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72)
- 2023(12421)
- 2022(10416)
- 2021(9547)
- 2020(8116)
- 2019(18786)
- 2018(18160)
- 2017(34691)
- 2016(18690)
- 2015(21317)
- 2014(21272)
- 2013(21599)
- 2012(20794)
- 2011(19038)
- 2010(18942)
- 2009(17952)
- 2008(17544)
- 2007(15719)
- 2006(13926)
- 2005(12758)
- 学科
- 济(104466)
- 经济(104392)
- 管理(46757)
- 业(44011)
- 方法(39548)
- 数学(35729)
- 数学方法(35505)
- 企(31643)
- 企业(31643)
- 中国(26678)
- 地方(25959)
- 农(25381)
- 学(19999)
- 财(19231)
- 业经(18356)
- 贸(18171)
- 贸易(18163)
- 易(17544)
- 农业(17432)
- 制(15723)
- 地方经济(15700)
- 环境(15005)
- 融(13977)
- 金融(13975)
- 和(13408)
- 银(13384)
- 银行(13358)
- 行(12858)
- 发(11951)
- 体(11397)
- 机构
- 大学(282883)
- 学院(280817)
- 济(133999)
- 经济(131503)
- 研究(107686)
- 管理(102433)
- 理学(87443)
- 理学院(86299)
- 管理学(85022)
- 管理学院(84474)
- 中国(81557)
- 科学(63445)
- 京(60500)
- 财(57194)
- 所(55469)
- 研究所(50362)
- 中心(47912)
- 农(47897)
- 财经(45690)
- 经济学(43786)
- 江(42370)
- 经(41467)
- 业大(39544)
- 经济学院(39416)
- 北京(38628)
- 院(38266)
- 范(37728)
- 农业(37453)
- 师范(37441)
- 财经大学(33586)
- 基金
- 项目(182784)
- 科学(144751)
- 基金(134757)
- 研究(133194)
- 家(117622)
- 国家(116735)
- 科学基金(98948)
- 社会(88189)
- 社会科(83735)
- 社会科学(83712)
- 基金项目(71096)
- 省(70306)
- 自然(61294)
- 自然科(59808)
- 自然科学(59788)
- 教育(59247)
- 划(59085)
- 自然科学基金(58724)
- 资助(55128)
- 编号(51753)
- 成果(42352)
- 发(42324)
- 重点(42040)
- 部(41818)
- 国家社会(37827)
- 创(37011)
- 课题(36513)
- 教育部(35608)
- 中国(35446)
- 创新(34969)
- 期刊
- 济(152674)
- 经济(152674)
- 研究(89553)
- 中国(54685)
- 农(43489)
- 财(43126)
- 学报(42982)
- 科学(40733)
- 管理(36078)
- 大学(32022)
- 学学(30261)
- 农业(29621)
- 融(26211)
- 金融(26211)
- 经济研究(25950)
- 财经(23622)
- 技术(23192)
- 教育(23012)
- 业经(21417)
- 问题(20652)
- 经(20521)
- 贸(18311)
- 业(16668)
- 世界(16445)
- 国际(16196)
- 技术经济(16056)
- 统计(15151)
- 资源(14692)
- 策(12997)
- 经济问题(12924)
共检索到431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玉鸣
本文在巴罗与萨拉-伊-马丁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经济增长β趋同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模型框架,采用1978~2002年的截面数据,分析了空间效应和β趋同效应及其成因。中国省域经济经过改革开放25年的发展,在地理上的集聚性明显增强的同时,空间联系也在不断密切,考虑空间自相关的空间误差趋同β模型是目前研究中国省域经济增长截面趋同比较合适的模型,趋同速度约为2%,这与目前跨国截面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地理因素和空间效应一起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经济增长趋同 空间效应 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得文 陶良虎
考虑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征和空间效应是分析我国区域经济问题的关键。本文运用SUR模型衡量了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点,运用修正后的G统计量和空间滞后模型分析了空间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影响,并通过分解空间结构矩阵分析了不同区域间的空间效应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空间存在着显著的中心、次级和外围空间俱乐部趋同效应,各趋同俱乐部之间存在着不同水平的空间依赖关系,中心区域和次级区域之间的空间依赖性比较突出,外围区域市场区效应影响有限,次级区域和外围区域之间的空间依赖性以负作用为主。因此,应进一步提高我国区域发展中的空间效应,尤其是对于次级区域和外围区域而言,在制定区域发展战略中应予以足够重视。
关键词:
趋同性 空间效应 效应分解 SUR模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娟 张克中
本文在分析1996~2010年中国28个省区碳排放增长差异的基础上,系统检验了人均碳排放及碳排放强度的敛散性。同时,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两者增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单位根检验的结果表明,无论是人均碳排放还是碳排放强度均存在随机趋同;(2)不同省区之间的人均碳排放存在条件趋同,其收敛速度约为3%,半衰期大约23年;省区间排放差距的关键因素是工业化进程与贸易开放度;碳排放强度存在绝对趋同,其收敛速度大约6%,半衰期约为12年;(3)人均碳排放增长率与人均GDP增长率正相关,存在规模效应;与人均GDP存在正相关关系;碳排放强度增长率并不存在规模效应;人均GDP对碳排放强度增长率具...
关键词:
碳排放 趋同 收敛速度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洪华喜 崔焕金
本文以经济增长理论中的趋同假说为基础,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进行经验分析认为:中国地区间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趋同非线性、区域性、南北二元分异的特征;人力资本、经济结构变动、市场化水平等对增长趋同存在显著影响;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关键在于为欠发达地区创造形成趋同的条件。
关键词:
地区增长 趋同 趋同条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覃成林 彭宝玉
1978—2000年,河南区域经济增长没有发生σ趋同,但发生了β趋同。无论是σ趋同还是β趋同在时间上均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并表现出同步性,在1978—1983年、1983—1993年、1993—2000年均经历了由趋同———停止(分异)———趋同的变化过程。在这个期间,各地区经济增长呈现出不同的方向,形成了2个向上趋同俱乐部,1个水平趋同俱乐部,2个向下趋同俱乐部。表明,河南区域经济形成了具有不同增长趋势的区域集群,值得引起关注。
关键词:
区域 经济增长 趋同 河南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保华 徐丽天
本文主要讨论与经济增长理论相关的趋同假说的来源及其相关的经济含义 ,并结合 1990年代以来的趋同假说的研究动向 ,介绍了验证趋同假说的主要方法及其重要实证研究结果 ,对通过假说衡量新旧经济增长理论间的差异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趋同 回归分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宇嘉 杨俊 谭宏
通过构建兼顾污染排放和环境治理的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绿色指数RGI,测算了各省的相对绿色GDP,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1998~2009年考虑环境因素的中国30个省市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存在非常强的空间依赖,表现出东高西低的两极分布空间集聚格局。政府环境管制、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对考虑环境因素的省域经济增长起到了稳定的推动作用,间接促进了空间集群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所有制结构中的国有成分和对外经济发展对环境约束下集聚区域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而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关键词:
污染排放 环境治理 省域经济 空间集群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覃成林
区域经济增长趋同(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con-vergence)是近10多年来西方区域经济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这方面的研究以新古典增长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区域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和内在机理,试图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特别是加快欠发达区域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工具。本文拟从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假说的内涵,对该假说的检验,以及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现祥 李郇
Lucas(1 988,2 0 0 2 )一直强调城市具有不同于国家、省区层面上的经济增长特性 ,但为现有的有关文献所忽视。本文采用趋同分析的标准方法 ,就我国 2 1 6个地级及其以上城市展开讨论 ,结果发现 ,与我国省区趋同模式不同 ,我国城市经济增长存在δ趋同和绝对β趋同 ;从趋同机制上看 ,我国城市层面上同时存在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所强调的趋同机制。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 ,且有助于对我国地区差距的进一步理解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城市 趋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荣斌
选择了地理环境、要素投入、增长过程、政策扰动4个稳态因子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条件趋同。结果表明,1978—2008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没有发生绝对趋同。但是,在要素投入、增长过程这两个稳态因子的分别作用下,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均发生了明显的条件趋同,趋同速度分别为1.2%和2.2%。而在地理环境、政策扰动因子的分别作用下,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均没有出现条件趋同。在上述4个稳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下,1978—2008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出现了条件趋同,趋同速度仅仅为1.4%。这提示我们,要解决好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应该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有效推进区域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对外开放、信息化,以及增加物质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和知识的投入上。
关键词:
区域经济增长 条件趋同 稳态因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陶长琪 周伟贤
本文采用空间面板计量分析方法,考察中国省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动态演化特征。研究发现,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和地区效应。在此基础上,使用空间自相关固定效应模型,对1985~2006年中国省域经济增长的趋同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演化上看,中国经济增长差异呈现先趋同后趋异再趋同的趋势,并表现出两俱乐部趋同;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存在条件收敛,且收敛速度先减缓后加速。从空间演化上看,经济集聚和省域差距相伴随出现,增长过程中区域外溢显著存在,促进了经济的趋同演化。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趋同 空间面板自相关 区域外溢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汪增洋 豆建民
本文使用参数和半参数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空间依赖性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趋同的影响,以及城市经济增长行为的非线性。研究发现,空间依赖性有利于城市经济增长趋同,城市经济增长不仅受自身初始收入水平和人口增长率、投资率的影响,还受到周边城市的初始收入水平、人口增长率、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率、投资率的非线性特征随周边的城市人口增长率、投资率的变化而变化,揭示出城市密集区具有投资效率高、人口吸纳能力强的特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覃成林 张伟丽
本文以1978年、1982年、1985年这3个具有重要改革开放意义的年份为初始时点,采用CART方法,获得了更符合俱乐部趋同定义的最优区域分组,以及俱乐部趋同的待检影响因素信息。据此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进行俱乐部趋同检验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增长发生了明显的俱乐部趋同。总体上,在中国的沿海地区形成了以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这5个新兴工业化省份为主体、代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达到较高水平的趋同俱乐部。其余省市区则形成了另外一个趋同俱乐部。(2)市场化水平和区域政策是影响俱乐部趋同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继续推进区域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和调整区域政策是中国可以选择...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朱选功
文章研究了河南省各地区的经济趋同现象 ,并运用经济趋同和产业集聚理论对形成经济趋同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结论是 :河南省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趋同俱乐部 :郑州和洛阳 ;商丘、信阳、周口和驻马店以及其他地区 ;河南省的投资要发挥最大的经济效应必须根据各地区的推动产业来投资 ;各地区要想加快经济发展 ,形成本地区的推动产业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和扩大市场开放程度是必由之路。
关键词:
经济趋同 产业集聚 推动产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新伟 唐清辅 刘国霞
本文根据区域趋同的基本理论,采用Barro和Sala-I-Martin趋同模型分析了陕西省的经济趋同状况。研究结果表明,自1990年以来陕西经济出现了条件趋同,本文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条件趋同 绝对趋同 结构变量 区域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