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05)
- 2023(11967)
- 2022(10153)
- 2021(9230)
- 2020(7908)
- 2019(18231)
- 2018(17619)
- 2017(33413)
- 2016(18026)
- 2015(20680)
- 2014(20649)
- 2013(20912)
- 2012(20173)
- 2011(18611)
- 2010(18469)
- 2009(17454)
- 2008(17146)
- 2007(15391)
- 2006(13618)
- 2005(12467)
- 学科
- 济(103025)
- 经济(102955)
- 管理(45083)
- 业(41429)
- 方法(38993)
- 数学(35318)
- 数学方法(35095)
- 企(29958)
- 企业(29958)
- 中国(26076)
- 地方(25908)
- 农(24085)
- 学(19452)
- 业经(18011)
- 财(17893)
- 贸(17518)
- 贸易(17510)
- 易(16898)
- 农业(16277)
- 地方经济(15723)
- 环境(15085)
- 制(15007)
- 融(13425)
- 金融(13423)
- 和(13079)
- 银(12677)
- 银行(12655)
- 行(12217)
- 发(11839)
- 体(11013)
- 机构
- 大学(275831)
- 学院(273606)
- 济(131140)
- 经济(128720)
- 研究(104800)
- 管理(99801)
- 理学(85304)
- 理学院(84177)
- 管理学(82922)
- 管理学院(82384)
- 中国(78976)
- 科学(62064)
- 京(58954)
- 财(54942)
- 所(53896)
- 研究所(49013)
- 中心(46454)
- 农(46257)
- 财经(44154)
- 经济学(42978)
- 江(41160)
- 经(40062)
- 业大(38755)
- 经济学院(38682)
- 北京(37544)
- 院(37284)
- 范(36827)
- 师范(36553)
- 农业(36277)
- 科学院(32874)
- 基金
- 项目(178779)
- 科学(141644)
- 基金(131764)
- 研究(130109)
- 家(114976)
- 国家(114113)
- 科学基金(96730)
- 社会(86270)
- 社会科(81927)
- 社会科学(81904)
- 基金项目(69644)
- 省(68933)
- 自然(59897)
- 自然科(58455)
- 自然科学(58435)
- 教育(57795)
- 划(57754)
- 自然科学基金(57374)
- 资助(53962)
- 编号(50431)
- 发(41574)
- 重点(41082)
- 成果(41030)
- 部(40881)
- 国家社会(37031)
- 创(36155)
- 课题(35593)
- 教育部(34845)
- 中国(34778)
- 发展(34277)
- 期刊
- 济(149598)
- 经济(149598)
- 研究(86654)
- 中国(52864)
- 农(41966)
- 学报(41797)
- 财(40848)
- 科学(39863)
- 管理(35214)
- 大学(31162)
- 学学(29490)
- 农业(28626)
- 经济研究(25260)
- 融(24821)
- 金融(24821)
- 技术(22987)
- 财经(22890)
- 教育(22009)
- 业经(21022)
- 问题(20287)
- 经(19955)
- 贸(17624)
- 业(16077)
- 技术经济(16013)
- 世界(15976)
- 国际(15376)
- 统计(15074)
- 资源(14519)
- 策(12958)
- 经济问题(12722)
共检索到418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德龙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和经济政策等因素对中国省域工业集聚水平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一方面证实了人力资本水平、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水平、企业数目、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对中国省域的工业集聚水平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证实了中国省域的工业分布存在空间相关性,并对我国工业集聚在省域间溢出效应的程度进行了估计。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文
1 西方经济学效率理论1.1 生产(productivity) 生产率即为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这里的产出,指的不是任意的物品,而是能够为人们提供满足的有用物。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最终的产出就是人们的满意度即效用。生产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生产技术、生产效率与生产环境等。1.2 生产效率 生产效率是在一定生产技术条件下投入、产出与理想状态生产过程的比较。可以采用在一定的投入情况下,产出与最大潜在产出的比率,也可以采用在一定的产出情况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杜乐勋,赵郁馨,石光,高广颖
本文采用与经合组织国家类似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对1978~1997年中国卫生总费用数据进行预测和分析。认为,20年来,中国卫生总费用增长速度快于经合组织国家,但是,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更快于经合组织国家。因此,相对而言,中国卫生总费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收入弹性明显低于经合组织国家。说明,与经合组织国家相比较,中国的卫生总费用,在更大的程度上说是“生活必需品”,是基本医疗服务费用。还因为中国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比较低。所以,卫生总费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收入弹性明显低于经合组织国家。
关键词:
卫生总费用 国家卫生账户 计量经济学模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得文 陶良虎
考虑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征和空间效应是分析我国区域经济问题的关键。本文运用SUR模型衡量了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点,运用修正后的G统计量和空间滞后模型分析了空间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影响,并通过分解空间结构矩阵分析了不同区域间的空间效应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空间存在着显著的中心、次级和外围空间俱乐部趋同效应,各趋同俱乐部之间存在着不同水平的空间依赖关系,中心区域和次级区域之间的空间依赖性比较突出,外围区域市场区效应影响有限,次级区域和外围区域之间的空间依赖性以负作用为主。因此,应进一步提高我国区域发展中的空间效应,尤其是对于次级区域和外围区域而言,在制定区域发展战略中应予以足够重视。
关键词:
趋同性 空间效应 效应分解 SUR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柯善咨 姚德龙
本文根据集聚经济的微观机制、工业集聚和城市生产率的内生性,以及邻近城市间的外部性构建了空间计量联立方程,并利用2005年数据对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工业集聚和劳动生产率进行了截面分析。3SLS估计表明我国工业的相对集聚和劳动生产率互为因果、互相强化,工业集聚和生产率在相邻城市间有明显的空间粘滞性和连续性。工业集聚的多变量估计还表明我国城市就业的空间密度过高,其拥挤效应导致生产率降低。本文最后简要讨论了研究结果相关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工业集聚 城市劳动生产率 空间计量经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应瑞瑶 周力
本研究在“污染避难所”的理论基础上,利用计量经济学对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问题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估计结果表明:在我国,FDI是工业污染的格兰杰原因;各地区FDI的相对水平与工业污染程度正相关,东部地区对工业污染的弹性低于中西部地区;在时间序列上,FDI与我国工业污染呈U型的“环境污染曲线”;此外,各地区治理污染的投资额与FDI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FDI 工业污染 环境规制 区域分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龚维进 徐春华 王海波
本文采用2006-2015年中国27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和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从城镇化分解的视角探讨了城镇化对房价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对住房价格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城市化的分解因素交通便利性、公路质量、公路密度和人口密度均会显著的影响中国的房价水平。居民储蓄水平的增加和工资水平的增加同样推动了住房价格的上涨。开发商住房投资的增加推高了住房价格水平的上涨,土地供应的增加则能抑制房价上涨。这些房价影响因素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总效应及其显著性在东中西部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本文的发现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城镇化对中国房价的影响。
关键词:
城镇化 中国房价 空间计量经济学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国祥,杜乐勋,高广颖,张捷敏,李辉杰,聂伟
利用2000年黑龙江省开展综合卫生服务的27所国有医院提供的资料,对黑龙江省国有医院资产负债的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建立了计量经济学模型。利用该模型提供的信息对国有医院的资产负债进行了相应的政策分析。研究发现,国有医院对政府财政的过度依赖促使国有医院资产负债率上升。究其原因,国有医院体制不顺、产权不清、责任、权利和义务不明是其症结所在。同时,以1家国有医院为例,对该国有医院的2001年资产负债率给出了控制范围。
关键词:
国有医院 资产负债率 计量经济学模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霁芬 杨筝
本文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作为研究样本并选取其2005~2015年的样本数据,通过构建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检验省域实体经济增长间的空间相关性和财政支出对省域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省域实体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且财政支出对省域实体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比较东中西部地区的实证结果发现,东部地区在省域实体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及财政支出对其促进作用上都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本文的研究拓宽了财政支出与实体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视野,对于我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霁芬 杨筝
本文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作为研究样本并选取其20052015年的样本数据,通过构建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检验省域实体经济增长间的空间相关性和财政支出对省域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省域实体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且财政支出对省域实体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比较东中西部地区的实证结果发现,东部地区在省域实体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及财政支出对其促进作用上都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本文的研究拓宽了财政支出与实体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视野,对于我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中国卫生总费用课题组
一、引言 因为医疗卫生服务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每个国家都必须决定其将要消耗在医疗卫生服务上的资源总量,以及生产和分配卫生资源的最佳方法。国民卫生费用(NHE),或称国家卫生总费用是一个国家卫生费用的总和,是衡量一个国家卫生部门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通常用国家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百分比来衡量该国卫生保健支出是否适应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 我国卫生总费用的名义值从1978年的112.19亿元迅速持续上升到1995年的2060.57亿元(见图1)。但其占GDP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董春 梁银鹤
在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构建了工业集聚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采用空间动态面板计量模型,探讨了工业集聚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影响工业集聚的因素后,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集聚有着显著为正并且影响正在减弱;外商直接投资对周围省市区域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并且正在减弱,而市场潜能的空间溢出效应在不断增强;政府税收优惠政策对集聚企业的吸引在降低,同时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工业集聚的促进作用在不断增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小胜 夏玉华
随着贝叶斯理论的发展和计算机模拟等数值计算技术的提高,贝叶斯计量经济学开始迅速发展起来。本文通过对经典学派与贝叶斯学派进行比较,简要回顾了贝叶斯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并从八个方面对贝叶斯计量经济学研究过程中的分析框架进行说明,最后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贝叶斯计量 先验分布 后验分布 伸缩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连飞
本文以产业集聚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为理论基础,将城市工业劳动生产率的空间相关性和异质性纳入分析框架,分别建立全域和局域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东北地区城市工业集聚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东北34个城市的工业劳动生产率总体上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工业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对工业劳动生产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工业劳动生产率对工业集聚规模的依赖性较大;工业的集聚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拥挤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