,说明钢铁工业总能耗增加的主要原因仍是粗钢产量的上涨。从废弃物排放来看,中国钢铁工业外排废气增长率在2007年、2009年、2010年、2012年、2013年、2015年小于该年的粗钢产量增长率,但是两者增长率之间的差值较小,虽处在脱钩状态,实则为弱脱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诗一
在金融海啸凸显实体经济重要性和工业反哺农业时代要求的背景下,本文讨论了以高能耗和高排放为特征的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为此本文构造了中国工业38个二位数行业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库,利用超越对数分行业生产函数估算了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并进行绿色增长核算。本文的结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总体上已经实现了以技术驱动为特征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能源和资本是技术进步以外主要驱动中国工业增长的源泉,劳动和排放增长贡献较低甚至为负。但是,一些能耗和排放高的行业仍然表现为粗放型增长,必须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技术,最终实现中国工业的完全可持续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颖
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直是产业界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构建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工业经济发展的脱钩模型,探讨我国工业分行业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及程度,分析脱钩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演变趋势。分析表明:①1995—2008年,中国工业38个分行业中,有4个分行业能源消耗与经济发展表现为扩张性负脱钩,11个分行业表现为强负脱钩,其余23个分行业表现为弱脱钩;有3个分行业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表现为扩张性负脱钩,11个分行业表现为强负脱钩,其余24个分行业表现为弱脱钩。②二氧化碳排放的脱钩系数与能源消耗的脱钩系数变化趋势一致,说明中国工业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主要是由经济发展与能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