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8)
- 2023(10555)
- 2022(8665)
- 2021(8262)
- 2020(6583)
- 2019(14784)
- 2018(14042)
- 2017(26995)
- 2016(14522)
- 2015(15956)
- 2014(15511)
- 2013(15609)
- 2012(14756)
- 2011(13349)
- 2010(12962)
- 2009(12053)
- 2008(11865)
- 2007(10211)
- 2006(9086)
- 2005(8394)
- 学科
- 济(65801)
- 经济(65749)
- 管理(34973)
- 业(32145)
- 方法(25280)
- 数学(23113)
- 企(23047)
- 企业(23047)
- 数学方法(22961)
- 税(21657)
- 中国(20433)
- 税收(20218)
- 收(20047)
- 农(18248)
- 地方(17302)
- 财(17201)
- 贸(13134)
- 贸易(13127)
- 易(12835)
- 学(12449)
- 农业(12399)
- 业经(12305)
- 制(11431)
- 环境(10534)
- 融(10285)
- 金融(10283)
- 银(9902)
- 银行(9895)
- 地方经济(9773)
- 行(9585)
- 机构
- 学院(202611)
- 大学(202360)
- 济(92823)
- 经济(91252)
- 研究(77929)
- 管理(71345)
- 理学(61696)
- 理学院(60865)
- 管理学(60004)
- 中国(59661)
- 管理学院(59601)
- 科学(46349)
- 财(46299)
- 京(42672)
- 所(39475)
- 研究所(35927)
- 财经(35812)
- 中心(34114)
- 农(33471)
- 经(32809)
- 经济学(31029)
- 江(29763)
- 经济学院(28107)
- 院(28062)
- 业大(27888)
- 范(27306)
- 师范(27098)
- 北京(27056)
- 财经大学(26668)
- 农业(26154)
- 基金
- 项目(138755)
- 科学(111020)
- 基金(103242)
- 研究(102314)
- 家(91020)
- 国家(90337)
- 科学基金(76579)
- 社会(68762)
- 社会科(65314)
- 社会科学(65297)
- 基金项目(53970)
- 省(53268)
- 自然(46975)
- 自然科(45902)
- 自然科学(45888)
- 教育(45195)
- 自然科学基金(45070)
- 划(44554)
- 资助(41700)
- 编号(39347)
- 成果(32259)
- 发(32002)
- 重点(31993)
- 部(31911)
- 国家社会(30046)
- 创(28858)
- 性(28696)
- 中国(28513)
- 课题(27832)
- 教育部(27286)
共检索到308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玉霞 安娜 杜兴涛
笔者采用非参数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1994年~2011年我国大陆各省域宏观税负的空间分布及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从总体来看,分税制以来,各省域宏观税负总体水平呈逐步上升态势,先收敛后发散、省域间宏观税负差距逐步拉开;从区域来看,区域间宏观税负水平差异不断逐年拉大,且快于省域间宏观税负差距的拉大速度。本研究表明分税制以来,省域间财政实力差距逐步拉大,省域间财政能力均衡性较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解垩
利用面板数据方法研究了分税制以来中国区域宏观税负收敛性问题,结果发现在1994—2004年整个时期,我国地区之间宏观税负呈现收敛,但在2000年以后,地区宏观税负趋于发散;西部地区存在所谓的俱乐部收敛。在条件收敛回归中,城乡差距、轻工业比重和第一产业构成对区域宏观税负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而国有经济比重、城市化、经济绩效和对外贸易等则对宏观税负增长产生正向推动作用。
关键词:
宏观税负 地区差距 收敛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启生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直接反映了政府活动对市场的影响力和对资源的配置能力,也间接揭示了一个地区的经济运行和产业结构状况。近年来,与全国平均宏观税负相比,河北宏观税负水平长期低位运行,极大影响了政府对经济社会宏观调控职能的发挥。本文重点从产业结构、行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经济效益、非经济因素等方面深刻剖析了河北宏观税负较低的原因,并对未来河北的宏观税负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最后提出优化河北宏观税负水平的近期对策和长远战略。
关键词:
宏观税负 财政收入 主导行业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薛钢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税收规模的不断增长,理论界一直存在着对于宏观税负是否过重的争论,但是由于研究角度存在差异,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本文从我国宏观税负的规模变化、部门负担和使用方向等三个方面,对我国宏观税负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并在借鉴国际惯例的基础上,建议从我国宏观税负的形成机制、增长机制、分布机制、使用机制等四个方面进行优化,最终实现既满足财政需要,又有利于经济增长,同时符合民生需求的宏观税负新格局。
关键词:
宏观税负 税收弹性 民生财政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永刚
如何理性看待中国宏观税负水平?本文从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宏观税负国际比较、社会福利支出国际比较、单位劳动者税收占劳动力成本比重国际比较。研究发现,仅按宏观税负概念计算出来的中国宏观税负并不高,但若考虑社会福利支出水平和单位劳动者税收占劳动力成本比重,中国的宏观税负水平相对较高。并从结构性减税、增加福利支出、提高收入水平、降低非税负担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春晓 付敏杰
罗森《财政学》开场白的第一句话是:"人们对于政府应该如何从事其资金运作的看法,深受其政治哲学的影响。"政治哲学的差异直接决定了人们对于政府经济活动适当范围的看法,从而也决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和程度,从而也就有了财政学中所谓的要素禀赋、效用主义和平均主义公平观之间的区别及其各种可加总情况下的复杂混合方式。由不同公平观及其混合方式所决定的社会再分配偏好和再分配效率直接决定了"馅饼"的大小。在动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云飞
近年来,河北省宏观税负水平长期在低位运行,与全国平均、周边及经济大省的差距逐渐扩大。从税种看,主体税种税负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各省排位均位居下游;从产业看,三次产业含税量均较全国平均水平偏低,第二产业税负持续下降、差距拉大;从行业看,仅钢铁、建材行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十个主要行业税负均偏低;从区域看,沿海地区、冀中南地区税负水平较低,环首都地区宏观税负较高。
关键词:
宏观税负 主体税种 三次产业 主导行业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波
当前我国处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关口,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宏观税负、产业税负的结构性特征,梳理产业税负对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影响,提出调整税负水平和结构的税收政策和税制改革建议。
关键词:
宏观税负 产业税负 税收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丽 李峰 吴瀚
税负公平是当代税收制度设计的基本准则。本文通过5项税收再分配效应测度指标和9项区域纵向公平性测度指标,对1992-2015年我国宏观税负的区域纵向公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宏观税负存在显著差异,西部地区税负水平要明显高于中部地区,东部区域内部的纵向公平度最低。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至2000年我国宏观税负的区域纵向不公平呈下降趋势,但2004年以来我国宏观税负的区域纵向不公平再次呈上升趋势。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需要更加关注基于公平税负原则的区域税收政策的制定。
关键词:
宏观税负 地区差异 纵向公平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丽 李峰 吴瀚
税负公平是当代税收制度设计的基本准则。本文通过5项税收再分配效应测度指标和9项区域纵向公平性测度指标,对1992-2015年我国宏观税负的区域纵向公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宏观税负存在显著差异,西部地区税负水平要明显高于中部地区,东部区域内部的纵向公平度最低。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至2000年我国宏观税负的区域纵向不公平呈下降趋势,但2004年以来我国宏观税负的区域纵向不公平再次呈上升趋势。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需要更加关注基于公平税负原则的区域税收政策的制定。
关键词:
宏观税负 地区差异 纵向公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书明 郭姣
文章基于2007—2017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引入塞尔指数分析我国宏观税负区域总体差异及变化趋势,以及各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宏观税负差异及特点。结果显示:我国宏观税负差异主要表现在各区域之间的税负差异,宏观税负总体差异与区域之间税负差异均呈缩小趋势;区域之间税负差异对税负总差异的贡献率逐年升高;东部、西部和东北部区域内税负差异均呈缩小趋势,中部区域内税负差异呈扩大趋势;各地经济增长率、产业结构以及物价水平等诸多因素导致宏观税负区域差异。
关键词:
宏观税负 区域差异 赛尔指数 影响因素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戴慧
保持合理的宏观税负水平对我国实现新时代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我国小口径宏观税负远低于经合组织国家,大口径宏观税负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接近一些发达国家水平。合意的宏观税负水平取决于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政府职能定位、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方式、税制设计和税收管理水平。基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制改革对宏观税负的影响,以及当前我国税制优化面临的新要求新挑战,我国需要确定税制优化的目标模式。
关键词:
宏观税负 税制结构 税制改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周慧琴 许佳男 肖国富
宏观税负是一定时期内所征收税款与当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宏观税负水平的高低,既能直接反映税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能衡量经济发展战略的协调状况,以及政府利用税收杠杆进行宏观调控的幅度与税收征管质量。因此,准确分析宏观税负水平的变化,对于"十二五"时期正确运用宏观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尤为重要。笔者通过对黑龙江省"十一五"时期宏观税负的调查、分析,发现只要宏观政策给力,产业结构调整得当,其"十二五"期间的税收收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