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07)
2023(7086)
2022(5936)
2021(5656)
2020(4762)
2019(10651)
2018(10204)
2017(19497)
2016(10145)
2015(11683)
2014(11541)
2013(11733)
2012(10968)
2011(10007)
2010(9583)
2009(8845)
2008(8386)
2007(7207)
2006(6418)
2005(5790)
作者
(28246)
(23930)
(23706)
(22851)
(15081)
(11377)
(10814)
(9487)
(9347)
(8421)
(8175)
(8061)
(7625)
(7464)
(7459)
(7423)
(7218)
(6891)
(6761)
(6699)
(6006)
(5703)
(5521)
(5455)
(5336)
(5310)
(5116)
(4949)
(4821)
(4700)
学科
(54439)
经济(54390)
管理(22764)
方法(21600)
(20975)
数学(20372)
数学方法(20301)
中国(17766)
(16096)
地方(16091)
(12284)
企业(12284)
(11835)
贸易(11829)
(11525)
农业(11075)
业经(8958)
(8931)
地方经济(8864)
环境(8747)
(8365)
(8059)
(7918)
(7393)
金融(7392)
(6918)
银行(6917)
(6823)
关系(6613)
发展(6549)
机构
大学(147962)
学院(147539)
(75211)
经济(74093)
研究(58100)
管理(55655)
理学(48153)
理学院(47563)
管理学(47017)
管理学院(46737)
中国(45082)
科学(32782)
(31314)
(30262)
(28766)
研究所(26407)
中心(25828)
经济学(25250)
财经(24555)
(23866)
经济学院(22808)
(22612)
(20874)
(20866)
(20420)
师范(20309)
北京(19886)
业大(19662)
科学院(18630)
农业(18497)
基金
项目(102930)
科学(83564)
基金(78136)
研究(76435)
(67853)
国家(67336)
科学基金(57951)
社会(53602)
社会科(50974)
社会科学(50963)
基金项目(41146)
(39332)
自然(34692)
自然科(33868)
自然科学(33859)
自然科学基金(33237)
教育(33150)
(32148)
资助(31686)
编号(29017)
(24492)
(24310)
国家社会(23742)
重点(23319)
中国(22787)
成果(22186)
教育部(21093)
(20739)
发展(20619)
人文(20465)
期刊
(83786)
经济(83786)
研究(47829)
中国(29734)
(21958)
科学(21118)
学报(19735)
(19323)
管理(18946)
大学(15453)
农业(15438)
经济研究(15262)
学学(14575)
(13274)
金融(13274)
业经(12840)
财经(12096)
问题(11252)
技术(10888)
(10750)
(10591)
教育(10590)
世界(9978)
资源(9638)
国际(9344)
(8870)
统计(8014)
技术经济(7595)
商业(7298)
经济问题(6977)
共检索到222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马赞甫  陈军  
传统的消费倾向指标难以反映消费的结构性特征,且因价格核算体系差异的存在,不同个体之间往往也难以进行合理性比较,故本文建构含有多种收入、多类消费的指标体系,并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倾向进行界定与测算。具体而言,以2017年31个省域单位为决策单元,借助DEA实证生产可能集界定我国消费倾向,并采用DEA交叉效率方法测算各省域单位的平均消费倾向。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交叉效率测算下的平均消费倾向具有现实合理性,既与传统意义下的平均消费倾向指标显著相关,又明显反映了城镇居民收入结构、支出结构方面的特征。从收入来看,城镇居民财产净收入在其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高,其消费倾向越低;转移净收入占比越高,其消费倾向越高。而从支出来看,城镇居民居住支出在其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高,其消费倾向越低;医疗保健支出占比越高,其消费倾向越高。这意味着,关注消费的结构效应或是下一阶段促进消费的主要着力方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江洲  
当前,消费成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控风险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国内消费市场正在向多档次、个性化、多样化发展,因而关注不同群体的消费偏好,对刺激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笔者通过对河南省城镇家庭开展相关经济调查,按照家庭户均可支配收入将城镇居民分为低收入群体、中低收入群体、中间收入群体、中高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对疫情以来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豫  盛翔  
本文使用中国2005-2010年月度数据,发现商品住宅实际价格对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存在抑制作用,房价的"挤出效应"占据主导地位,而"财富效应"没有显现;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回归,发现抑制作用存在地区性差异,西部地区的作用力度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小;引入动态面板模型,发现前两期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对当期存在正向影响,且房价对消费倾向的抑制作用相比静态面板模型减弱很多。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碧云  张波  易行健  
利用中国城镇居民2000-2008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考察快速城市化及住房体制改革背景下住房需求的飞速增长对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购房支出对消费支出存在显著"支出替代效应";考虑内生性情况下进行两阶段回归发现:城市化、住房体制改革及住宅销售价格均对购房与消费支出比有显著的正效应,居民购房与消费支出之比对平均消费倾向影响显著为负;且上述影响存在区域差异,西部地区影响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邢天才  张夕  
互联网消费金融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居民家庭投资和消费的主流,探究互联网消费金融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升级和消费倾向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对于制定消费升级政策具有积极意义。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的产生以及飞速发展对于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行为有着极强的带动作用。因此,为了促进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良好发展,我国在政府层面应加强互联网消费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协作融合,共同服务于城镇居民消费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在城镇居民层面应提升消费者消费理念的培养和消费水平的升级,在保证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在精神层面以及理论知识上也要有一定的储备。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玉玲  
90年代以来,吉林省城镇居民消费倾向逞递减势,储蓄倾向提高,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对消费品市场的支撑作用减弱。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吉林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要刺激消费,提高消费水平,关键是增加城镇居民实际收入,调整落后的消费方式,把握居民新的消费增长点。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行健  张波  
本文利用状态空间模型估计出我国城镇居民所有收入阶层边际消费倾向(MPC)的波动趋势。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所有收入阶层的MPC于1988年突然上升以后回落,而最低收入阶层从1990年开始其MPC持续上升,并于2004后开始下降;而其他6个收入阶层的MPC从1988开始持续快速下降,于1994年后下降趋势变缓,但2004年后也快速下降;不同收入阶层的MPC逐步呈现发散的趋势,同时,MPC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而递减。本文从多个角度对实证结果进行了解释,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晓辉  
消费是衡量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基于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收集了我国2000-2012年城镇居民家庭消费各指标的原始数据,运用Eviews软件,建立消费函数,计算并分析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与消费弹性,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提高消费水平、刺激改善消费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永建  王津港  
文章以理性预期消费函数为基础,设定了具有结构突变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使用Wachter(2004)内生结构突变检验方法,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的结构突变进行检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应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对中国的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进行估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在1999年发生结构性变化,边际消费倾向总体呈下降趋势。因此,中国政府目前实行的扩大内需政策对于改善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结构,刺激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克林  
运用多阶模型方法研究了广东省18个国家调查样本市(县、区)的1600户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的截面数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城市之间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存在显著差异,且消费倾向与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这说明缩小地区间的收入差距能扩大广东消费总需求,带动经济增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叶宗裕  
笔者对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作了改进,用改进的ELES模型和面板数据估计出我国城镇居民2002年~2005年对各类消费品的基本需求,分别计算出各年各收入组对各种消费品和全部消费品的边际消费倾向,各年平均、各收入组平均的边际消费倾向,对各类边际消费倾向进行了简要分析。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志远  康丕菊  
根据中国城镇居民的分组数据,居民收入差距是平均消费倾向下降的原因,但不能解释消费倾向的主要变化,这很可能与高收入者的统计数据不准确有关。从现实看,居民收入差距是消费倾向下降的关键原因;城镇居民消费倾向不断下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更符合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预防性储蓄并不能完全说明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白凤娇  
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凯恩斯消费函数把边际消费倾向设定为常数,但凯恩斯同时又提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参数回归模型对该规律的实证检验表现出一定局限性。文章使用非参数回归模型,利用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1997~2013年的面板数据,对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进行估算。认为边际消费倾向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函数关系而非常数,我国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呈现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树才  蒋诗  
该文结合中国自1995-2012年18年城镇居民相关经济数据,利用跨时叠代模型与C-D效用函数,探讨了最初消费倾向不同的消费者其消费、效用随预期通胀率与利率变化的关系,得出中国城镇居民短期消费具有理性。因此,通货膨胀连同利率变化对消费的实际影响较弱,改变消费者最初消费倾向的政策能够明显提高消费者消费与效用水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璋鑫  
库兹涅茨发现居民消费倾向并非如凯恩斯猜测的那样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从长期看,居民的消费倾向是稳定的,此即"库兹涅茨悖论"。中国城镇居民长期消费倾向存在"库兹涅茨悖论",但中国城镇居民长期消费倾向偏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