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41)
- 2023(15011)
- 2022(12162)
- 2021(10914)
- 2020(8601)
- 2019(19415)
- 2018(18765)
- 2017(35308)
- 2016(18423)
- 2015(20618)
- 2014(20256)
- 2013(20342)
- 2012(19672)
- 2011(18412)
- 2010(18356)
- 2009(16995)
- 2008(16537)
- 2007(14508)
- 2006(13351)
- 2005(12602)
- 学科
- 济(108166)
- 经济(108085)
- 管理(47730)
- 业(43791)
- 方法(34430)
- 中国(32036)
- 企(30745)
- 企业(30745)
- 数学(30712)
- 数学方法(30532)
- 地方(30276)
- 农(26785)
- 业经(22987)
- 贸(21931)
- 贸易(21917)
- 易(21256)
- 环境(19694)
- 学(18779)
- 农业(18542)
- 财(18162)
- 地方经济(17446)
- 融(16211)
- 金融(16209)
- 制(15906)
- 发(15711)
- 银(15309)
- 银行(15299)
- 行(15060)
- 产业(14343)
- 出(13821)
- 机构
- 大学(278098)
- 学院(277733)
- 济(135569)
- 经济(133216)
- 研究(109218)
- 管理(100639)
- 理学(85472)
- 理学院(84350)
- 中国(83796)
- 管理学(83216)
- 管理学院(82672)
- 科学(62436)
- 京(60474)
- 财(57997)
- 所(54982)
- 研究所(49697)
- 中心(48042)
- 财经(45632)
- 经济学(44844)
- 农(43994)
- 江(42383)
- 经(41586)
- 经济学院(40382)
- 院(39557)
- 范(38925)
- 北京(38903)
- 师范(38620)
- 业大(36239)
- 农业(33862)
- 科学院(33789)
- 基金
- 项目(182373)
- 科学(146164)
- 研究(135801)
- 基金(134897)
- 家(117378)
- 国家(116484)
- 科学基金(99724)
- 社会(92623)
- 社会科(88180)
- 社会科学(88160)
- 基金项目(70346)
- 省(70238)
- 自然(59511)
- 教育(58959)
- 自然科(58095)
- 自然科学(58078)
- 划(58062)
- 自然科学基金(57010)
- 资助(54318)
- 编号(52229)
- 发(46427)
- 成果(41981)
- 重点(41595)
- 部(41238)
- 国家社会(40560)
- 发展(38558)
- 展(37967)
- 创(37443)
- 课题(36930)
- 中国(36004)
- 期刊
- 济(159276)
- 经济(159276)
- 研究(93214)
- 中国(60743)
- 农(41292)
- 财(40958)
- 学报(39466)
- 科学(39295)
- 管理(38033)
- 大学(30438)
- 融(29410)
- 金融(29410)
- 农业(28805)
- 学学(28456)
- 经济研究(27454)
- 教育(25759)
- 业经(23828)
- 财经(23737)
- 技术(23183)
- 问题(21336)
- 经(20746)
- 贸(20082)
- 国际(17927)
- 世界(17374)
- 业(15852)
- 技术经济(15611)
- 资源(15421)
- 统计(13950)
- 图书(13634)
- 经济问题(12924)
共检索到444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文慧 史宝娟
文章利用2014—2021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的非线性环境效应与空间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改善环境污染,且主要通过与第二产业融合后实现高污染、高耗能产业数字化转型来降低污染排放;数字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的改善在产业集聚、产业结构和人口规模上存在门槛效应;数字经济发展对本省环境污染的改善效应存在滞后性,邻近省份数字经济发展以相同方式对本省环境污染改善产生空间溢出效应,且通过吸收邻近省份数字经济溢出效应更有利于促进本省环境污染的改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潘文卿
本文以1997和2007年中国8区域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通过一个静态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对比分析了这两个不同年份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内乘数效应、区域间溢出效应与反馈效应及其变化特征;之后通过建立比较静态分析模型,进一步考察了1997~2007年中国经济总量变动中3类效应的贡献,并从来源地区与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对区域间溢出效应的变化进行了结构分解。分析发现,10年来中国总产出中来自区域内乘数效应的贡献在下降,来自区域间溢出与反馈效应的贡献在上升;区域溢出效应的变化主要来自东南沿海的发达地区以及各自的邻近区域,很大程度上是由投资、进口及消费需求规模的扩大引起的,对部分地区来说投入产出结构变化...
关键词:
区域发展 投入产出模型 结构分解技术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豆建民 王光丽 马融
数字经济以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为核心,是中国城市融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抓手。本文构建中国274个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和合作创新指标,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合作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城市合作创新,并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有利于促进邻近城市合作创新。该结论在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2)数字经济发展可通过本地和邻近地区的城市网络强化效应、创新服务优化效应和专业化分工深化效应三个途径,对城市合作创新产生影响。(3)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东部地区、大型城市或较高行政等级城市的合作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4)数字经济发展不仅能够影响合作创新数量增长,也能够促进本地和邻近城市的合作创新质量提升。上述结论对中国城市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合作创新,加快国内创新资源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玉洁 彭迪云 赵送琴
基于2012—2020年我国31个省(区、市,未包括港澳台)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构建省级层面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标和共同富裕指数,通过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直接促进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共同富裕,是新时代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力量;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积极影响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背景下,教育发展与研发创新不仅直接促进共同富裕,而且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成为推进共同富裕的着力点,区域协调发展也能为共同富裕提供突破口。建议不断完善数字经济发展机制,科学配置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积极促进区域数字经济协调发展,增加教育和研发创新投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谷彦芳 胡欣蕊 张航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形态,极大促进了经济增长和技术革新,有助于财政收入与治理能力的双重提升,对增强地方财政韧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3—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测度地方财政韧性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检验数字经济对地方财政韧性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以提升地方财政韧性,且在一系列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地方财政韧性的影响存在非线性递增效应,且由于地区间缺乏统筹协调,当前数字经济发展对邻近地区财政韧性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鉴于此,需要多措并举发展数字经济,增强数字经济对地方财政韧性提升的促进作用;处理好数字经济发展与协调的关系,助力地区间财政韧性协同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地方财政韧性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钱丽 魏圆圆 肖仁桥
从市场化、便利化、法治化和国际化4个维度出发,构建我国省域层面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2012-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营商环境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影响,探讨双元创新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1)营商环境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非线性影响,二者之间呈现“先抑后扬”的U型关系,我国大多数东部省份和少数西部省份已经跨过拐点,其余省份均位于拐点左侧,中部和西部地区营商环境水平有待提升;(2)双元创新对营商环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U型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当探索式创新水平较高时,U型曲线变得更陡峭且拐点会提前出现;当利用式创新水平较高时,U型曲线变得更陡峭且拐点会延迟出现。另外,替换双元创新测度指标对营商环境不同维度进行稳健性检验也得出类似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龙 黄镜淳 贾菲 韩爱华
为考察空间因素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文章选取2007—2016年我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相关变量数据,构建了四种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计量模型,探究城市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城市经济的发展在空间上具有显著自相关性的影响,其统计量也表明溢出效应非常明显,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其相邻城市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四种空间权重矩阵下优选出来的模型均为个体固定空间滞后模型,尤其是市场规模和财政支出这两个因素对于城市的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城市经济 空间溢出 协调发展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昭 刘映曼
财政支出是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之一,对维持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和提升经济质量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构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利用我国除西藏外30个省(市)2007年-2016年的面板数据,全面研究了财政支出作用于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第一,一般行政支出对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无显著影响,增加社会治安支出、教育支出、创新互联支出和其他支出对经济发展质量有显著促进作用,而民生服务支出与城乡协调支出规模的扩大则不利于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且进一步的稳健性检验均支持上述结论。第二,财政支出对经济质量的影响呈现时空异质性,不同区域、不同经济阶段的财政支出对经济发展质量的作用方向和程度存在差异。因此,要以各项财政支出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程度和方向为依据,来进行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加快转变调控思路,即在支出总量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支出结构调整的优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辛金国 马帅西
文章基于2007—2020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数据,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深入探讨了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1)浙江省内部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差异明显,整体来看浙江东北地区明显高于浙西南地区,城乡融合水平较高的地区对周边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具有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2)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有效带动周边地区城乡融合水平的提升,政府干预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同样有利于城乡融合的发展;(3)城乡融合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与数字经济呈非线性关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辛金国 马帅西
文章基于2007—2020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数据,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深入探讨了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1)浙江省内部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差异明显,整体来看浙江东北地区明显高于浙西南地区,城乡融合水平较高的地区对周边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具有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2)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有效带动周边地区城乡融合水平的提升,政府干预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同样有利于城乡融合的发展;(3)城乡融合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与数字经济呈非线性关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凌玮 安虎森
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和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高速交通网络的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但不同类型的高速路网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高速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负向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高速公路建设加大了资源配置的扭曲,其市场整合效应也对现阶段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经济发展造成了负向影响;高速铁路建设对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高速铁路的建设显著提升了劳动力配置效率,促进知识溢出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推动了本地和邻近地区的经济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瑶 郭晓平
本文利用2001-2017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以人口首位和经济首位分别作为城市首位度的衡量指标,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城市首位度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得出:以人口规模作为首位城市的发展目标时,无论有无空间假设,城市首位度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效应并不显著;而以经济作为首位城市的发展目标时,城市首位度的提升对本地及邻近地区经济增长均有显著正向驱动效应。进一步地,分解效应结果表明在长期经济发展中,城市首位度每提升1%,将直接导致本地经济增长0.2802%,间接导致经济效应增长0.04965%,总的经济效应增长0.3298%。因此,在均衡地区发展的战略举措中,地方政府应积极发挥首位城市的经济驱动力,促进省际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经济共同发展。
关键词:
城市首位度 经济增长效应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丽君 敖烨
数字经济是促进新时代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论文基于中国280个地级以上城市2011—2019年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测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依托空间杜宾模型揭示数字经济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且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显著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邻近地区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存在“U”型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为数字经济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深化数字经济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和经验证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明华 刘华军 孙亚男 徐春霞
以城市群为单元的区域规划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区域发展正在由"带状"转向"块状",区域经济正在由省域、行政区经济转向城市群经济。基于2002—2013年城市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VaR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法实证考察了中国五大国家城市群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及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五大城市群经济发展呈非均衡态势,由基尼系数刻画的经济发展相对差异呈总体下降趋势;(2)长江中游、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区域内差异呈总体上升趋势,其他城市群区域内差异呈总体下降趋势;京津冀与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区域间差异呈总体上升趋势,其他城市群区域间差异均呈总体下降趋势;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3)1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一成 廖信林
中国情境下创新驱动能否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产生决定性的促进作用,是我们理解创新驱动战略的根本切入点及落脚点。基于2001~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并结合空间计量方法,实证检验创新驱动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效应。主要发现如下:创新驱动能够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生显著的促进效应,但这一作用只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表现得较为明显,对西部地区的正面影响尚不显著;创新驱动不仅能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生直接的促进作用,还能通过空间溢出效应间接带动邻近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这表明区域间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与推进具有高度紧密的空间依赖特征。以上发现可为进一步深化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