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766)
2023(21074)
2022(17524)
2021(16350)
2020(13957)
2019(31978)
2018(31447)
2017(58940)
2016(31834)
2015(36105)
2014(35877)
2013(35571)
2012(33007)
2011(29505)
2010(29719)
2009(28450)
2008(28034)
2007(25194)
2006(22119)
2005(20402)
作者
(91519)
(76470)
(75890)
(72573)
(48572)
(36567)
(34632)
(29692)
(29215)
(27266)
(26066)
(26014)
(24477)
(24219)
(23875)
(23587)
(22671)
(22587)
(22134)
(21920)
(19080)
(18747)
(18524)
(17531)
(17174)
(17144)
(17016)
(16902)
(15361)
(15179)
学科
(138154)
经济(137980)
(106564)
管理(102446)
(92362)
企业(92362)
方法(59924)
数学(49919)
数学方法(49253)
(41687)
中国(40954)
(40480)
业经(36645)
(32410)
(30648)
金融(30643)
(29845)
银行(29806)
地方(28826)
(28645)
农业(27720)
(27572)
财务(27501)
财务管理(27443)
(26043)
企业财务(26033)
贸易(26023)
(25358)
(24478)
理论(22760)
机构
学院(456112)
大学(455061)
(193978)
经济(190033)
管理(176930)
研究(154523)
理学(151003)
理学院(149366)
管理学(146821)
管理学院(145950)
中国(126290)
(96686)
(93245)
科学(91922)
(77773)
(76378)
中心(73521)
财经(72731)
(70509)
研究所(69861)
(65955)
业大(64807)
北京(60988)
经济学(59641)
农业(59582)
(57192)
师范(56624)
(55594)
(55560)
经济学院(53670)
基金
项目(296944)
科学(235429)
基金(217669)
研究(217354)
(188618)
国家(187027)
科学基金(161855)
社会(140195)
社会科(132945)
社会科学(132908)
(116072)
基金项目(114313)
自然(103628)
自然科(101274)
自然科学(101244)
自然科学基金(99461)
教育(99441)
(96435)
资助(89431)
编号(87315)
成果(71310)
重点(66898)
(66170)
(63894)
(63177)
课题(59985)
国家社会(58746)
创新(58673)
科研(57024)
教育部(56996)
期刊
(218969)
经济(218969)
研究(136768)
中国(95382)
(76248)
(70733)
管理(69494)
学报(68477)
科学(64510)
(53875)
金融(53875)
大学(53116)
学学(49894)
农业(47648)
教育(44699)
技术(41695)
财经(36761)
业经(35119)
经济研究(34310)
(31679)
问题(28347)
(27620)
(24925)
技术经济(24180)
统计(23407)
国际(22530)
世界(22411)
(21775)
理论(21571)
(21466)
共检索到706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吕明元  麻林宵  
基于2013—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从产品、企业和产业三个层面系统分析大数据与制造业融合的内在机制,从融合基础、融合应用、融合动力和融合效益4个维度构建大数据与制造业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对中国29个省市大数据与制造业融合水平进行测度与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及各省市大数据与制造业融合水平均在不断提升;大数据与制造业的融合水平呈现出区域差异和两极分化的现象,东部地区大数据与制造业融合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大数据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对策性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航  孙早  
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不对称是中国式城镇化的重要特征。受特定的政绩考核观影响,城镇化通常被地方政府视为实现政绩的抓手,使得城镇化脱离产业演进规律而过快推进,造成低技能劳动力过度供给,反过来迫使地方政府要求企业选择有利于充分就业的产能决策,从而导致制造业产能过剩。本文利用2001—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城镇化与制造业产能过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城镇化脱离产业规律而过快推进,迫使地方政府从财政、贷款、土地等方面加大对企业的干预,最终导致产能过剩;技术进步和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可以弱化过快的城镇化对产能过剩的刺激作用。本文的政策含义是: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坚持产城紧密结合的原则,适当弱化地方政府在城...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田晓煜  陈怀超  立辉  唐婉欣  
从产业融合视角出发,实证分析了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对制造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以及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本水平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有利于推动制造业结构向高级形态转变;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本水平均能增强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对制造业结构高级化的积极影响,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静文  
借鉴军民融合度测度方法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以投入法和产出法作为省域军民融合度测度与估计方法。在分析军民融合度影响因素、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检验军民融合度估计方法和估计结果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以产出法省域军民融合度估计样本数据和动态模型拟合结果为依据,对28省2010-2016年军民融合度排名、动态变化和融合效率等进行分类、评价。针对各省所属不同军民融合度类型,提出省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庄尚文  王永培  
基于2000—2006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商品流通的结构和效率对制造业产出的定量影响。研究发现:流通结构(包括城乡结构和批零系数)、流通效率(以库存率和资产负债率衡量)、零售企业规模和商品交易市场规模与制造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城乡结构、库存率和零售企业规模与制造业产出负相关,批零系数、商品交易市场规模与制造业产出正相关。进一步地,结合相关文献的研究对回归结果进行了相应的解释,并且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谷成  曲红宝  王远林  
本文结合政治选举、私人部门经济活动主体行为特征和财政管理体制框架,采用二阶段寻租模型考察腐败影响公共支出结构的作用机制,发现腐败易于诱发降低公共服务性支出、增加公共购买和公共投资支出的财政资源配置倾向。基于2007-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系统GMM估计方法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腐败显著增加一般公共服务、城乡社区事务和教育的决算支出比重,反腐预期的提高将使这些领域的预算支出比重降低,这意味着上述领域已成为近年来财政腐败的易发领域。为避免腐败对公共支出结构的影响,应在加大反腐力度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程度,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提高中央政府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树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并且明确提出要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研究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能力、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课题十分重要。本文以1985—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着眼于中国近三十余年高速增长背景下地方政府的重要作用,考察了省级财政透明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研究发现提高财政透明度有利于提高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能力和效率,并且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一楠  任巍  黄嘉欣  
最低工资制度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其利弊备受争议。本文基于对该制度不同实施阶段的作用机制分析,从城市和农村两方面入手,对2003-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了该制度对和谐劳动关系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我国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都可以显著降低劳动争议案件的发生,有利于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但城市中最低工资制度与劳动关系和谐程度呈现U型关系,理论上这与该制度实施对低技能劳动群体的淘汰作用和对高技能劳动群体的溢出效应相关。基于研究结论,指出大多数省市区应控制最低工资标准相较于居民收入水平的比值,并通过对相关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合理引导,实现对劳动关系的积极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臧传琴  张菡  
目前,国内外学者并未就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得出一致性结论。本文选取中国2000—2013年的相关数据,通过门槛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之间呈U型关系:在东部地区,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明显,且大多省份都跨越了门槛值;而在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正面效应不明显,西部地区甚至低于门槛值,出现了负效应。因此,政府应区别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实行差异化的环境规制政策,力求在促进地区间协调发展的同时,最大化环境规制的技术创新效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祥建  钟军委  邵明伟  
空间集聚和区域间税收竞争具有相互联动的内生影响机制。本文从新经济地理学和财政学交叉的视角,从分析空间集聚和区域间税收竞争的相互影响机制出发,运用联立方程的估计方法对我国2000-2013年的省域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空间集聚对区域间税收竞争的作用存在倒U型关系,税收竞争对空间集聚存在"天花板"效应,Tiebout的税收竞争的"逐次理论"在我国并不成立。研究还进一步验证了基于新经济地理学中心——外围模型的税收竞争对空间集聚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市场挤出效应明显,而中、西部地区税收竞争对空间集聚具有拉动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常萍  吴敏洁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在实现高速发展的同时,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为了应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各国普遍对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实施了环境规制。那么,严格的环境规制真的能促进制造业的"清洁化"吗?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9~2013年的制造业数据,对中国制造业"清洁化"高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并通过构建GM(1,1)模型进行预测,并得到结论:环境规制是影响制造业"清洁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但是,环境规制强度与制造业"清洁化"高度呈"剪刀差"现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温科  李常洪  徐晓肆  
现阶段,国际化已经成为影响新兴经济体后发企业创新绩效的主要因素。本文在引入企业特定优势作为调节变量的基础上,运用2010—2020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分析国际化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国际化程度与创新绩效之间呈现U形关系;无形资产特定优势中的研发特定优势与营销特定优势在国际化程度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有形资产特定优势中的固定资产特定优势与人力资源特定优势在国际化程度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中国企业需要坚持国际化进程进而获取创新绩效,重视重资产运营对于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发挥“人”在国际化和创新进程关系中的有效作用。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万平  吕政  刘丽萍  
基于2003—2016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从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角度,分别应用SDM模型和GTWR模型,实证分析FDI、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就全国而言,FDI和交通基础条件对制造业集聚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其影响在地区间有明显差异,FDI对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的影响较弱;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存在典型的空间非线性递减效应,同时,交通基础设施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影响略低于东中部地区。因此,进一步改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外资配套能力建设,仍然是今后相当长时期促进中国西部地区产业集聚、破解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举措。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丁慧  范从来  
科学判定菲利普斯曲线的形状对于货币当局实现经济周期波动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动态平衡至关重要。鉴于经济全球化与虚拟经济的发展使通货膨胀机理发生了深刻地变化,CPI通胀率不能完全反映真实的通胀水平,本文构建纳入资产价格的广义价格指数(GPI)作为新的通胀衡量指标,分析经济周期波动与通货膨胀的动态关联,检验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形状。研究发现:在本文考察的样本区间内,GPI通胀率对于经济周期波动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菲利普斯曲线扁平化"假说在中国并不适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志刚  吴腾  桂立  
金融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可以通过促进非农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本提升推动一国的城市化进程。本文运用1997—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金融规模扩张对中国城市化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金融效率提升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不显著;(2)非农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本提升是金融发展推进中国城市化的重要渠道;(3)金融发展对中国城市化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本研究及其政策含义对推进中国城市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