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34)
- 2023(20218)
- 2022(17333)
- 2021(16188)
- 2020(13590)
- 2019(31246)
- 2018(30616)
- 2017(58469)
- 2016(31518)
- 2015(35735)
- 2014(35258)
- 2013(34922)
- 2012(32133)
- 2011(29116)
- 2010(29229)
- 2009(26719)
- 2008(25870)
- 2007(22636)
- 2006(19996)
- 2005(17452)
- 学科
- 济(143502)
- 经济(143286)
- 管理(88225)
- 业(81398)
- 企(66604)
- 企业(66604)
- 方法(62065)
- 数学(53934)
- 数学方法(53127)
- 中国(36882)
- 农(36303)
- 地方(30927)
- 财(30352)
- 业经(30246)
- 学(30199)
- 农业(24351)
- 贸(23845)
- 贸易(23830)
- 易(23092)
- 环境(22640)
- 理论(22636)
- 制(22497)
- 和(21742)
- 技术(19126)
- 融(18585)
- 金融(18580)
- 银(18421)
- 银行(18372)
- 划(18246)
- 务(18151)
- 机构
- 大学(452689)
- 学院(451422)
- 济(188504)
- 经济(184679)
- 管理(175598)
- 研究(156461)
- 理学(152846)
- 理学院(151067)
- 管理学(148017)
- 管理学院(147208)
- 中国(115633)
- 科学(97240)
- 京(96430)
- 财(82165)
- 所(78417)
- 农(73255)
- 研究所(71889)
- 中心(70139)
- 业大(67807)
- 财经(66632)
- 江(64863)
- 北京(60919)
- 经(60739)
- 范(60385)
- 师范(59835)
- 经济学(57987)
- 农业(57050)
- 院(56880)
- 经济学院(52086)
- 州(51968)
- 基金
- 项目(312385)
- 科学(246809)
- 基金(228071)
- 研究(225626)
- 家(199827)
- 国家(198227)
- 科学基金(170342)
- 社会(144686)
- 社会科(136750)
- 社会科学(136707)
- 省(121392)
- 基金项目(120257)
- 自然(111041)
- 自然科(108481)
- 自然科学(108457)
- 自然科学基金(106492)
- 教育(104485)
- 划(102225)
- 资助(94674)
- 编号(90486)
- 成果(72586)
- 重点(70414)
- 部(69074)
- 发(67089)
- 创(64242)
- 课题(62723)
- 创新(59982)
- 国家社会(59972)
- 科研(59532)
- 教育部(59289)
- 期刊
- 济(205654)
- 经济(205654)
- 研究(132028)
- 中国(85730)
- 学报(72864)
- 科学(67537)
- 农(66392)
- 管理(64431)
- 财(61075)
- 大学(55752)
- 学学(52550)
- 教育(49426)
- 农业(46223)
- 技术(40760)
- 融(35275)
- 金融(35275)
- 经济研究(33890)
- 财经(32753)
- 业经(32022)
- 经(28226)
- 问题(26418)
- 业(24406)
- 统计(23037)
- 技术经济(22922)
- 图书(21750)
- 资源(21723)
- 科技(21260)
- 版(21006)
- 策(20745)
- 贸(20690)
共检索到659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德存 刘金平 杨贺
当前,中国生态足迹已严重超出生态承载力范围,省际差异较大。为探究生态足迹增长的社会经济因素,基于2003-2013年中国30个省份生态足迹计算结果,利用空间杜宾面板STIRPAT模型及空间回归偏微分方法对影响省域生态足迹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及空间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与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促进中国省域生态增长的直接效应主要有人口规模、社会富裕程度、城镇化率;提高科技水平与对外开放程度能够显著抑制各省域生态足迹的增长。(2)人口规模、对外开放程度对生态足迹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同时城镇化率与工业结构的溢出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德存 刘金平 杨贺
当前,中国生态足迹已严重超出生态承载力范围,省际差异较大。为探究生态足迹增长的社会经济因素,基于2003-2013年中国30个省份生态足迹计算结果,利用空间杜宾面板STIRPAT模型及空间回归偏微分方法对影响省域生态足迹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及空间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与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促进中国省域生态增长的直接效应主要有人口规模、社会富裕程度、城镇化率;提高科技水平与对外开放程度能够显著抑制各省域生态足迹的增长。(2)人口规模、对外开放程度对生态足迹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同时城镇化率与工业结构的溢出效应不显著。从政策角度,降低省域生态足迹不仅要优化本地区的影响因素,也要考虑毗邻省份的彼此影响,加强科技水平与对外开放程度的合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金金
综合经济增长理论和旅游经济自身特性,运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空间依赖性,空间杜宾面板模型是最佳研究模型;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增长是典型的生产要素、内生技术、制度质量驱动型;旅游资源禀赋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显著。旅游从业人员数、地区环境氛围的"截流效应"显著;旅游从业人员数、地区环境氛围、旅游企业固定资产的负向扩散效应远大于其直接效应。旅游专利数、地区价格水平的作用均不显著。据此,提出实现旅游经济持续、高效增长,以及区域旅游协调、联动发展的对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玄 冉光和 陈科
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要促进民营经济成长,需要在提升技术水平和管理效率的同时,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资金支持。金融集聚可通过增加信贷资本总额和改善融资环境促进民营经济成长。为了研究金融集聚通过技术外溢效应对区域民营经济生产率的影响,首先对其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基于2004—2014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SDM)分地区研究金融集聚对区域民营经济生产率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金融集聚水平和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由西部向东部依次提高;金融集聚主要通过促进民营企业生产技术进步而非经营管理能力提升,来促进区域民营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是民营企业生产技术进步以经营管理能力提升为基础;金融集聚发展初期,极化效应占主导,区域之间争夺金融资源竞争激烈;随着金融集聚发展成熟,涓流效应逐渐显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才开始呈现。最后,就民营企业应如何实现自身发展,政府应该如何实现地区间金融集聚和民营经济的均衡发展,并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集聚 民营经济 生产效率 空间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艳春 孙凯
本文利用2004~2013年中国大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中国区域创新绩效评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前期专利存量、研发人员数量占就业人员比例对区域创新绩效呈正向影响;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外贸依存度对区域创新绩效呈负向影响;前期专利存量对区域创新绩效有着显著的空间滞后影响;区域创新绩效存在着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效应,呈现空间依赖性和空间集聚现象。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欧元明 周少甫
本文基于空间面板STIRPAT模型对1996~2010年影响全国省域人均碳排放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省域碳排放具有明显的正向空间聚群效应;人均产出、对外贸易、能源强度、能源结构等指标与人均碳排放之间存在正向关系;人口密度、城市化率、产业结构等指标表现出的更多是抑制碳排放的作用。建议:强化区域联防联控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机制;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走可持续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推进"走出去"战略。
关键词:
碳排放 空间面板 STIRPAT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若冰 刘颜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视角,运用全域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空间局域LIsa分析,考察2001-2013年我国省际工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并构建三种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的空间面板杜宾模型,进一步分析中国工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工业集聚和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并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格局;工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若不考虑空间因素,结果会被高估;在仅考虑经济因素的空间权重下,其他地区工业集聚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回流效应占主导地位,工业集聚表现出显著的空间负溢出效应,加剧区域不平衡增长;而纳入地理因素后,其他地区工业集聚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扩散效应抵...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周伟 王衡
从空间经济学的视角,本文分析了1997-2012年31个省级区域的经验数据,建立一个以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为激励机制、内部相互关联和外部冲击刺激的空间面板杜宾误差模型系统,在区域经济关联背景下研究了市场潜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省域经济之间存在着空间相互关联的长期均衡作用关系;劳动力数量和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作用不显著;物质资本存量和金融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本地市场潜能与本地经济实力相辅相成,周边省份市场潜能抑制着本区域经济增长,国外市场潜能对中国经济驱动强劲;三种异质性市场潜能之间具有互补性和等效替代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牛鸿蕾 刘志勇
基于STIRPAT模型及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根据2002—2013年中国的省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建筑产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包括:各省份建筑业碳排放总量的增加都会拉动邻省份同行业的碳排放量上升,这种影响力不仅在当期发挥作用,而且是持续的、逐渐增强的;在长期或短期内,适当控制建筑行业就业人数及行业人员工资水平的上升,在所属区域内会对节能减排产生积极影响,对于相邻区域则是消极影响;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低碳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建筑行业低碳发展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环节,同时,实现建筑材料制造业的统筹安排、优化布局与均衡发展,才能使低碳转型成为建筑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牛鸿蕾 刘志勇
基于STIRPAT模型及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根据2002—2013年中国的省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建筑产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包括:各省份建筑业碳排放总量的增加都会拉动邻省份同行业的碳排放量上升,这种影响力不仅在当期发挥作用,而且是持续的、逐渐增强的;在长期或短期内,适当控制建筑行业就业人数及行业人员工资水平的上升,在所属区域内会对节能减排产生积极影响,对于相邻区域则是消极影响;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低碳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建筑行业低碳发展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环节,同时,实现建筑材料制造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雅芳 许培源
采用2006-2014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政府投资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对民间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1)我国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均有显著的空间效应,且两者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反向一致性,即政府投资较多的区域其民间投资相对较少;(2)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影响不仅作用于地区内也作用于地区间,但政府投资的直接效应为负、间接效应为正,即政府投资对本地区民间投资具有挤出效应,对邻近地区的民间投资具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雅芳 许培源
采用2006-2014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政府投资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对民间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1)我国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均有显著的空间效应,且两者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反向一致性,即政府投资较多的区域其民间投资相对较少;(2)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影响不仅作用于地区内也作用于地区间,但政府投资的直接效应为负、间接效应为正,即政府投资对本地区民间投资具有挤出效应,对邻近地区的民间投资具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方杏村 田淑英 王晓玲
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测度了我国263个地级城市的生态效率,利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分析了财政分权与产业集聚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城市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专业化产业集聚中,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均对生态效率产生正向影响,产业集聚对生态效率产生负向影响,但财政分权通过影响产业集聚而正向影响生态效率。在多样化产业集聚中,财政收入分权正向影响生态效率,财政支出分权负向影响生态效率,产业集聚正向影响生态效率,财政收入分权通过影响产业集聚而正向影响生态效率,但财政支出分权通过影响产业集聚而负向影响生态效率。经济水平、工业化程度及第三产业、投资、对外开放、科技、教育、人口等因素也对我国城市生态效率产生不同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喜安 张秀
高新技术产业形成的独特的创新优势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质量动力,研究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有助于在十九大提出的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战略背景下指导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本文借助于面板空间杜宾模型来分析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行业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首先运用纳入环境投入要素的DEA-Malmquist算法得出31个省份2001-2016年的全要素生产率;然后以区位熵为解释变量,以研发能力、开放度、购买力水平、政府干预程度、城市化水平为控制变量,分高新技术五大行业和东、中、西区域进行杜宾回归。研究发现,从全国、分行业和分区域来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直接效应为正向促进作用,空间效应均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分行业看,特别是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对经济增长质量贡献率最小,区域异质性由大到小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与我国自东向西阶梯式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这为我国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提供了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晓玲 高红贵 方杏村
基于2008-2017年长三角一体化26个城市面板数据,利用三种类型空间权重矩阵建立杜宾空间面板模型,进行长三角一体化经济空间收敛性检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一体化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存在明显的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其中,在条件β收敛中,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市场化对长三角一体化收敛性有显著推动作用。在俱乐部收敛中,江苏省存在俱乐部收敛,但空间关联不强;浙江省不存在俱乐部收敛,且差距有扩大趋势;安徽省存在俱乐部收敛,但是收敛速度较低。物质资本、教育促减本地区经济增长,但促增周边地区经济增长;劳动力、科技均促增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经济增长;人力资本、产业结构促增本地区经济增长,但对周边地区经济增长不很明显;政府支持促增本地区经济增长,但促减周边地区经济增长。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 经济增长 收敛性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