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22)
- 2023(17126)
- 2022(14067)
- 2021(13021)
- 2020(10836)
- 2019(24341)
- 2018(23683)
- 2017(44658)
- 2016(24134)
- 2015(26822)
- 2014(26358)
- 2013(26387)
- 2012(24879)
- 2011(22677)
- 2010(23020)
- 2009(21431)
- 2008(21547)
- 2007(19434)
- 2006(17505)
- 2005(16192)
- 学科
- 济(115420)
- 经济(115301)
- 业(90715)
- 管理(80810)
- 企(79076)
- 企业(79076)
- 方法(43900)
- 中国(34907)
- 农(34601)
- 数学(33784)
- 数学方法(33528)
- 业经(33468)
- 财(30176)
- 地方(29311)
- 农业(24619)
- 技术(23303)
- 制(21938)
- 贸(21039)
- 贸易(21015)
- 务(20428)
- 财务(20406)
- 财务管理(20380)
- 易(20367)
- 企业财务(19340)
- 和(19280)
- 学(18970)
- 理论(18936)
- 银(17757)
- 银行(17727)
- 环境(17687)
- 机构
- 学院(352593)
- 大学(348777)
- 济(153619)
- 经济(150809)
- 管理(136764)
- 研究(126395)
- 理学(116408)
- 理学院(114991)
- 管理学(113410)
- 管理学院(112719)
- 中国(99231)
- 京(75567)
- 科学(74821)
- 财(69886)
- 所(64124)
- 农(59252)
- 研究所(57836)
- 江(56234)
- 中心(56130)
- 财经(54759)
- 经(49701)
- 北京(48458)
- 业大(48339)
- 范(48184)
- 师范(47794)
- 经济学(46674)
- 农业(45948)
- 院(45617)
- 州(44176)
- 经济学院(41981)
- 基金
- 项目(227663)
- 科学(182747)
- 研究(170111)
- 基金(166074)
- 家(144137)
- 国家(142836)
- 科学基金(123565)
- 社会(111870)
- 社会科(106136)
- 社会科学(106112)
- 省(90915)
- 基金项目(87906)
- 自然(77015)
- 教育(76151)
- 自然科(75270)
- 自然科学(75244)
- 划(74497)
- 自然科学基金(73986)
- 资助(66898)
- 编号(66626)
- 发(54929)
- 成果(53598)
- 创(52211)
- 重点(51625)
- 部(50746)
- 创新(48042)
- 课题(47375)
- 国家社会(46714)
- 业(45268)
- 发展(45058)
- 期刊
- 济(181847)
- 经济(181847)
- 研究(110261)
- 中国(79151)
- 管理(56601)
- 农(55619)
- 财(54597)
- 科学(51664)
- 学报(49261)
- 教育(39078)
- 农业(38435)
- 大学(38108)
- 融(35773)
- 金融(35773)
- 学学(35748)
- 技术(31674)
- 业经(31369)
- 经济研究(28565)
- 财经(27635)
- 经(24081)
- 问题(23553)
- 业(23218)
- 技术经济(20169)
- 贸(19992)
- 世界(19011)
- 科技(18322)
- 国际(17916)
- 资源(17492)
- 商业(17048)
- 现代(16811)
共检索到555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凯 郭鑫 甘畅 唐小惠 刘浩龙
科技创新是引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首先,基于修正后熵值法分别评价中国30个省(区、市)2004—2018年的科技创新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水平;其次,采用耦合协调模型探析二者的耦合协调状态;最后,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佐证二者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1)2004—2018年,中国省域科技创新水平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波动上升态势,二者的均值分别由2004年的0.197和0.337上升为2018年的0.206和0.363,且均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2)研究期内,中国省域科技创新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处于基本协调状态,且耦合协调度均值表现出“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空间分布格局;(3)科技创新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不仅具有强自我发展惯性,且二者存在显著的良性互动关系。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及科技创新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协同优化提供一定借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凯 胡鸣镝 关锐 甘畅
【目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息息相关,厘清二者的互动关系对于促进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助推共同富裕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首先,利用改进后的熵值法分别测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水平;其次,分析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状态;最后,借助PVAR模型探析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互动响应关系。【结果】研究表明:(1)2010—2019年,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水平呈现出稳步上升态势,但增速较缓且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性。(2)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耦合协调度由基本协调向中度协调跃升,在空间上表现出“东部>中部>西部”的分布格局。(3)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交互影响,从短期影响来看,二者的交互效应较大;从长期影响来看,二者受自身发展的影响较大。【结论】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总体上均处于上升状态,但各地区间的发展仍存在一定差距,应根据地区的发展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红 刘呈庆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科学测度和评价区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界定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以新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构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30个省份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评估。研究表明:2011—2019年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产业发展水平、社会和谐水平、创新能力、文旅融合程度、生态保护水平均得到明显提升,2020—2021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虽然总体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有所下降,但其他四大指标得分均持续上升,反映了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随着我国高质量发展进程而不断提升。但是各省份之间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明显,总体发展质量处于中等水平,距离高质量发展标准仍有较大差距。未来提升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应重点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旅游创新质量、深化文旅融合、加强生态保护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指标体系 熵值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丹丹 马仁锋 郝晨 冯学钢 吴杨
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数字经济对旅游业发展质量的影响在城市尺度尚未检验其空间溢出效应及传导路径。为此,融合多源数据构建2011—2019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集,从时空维度对数字经济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空间中介效应模型对其空间溢出效应、空间传导机制及空间异质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数字经济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关联。(2)数字经济不仅有利于本地旅游业发展质量的提高,而且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作用于邻近城市。(3)在高互联网地区和高市场化地区,数字经济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作用更为明显。(4)数字经济通过提升旅游市场吸引力和旅游创业活跃度的方式有效激活了市场活力,进而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郭强 李秋哲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发挥旅游业赋能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以高质量发展特征为框架,把握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内涵,构建包括旅游业质量追赶、创新驱动、结构升级、绿色发展、共同富裕5个维度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客观评价法对2012-2021年中国省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时序动态测度,并进行空间可视化、差异测度以及集聚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经历了“提升-下降-恢复”三个阶段,新冠疫情冲击影响较大,但恢复势头良好。②10年间区域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2012-2019年,由京津、长三角领先发展,逐步转变为东部沿海到内陆递减;2020年,疫情冲击下呈现抱团发展;2021年,形成南强北弱的发展格局。③整体差异呈现“下降-上升-回落”态势;地区内差异较大;东部地区差异是地区内差异主要来源,西部地区差异扩大趋势明显。④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且呈波动状态。局部空间自相关集聚特征稳定性较强,东部地区呈现高值集聚,西部与东北地区呈现低值集聚,中部地区江西、安徽已完成“低-高”集聚向“高-高”聚集态势转变,西部地区云南完成了“低-低”集聚向“高-低”集聚态势转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兆峰 谢佳亮 吴卫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构建涵盖产业转型、产业运行与产业共享3个维度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理论框架,借助泰尔指数、重心模型与变系数固定效应回归等方法,探析环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以长沙和湘潭为核心和次核心的“双核”结构,长沙始终保持领先,娄底与益阳等则相对滞后。(2)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整体区域差异趋于敛缩,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内差异是整体差异的主要贡献者;南北差异有所减缓,东西差距有待优化。(3)旅游专业化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产生广泛的正向显著影响,旅游劳动力在发达(欠发达)城市负向(正向)显著,而经济水平、交通条件和产业结构尚未产生广泛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雨婧 唐健雄
文章以新发展理念为核心,结合高质量发展内涵,构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2008—2018年我国31个省份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合空间自相关和标准差椭圆方法分析了其时空演化特征,结果发现:2008—2018年,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持续上升态势,但水平较低,增长速度较缓慢,各维度指数水平及变化形态均存在差异,东、中、西三大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逐步递减,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东等为主力,以湖南、安徽等为辅助,其他地区协同发展的空间格局,区域存在较弱的正向集聚性,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重心位于河南,呈“东北-西南”分布形态,空间分布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勇 张瑞
“旅游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生活质量,并为所有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这是1980年世界旅游组织在《马尼拉世界旅游宣言》中对旅游之于个体幸福水平提升重要价值的论断。作为“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旅游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旅游业 国民幸福 水平提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子千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推进,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交汇在一起,将对包括旅游业发展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谋划"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必须将科技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系统思考科技对旅游业带来的全方位变革,并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
旅游业 科技革命 旅游消费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时朋飞 曹钰晗 龙荟冰 田子业 李星明 耿飚
基于五大发展理念,从“量”与“质”两个方面构建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此,文章测度了2011—2020年全国30个省(区、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然后借助绝对β收敛、核密度估计、NICH指数与Hurst指数叠加等方法分析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化格局与发展趋势,最后运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影响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因子。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向好且具有收敛特征,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东部沿海地区为高值聚集区;(2)未来全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东西差距有缩小趋势,而南北差距有扩大风险,同时西南地区及中部地区增长趋势较强,而青海有弱反持续发展趋势;(3)影响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具有动态性,主要来自创新驱动、环境效应、产业结构以及发展效率4个方面,以及服务质量与文旅协调度,还需特别关注旅游业发展稳定性与旅游业效应发挥。为此,文章从强化增长极溢出效应、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破除主要障碍因子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戴学锋 杨明月
党的十九大做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十四五"将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等收入国家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重要阶段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必须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事关我国新时代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关键词:
旅游业 全域旅游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晓 刘力钢 演克武 李顺
文章构建了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维度的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对2007—2019年我国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对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异进行测算,并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对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国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明显地区差距;东部和西部存在显著的内部差异,东北和中部地区内部差异较小,地区间的差异平均贡献率为54.74%;全国及四大地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上升态势,东部和西部地区绝对差异增加,中部和东北地区绝对差异缩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舒波 靳晓双 程培娴
文章以我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从旅游产业结构规模化、合理化、高级化的量、高级化的质和效益表现五个维度构建结构视角下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熵权TOPSIS法和聚类分析法对31个省份的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区域比较和分类评价。研究表明:(1)在结构视角下,以粤、京、沪为首的15个省份的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渝、桂、琼为首的16个省份的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在区域层面,东部地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中部地区居中,西部地区最低。(3)通过聚类分析将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分为高质量标杆型、高质量示范型、高质量奋进型、高质量稳健型、一般质量奋进型、一般质量示范型和一般质量追赶型七种。(4)我国省域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量两个方面的水平较高,但规模化、高级化的质和效益表现的水平有待提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凌云
新冠疫情延续至今已经长达3年之久,社会面的流动性被大大压缩,旅游业也基本处于停顿状态。随着防疫政策的调整和管治精细化,旅游业的重启和重塑指日可待。但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重启后的旅游业已经与3年前大不相同,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地缘政治和国际贸易都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组重构,全球化进程中断转向,代之以区域化为特征的区块化合作呼之欲出。
关键词:
旅游业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雁琴 陈静 邱康权
文章基于五大发展理念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对2009—2019年我国31个省份旅游业发展水平进行测算评价,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并结合Dagum基尼系数对五大维度的互动协调状态进行时空演变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旅游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且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空间分布格局,五大维度中共享和绿色维度发展水平普遍较高,而协调和创新更具发展潜力;省份层面,从东到西五大维度发展实力表现为集中—分散—较分散的降低态势,五大维度发展潜力为逐渐扩散的增大趋势;五大维度耦合协调水平不断升高,从2009年的低水平失调状态升级为2019年的初步协调状态;Dagum基尼系数分解结果表明,区域间差距是省域旅游业五大维度耦合协调发展差距的主要来源,且总体差距呈逐渐缩小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