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54)
2023(16976)
2022(14495)
2021(13626)
2020(11192)
2019(25839)
2018(25698)
2017(48834)
2016(26628)
2015(29910)
2014(30001)
2013(29926)
2012(28079)
2011(25538)
2010(25416)
2009(23005)
2008(22392)
2007(19483)
2006(17349)
2005(15633)
作者
(77644)
(64547)
(63913)
(60734)
(41276)
(31014)
(29110)
(25572)
(24720)
(23021)
(22050)
(22017)
(20608)
(20452)
(19906)
(19896)
(19159)
(18932)
(18432)
(18393)
(16215)
(16012)
(15471)
(14716)
(14468)
(14385)
(14283)
(14230)
(13045)
(12866)
学科
(116218)
经济(116111)
管理(72073)
(67513)
(53040)
企业(53040)
方法(47683)
数学(41663)
数学方法(41203)
中国(35049)
(31925)
地方(30124)
业经(24899)
(24669)
(24596)
农业(21597)
(21588)
贸易(21567)
环境(21407)
(20917)
(20031)
(18250)
(17994)
银行(17948)
(17370)
金融(17368)
(17309)
技术(16794)
(16412)
理论(16217)
机构
大学(376779)
学院(373998)
(155096)
经济(151834)
管理(145753)
研究(136740)
理学(125188)
理学院(123708)
管理学(121646)
管理学院(120989)
中国(103696)
科学(84750)
(82702)
(69557)
(68023)
研究所(63588)
(63481)
中心(61814)
业大(56235)
(55600)
财经(53899)
北京(53166)
(52125)
师范(51656)
(49979)
农业(49309)
(49140)
经济学(46463)
(44815)
师范大学(42072)
基金
项目(256762)
科学(201814)
研究(188237)
基金(185342)
(162468)
国家(161131)
科学基金(137029)
社会(118654)
社会科(112372)
社会科学(112338)
(100170)
基金项目(98231)
自然(88275)
自然科(86161)
自然科学(86138)
教育(85274)
(84602)
自然科学基金(84533)
资助(76477)
编号(76066)
成果(61842)
(58871)
重点(58147)
(56943)
课题(53322)
(52814)
创新(49438)
国家社会(48832)
科研(48807)
教育部(48269)
期刊
(174265)
经济(174265)
研究(114830)
中国(78339)
学报(59815)
(58078)
科学(56610)
管理(53483)
(48726)
大学(45194)
教育(44226)
学学(42160)
农业(40800)
(34639)
金融(34639)
技术(32838)
业经(28314)
经济研究(27825)
财经(25610)
问题(22589)
(21985)
(21930)
图书(20516)
资源(19468)
技术经济(18780)
科技(18593)
(18242)
理论(18149)
世界(17225)
(16577)
共检索到569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林昌  付加锋  齐蒙  
当前全球变化以及环境质量问题已经威胁到了人类发展,正确认识人类发展进程中的环境保护和低碳活动尤为重要。为揭示我国低碳、环保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演变特点,研究通过构建地区低碳环保发展指数,并选择我国30个样本地区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地区间低碳、环保和发展区域差异较大,且指数在空间上有不同分布特征;动态看,近期环保指数和发展指数的评价得分增长趋势明显,但低碳指数的评价得分却有所下降;从指数间相互关系看,发展指数与环保指数具有一定正相关关系,但低碳指数与环保指数、低碳指数与发展指数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这说明当前我国低碳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现象严重,通过经济手段降低碳排放仍有较大空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付加锋  郑林昌  孔珊珊  高庆先  
低碳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人类发展重要约束性条件。在面临环境保护和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双重约束下,需要对低碳、环保、发展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定量评价,探究其内在规律,并找出促进三者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构建低碳环保发展评价指数,分省份对区域层面的低碳、环保、发展进行了单项分析,在此基础剖析了低碳约束和环保约束分别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价结果显示:①低碳、环保及发展区域间差异明显,并呈现"南优北劣"和"东优西劣"的空间特征;②在无约束下,环保指数的评价显示环保水平区域差异小;加入约束后的区域差异变化不大,说明经济发展是形成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但与发展指数相比,约束...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慧卿  郭晨阳  
本文利用2010—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了涵盖4个准则层、9个子准则层、34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整合双重激励模型与最小方差法构建动态综合评价方法,选取我国30个省(区,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进行测算比较及成因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各地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很不均衡,可划分为4个梯队;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数地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根据主导因素多少,各地区可分为四大类型,排名领先的地区通常由1到2个因素主导;各地区动态综合评价总值由长边原则支配,结合自身实际选准并做强长边,是提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姚士谋,汤茂林,李昌峰,朱英明,管驰明  
目前, 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城市化步伐加快了,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更加密切。本文着重从三个侧面讨论了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关系, 即研究背景, 如何深化该研究及区域空间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笑飞  鲁春霞  安凯  
低碳经济方兴未艾,是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本文运用层次分析和k均值聚类方法,构建了一套针对中国省域尺度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数。论文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现状进行了评价,并对其进行类型划分,得出了4种类型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包括低碳区、相对低碳区、相对高碳区和高碳区,并分析了影响省域低碳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相对优势指标和相对劣势指标。评估结果表明,我国一多半的省份属于相对高碳和高碳区,由此说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处于相对高碳阶段。论文最后指出,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重要的是"开源节流":所谓"开源",即指开发新能源和增加林地植被覆被,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增大对温室...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林昌  付加锋  李江苏  
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日益攀升,极端气候现象频发,引发了全球对低碳经济的研究和实践。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进温室气体减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走低碳发展之路是一条科学发展之路。为全面认识低碳经济,该文针对低碳经济的内涵,设计了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2007年我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①不同省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总体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局部跳跃"的格局;②不同省份低碳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整体呈逐步增加的趋势;③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化的原因是能源分布、能源利用、发展水平、地理环境、消费观念、消费模式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亚菲  王春云  
研究目标:测算中国八大行业门类研究与试验发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资本存量。研究方法:基于SNA2008的GDP核算框架,厘清R&D支出的资本化核算框架;再利用美国BEA方法测算R&D资本存量。研究发现:19902015年,中国R&D资本存量不到美国R&D资本存量的1/4;然而,自1994年后,中国R&D资本存量年均增长率达24.79%,而美国仅为4.86%,中美两国R&D资本存量差距呈逐渐缩小趋势;制造业R&D资本存量占全国R&D资本存量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从199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西君   吴殿廷   朱宇桐  
基于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本质要求,从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民生现代化和生态现代化四个维度提出了省域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测算了31个省(区、市)典型年份的现代化指数,并通过动态过程变化初步估算了这些地区2025年和2030年现代化实现程度。结果表明,2010—2020年各省(区、市)现代化进程顺利,新型现代化指数明显上升;省域现代化进程的空间差异较为明显,东高西低,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4省(市)率先进入现代化状态;各地区不同方面的现代化进展不一,民生现代化相对均衡,经济现代化差异明显;到2035年除西藏以外,各省(区、市)均可实现基本现代化;不同地区推进现代化进程的策略不同,总体水平较高地区现代化推进的重点是社会现代化,其他地区则应努力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焦爱丽  
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变暖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以低碳经济为目标的发展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选择,但对如何综合评价低碳经济尚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低碳经济相关指标体系,对我国省域低碳经济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作了区域差异分析,探讨了其原因,进一步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有效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陶新  
基于现有研究文献和低碳交通实践,对城市低碳交通发展进行了理论阐释。依据城市低碳交通概念、福利经济学、系统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了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并科学设置了指标阈值。提出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指数测度方法,并以中国6个典型城市为例进行应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指数具有明显的绿色低碳价值导向作用和政策导向作用;目前中国城市交通碳生产力较低、交通污染较大;中国城市急需优化交通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塑造城市低碳形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罗海成  张春霞  
文章在简要文献回顾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发展、环境发展、社会发展三位一体的全面发展竞争力概念与模型。通过指标体系及权重的设计,以全国31个省域为对象进行了比较评价与分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宣蔚  郑炘  
在全球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城市控规层面还缺少城市发展的低碳引导方法,低碳指标体系不健全,目标层自上而下难以落实。鉴于此,以城市规划中的控规层面作为特定研究对象,以镇江官塘新城的低碳空间规划研究为例,从整体空间结构到街区布局,对城市低碳空间的建构展开研究,提出城市空间规划的低碳优化方案。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金雪军  朱建芳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邱丹逸  袁永  
在高技术产业高端化概念及评价指标研究综述基础上,构建高技术产业高端化评价模型框架,建立高技术产业高端化评价指标体系,从综合评价、产业创新、产业效益和产业规模等方面对我国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展开监测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将各省划分为不同发展类型,最后提出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启示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宗军  戴文婕  叶靖  
文章在国内低碳经济的相关研究基础之上,通过构建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使用一致性组合评价构建省域低碳经济发展的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我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进行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