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45)
2023(18238)
2022(15491)
2021(14429)
2020(12213)
2019(27801)
2018(27553)
2017(52846)
2016(28549)
2015(32138)
2014(31905)
2013(31788)
2012(29268)
2011(26364)
2010(26199)
2009(24791)
2008(24667)
2007(21835)
2006(19514)
2005(17870)
作者
(82410)
(68548)
(68046)
(64744)
(43720)
(32546)
(30894)
(26701)
(26066)
(24572)
(23322)
(23308)
(22024)
(21684)
(21128)
(20778)
(20446)
(20033)
(19615)
(19607)
(17021)
(16875)
(16349)
(15583)
(15272)
(15206)
(15184)
(15165)
(13578)
(13446)
学科
(124191)
经济(124021)
(101965)
管理(98034)
(89825)
企业(89825)
方法(53512)
数学(43406)
数学方法(42998)
(37720)
(36778)
业经(35042)
中国(32770)
(27169)
(25812)
财务(25742)
财务管理(25707)
地方(25240)
农业(25224)
企业财务(24410)
(22833)
贸易(22820)
(22546)
(22223)
技术(21871)
(21789)
理论(20938)
(19764)
(19610)
环境(19142)
机构
大学(414687)
学院(414373)
(173653)
经济(170191)
管理(168154)
理学(144391)
理学院(142847)
管理学(140894)
管理学院(140108)
研究(138383)
中国(107789)
(88741)
科学(82677)
(81998)
(68762)
(66064)
财经(64946)
中心(62879)
研究所(62114)
(61918)
业大(59028)
(59025)
北京(56144)
(52416)
经济学(52208)
师范(52006)
农业(51488)
(49871)
(49547)
财经大学(48030)
基金
项目(275784)
科学(219350)
研究(205129)
基金(202512)
(175008)
国家(173542)
科学基金(150636)
社会(132036)
社会科(125172)
社会科学(125138)
基金项目(107384)
(107024)
自然(96332)
自然科(94086)
自然科学(94062)
自然科学基金(92416)
教育(92278)
(88531)
编号(83394)
资助(82636)
成果(67644)
(61685)
重点(61124)
(59010)
(58631)
课题(56312)
国家社会(54754)
创新(54280)
(53440)
教育部(53271)
期刊
(196364)
经济(196364)
研究(125483)
中国(80469)
(65415)
管理(64740)
(61336)
学报(60722)
科学(58015)
大学(46506)
学学(43516)
农业(42345)
教育(40814)
(37420)
金融(37420)
技术(36022)
业经(32875)
财经(32500)
经济研究(30792)
(27820)
问题(25348)
(23894)
图书(22259)
技术经济(21829)
理论(20232)
(19952)
现代(19593)
科技(19193)
世界(19170)
资源(18383)
共检索到622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志鹏  刘霞  杨国梁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信息产业的基础,对我国智能制造与产业转型升级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以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未包括西藏、宁夏和港澳台地区)为样本,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BCC模型对2016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技术效率进行横向分析,并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其2010—2016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研究发现: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效率为西南地区最高、东北地区最低,地区间的纯技术效率差异水平高于规模效率差异,地区间的TFP增长率存在明显差异,多地面临产业发展不稳定的问题。建议我国推动区域间产业转移与要素流动,构建跨行业、跨区域、跨部门的创新网络,因地制宜完善电子信息制造业政策体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开良  秦慧  
首先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了我国30个省市区的电子信息制造业技术效率,在此基础上,在考虑了人力资本、产业集聚度、对外开放度、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资本投入5个因素后,利用面板Tobit回归分别构建了全国、东部、中部及西部电子信息制造业效率影响因素模型。模型结果发现这5个因素对于各区域效率有着不同的影响,产业集聚度对东部、中部及西部区域的效率有着十分显著的正影响,经济发展水平仅仅对于西部区域的效率有着十分显著的积极影响。而人力资本对于东部、中部及西部的效率有着显著的负影响。对外开放度对东部区域效率没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开良  秦慧  
首先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了我国30个省市区的电子信息制造业技术效率,在此基础上,在考虑了人力资本、产业集聚度、对外开放度、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资本投入5个因素后,利用面板Tobit回归分别构建了全国、东部、中部及西部电子信息制造业效率影响因素模型。模型结果发现这5个因素对于各区域效率有着不同的影响,产业集聚度对东部、中部及西部区域的效率有着十分显著的正影响,经济发展水平仅仅对于西部区域的效率有着十分显著的积极影响。而人力资本对于东部、中部及西部的效率有着显著的负影响。对外开放度对东部区域效率没有显著的影响,与中部及西部区域效率之间呈现相反的相关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宝慈  刘井建  金涛  李柏洲  
文章从技术创新投入、环境、产出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现状,运用DEA模型和非参数Malmquist方法,对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从行业、地区两个维度,进行静态比较和动态测度,并分析了区域间技术创新效率的差异是否存在收敛性。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总体不高,东部高于中部和西部,2001-2010年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平均提高了22.4%,中部提高的幅度最大,总体上存在收敛趋势。最后,结合现状与实际问题,进一步探析了实证结果的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亚明  刘海鸥  朱秀秀  
在透析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演化规律的基础上,以耗散结构和协同学为理论依据分析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演进的动力机制,构建了基于耗散理论和协同学的产业链演化模型来判断其演化规律,最后从四个维度出发构制了全球产业链背景下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的创新机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小柯  吉生保  
基于DEA-Tobit模型对大陆14省份和台湾地区2003-2012年的电子信息制造业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表明:静态上,台湾电子信息制造业研发综合技术效率及其分解项均领先于大陆;动态上,两岸电子信息制造业研发效率的差异呈收敛态势。市场竞争程度与两岸电子信息制造业研发效率显著正相关,行业内企业平均规模则与之显著负相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文君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是四川省四大优势产业之一。因此,增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对于促进四川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四川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自主创新面临的形势,透过大量数据剖析了四川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自主创新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政府、企业、高校等多个角度提出了提升四川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措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魏延辉  张慧颖  魏静  
本文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例,从产业视角分析了专利数量对产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影响效应,分析产业内各行业贡献差异与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增长专利作用机理,为产业发展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隆云滔  裴瑞敏  杨国梁  
为探究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区域创新效率的差异,运用DEA方法中的BCC模型,基于2015年我国2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截面数据测算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区域创新的综合效率、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基于2009—2015年的面板数据评价各地区与四大综合经济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变化情况如技术效率的变化、技术进步与规模效率的变化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成果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区域创新发展具有参考价值,最后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单元媛  罗威  
产业融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技术融合引发产业融合,电子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加快了产业融合。本研究以电子信息业与制造业技术融合为例,利用专利系数法对中国电子信息业与制造业技术融合度进行了测算;运用灰色关联系数法分析了技术融合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联关系,得出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技术融合度处于中等融合程度、技术融合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较大影响的结论。因此,政府应通过鼓励技术创新来促进产业融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还应放松管制,提供宽松的宏观环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俞毅  
近几年来,浙江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发展迅速,行业集聚水平较高且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外资投入在整个产业中处于高水平。文章从产业集聚的三个主要原因着手,分析FDI对该制造业集群发展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最后本文针对浙江信息制造业集群目前存在的低集聚效应问题探讨如何提高该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伟娜  金晓雨  
本文根据2001-2008年28个制造业的工业产出、资源投入和二氧化硫排放数据,在对环境技术函数和环境方向性距离函数进行改进的基础上,计算各行业的环境技术效率及其发展趋势,并对影响产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的环境技术效率总体水平较低,但是大多数产业的环境技术效率都呈上升趋势;在影响产业的环境技术效率因素中,科技投资加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促进了环境技术效率的提高;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更易改善环境技术效率;外商投资可能带来产业"污染天堂";环境规制没有达到提高环境技术效率的目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闫河  陈晓暾  
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而电子信息制造业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格指数的变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厂价格指数的实证分析,发现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价格指数长期呈单一下降趋势,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循环性,且其波动容易受不规则因素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加强信息制造企业技术变革能力,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行业内企业规模优势,提高原材料成本的可控性等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丽华  
在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发展速度最快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中,海峡两岸的产业生命周期发展阶段存在差异。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合作,有利于发挥两岸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各自的优势,推进海峡两岸高新技术产业向纵深方向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