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71)
- 2023(10606)
- 2022(8988)
- 2021(8210)
- 2020(6940)
- 2019(16339)
- 2018(15831)
- 2017(30113)
- 2016(16506)
- 2015(18916)
- 2014(18893)
- 2013(19230)
- 2012(18423)
- 2011(16892)
- 2010(16549)
- 2009(15325)
- 2008(15207)
- 2007(13614)
- 2006(11744)
- 2005(10566)
- 学科
- 济(80658)
- 经济(80597)
- 管理(42991)
- 业(39338)
- 方法(35646)
- 数学(32544)
- 数学方法(32335)
- 企(28832)
- 企业(28832)
- 中国(22398)
- 农(21768)
- 地方(19572)
- 学(17368)
- 财(16991)
- 环境(16100)
- 贸(16055)
- 贸易(16049)
- 易(15613)
- 农业(14568)
- 业经(14273)
- 制(12953)
- 和(11915)
- 融(11452)
- 金融(11450)
- 银(11227)
- 银行(11199)
- 地方经济(10986)
- 行(10781)
- 划(10300)
- 发(9722)
- 机构
- 大学(246345)
- 学院(244047)
- 济(111717)
- 经济(109717)
- 研究(91516)
- 管理(91208)
- 理学(78515)
- 理学院(77564)
- 管理学(76412)
- 管理学院(75961)
- 中国(69303)
- 科学(55898)
- 京(53017)
- 所(47271)
- 财(46858)
- 农(44688)
- 研究所(43483)
- 中心(41306)
- 业大(38159)
- 财经(37976)
- 经济学(36230)
- 江(35988)
- 农业(34904)
- 经(34616)
- 北京(33936)
- 院(33273)
- 经济学院(32921)
- 范(32399)
- 师范(32133)
- 科学院(28377)
- 基金
- 项目(166163)
- 科学(130923)
- 基金(122025)
- 研究(120168)
- 家(107560)
- 国家(106791)
- 科学基金(89765)
- 社会(78027)
- 社会科(74045)
- 社会科学(74020)
- 基金项目(64704)
- 省(64666)
- 自然(56754)
- 自然科(55316)
- 自然科学(55298)
- 划(54459)
- 自然科学基金(54328)
- 教育(53430)
- 资助(50091)
- 编号(46563)
- 重点(38562)
- 发(38204)
- 部(37891)
- 成果(37249)
- 创(33888)
- 国家社会(33159)
- 课题(32713)
- 科研(32383)
- 中国(32220)
- 创新(32044)
- 期刊
- 济(119046)
- 经济(119046)
- 研究(72081)
- 中国(45682)
- 学报(40738)
- 农(39543)
- 科学(38051)
- 财(34575)
- 大学(30469)
- 管理(29496)
- 学学(28855)
- 农业(26954)
- 融(21332)
- 金融(21332)
- 教育(20711)
- 经济研究(19941)
- 技术(19394)
- 财经(18830)
- 业经(18674)
- 问题(16812)
- 经(16322)
- 业(15504)
- 贸(15015)
- 资源(13602)
- 世界(13084)
- 技术经济(12840)
- 国际(12773)
- 统计(12124)
- 版(11696)
- 科技(11275)
共检索到3598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姚仁福 边文燕 范宏琳 贯君
基于1999—2018年的林业发展数据,采用森林蓄积量扩展法和DEA-Malmquist法实证分析了中国29个省(市、区)森林碳汇静态效率和动态演进过程。结果表明:1999—2018年中国森林碳汇总量呈增长趋势;从静态方面看,中国碳汇效率总体较低,区域间差异大,碳汇效率的空间分布与各省(市、区)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向关联性,纯技术效率是制约综合效率增长的主要因素;从动态方面看,Malmquist生产指数呈U型趋势发展,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对Malmquist生产指数的驱动作用不同。因此,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林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森林碳汇的科技水平;完善产权激励机制;加快构建碳交易市场;促进林业资源合理配置;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龙飞 罗小锋 李容容 余威震
基于1988—2013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采用改进的森林蓄积量法估算了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森林碳汇量,并以单位面积森林碳汇量为指标,借助Dagum基尼系数和Markov链方法系统分析了中国森林碳汇的区域差异及其动态演进趋势。结果表明:1)中国森林碳汇在省域间存在较大差距,由南方林区向西南、东北林区递增变化;2)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结果显示,中国森林碳汇的地区差异呈波动下降趋势。从四大林区来看,南方、北方和东北地区内差距与全国一致,基本呈下降趋势。而西南地区内差距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地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袁立嘉 唐玉凤 伍格致
碳排放强度与森林碳汇是评价区域碳减排工作的两项重要指标。对湖南省的碳排放强度与森林碳汇的地域差异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该省的区域碳减排工作。通过对湖南省14个地州市在2010—20145年的年均碳排放强度和森林碳汇进行核算,并基于湖南省各地区碳排放强度与森林碳汇的差异,对14个地州市进行了二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湖南省各地区碳排放强度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2)湖南省森林碳汇的地域分布格局为湘西>湘南>湘北>湘中。(3)按照湖南省碳排放强度与森林碳汇的地域差异可以将全省14个地州市分为四个区域类型。张家界、湘西州、永州属于低碳排放强度-高森林碳汇地区;株洲和长沙、常德属于低碳排放强度-低森林...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郗婷婷 李顺龙
森林所具有的碳汇功能决定了林业生产在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本文在分析“后京都时代”森林碳汇问题及黑龙江省森林碳汇特殊性的基础之上,结合黑龙江省林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规划,运用森林碳汇基本理论,提出了森林蓄积量扩展法,首次对黑龙江省森林碳汇容量和碳汇潜力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现有森林碳汇储量为17.38亿t,碳汇潜力巨大。
关键词:
后京都时代 固碳量 碳汇潜力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周一凡 刘烁华 姚顺波 林颖
森林经营是影响森林碳汇的重要因素,定量研究两者之间相关性对于调控森林经营、发挥森林碳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抚育强度量化森林经营,基于元分析方法筛选了具有代表性的21篇文献的347块随机对照间伐实验样地数据,提取实验前后两期的林分生长指标,研究了不同树种、地区森林碳汇量对森林经营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森林经营能够显著提升森林质量、改善林分结构。实验组的林木平均胸径生长量大于对照组,促进了大径材的培育,森林经营显著提升了林木的经济效益。(2)在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森林经营对碳汇量的影响后发现,短期内森林抚育经营会降低森林的碳储量;但长期看,森林经营对林分结构的改善和林木胸径的提高会提升森林碳汇潜力。(3)异质性分析表明,抚育经营强度越高的实验样地林分结构改善越显著,短期内碳汇损失也越显著。(4)森林抚育经营的单位面积固碳增汇效果与初始营林密度成正比,高密度林是森林经营增汇的主要对象。文章融合多源森林抚育自然实验,为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提高森林质量效益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关键词:
森林碳汇 森林经营 林分结构 元分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秀娟 黄福才
文章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利用2003~2008年的数据,对我国森林公园发展的效率进行研究,为我国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运行效率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并测算了31个省区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从全国来看,森林公园的技术效率较高;从个体来看,不同省区森林公园的技术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上海、浙江、广西、广东等省区的技术效率较高;宁夏、内蒙古、安徽等省区的技术效率较低。通过优化投入规模与结构、人员培训等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森林公园整体的技术效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沈月琴 王枫 张耀启 朱臻 王小玲
以我国南方杉木主产区的典型林场为案例点,基于3种不同立地条件和经营强度的土地类型上进行裸地造林的假设,运用改进的杉木生长模型和修正的Faustman-Hartman模型分析增加碳汇收益对杉木人工林经营的影响。研究发现:考虑碳汇收益将明显增加林地作为资产的价值,林地作为资产的价值增加可能使其他用途的土地转化为林业用地,最优轮伐期也随着碳汇价格的增加而呈延长趋势,但对不同类型林地的影响存在差异。中等和劣等林地的碳汇供给量对碳汇价格的反应更加敏感,为通过市场和价格手段来改变现有林地经营方式进而增加林地的森林碳汇供给提供了可能。杉木林地的碳汇供给量与利率和木材价格呈负相关关系,但是利率和木材价格变化对...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薛龙飞 罗小锋 李兆亮 吴贤荣
科学估算各地区森林碳汇量并探讨其空间关联性特征是制定差异化碳汇发展政策的重要基础。根据1988—2013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6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论文利用森林蓄积量扩展法测算了各地区的森林碳汇量,进而检测和比较了省域间碳汇总量空间关联性的方向和强弱,最后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碳汇的溢出效应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的森林碳汇量整体呈上升态势,各地区间碳汇量差异明显,其中西藏、黑龙江等地区碳汇量丰富,而上海、北京等地则碳汇增长率较快;2)研究期内的Moran’s I指数整体表现为倒"S"型的波
关键词:
森林碳汇 空间相关性 空间溢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薛龙飞 罗小锋 李兆亮 吴贤荣
科学估算各地区森林碳汇量并探讨其空间关联性特征是制定差异化碳汇发展政策的重要基础。根据1988—2013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6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论文利用森林蓄积量扩展法测算了各地区的森林碳汇量,进而检测和比较了省域间碳汇总量空间关联性的方向和强弱,最后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碳汇的溢出效应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的森林碳汇量整体呈上升态势,各地区间碳汇量差异明显,其中西藏、黑龙江等地区碳汇量丰富,而上海、北京等地则碳汇增长率较快;2)研究期内的Moran’s I指数整体表现为倒"S"型的波动变化特征,全国森林碳汇在省域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并不是随机的,而是具备一定关联性;3)我国森林碳汇存在显著的近邻空间溢出效应,森林资源采伐、森林受灾程度和降水量等因素对森林碳汇水平的影响显著。因此,研究认为:我国在发挥森林生态功能时,应当考虑省份间的地理区位因素,合理制定兼具差异化和协调性的森林碳汇发展政策。
关键词:
森林碳汇 空间相关性 空间溢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凯 江世浩 朱文珏
文章选用蓄积量换算因子法和CO2FIX v3.2模型,分别用于估算广东省现有森林的静态碳汇储量和新造林动态碳汇潜力,并利用空间计量Moran I指数分析广东省碳汇布局的空间效应,为广东碳交易市场发展及其CDM造林碳汇项目的开展提供决策依据。研究表明:2010年广东省全省碳汇总量为481.34Tg C,;在假设进行轮伐的情况下,2008~2057年间广东省实现的新造林净固碳量为97.38Tg C;其中粤北地区碳汇储量和碳汇潜力最高,珠三角地区碳汇储量及碳汇潜力最低。空间效应分析显示了广东省碳汇布局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大部分城市地区的碳汇储量及潜力处于高-高集群或者低-低的集群中,空间集群特征客...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伍格致 王怀品 周妮笛 李依 曾钦斌 杨亦民
在梳理了湖南省森林碳汇储量与潜力、森林碳汇产业发展潜力相关研究基础上,对湖南省森林碳汇产业发展的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包括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反贫困;促进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改善农村空心化问题;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生态明文理念普及,构建"美丽中国"等。提出了促进湖南省森林碳汇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森林碳汇 产业发展 社会效益 湖南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东霞
借助DEA-Malmquist指数法,分析了中国31个省域森林公园2003~2011年间运营效率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森林公园运营效率平均提高了5.9%,技术进步是主要的贡献因素,而技术效率的作用相对较弱;在该期间内,森林公园运营效率呈现振荡上升的特征;省域间的个体差异严重,江苏省运营效率上升最高(15.3%),河北省下降最多(-7%);中部是运营效率上升幅度最高的地区,而西部地区对技术进步依赖程度最高。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潘瑞 沈月琴 杨虹 何佳渝
首先,在梳理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森林碳汇的相关概念、森林碳汇的计量方法、森林碳汇的效益。其次,阐述了中国森林碳汇市场需求不足的现状。再次,对森林碳汇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其中,企业森林碳汇需求主要受内部特征因素、外部动力因素和市场机制三大因素影响;社会公众需求主要受个人特征因素、主观意识因素和外部条件因素三大因素影响。最后,提出要加强森林碳汇需求方面的研究等建议。
关键词:
森林碳汇 需求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石小亮 陈珂 鲁晨曦
对森林碳汇服务价值核算可促进碳汇市场的快速发展,还能更好地了解森林碳汇对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影响。结合森林碳汇的研究背景,根据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特点与最新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利用蓄积量法对2009-2013年的森林碳汇进行计量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3年中国的天然林和人工林碳储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人工林的碳储量增速要高于天然林;森林碳汇价格下降致使森林碳汇价值整体下降,年均减少0.13%,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天然林碳汇价值降低,年均减少0.58%,但人工林碳汇价值呈增加态势,年均增加2.81%,这与森林碳汇实物量的计量结果相同。最后指出目前中国碳交易市场情况不容乐观,碳汇市场除碳交易形式外,...
关键词:
森林碳汇 碳汇计量 碳汇服务 核算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周光 龙飞 祁慧博
森林作为陆地上最大的碳库,其碳汇能力俨然成为各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主要措施,如何准确地估算森林碳汇价格对于森林碳交易市场的完善以及森林碳汇能力的发挥具有重大意义。基于中国1990—2018年林业发展的相关数据,利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通过自相关检验与多重共线性检验并结合岭回归分析方法推导出森林碳汇价格的核算方程,运用此价格核算方程估算了中国1990—2018年的森林碳汇价格。研究发现:中国1990年的森林碳汇价格为8.422元,而到了2018年其价格已经上涨到387.282元,年均增长率为14.56%,年均价格为120.294元。森林碳汇价格总体上随着时间以及投入要素的变化呈现出不断上涨的趋势,但也存在一定的波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