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66)
- 2023(11838)
- 2022(9999)
- 2021(9325)
- 2020(7561)
- 2019(17330)
- 2018(16982)
- 2017(31714)
- 2016(17260)
- 2015(19462)
- 2014(19234)
- 2013(19283)
- 2012(18668)
- 2011(17380)
- 2010(17425)
- 2009(15985)
- 2008(15898)
- 2007(14056)
- 2006(12702)
- 2005(11747)
- 学科
- 济(84949)
- 经济(84876)
- 管理(43353)
- 业(40588)
- 方法(30098)
- 企(28963)
- 企业(28963)
- 中国(27731)
- 数学(26547)
- 地方(26322)
- 数学方法(26291)
- 农(24388)
- 环境(18154)
- 业经(17506)
- 学(16998)
- 农业(16726)
- 贸(16309)
- 贸易(16295)
- 易(15782)
- 财(14924)
- 地方经济(14679)
- 发(13981)
- 制(13575)
- 融(13535)
- 金融(13533)
- 银(13134)
- 银行(13113)
- 行(12858)
- 和(12309)
- 划(11537)
- 机构
- 大学(253456)
- 学院(252956)
- 济(111991)
- 经济(109886)
- 研究(100584)
- 管理(91403)
- 理学(77534)
- 理学院(76474)
- 中国(76218)
- 管理学(75249)
- 管理学院(74782)
- 科学(61488)
- 京(56502)
- 所(52341)
- 财(47935)
- 研究所(47817)
- 农(46185)
- 中心(44205)
- 江(39557)
- 范(37606)
- 财经(37596)
- 师范(37279)
- 业大(36913)
- 北京(36335)
- 院(36335)
- 农业(35931)
- 经济学(35213)
- 经(34186)
- 经济学院(31634)
- 科学院(31374)
- 基金
- 项目(168725)
- 科学(133703)
- 研究(124192)
- 基金(121967)
- 家(107312)
- 国家(106448)
- 科学基金(89687)
- 社会(80832)
- 社会科(76628)
- 社会科学(76602)
- 省(66915)
- 基金项目(63909)
- 划(55989)
- 自然(55425)
- 教育(55143)
- 自然科(54054)
- 自然科学(54033)
- 自然科学基金(53012)
- 资助(49862)
- 编号(48611)
- 发(43290)
- 成果(39944)
- 重点(39422)
- 部(37950)
- 课题(35590)
- 发展(35125)
- 创(34542)
- 展(34540)
- 国家社会(34155)
- 创新(32626)
- 期刊
- 济(131124)
- 经济(131124)
- 研究(80252)
- 中国(57700)
- 农(43339)
- 学报(40246)
- 科学(39526)
- 财(33654)
- 管理(33216)
- 农业(30406)
- 大学(30157)
- 教育(28732)
- 学学(28196)
- 融(25212)
- 金融(25212)
- 技术(21454)
- 经济研究(21250)
- 业经(21046)
- 财经(18511)
- 问题(17447)
- 业(16843)
- 经(16164)
- 资源(15651)
- 贸(15297)
- 世界(14586)
- 国际(14052)
- 技术经济(13139)
- 统计(12121)
- 科技(12027)
- 图书(11932)
共检索到398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强 杨湘君
构建省级行政区尺度的发展软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从政策状况、法规状况、服务状况、管理状况、人员素质状况5个维度出发,对2012—2021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软环境水平进行测度,结合Dagum基尼系数结果对区域差异进行分析,并从经济发展维度探究我国发展软环境经济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我国发展软环境建设水平呈现整体上升态势,空间上总体格局与经济发展格局相似,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2)基于空间差异系数,四大地区之间,东北与西部地区两者发展软环境水平差异性最强,西部地区内部差异较其他地区最为明显,整体上各区域间及区域内差异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缩小。(3)经济发展下经济增长、经济稳定、经济结构和质量效益4个维度因素均对我国发展软环境建设起负向作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恒
研究和探讨了区域物流产业发展软环境质量评价的问题,构建了软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基于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在论述区域物流产业体系及其软环境相关内涵的基础上,分别从物流需求、物流成本、物流供给、物流发展环境和物流效益等五个维度构建了软环境质量评价的子系统模块,并对每个子模块给出了其各自的具体评价量化指标,最后选择了中西部地区和沿海地区的12个样本城市作为区域物流产业软环境质量评价的数据样本,从实证研究的角度评价了上述样本城市物流产业发展的软环境,并给出了改善和提高软环境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区域物流产业 软环境 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卓熙 李思琦 祝志川
营商环境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文章通过熵权TOPSIS法测算了我国营商环境发展水平综合指数,运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σ收敛和β收敛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营商环境发展水平现状、空间差异与收敛趋势,结果发现:我国营商环境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缓慢上升趋势,但区域发展不均衡;营商环境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呈缩小趋势,区域间差异是其差异的主要来源,区域内差异次之,超变密度最小;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均存在β收敛趋势。
关键词:
营商环境 分布动态 地区差异 空间收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施本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佛关
本文在对品牌经济的重要作用、优化营商环境的必要性、营商环境是品牌经济发展的基础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我国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数据和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2018年中国品牌500强数据,对我国不同省区市的营商环境和品牌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描述性与相关性分析,并进一步以地区品牌经济发展状况为被解释变量,以地区营商环境状况为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研究表明,培育和创建良好营商环境是进行地区品牌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条件,地区营商环境的改善能促进地区品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因此,必须大力优化营商环境,通过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推进地区品牌经济发展,不断提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关键词:
营商环境 品牌经济 区域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龙飞 祁慧博
文章在构建中国农民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五个维度,对中国农民发展的总体状况进行了科学、客观、完整的分析与评价,对其区域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农民整体发展水平仍然很低,与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不相适应,而且地区间农民发展呈现较强的非均衡性,这种非均衡性也同样体现在地区内农民各个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协调上。
关键词:
农民发展 评价指标 区域差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锦旗 潘婷 董长宏
农业数字化是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基于数字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三个维度,构建农业数字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度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农业数字化发展综合指数以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区域指数。研究发现:整体而言,我国农业数字化水平稳步上升的趋势显著,且不同省份间存在明显差异;分区域看,东部地区农业数字化发展指数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中部和西部发展指数接近。依据测度结果,从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促进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融合及加强政策扶持三方面提出推动我国农业数字化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农业数字化 数字化发展 空间差异 熵值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燕妮 任保平 高鹏
运用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法和层次聚类分析法,研究1978-2009年期间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构成的区域分布特征、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绩效及其区域发展方式转变水平的聚类结果。结果表明,我国农业增长仍然保持粗放型发展方式,东部的转变绩效高于中部和西部,农业发展方式的区域差异明显。我国各省市按发展方式转变水平进行聚类分析可划分为四种类型,各地应该结合自身效率特点,有侧重地提高技术进步水平或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志江 文超祥
运用基于跨期生产前沿的SBM-DEA模型测算了中国省际1999—2012年的绿色发展效率,对中国绿色发展效率的演变特征与区域差异进行了考察,并对其收敛性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中国省际绿色发展效率水平不高,总体呈"先降后升"的演变趋势,且节能减排无效率是绿色发展无效率的主要来源;东部在样本初期没有显著拉大与中西部的绿色发展效率差距,而始于1999年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2006年以后严格推行的节能减排政策在高新技术产业向东部集聚和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大量内迁的双重影响下,却引致东部与中西部的绿色发展效率呈现出严重的两极分化格局;中国省际绿色发展效率不存在显著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但存在显著条件β收敛,而东中西三大区域呈现出典型的"俱乐部收敛"特征,说明由于三大区域之间的绿色发展效率差异在不断增大,导致中国省际绿色发展效率差距在逐步扩大,并没有朝完全相同的稳态水平收敛趋同,然而各个区域内的绿色发展效率差距在逐步缩小,并以不同的收敛速度向各自不同的稳态水平趋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龙飞 祁慧博
文章在构建中国农民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五个维度,对中国农民发展的总体状况进行了科学、客观、完整的分析与评价,对其区域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农民整体发展水平仍然很低,与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不相适应,而且地区间农民发展呈现较强的非均衡性,这种非均衡性也同样体现在地区内农民各个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协调上。
关键词:
农民发展 评价指标 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志江 文超祥
运用基于跨期生产前沿的SBM-DEA模型测算了中国省际1999—2012年的绿色发展效率,对中国绿色发展效率的演变特征与区域差异进行了考察,并对其收敛性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中国省际绿色发展效率水平不高,总体呈"先降后升"的演变趋势,且节能减排无效率是绿色发展无效率的主要来源;东部在样本初期没有显著拉大与中西部的绿色发展效率差距,而始于1999年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2006年以后严格推行的节能减排政策在高新技术产业向东部集聚和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大量内迁的双重影响下,却引致东部与中西部的绿色发展效率呈现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辜胜阻,朱农
区域指一定的地域范围。中国常用的区域划分有三种类型:一是两个地带的划分,即将全国分为沿海和内陆省区。沿海指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广西、海南12个省、区、市,其它属于内陆。二是三个地带的划分。它将上述内地进一步细分为中部和西部,东南沿海不变。在内地,西部是新疆、宁夏、甘肃、青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任建军 阳国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快速发展,被世界各国誉为"中国之谜"。从GDP、人均GDP和城乡居民三个层面对四大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发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四大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这种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出台一些针对性较强、操作性较好的财政金融等政策。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 差异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贤文 刘则渊 姜照华
本文比较了中国三大地带科技发展的绝对差异,通过计算和分解区域科技发展的泰尔指数,考察三大地带内部和地带之间的差异贡献率及其变化情况。然后分析各省域的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匹配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