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61)
2023(8443)
2022(7155)
2021(6763)
2020(5444)
2019(12444)
2018(11814)
2017(22688)
2016(11875)
2015(13474)
2014(13186)
2013(13507)
2012(13030)
2011(11944)
2010(11714)
2009(10877)
2008(10614)
2007(9171)
2006(8302)
2005(7500)
作者
(34588)
(29221)
(28949)
(27784)
(18466)
(13976)
(12993)
(11463)
(11137)
(10222)
(10092)
(10064)
(9387)
(9322)
(9061)
(9039)
(8696)
(8532)
(8323)
(8269)
(7329)
(7075)
(6948)
(6639)
(6574)
(6568)
(6219)
(6148)
(5857)
(5721)
学科
(67341)
经济(67305)
管理(27195)
(26798)
方法(25195)
数学(21264)
数学方法(21196)
地方(19900)
(18960)
企业(18960)
中国(18400)
(17797)
业经(14660)
(12901)
贸易(12892)
(12538)
农业(12328)
地方经济(11540)
产业(10800)
(10667)
环境(10277)
(9665)
(8781)
(8718)
金融(8717)
(8713)
(8497)
技术(7875)
(7614)
银行(7609)
机构
学院(180245)
大学(178753)
(86150)
经济(84838)
研究(69963)
管理(67543)
理学(58091)
理学院(57303)
管理学(56613)
管理学院(56267)
中国(53035)
科学(41548)
(38312)
(34927)
(33822)
研究所(32107)
中心(30405)
(28037)
经济学(28034)
财经(27741)
(26202)
(26175)
师范(26038)
(25377)
经济学院(25313)
(25309)
北京(24440)
业大(23665)
科学院(22695)
农业(21772)
基金
项目(123996)
科学(100219)
基金(92473)
研究(91701)
(80735)
国家(80151)
科学基金(68753)
社会(62767)
社会科(59859)
社会科学(59850)
基金项目(49386)
(48490)
自然(41707)
自然科(40652)
自然科学(40641)
自然科学基金(39967)
(39626)
教育(38827)
资助(37466)
编号(34215)
(30815)
重点(28496)
(28061)
国家社会(27342)
成果(26298)
中国(26028)
发展(25868)
(25509)
(25494)
课题(24427)
期刊
(96806)
经济(96806)
研究(53856)
中国(34212)
科学(27209)
(25964)
学报(24813)
管理(23903)
(21565)
大学(18914)
农业(18723)
学学(18015)
经济研究(15997)
业经(15703)
(14821)
金融(14821)
财经(13788)
问题(13604)
技术(13412)
教育(12609)
(12563)
资源(12342)
(12273)
国际(11146)
世界(11053)
(10867)
技术经济(9342)
经济问题(8628)
科技(8357)
统计(8296)
共检索到267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董林   李春顶   段艳艳   李娟  
以“十四五”旅游产业系列发展规划为指导,围绕旅游产业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两个维度构建产业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视角动态分析“十三五”时期省域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时空格局及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十三五”时期省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在发展基础和潜力方面整体呈现“高-升”“高-降”“低-升”“低-降”四种类型;(2)在空间布局上,省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但并未呈现与一般产业竞争力自东向中西部内陆阶梯式递减的分布格局;(3)在时间演进上,省域旅游产业竞争力总体波动差异大,但竞争力较强的区域波幅明显小于竞争力偏弱的地区。文章提出,在微观区域产业建设中要以补齐短板和巩固优势相结合,夯实产业基础;中观产业规划中要根据产业趋势做出适应性调整,贯彻可持续发展思路,培育产业新动能;宏观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提高产业综合质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许贤棠  胡静  刘大均  
本文以中国大陆31个省域为研究单元,借鉴和创新世界经济论坛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WEF),结合中国实际,从综合竞争力、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四个维度来构建中国省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比较各省域旅游业发展的竞争态势,并运用ESDA空间分析法,有效揭示指标数据所反映的区域竞争态势之间的空间依赖性与空间异质性,对其空间格局进行描述与可视化呈现。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通过将指标数值归一化为无量纲标量,再对因子层相应指标加和得到各省域旅游业发展四个维度的竞争力分值,研究表明中国省域旅游业竞争力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总体呈东强、中柔、西弱的分布格局;(2)通过GeoDA计算出中国...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马晓龙  曹杏娟  
本文在系统梳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主要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搭建省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法,以省域为研究单元,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旅游竞争力水平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规模实效因子、企业活力因子、经营绩效因子和消费支撑因子是影响我国省域旅游竞争力总体水平的主要因子,4项指标对我国省域旅游竞争力的累积贡献值已经超过80%;从空间结构上看,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之间旅游竞争力总体水平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东中西部地区各省份的旅游竞争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梯度递减格局,东部地区省份的旅游竞争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博  秦欢  余建辉  刘倩倩  
文章采用熵权TOPSIS方法、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灰色预测模型以及泰尔指数测度与分解方法,对中国省域旅游资源竞争力水平进行评价并探索其空间格局演变态势以及空间分异情况。结果显示:①2011—2016年,各省市区间的旅游资源竞争力水平差距在波动中有所上升,省域旅游资源竞争力水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较为突出;②各省域旅游资源竞争力等级,在不同阶段呈现出截然相反的演化规律,随时间推移,中等级省域出现较高的等级下降风险,高等级省域与低等级省域的等级变化可能性较小;③2011—2016年以来,中国各区域内部的差异在多数年份中成为影响中国旅游资源竞争力水平省际差异的主要方面,而各区域间差异则是影响差异的次要方面。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杰龙  陈秋华  幸绣程  王立群  
分析我国各省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竞争力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发展水平的省份提供产业竞争力方面的指导。首先构建我国港澳台外31省(市、自治区)森林公园的旅游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然后计算各省旅游产业竞争力得分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最后采用分位数回归研究影响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竞争力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中国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平均竞争力值较低,区域差异较大,呈现东部向中西部递减的状态; 2004~2014年期间西部各省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竞争力进步较小,主要原因是受到"短板效应"的制约,表现为西部各省在产业效益方面与东、中部省份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的森林公园存在东北和东南两个高层次旅游产业竞争力集聚中心,并存在逐渐向周边地区扩散,带动周边省份提升发展的趋势;回归表明,国家扶持力度、管理投入、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品牌效应和交通便利性会在不同分位点上对各省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竞争力产生影响。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竞争力在不同分位点上影响因素的差异为有针对性的提高各地区竞争力提供了良好的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方叶林  黄震方  
以中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为例,通过熵值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运用变异系数、锡尔系数、重心与标准差椭圆、G指数等分析技术,对各地区各项旅游竞争力以及总体旅游竞争力的空间演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当前条件下,旅游市场竞争力是影响旅游竞争力的最主要因素,2001~2010年,中国大陆各省旅游竞争力之间的差距总体上减小,其中东中西三大地带内和地带间的差异也出现缩小趋势。省际旅游竞争力呈现出西北-东南的空间分布格局,其重心总体上向东南发生偏移。G指数分析表明,总体上各项旅游竞争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旅游竞争力热点区与冷点区都出现扩大的趋势,热点区主要集中在华南与长三角部分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淑梅  杨铭铎  
文章应用区域旅游竞争力数字化评价体系,采用近年来国家和地区实际统计数据,提出我国区域旅游竞争力分布格局,并给出了合理性说明。结果表明:我国31个省(市)区域旅游竞争力差距显著,等级明显,分布格局清晰;全国可分为五个集团、三大层次,各集团和层次旅游竞争力水平明显呈梯型分布;三大层次中各层次所包含的省(市)数目与在全国竞争力中所占的份量明显不成比例,第一层次优势明显突出;中间层次为旅游经济发展中地区,成员庞大但落后较为明显,是决定我国旅游竞争力整体发展水平的关键,也是今后应重点剖析和研究的对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盛见  
随着区域旅游产业竞争的不断加强,关于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构成研究也越来越多。研究取得不少成果,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基于竞争力性质———显性或隐性、成长或非成长性、先天或后天获得性等,把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分解为潜在竞争力、外生和内生资源禀赋竞争力、市场竞争力。通过研究这几种构成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可以明确竞争力培育的重点与方向,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从而能够培育和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傅云新  胡兵  王烨  
以全国31省市为研究对象,从旅游竞争现实力和旅游竞争潜力两方面构建了一个包括2个子系统、5大要素和21个基本变量的多层次、多指标旅游竞争力综合测评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和比较了全国31省市旅游竞争力的竞争态势,并动态分析了旅游竞争力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不同省市旅游竞争力水平存在显著的梯度差异,不同时期各省市旅游竞争力也呈现出变化特征的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林  段笑培  
进入新世纪,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的不仅是经济、政治、军事等"硬实力"的竞争,更是文化、国家影响等"软实力"的竞争。而国际旅游不仅能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还能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文章选取2005—2012年的大陆31个省域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各省的国际旅游业发展较为平稳,各省间竞争力差距正在逐年缩小,趋向于均衡发展。另外将大陆31个省域划分为七大经济协作区,研究表明:华北竞争力最强、华南旅游竞争力在减弱,其余五大区域竞争力都在增加;从东中西三大经济带进行分析,东部竞争力在降低,中西部则不断增强,区域旅游正在朝均衡方向发展。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曹玉红  尤建新  王瑞  
为探索中国智能汽车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动态演进规律,科学引导、合理调控智能汽车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首先构建了中国智能汽车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PLS法(Partial Least Square)建立了智能汽车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最后,借助相关资料和调研对2012~2015年间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各竞争要素重要程度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专业水平低、成本控制能力较弱、产业布局不够完善、基础配套设施落后等是中国智能汽车产业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了提升中国智能汽车产业竞争力应加速技术进步和产品迭代、增强智能成本控制能力、完善产业布局和智库建设、推动兼管立法和车联网的发展、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曹玉红  尤建新  王瑞  
为探索中国智能汽车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动态演进规律,科学引导、合理调控智能汽车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首先构建了中国智能汽车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PLS法(Partial Least Square)建立了智能汽车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最后,借助相关资料和调研对20122015年间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各竞争要素重要程度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专业水平低、成本控制能力较弱、产业布局不够完善、基础配套设施落后等是中国智能汽车产业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了提升中国智能汽车产业竞争力应加速技术进步和产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梦  
产业集群是当今产业组织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近年来,旅游产业在一些地区出现了集群化发展的趋势。本文在对产业集群内涵理解的基础上,对旅游产业集群的类型和特征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对旅游产业集群的成本优势、创新优势、产业资本吸引力优势以及区域营销优势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旅游产业集群是区域旅游业竞争力提升的有效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细归  吴清  周勇  
基于PSR-SEE模型对2004—2013年中国省域旅游生态安全进行综合测度,归纳旅游生态安全的时间演进特征和空间集聚特征,并分析中国省域旅游生态安全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中国省域旅游生态安全整体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演变格局,总体处于敏感级状态;不同省市的旅游生态安全主要有增长型、衰退型、"U"型和倒"U"型四种演变类型。②中国省域旅游生态安全表现出显著的全局与局部空间集聚特征,不同旅游生态安全等级的省市分布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效应,其中HH集聚类型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南部沿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细归  吴清  周勇  
基于PSR-SEE模型对2004—2013年中国省域旅游生态安全进行综合测度,归纳旅游生态安全的时间演进特征和空间集聚特征,并分析中国省域旅游生态安全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中国省域旅游生态安全整体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演变格局,总体处于敏感级状态;不同省市的旅游生态安全主要有增长型、衰退型、"U"型和倒"U"型四种演变类型。②中国省域旅游生态安全表现出显著的全局与局部空间集聚特征,不同旅游生态安全等级的省市分布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效应,其中HH集聚类型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LL集聚类型集中于东北地区、黄河中游地区、长江中游地区和西北地区。③中国省域旅游生态安全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效应,省市旅游生态安全受自身因素影响的同时,还受邻近省市旅游生态安全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而误差冲击对省市旅游生态安全的影响作用不明显;不同时期的旅游负荷水平、劳动力投入量、环境治理力度、旅游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对旅游生态安全空间效应的影响程度差异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